• 2011年第11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Articles in English
    •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CACG(英文)

      2011, 11(4):567-56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01

      摘要 (1479) HTML (0) PDF 234.41 K (1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并比较一切口和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包括41例41眼具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21例行一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20例行二切口手术。术后观察的指标包括:术后眼内压(IOP)、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术后并发症。所有研究对象随访9mo。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术前各项指标没有差别。术后9mo,一切口组和二切口组IOP分别从术前22.7±4.9mmHg,23.7±4.7mmHg降至18.0±1.2mmHg,16.7±1.1mmHg(P<0.05)。各随访时间点两组IOP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mo,两组抗青光眼药物减少和BCVA提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差异。结论:两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没有明显差异。

    • 单焦点及多焦点非球面IOL植入术后的高阶像差对比(英文)

      2011, 11(4):570-57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02

      摘要 (1550) HTML (0) PDF 201.27 K (1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瞳孔直径下单焦点AcrySofIQ(SN60WF)及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ReStor+3(SN6AD1)植入术后的高阶像差。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08/2010-04在我院眼科行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54例62眼,按照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类型分为两组:AcrySofIQ组及AcrySofReStor组。主要观察项目为术后球差(C12)及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h)。结果:两组术后3mo应用波前像差仪(AllegroAnalyzer)检查,瞳孔直径在5,6,7mm时,A组球差和B组球差和RMSh均方根均随着瞳孔直径增大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瞳孔直径为5,6,7mm时,A组总高阶像差与B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瞳孔直径5,6,7mm的时候AcrySofIQ及AcrySofReStor的高阶像差基本无差别。

    • 糖尿病孕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英文)

      2011, 11(4):573-57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03

      摘要 (1435) HTML (0) PDF 223.77 K (13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联系。方法:对25例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及按年龄、种族、胎儿期和妊娠期相匹配的25例怀孕的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怀孕的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怀孕的非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相比明显升高,24wk分别是366±199μg/L和184±89μg/L(P=0.0001),32wk分别是535±251μg/L和356±89μg/L(P=0.007)。36wk分别是404±166μg/L和264±113μg/L(P=0.003)。在妊娠的28,32,36wk,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怀孕的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有明显的升高。在整个妊娠期怀孕的伴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比那些不伴有视网膜病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在妊娠期提高血清IGF-1水平可能增加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 视网膜光凝术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英文)

      2011, 11(4):577-58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04

      摘要 (1596) HTML (0) PDF 243.77 K (14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滋阴凉血散瘀汤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口服滋阴凉血散瘀汤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以单纯视网膜光凝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6,12mo的视力、视野及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结果:口服滋阴凉血散瘀汤联合光凝治疗组患者12mo时视力提高(62.3%vs43.1%,P=0.037),视野改变(17.0±3.7vs14.9±3.7,P=0.002)及新生血管退缩情况(67.2%vs48.3%,P=0.036)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滋阴凉血散瘀汤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较单纯激光治疗更有效。

    • 匹克威克综合征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假性脑瘤(英文)

      2011, 11(4):581-58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05

      摘要 (1765) HTML (0) PDF 419.82 K (1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报告1例男性患者合并有匹克威克综合征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其临床表现为假性脑瘤和视力下降。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患者,男,54岁,过度肥胖,诉双眼视力渐降3mo,检查示:视力:右眼20/200,左眼20/400,左眼合并色觉异常,眼底镜示双视乳头水肿和视盘旁出血,左眼合并黄斑部渗出。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匹克威克综合征诊断。腰椎穿刺:开放压350mmHg,脑部扫描正常。诊断:OSA和匹克威克综合征相关性假性脑瘤。眼底表现和视力随采血治疗、血压控制、体重控制及双层正压通气治疗而改善。结论:对于患有假性脑瘤的患者,必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匹克威克综合征有所警惕。

    • >实验论著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一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

      2011, 11(4):584-58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06

      摘要 (1506) HTML (0) PDF 566.71 K (1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一个4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研究。方法:对15例家系成员(8例患者,7例非患者)进行眼部检查,采集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取已报道的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相关的19个位点附近的微卫星标记,PCR扩增后进行基因型分析,用连锁分析进行定位;对提示连锁的标记计算Lod值,并构建单体型;对定位区域内已知候选基因测序。结果:该家系患者表型为绕核性白内障;患者在17q11-12有共享基因型,该位点微卫星标记与致病基因间的两点连锁最大Lod值为2.71,证实该位点与该家系的致病基因连锁;测序未发现CRYBA1/BA3突变。结论:该家系的致病突变不是由于CRYBA1/A3外显子和调控区突变,可能是未被发现基因突变或机制参与该家系的发病。

    • >短篇报道
    • 结膜松弛的诊断与治疗

      2011, 11(4):587-58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70

      摘要 (1787) HTML (0) PDF 176.86 K (13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结膜松弛是指结膜过度松弛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引起眼表异常的一组病变。我科自2006-03/2007-09对49例结膜松弛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并对其中溢泪较重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结膜松弛患者49例58眼,男18例,女31例;年龄48~72(平均62)岁;农民25例,工人16例,退休干部8例。病

    • >实验论著
    • IL-10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在大鼠角膜移植中的作用

      2011, 11(4):588-59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07

      摘要 (1290) HTML (0) PDF 578.30 K (1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IL-10修饰的供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大鼠角膜移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Wistar-SD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受体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A组为对照组,受体不经任何预处理,即行角膜移植术;B组角膜移植前3d,每只受体鼠经尾静脉注射供体的未成熟DC,细胞数为2×107个;C组角膜移植前3d,每只受体鼠经尾静脉注射经IL-10修饰的供体未成熟DC,细胞数为2×107个。结果:以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3项指标作为临床评估标准,观察各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3组分别为:10.1±1.7,17.8±1.8,26.4±1.6d。各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B,C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摄取供体抗原的不成熟DC能显著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IL-10修饰的DC可进一步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 手机微波辐射对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HSP70表达的影响

      2011, 11(4):591-59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08

      摘要 (1273) HTML (0) PDF 0.00 Byte (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手机辐射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晶状体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机辐射后在MEM培养液里培养28d晶状体中HSP70的表达水平,裂隙灯下观察晶状体的混浊程度。结果:手机辐射组HSP70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HSP70的表达量随着手机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手机微波辐射可增加体外大鼠晶状体中HSP70的表达,可能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 螺内酯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2011, 11(4):594-59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09

      摘要 (1680) HTML (0) PDF 0.00 Byte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螺内酯(spironolactone,SL)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RNV)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6只6眼为正常组,其余36只36眼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大鼠CRNV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实验组给予SL(100mg/kg)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术后第4,7,14d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CRNV的面积。结果:对照组在碱烧伤后4d,大鼠角巩膜缘处有新生血管芽成刷状生长,生长速度迅速,至14d新生血管交织成网状,几乎布满整个角膜。实验组大鼠CRNV管径细、分布生长速度缓慢。在碱烧伤后4,7和14d实验组CRNV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

    • α-硫辛酸治疗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Fas/FasL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2011, 11(4):596-59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10

      摘要 (1488) HTML (0) PDF 502.25 K (15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Fas/FasL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α-硫辛酸(α-LA)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RIRI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α-LA干预组,IR组及α-LA干预组在12,24,48,72h光镜观察视网膜内层厚度及神经节细胞丢失,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IR组视网膜内层变薄,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凋亡出现于再灌注后12h,并逐渐递增,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Fas/FasL表达与凋亡的神经细胞改变基本一致。α-LA干预组视网膜内层厚度和神经节细胞数目有一定恢复。凋亡细胞在12,24,48h组明显低于IR组(P<0.05);Fas表达在12,24h组较IR组显著下降(P<0.05);FasL表达在12,24,48h组较IR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Fas/FasL系统参与RIRI,导致神经节细胞凋亡;α-LA可下调Fas/FasL表达,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

    • 翼状胬肉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意义

      2011, 11(4):599-60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11

      摘要 (1432) HTML (0) PDF 351.13 K (1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翼状胬肉与正常结膜组织中MMP-2,MMP-7和MMP-9的表达,比较两者表达的差异。结果:MMP-2,MMP-7和MMP-9在翼状胬肉各层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MP-2和MMP-7在血管内皮层及鳞状上皮层中表达强阳性,MMP-9在血管内皮层中表达阳性。MMP-2,MMP-7和MMP-9在正常结膜组织中表达阴性或弱阳性。翼状胬肉组织中MMP-2,MMP-7和MMP-9的表达强于正常结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MP高表达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及复发有关。

    • 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巩膜形态及TGF-β2表达的变化

      2011, 11(4):602-60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71

      摘要 (1557) HTML (0) PDF 579.59 K (1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巩膜组织学改变和TGF-β2在巩膜中的表达。方法:用头套形觉剥夺右眼的方法诱导近视动物模型,实验前后检测豚鼠双眼屈光状态及眼轴长度。HE染色观察后极部巩膜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GF-β2在巩膜内的表达进行定性及半定量测定。结果:实验组巩膜变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均,纤维间隙变大,纤维走向不一,板层结构不清;巩膜TGF-β2表达明显下调。结论: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巩膜产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TGF-β2是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临床论著
    •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脱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处理

      2011, 11(4):605-60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13

      摘要 (1774) HTML (0) PDF 428.08 K (1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脱位的影响因素、相关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09-02/2010-05因IOL移位或脱位收入我院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记录原发白内障病情、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脱位发现时间、症状及体征、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前后视力。结果:晶状体移位或脱位患者27例27眼,其中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的并发性白内障17眼。移位或脱位发现时间为术后1d~14a。后囊不同程度破裂12眼;前囊情况:前囊撕裂5眼,撕囊较大3眼,前囊环形撕囊较小囊膜机化收缩混浊1眼;术后有眼部外伤史6眼。27例均通过再次手术得到治疗。术后随访10.23±2.10(3~16)mo。术后裸眼视力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27,P=0.001);最佳矫正视力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1,P=0.541)。结论:眼部病情复杂、后囊破裂、前囊撕囊欠佳、术后眼部外伤是影响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脱位的重要因素。熟练的手术技术和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是预防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脱位的关键。人工晶状体调位术或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是处理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脱位的有效方法。

    • Phaco+IOL手术前后眼球生物测定值对比观察

      2011, 11(4):608-61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14

      摘要 (2291) HTML (0) PDF 415.91 K (1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白内障患者行Phaco+IOL手术前后A超和IOL-Master的眼球生物测定值的动态对比观察,经统计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动态观察本院固定手术(Phaco+IOL术)患者70例84眼。采用A超和IOL-Master分别对术前、术后14d患者眼球生物值测定,包括: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深度。并对手术前后患者坐、卧位的眼球生物值进行对比观测,分别对各项生物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前房深度:术后比术前前房平均加深28.41%,前房深度加深改变与晶状体厚度呈正相关(r=0.396,P=0.002,n=58),进行线性模拟表示:前房加深深度=0.445×晶状体厚度-1.207;(2)A超测定手术前后坐、卧位前房深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n=57;P=0.663,n=44);(3)A超、IOL-Master术前前房深度测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n=29),A超测得均值为:2.75±0.57mm,Master测得均值为:2.96±0.61mm,差值为:-0.21±0.29mm,两者差值的95%CI为:(-0.32~0.10mm);(4)A超、IOL-Master术后前房深度测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n=41),A超测得均值为:3.46±0.46mm,Master测得均值为:3.79±0.65mm,差值为:-0.33±0.63mm,两者差值的95%CI为:(-0.53~0.14mm);(5)A超测定手术前后前房深度改变与IOL-Master手术前后前房深度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n=19)。眼轴:(1)A超测定手术前后眼轴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79,n=58);(2)术前、术后A超坐、卧位测定眼轴长度无统计学意义(P=0.934,n=57;P=0.196,n=44);(3)A超、IOL-Master术前、术后眼轴长度测定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175,n=17;P=0.248,n=31)。结论:Phaco+IOL患者手术前后前房深度改变显著且与晶状体厚度呈正相关,术后比术前前房平均加深28.41%;除前房深度外,常规A超眼球生物测定值与IOL-Master眼球生物测定值相一致。另外,患者的体位对A超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011, 11(4):611-61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15

      摘要 (1279) HTML (0) PDF 409.06 K (1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方法:分析2004-01/2009-01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发作3d以内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8例58眼,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给予药物控制眼压平稳后,A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B组患者行传统小梁切除术,随访11±1.5(平均12)mo,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平均眼压、房角、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术后疗效对比:A组术后12mo,眼压17.46±3.25mmHg;术后中央前房深度3.11±0.54mm,较术前明显加深;术后房角明显增宽;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B组术后12mo,眼压15.01±3.68mmHg;中央前房深度2.05±0.10mm,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变化不大。A组术后12mo,眼压与B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仍可控制在正常眼压范围。结论:对于药物可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不仅视力明显提高,而且远期眼压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 两种三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2011, 11(4):614-61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16

      摘要 (1561) HTML (0) PDF 493.55 K (1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三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7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其中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37例37眼,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32例34眼,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前与术后视力、眼压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低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结论: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有明显疗效,但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短篇报道
    • 重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围手术期

      2011, 11(4):616-61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72

      摘要 (1194) HTML (0) PDF 170.01 K (1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不是眼疾治疗性手术,而是在正常眼组织上手术,且不是唯一选择的矫正方法。患者对手术要求较高,顾虑大。这就要求我们手术更应加倍小心,重视手术的每个环节,提高手术技巧,同时也要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尽可能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现将2006/2009年我院行960例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经验

    • >临床论著
    • 视盘损伤可能度和杯盘比与POAG视野缺损的关系

      2011, 11(4):617-61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17

      摘要 (1501) HTML (0) PDF 368.13 K (15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Ⅲ(HRT-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进行视盘损伤可能度(disc damage likelihood scale,DDLS)评分,比较DDLS评分是否比杯盘比(cup/disc ratio,C/D)值更能反映POAG视野缺损的程度。方法:共有56例56眼POAG患者纳入本研究。在双盲情况下确定C/D值。完成对受检者的OCTOPUS-900视野计(G2-TOP)和HRT-Ⅲ检查后,记录视野平均缺损值(meandefect,MD),再根据HRT-Ⅲ的地形图对受检者的视盘进行DDLS评分。结果选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评价。结果:大视盘(视盘面积3.09~3.43mm2)9眼、中等大小的视盘(2.41~2.67mm2)34眼和小视盘(1.64~1.81mm2)13眼纳入分析。DDLS与MD强相关(总:Pearsonr=0.916,P<0.01;大视盘:Pearsonr=0.850,P=0.0037,中视盘:Pearsonr=0.934,P<0.01;小视盘:Pearsonr=0.912,P<0.01)。C/D与MD有中等程度相关(总:Pearsonr=0.676,P<0.01;大视盘:Pearsonr=0.472,P=0.199,中视盘:Pearsonr=0.682,P<0.01;小视盘:Pearsonr=0.788,P=0.0014)。结论:利用HRT-Ⅲ对POAG的视盘进行DDLS分期,是比C/D更好地对POAG视神经损害程度进行分级的方法。

    • 角膜生物参数对青光眼患者眼压测量影响的研究

      2011, 11(4):620-62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18

      摘要 (1946) HTML (0) PDF 277.30 K (1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生物参数对青光眼患者眼压测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121眼青光眼患者进行眼反应分析仪(ocular response analyzer,ORA)与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测量,并用先进的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结果:平均矫正眼压(IOPcc)值17.41±5.62mmHg;平均GAT值15.76±6.06mmHg;IOPcc与角膜滞后性(cornealhysteresis,CH)有相关性(P=0.000;r=-0.236);IOPcc与GAT显著相关(P=0.000;r=0.857);IOPcc与CCT无相关性。结论:对已经诊断的青光眼患者,平均IOPcc值高于平均GAT值;随着CH的降低,IOPcc值有升高的趋势;且IOPcc值不受CCT值的影响。

    • 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特发性黄斑前膜诊治中的应用

      2011, 11(4):622-62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19

      摘要 (1505) HTML (0) PDF 396.83 K (13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的形态特征和临床应用。方法:应用3D-OCT观察IERM患者59例71眼,分析中心凹形态及感光细胞(IS/OS)情况。结果:IERM的3D-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高反光带,或紧贴于黄斑表面或与其部分相连。绝大多数黄斑中心凹变浅,厚度增加;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前膜消失。在59例71眼中合并板层裂孔者18眼、假性黄斑裂孔者17眼、弥漫水肿者15眼、中心凹正常者5眼、囊肿者16眼。结论:3D-OCT可以直接客观地显示IERM及手术前后黄斑部各种组织结构的改变,为IERM的临床诊断、手术效果及治疗评价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

    • 复方血栓通胶囊和胰激肽酶原治疗NPDR的研究

      2011, 11(4):625-62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20

      摘要 (1556) HTML (0) PDF 338.63 K (14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胰激肽酶原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把9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第二组服用胰激肽酶原;第三组同时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和胰激肽酶原。疗程为3mo,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视力、视网膜的变化。对比治疗前后的变化,将观察指标结果量化,利用SAS简明统计软件处理,得出其疗效有无差异性。结果:在本研究中,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患者30例60眼,有效43眼,有效率71.6%;应用胰激肽酶原患者30例60眼,有效46眼,有效率76.6%;两者联合应用30例60眼,有效55眼,有效率91.6%。经统计学分析,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胰激肽酶原治疗期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有效,两组比较无差异性。两者联合应用与单纯应用相比较,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性。结论: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复方血栓通胶囊以及胰激肽酶原对其治疗均有效,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我们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方法。

    • 近视度数对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变化的影响

      2011, 11(4):628-63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21

      摘要 (1588) HTML (0) PDF 302.22 K (1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远方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使用美国Optec6500对比敏感度测试仪,对58例112眼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按等值球镜分组,低中度近视组:<-6.00D;高度近视组-6.00~-9.00D和超高度近视组>-9.00D。分别于术前、术后1mo和3mo检查空间频率为1.5,3.0,6.0,12.0,18.0周/度(cycle/degree,c/d)的远方对比敏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ASIK术后1mo,低中度近视组术眼远方对比敏感度在1.5,3.0及12.0c/d空间频率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高度近视组术眼远方对比敏感度在6.0及18.0c/d空间频率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超高度近视组术眼远方对比敏感度在所有空间频率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mo,3组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上有明显恢复,接近术前水平。其中在3.0及12.0c/d空间频率的超高度近视组比低中度近视组下降幅度大。在18.0c/d空间频率的超高度近视组比高度近视组下降幅度大。结论:LASIK术后1mo内,近视度数高者,远方对比敏感度下降明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

    • >调研论著
    • 连云港市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2011, 11(4):631-63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22

      摘要 (1801) HTML (0) PDF 239.01 K (1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连云港市中小学生视力现状,探讨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做好青少年视力保护和近视防治工作。方法:我们于2009-05/08对连云港市2480例中小学生进行视力、近视情况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不同年级学生视力变化的相关性,分组对照研究家族史、课外阅读、读写姿势不良习惯、上网史等因素对视力的影响。结果:中小学生的年级与视力呈负相关(r=-0.98),年级与近视率呈正相关(r=0.985)。近视组在家族史、读写姿势不良、课外阅读习惯不良等方面高于正常组,与性别比例无相关性。结论:中小学生视力随着年级增高而下降,近视率提高。家族史、课外阅读习惯不良、读写姿势不良和上网习惯是引起视力下降的部分原因,以上因素中,上网已排在首位。

    • >文献综述
    • 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治疗进展及研究现状

      2011, 11(4):633-63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23

      摘要 (1818) HTML (0) PDF 636.98 K (1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通常双眼发病,最终可导致患者失明。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基因治疗、生长因子治疗、视网膜移植和人工视网膜等都取得相当大的进展。此外,经典的药物疗法以及传统医学治疗方面也有新的探索。现将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治疗的发展情况及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 组织工程化角膜研究进展

      2011, 11(4):637-63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24

      摘要 (1225) HTML (0) PDF 481.34 K (1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TE)是一门跨越医学生物学、工程设计学、材料科学等的交叉科学,近20a来,包括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组织构建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TE化角膜对于角膜疾病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因而我们对近年来TE角膜的研究做一回顾,以探索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 先天性小眼球白内障手术晶状体的选择

      2011, 11(4):640-64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25

      摘要 (1336) HTML (0) PDF 396.44 K (1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先天性小眼球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复杂眼病,往往伴有多方面的眼球发育异常,并造成严重的临床并发症。这不仅增加了患者晶状体摘除手术的难度,对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拟就复杂先天性小眼球白内障手术晶状体的选择作一简要综述。

    • PNT无创青光眼治疗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2011, 11(4):642-64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26

      摘要 (1542) HTML (0) PDF 361.56 K (1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PNT无创青光眼治疗系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无创性控制青光眼眼压的治疗方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论述其治疗原理、使用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 青光眼滤过泡功能的养护及修复

      2011, 11(4):644-64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27

      摘要 (1579) HTML (0) PDF 578.86 K (1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青光眼是位列全球第二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是针对药物控制眼压效果不佳的青光眼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理想的功能性滤过泡是滤过性手术成功的重要标志,为维持滤过泡的功能,术后对滤过泡的早期养护及对功能障碍性滤过泡的修复极其重要。现就手术建立功能性滤过泡后,对术后滤过泡的早期养护及对功能障碍性滤过泡的修复进行阐述。

    • 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2011, 11(4):647-64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28

      摘要 (3063) HTML (0) PDF 409.18 K (1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葡萄膜渗漏综合征(uveal effusion syndrome,UES)是由于涡静脉回流障碍和/或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等一系列眼底改变为主的综合征。因以往对其认识不足,易漏诊误诊,且治疗棘手。我们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复习,并就UE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诊断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综述。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2011, 11(4):650-65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29

      摘要 (1235) HTML (0) PDF 287.99 K (1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SK患者62例67眼,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HSK62例67眼中,治愈率79%,总有效率为93%,无效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探讨

      2011, 11(4):652-65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30

      摘要 (1265) HTML (0) PDF 358.75 K (15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0例36眼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联合激光组)和对照组(激光组)。观察组15例17眼,对照组15例19眼,治疗1~2a。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视力、眼底病变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及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及眼底改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激光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行有效方法之一。

    • >调查研究
    • 湖北地区30~39岁人群角膜散光与近视度相关情况调查

      2011, 11(4):654-65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31

      摘要 (1484) HTML (0) PDF 315.64 K (1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湖北地区30~39岁人群的角膜散光情况与不同近视度数的关系进行调查,找出其变化规律。方法:对随机抽取的786例湖北地区30~39岁近视人群,应用角膜地图、综合验光台进行散光度、轴向及近视度数的测定,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各个近视度段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其中女性高度近视段约为74.2%,中度近视段约为77.3%,低度近视段约为82.9%;男性高度近视段约为84.6%,中度近视段约为80.1%,低度近视段约为81.1%。30~39岁男性及女性中各近视度段顺规散光人数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0~39岁女性总体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30~39岁男性及女性近视度各组0°~200°散光人数比例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且各个近视度段不论男女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女性总体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组。

    • >临床研究
    • 结膜瓣遮盖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2011, 11(4):657-65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32

      摘要 (1263) HTML (0) PDF 357.34 K (1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11/2010-11收治的13例1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其中有外伤史10眼,原因不明者3眼。对上述患者行病灶清除,进行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结果:患者12例12眼1次手术治愈角膜溃疡。1例于术后1wk前房积脓逐渐增多,结膜瓣溶解脱落,再次手术得到控制。13眼通过结膜瓣遮盖术达到治愈角膜溃疡,保存眼球的目的。结论:对于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进一步行角膜移植术提供条件。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IOL植入术并发症及处理

      2011, 11(4):659-66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33

      摘要 (1491) HTML (0) PDF 590.92 K (1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原则。方法:对578例603眼的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42眼(7.0%),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9眼(3.2%),暂时性高眼压29眼(4.8%),眼前节毒性综合征2眼(0.3%),黄斑囊样水肿2眼(0.3%),人工晶状体移位1眼(0.2%)。结论:并发症发生与超声乳化本身的损害因素及术者的操作技术及经验密切相关,术前应了解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症状,以便预防和处理。

    • >短篇报道
    • 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2011, 11(4):661-66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73

      摘要 (1464) HTML (0) PDF 170.89 K (13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房角全部关闭导致的突发性、有明显症状的眼压升高统称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AACG)[1,2],应采取各种综合措施积极救治,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眼压。部分患者眼压急剧升高,经充分药物治疗后眼压仍不下降者,应予降压手术以抢救和保护视功能,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我院自2008-01/2009-12共进行高眼压下手

    • >临床研究
    • 小切口手法劈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011, 11(4):662-66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34

      摘要 (1351) HTML (0) PDF 553.22 K (1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劈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手术技巧、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3例199眼采用小切口手法劈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观察1a。结果:裸眼视力≥0.5的眼数术后1d;1wk;1mo;1a分别为70眼(35.2%)、93眼(46.7%)、134眼(67.3%)、158眼(79.4%),矫正视力≥0.6的眼数术后1d;1wk;1mo;1a分别为78眼(39.2%)、101眼(50.8%)、145眼(72.9%)、164眼(82.4%)。结论:小切口手法劈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防盲手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经济的特点,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短篇报道
    • 玩具枪子弹致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15例

      2011, 11(4):664-66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74

      摘要 (1329) HTML (0) PDF 167.54 K (1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外伤性前房积血是儿童眼外伤常见的表现,玩具枪伤是常见致伤因素,严重威胁患儿视力。我科2009-01/2010-03共收治15例玩具枪子弹致儿童挫伤性前房积血,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5例15眼,男,年龄6~15(平均9.6)岁,伤后1~3d入院。前房积血按Edwanks Latden(1973)分级,Ⅰ级:积血小于前房1/3,3例;Ⅱ级:积血占前房1/3~1/2,7例;Ⅲ级:积血占前房1/2~充满前房,5例。伴角

    • >临床研究
    • 表麻下角巩膜缘刺入法治疗IOL植入术后发性白内障

      2011, 11(4):665-66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35

      摘要 (1556) HTML (0) PDF 237.87 K (1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表面麻醉情况下从角巩缘刺入进行针对白内障人工晶状体(IOL)术后后囊膜混浊划开与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方法对比。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在表面麻醉下选择角巩缘用钻石刀刺入1mm,用自制弯形刺囊针深入人工晶状体后面对其增厚囊膜点状划开,观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患者29例32眼,划开前视力0.06~0.1,划开后视力1.0以上占69.9%,患者无任何不适,无任何并发症。结论:选用瑞士进口钻石刀在表面麻醉下角巩缘区刺开,方法简便易行,患者无任何不适,无任何并发症,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替代YAG激光的治疗。

    • 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2011, 11(4):667-66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36

      摘要 (1208) HTML (0) PDF 286.61 K (14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复合式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临床效果。方法:青光眼39例42眼术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抗代谢药物(MMC)、可调节缝线、术毕前房注入消毒空气后,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及前房形成情况,随访3~24mo。结果:局部浸润麻醉效果好,42眼于3~14d拆除可调节缝线,注入消毒空气术后前房形成快,仅2眼形成浅前房,经处理前房迅速恢复。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提高了青光眼手术成功率,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 PDR患者玻璃体联合晶状体手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2011, 11(4):669-67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37

      摘要 (1488) HTML (0) PDF 352.62 K (1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联合晶状体切除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原因和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方法: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发生NVG的患者7例7眼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进行补充光凝联合Ahmed阀门植入术治疗,术后观察视力及眼压的变化。结果:术后3~6mo时间段内NVG发生率最高(71.4%),手术后7眼均未再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视网膜光凝。发生NVG后给予补充激光光凝联合Ahmed阀门植入术,眼压控制的总有效率为71.4%,术后无视力下降者,新生血管全部或部分消退。结论:患者的病变程度和血糖的稳定性、术中的手术技巧和充分光凝、术后定期随访和及时补充光凝等对术后发生NVG均有一定的影响;及时补充光凝联合Ahmed阀门植入术可控制眼压、使新生血管消退,是治疗NVG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及处理

      2011, 11(4):671-67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38

      摘要 (1446) HTML (0) PDF 323.07 K (1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96例128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者26眼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8眼小梁切除术后有26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20.3%。浅前房原因主要为滤过过畅19眼(73.1%),结膜瓣渗漏4眼(15.4%),脉络膜脱离2眼(7.7%)和恶性青光眼1眼(3.8%),采用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前房均形成。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是一种常见并发症,针对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可以预防或避免浅前房的发生。

    •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2011, 11(4):673-67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39

      摘要 (1415) HTML (0) PDF 346.08 K (1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讨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1990-01/2009-06期间连续收治住院的358例501眼青光眼住院患者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共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501眼,其中118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23.6%。小梁切除术21.2%,小梁切除+MMC35.2%、青光眼联合白内障的三联手术10.9%。浅前房发生时间在术后1~7d,其中房水滤过过强47眼(39.8%),睫状体脉络膜脱离33眼(28.0%),结膜瓣渗漏27眼(22.9%),恶性青光眼8眼(6.8%),恶性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眼(0.8%),脉络膜上腔出血2眼(1.7%),除恶性青光眼外其余均伴有术后低眼压。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恢复前房37眼,其余81眼仅通过保守治疗均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其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及结膜瓣渗漏。通常发生在术后1~2d。以小梁切除+MMC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MMC不但阻止滤过泡的纤维化,而且能使房水分泌减少。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必要时须采取手术干预。

    • 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PDR

      2011, 11(4):676-67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40

      摘要 (1308) HTML (0) PDF 406.58 K (1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其中气体填充6眼,硅油填充4眼;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后患者随访1~12(平均4.5)mo。术后36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视力≥0.1有6眼(17%);0.02≤视力<0.1有24眼(67%),光感至数指有6眼(17%)。术中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早期高眼压5眼(14%),虹膜后粘连3眼(8%),因后发性白内障行YAG激光后囊膜光切术12眼(33%)。1眼于术后1mo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除高眼压患者,术后无明显角膜水肿或角膜内皮失代偿。术后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出血。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闭角型青光眼中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发病情况

      2011, 11(4):679-68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41

      摘要 (1959) HTML (0) PDF 307.72 K (1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中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发病情况,虹膜睫状体囊肿与前房轴深、房角的关系。方法: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40例1057眼进行眼前节检查。结果:闭角型青光眼740例1057眼中检出合并虹膜睫状体囊肿者42例60眼,占被检眼数的5.68%。60眼虹膜睫状体囊肿中虹膜睫状沟囊肿56眼(93.33%),睫状冠囊肿4眼(6.67%);其中单发囊肿33眼(55.00%),多发囊肿27眼(45.00%)。不伴有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患者前房轴深1.16~2.37(平均1.843)mm;合并有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患者前房轴深1.67~2.78(平均2.297)mm。伴有及不伴有虹膜睫状体囊肿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粘连>2个象限的比率分别为66.67%和44.59%。结论:虹膜睫状体囊肿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发病率较高,多为虹膜睫状沟囊肿,对前房轴深影响不大,但可以增加房角粘连范围,引起闭角型青光眼。

    • 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

      2011, 11(4):681-68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42

      摘要 (1465) HTML (0) PDF 277.63 K (1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另一组是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1~3mo的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反应密度的变化,根据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对提高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有效率为73%,而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为57%;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比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能更明显使糖尿病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降低,能更明显使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密度升高。结论:两组治疗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糖尿病黄斑水肿,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

    • 表现为急性致密玻璃体积血的视网膜裂孔形成

      2011, 11(4):683-68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43

      摘要 (1404) HTML (0) PDF 366.37 K (1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报告4例因视网膜裂孔形成而表现为急性、掩盖眼底观察的致密玻璃体积血的病例。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复习各例的临床记录。结果:患者4例为2男2女,年龄38~69岁。患眼为右眼(也为高度近视眼)1例,左眼(近视1例,正视眼2例)3例。病程1d~3wk。首诊时视力为手动~0.04。经过玻璃体手术(3例)和单纯激光光凝(1例)处理视网膜裂孔,最后随访视力均有改善,分别为0.04,0.2,0.6与0.8。结论:对于因视网膜裂孔形成引起的急性玻璃体积血应保持警惕,早期诊断和封闭裂孔可避免视网膜脱离,获得较好的视力恢复。

    • 计算机辅助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条件下的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模式

      2011, 11(4):686-68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44

      摘要 (1317) HTML (0) PDF 410.38 K (1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进行表面麻醉下光凝手术的效果,探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条件下进行ROP光凝手术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阈值前1期及阈值期ROP患儿58例116眼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对患儿视网膜进行检查,术前检查用于设计手术方案,术中检查用于检测病变区激光治疗的遗漏区,手术结束时用于记录手术效果。手术在实施心电监护后的表面麻醉下进行。随访3~12mo。结果:本组病例中术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检查可及时发现36眼(31.0%)存在遗漏区,立即补充激光治疗。所有116眼一次激光治疗后ROP病变得到控制。随访结束时所有术眼均未出现视网膜不良结构。结论:表面麻醉条件下的早产儿视网膜光凝手术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技术进行眼底检查,可及时发现激光遗漏区,立即补充激光治疗后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手术。

    • 眼球钝挫伤眼压异常分析

      2011, 11(4):689-69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45

      摘要 (1541) HTML (0) PDF 267.59 K (1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眼球钝挫伤患者的眼压变化。方法:眼球钝挫伤患者181例,就诊时以眼压>24mmHg为高眼压,<10mmHg为低眼压,并对眼压异常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结果:眼球钝挫伤患者181例中眼压异常者120例(66.3%),其中高眼压98例(81.7%),低眼压22例(18.3%),其眼压变化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原因有前房出血、玻璃体出血、瞳孔放大、虹膜根部离断、房角后退、晶状体脱位、玻璃体涌前房、视网膜挫伤、睫状体脱离等。结论:眼球钝挫伤常导致眼压异常变化,眼科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

    • 经颅视神经减压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12例疗效分析

      2011, 11(4):691-69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46

      摘要 (1447) HTML (0) PDF 345.87 K (1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颅显微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及与颅外入路减压术相比之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经颅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并复习近期颅外入路视神经减压术的相关文献就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12mo,手术有效率达83%,无术后脑脊液鼻漏等发生。结论:创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减压手术效果肯定,宜在伤后尽早实施。经颅入路管内段视神经减压术比颅外入路更具优越性,应列为首选。

    • 调制中频电联合弥可保球旁注射治疗神经源性眼外肌麻痹

      2011, 11(4):693-69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47

      摘要 (1610) HTML (0) PDF 380.55 K (16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调制中频电联合弥可保球旁注射对神经源性眼外肌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源性眼外肌麻痹患者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43.40±7.68岁,病程中位数43.50d。给予调制中频电治疗,20min/次,1次/d,10d为1疗程,联合球旁注射弥可保,500μg/次,隔日1次,10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2~4个疗程;观察眼位、复视及眼球运动改善情况。结果:脑外伤性眼外肌麻痹患者3例均治愈,5例脑干梗死所致眼外肌麻痹患者显效,1例脑外伤性眼外肌麻痹患者有效,1例脑外伤性眼外肌麻痹患者未愈。结论:调制中频电联合弥可保球旁注射治疗神经源性眼外肌麻痹有效。

    • B型超声对眼外肌的观察

      2011, 11(4):696-69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48

      摘要 (1254) HTML (0) PDF 461.04 K (1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正常人及不同眼外肌疾病患者的眼外肌B型超声的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10/2010-10间利用10MHzB型超声进行眼外肌检查的情况,归纳总结正常人群眼外肌的厚度以及不同眼外肌疾病B超声像图特点。结果:正常人群双眼对称眼外肌厚度无明显差别;4条直肌中,内直肌最厚;20岁之前4条眼外肌厚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厚。不同眼外肌疾病眼外肌B超表现各不相同。结论:B型超声可以较好的显示4条眼外肌的形态,便于眼外肌疾病的随诊观察。B型超声是检查眼外肌的有效手段。

    • 泪道探通术治疗不同年龄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探讨

      2011, 11(4):699-70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49

      摘要 (1293) HTML (0) PDF 307.70 K (1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不同年龄患儿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11/2010-09我科门诊行泪道探通的患儿532例590眼,其中男321例358眼,女211例232眼,年龄3~48月龄,所有患儿均表面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术。结果:三组患儿比较,3~6月龄患儿共456眼,442眼治愈(96.9%),7~12月龄组共95眼,83眼治愈(87.4%),13月龄以上组39眼,探通成功率为82.1%,组间比较1组和2组,1组和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5.986和19.578,均P<0.05),而7~12月龄组与13月龄以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642,P>0.05)。结论: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3~6月龄是最佳探通时机。

    • 鼻泪管激光探通联合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慢性鼻泪管阻塞

      2011, 11(4):701-70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50

      摘要 (1637) HTML (0) PDF 402.67 K (1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激光鼻泪管探通术后联合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鼻泪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筛选出符合手术适应证的54例69眼因鼻泪管阻塞而致严重溢泪伴或不伴溢脓患者,施行激光鼻泪管探通联合鼻泪管内逆行植入人工支架,随访3~12mo,以完全解决或最大程度地改善溢泪症状且泪道冲洗通畅为手术成功的标准。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成功地植入人工鼻泪管支架,手术时间平均为15.48min。术后溢泪症状立即改善,泪道冲洗均通畅。观察3,6,12mo时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7%及91%。结论:鼻泪管激光探通联合人工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且手术无瘢痕,不改变生理解剖结构等优点。

    •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2011, 11(4):704-70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51

      摘要 (2311) HTML (0) PDF 334.21 K (14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及其联合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干眼症患者125例198眼,随机分为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组(A组)63例100眼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滴眼液组(B组)62例98眼。A组用1g/L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B组交替给予1g/L玻璃酸钠滴眼液和鱼腥草滴眼液治疗。连续治疗2mo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泪液基础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程度。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明显改善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SⅠt,BUT和FL程度;但B组的主观症状、SⅠt,BUT和FL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鱼腥草滴眼液可明显改善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 羊膜移植术治疗重症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疗效分析

      2011, 11(4):706-70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52

      摘要 (1254) HTML (0) PDF 669.93 K (1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治疗重症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9例12眼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合并睑结膜巨乳头和角膜溃疡的患者,进行羊膜移植术,观察术后患者复发情况、术后视力、上睑结膜乳头的增生状态和角膜的修复情况。结果:复发3例5眼,但药物治疗后病情均稳定;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期间视力提高,上睑结膜面基本光滑,未见明显乳头增生、角膜透明或者形成角膜薄翳。结论:羊膜移植术对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合并睑结膜巨乳头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影响巩膜扣带术后视功能恢复因素的临床观察

      2011, 11(4):709-71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53

      摘要 (1575) HTML (0) PDF 328.27 K (1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影响其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02例102眼,均行一次巩膜扣带术成功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随访3~6mo,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χ2检验用于分析影响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黄斑是否脱离、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脱离范围及术中是否行视网膜下放液均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相关(P<0.01)。黄斑脱离在1wk内与1wk以上术后视力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斑是否脱离及脱离时间、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脱离范围和术中放液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术前应详细分析病情,术中尽可能避免行视网膜下放液。

    • 球旁注射曲安奈德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观察

      2011, 11(4):712-71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54

      摘要 (2099) HTML (0) PDF 268.90 K (1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长效糖皮质激素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曲安奈德40mg行患眼球旁注射,30d1次,4次为1个疗程。对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观察并记录眼部症状、眼征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Graves眼病30例56眼。治疗前后平均眼球突出度分别为18.2±2.2,14.6±1.8mm,相差显著(P<0.01),眼球突出回退率为84%(47/56);平均睑裂高度分别为11.6±1.7,8.4±1.1mm,相差显著(P<0.01),缩小率为80%(45/56)。B超测量眼外肌厚度情况:下、上、内、外直肌治疗前后厚度分别为6.25±1.93,4.21±1.25,6.34±1.46,4.17±1.38,5.67±1.64,3.87±1.04,4.57±1.37,3.35±0.81mm,各眼外肌厚度缩小均显著。35只视力下降眼中28眼(80%)视力改善;23例斜视和复视者,17例(74%)消失,6例(26%)得到改善,绝大部分患者畏光流泪、眼胀、眼痛等症状及结膜充血水肿、眼睑水肿等体征明显改善或消除,未见并发症。结论:球旁注射曲安奈德对Graves眼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具有明显改善和消除作用,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 SBK治疗近视临床观察

      2011, 11(4):714-71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55

      摘要 (1461) HTML (0) PDF 569.50 K (1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9-12/2010-06间采用SBK治疗近视患者71例142眼的术前及术后6mo的视力、屈光度和角膜前后表面高度的变化。结果:术后6mo患者裸眼视力0.8~1.5,平均1.14±0.17,所有患者UCVA均≥0.8,UCVA≥1.0者136眼(95.8%),UCVA≥1.2者64眼(45.1%);术后6mo最佳矫正视力(BCVA)除2例3眼较前下降1行外,其余与术前相同或提高,BCVA均≥0.8,BCVA均≥1.0者136眼(95.8%),BCVA≥1.2者70眼(49.3%),术后6mo64眼(45.1%)UCVA≥术前BCVA。屈光度:术后6mo等效球镜(SE)为-0.65~+0.97(平均0.15±0.41)D。SE均≤±1.00D,92.8%≤±0.5D。术后6mo观察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变化大致相同。结论:SBK治疗近视有良好的预测性、准确性及安全性。

    • >病例报告
    • 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义眼台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2011, 11(4):716-71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75

      摘要 (1357) HTML (0) PDF 171.89 K (1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眼部先天发育异常,系因胚胎发育时期胚裂发育不全引起。我院于2003/2010年间诊治的先天性小眼球患者中,有5例为单眼无光感的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右眼3例,左眼2例;

    • >防盲治盲
    • 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手术在复明行动中的观察

      2011, 11(4):717-71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56

      摘要 (1317) HTML (0) PDF 328.34 K (13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周口地区复明行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70例692眼白内障复明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mo,视力≥0.5者609眼(88.0%),≥0.3者674眼,脱残率97.4%。≥0.05者691眼,脱盲率99.9%,术前平均散光0.89±0.40D,术后1wk;1,3mo散光分别为1.22±0.37,0.81±0.39,0.79±0.43D。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692眼,植入率100%。术中术后并发症:后囊破裂3眼(0.4%);术后角膜轻度水肿13眼(1.9%)。结论:在基层医院复明行动中适宜采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散光小。

    • >临床报告
    • 宁夏地区角膜病181例临床分析

      2011, 11(4):719-72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57

      摘要 (1536) HTML (0) PDF 397.98 K (14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宁夏地区角膜病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收集2008-01/2010-08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角膜病患者181例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各种角膜疾病中,感染性角膜病占92.3%(167/181),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化学伤和角膜热烫伤、暴露性角膜炎、免疫性角膜溃疡占7.7%(14/181)。感染性角膜病中主要为病毒性角膜炎占54.2%(98/181),其次细菌性角膜溃疡占17.7%(32/181)、真菌性角膜炎占17.1%(31/181)、混合性角膜炎3.3%(6/181)。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毒性角膜炎汉族发生率与回族发生率相同,回汉两民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以往的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生率与种族无关的观点相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角膜刮片查真菌菌丝阳性检出率较高(31.7%)。我们的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为45.3%,低于全国水平。结论:宁夏地区各种角膜疾病中,感染性角膜病占首位。感染性角膜病中以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最多。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病率回族与汉族相同,这和以往的观点相同。刮片细胞学检查具有取材方便、不需要特殊仪器、结果快速、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可作为感染性角膜病病原学检查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 丝裂霉素结合可调节缝线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 11(4):722-72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58

      摘要 (1372) HTML (0) PDF 328.38 K (1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调节缝线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48眼难治性青光眼联合应用MMC和可调节缝线,术后观察前房、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术后追踪观察6~24(平均15)mo。结果: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成功率94%;功能性滤过泡94%;并发症以浅前房为主,达6%。结论:各类难治性青光眼采用滤过手术联合MMC和可调节缝线可有效防止滤过泡纤维化,眼压控制良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2011, 11(4):724-72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59

      摘要 (1317) HTML (0) PDF 245.41 K (1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92例93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51眼给予和血明目片治疗,对照组42例42眼给予血塞通片治疗。根据视力恢复情况、荧光血管造影、自觉症状有无改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17眼,有效27眼,无效7眼,总有效率86%。对照组治愈8眼,有效17眼,无效17眼,总有效率60%。结论:和血明目片能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吸收,恢复视网膜功能,提高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功能。经比较,和血明目片在提高视力,改善眼底方面的疗效优于血塞通片(P<0.05)。

    • 甲钴铵在黄斑水肿治疗中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1, 11(4):726-72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60

      摘要 (1301) HTML (0) PDF 311.75 K (13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甲钴铵在黄斑水肿治疗中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视网膜血管病所致的黄斑水肿、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312例487眼,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各种促进黄斑水肿消退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最少使用1mo的甲钴铵。结果:联合使用甲钴铵的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更好的视力预后。结论:在黄斑水肿的治疗中,除了积极的消除水肿外,联合使用神经保护药物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21例临床分析

      2011, 11(4):729-73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61

      摘要 (1390) HTML (0) PDF 195.00 K (1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患者21例21眼。观察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分析导致玻璃体积血的原因。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数指/眼前~者4例,0.05~者12例,≥0.3者5例,脱盲率(视力≥0.05)81%,脱残率(视力≥0.3)24%;导致玻璃体出血的前三位病因分别是分支静脉阻塞、无脱离视网膜裂孔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三者共占76%。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可得到明显提高。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2011, 11(4):731-73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62

      摘要 (1361) HTML (0) PDF 185.59 K (1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5眼翼状胬肉患者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角膜缘新生血管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5~48mo,42眼植片透明光滑,无异常胬肉样组织增生,3眼复发。复发率7%,治愈率93%。结论:角膜缘干细胞治疗翼状胬肉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复发,具有复发率低的优点,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三种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2011, 11(4):733-73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63

      摘要 (1223) HTML (0) PDF 381.67 K (1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探寻减少复发的最佳术式。方法:第一组48例51眼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第二组46例47眼行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术,第三组43例45眼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患者术后随访观察6mo~2a,其中第一组有13眼复发,复发率为25%。第二组有3眼复发,复发率为6%。第三组有1眼复发,复发率为2%。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有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干眼症对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检测结果的影响

      2011, 11(4):735-73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64

      摘要 (1647) HTML (0) PDF 259.09 K (1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干眼症对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角膜厚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及A超对有干眼症的30例患者进行检测,记录治疗前后的角膜厚度,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检测数据,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眼症患者治疗前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得的角膜厚度范围428~557μm,均值为504.5±37.3μm,A超角膜测厚仪测得的角膜厚度范围477~596μm,均值为532.7±32.4μm。两种测量方法所得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得的角膜厚度范围469~607μm,均值为541.2±41.1μm,A超角膜测厚仪测得的角膜厚度范围472~593μm,均值为538.4±30.7μm。两种测量方法所得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眼症会对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的角膜厚度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对有干眼症的患者,应在给予适当治疗后进行厚度评估,以便取得更精确的厚度信息。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变化的观察

      2011, 11(4):737-73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65

      摘要 (1239) HTML (0) PDF 274.87 K (1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择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136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4,30,60,90d行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测。结果:术后3mo内诉术眼不适患者较术前增加。术后2wk内SⅠt增加,1mo内BUT缩短,FL增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一段时期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会影响泪膜稳定性,应注意术前泪膜功能检测及术中、术后对泪膜的保护。

    • 泪道逆行植入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2011, 11(4):739-74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66

      摘要 (1339) HTML (0) PDF 243.19 K (15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逆行植入人工鼻泪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0例6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随访4wk~6mo,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60例64眼均一次植管成功,患者全部恢复通畅,其中57例61眼治愈,3例3眼好转。结论:泪道逆行植入人工鼻泪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招飞对象中瘘管搔刮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瘘的初步研究

      2011, 11(4):741-74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67

      摘要 (1319) HTML (0) PDF 286.81 K (14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瘘管搔刮术对招收飞行学员对象中先天性泪囊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我区2005-03/2008-03招飞体检中,确诊先天性泪囊瘘患者11例13眼,其中5例7眼行瘘管搔刮术治疗,6例6眼行瘘管切除术治疗。结果:患者11例均一次成功,随访16±5.6mo,全部无复发,但行瘘管切除术者有3例因术后遗留瘢痕较大而于复检时被淘汰。结论:瘘管搔刮术是根治招飞对象中先天性泪囊瘘单纯患者的有效方法,可使之符合招飞标准并得以选择性保留,符合新形势下空军"重功能、轻形态"的招飞思想。

    •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52例临床分析

      2011, 11(4):743-74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68

      摘要 (1385) HTML (0) PDF 217.86 K (14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2例61眼伴有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病例的资料。结果: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在先天性垂直眼外肌麻痹中常见;年龄较小,有较好的双眼视觉;有典型的代偿头位;歪头试验阳性;一般无复视。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一经确诊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 囊袋收缩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2011, 11(4):745-74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69

      摘要 (1724) HTML (0) PDF 225.56 K (1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15眼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术后发生囊袋收缩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增殖严重的囊袋收缩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病例报告
    • 左眼双上转肌麻痹临床症状分析1例

      2011, 11(4):747-74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76

      摘要 (1552) HTML (0) PDF 153.88 K (1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双上转肌麻痹(double elevator palsy)指一眼的上直肌和下斜肌同时麻痹,多为先天性,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眼垂直运动障碍性疾病[1]。现报告1例左眼双上转肌麻痹出现眼部症状的患者,供临床工作中借鉴。1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因发现左眼下斜视20a就诊。20a前患者出现左眼下斜,伴左眼假性上睑下垂,无复视,无外伤史。7a前于当地医院行左眼上睑下垂矫正术,于2010-11-29来我院就诊,全身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科检查:VOD0.8(-1.00DS→1.0),VOS0.4(-4.00DS→1.0)。双眼前节(-),眼底未见明显异

    • 眼眶神经纤维瘤病Ⅰ型1例

      2011, 11(4):748-74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77

      摘要 (1731) HTML (0) PDF 219.79 K (1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临床上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Von Recklin shausen病(NF-Ⅰ型)和双侧听神经瘤型(NF-Ⅱ型)。Von Recklin shausen病为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占整个NF的90%,患病率为1/3000~1/3500。肿瘤来源于周围神经施万细胞、神经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可侵犯眼眶和眼球。眼眶神经纤维瘤又称眼眶丛状神经纤维瘤,发病率较低,现报告1例。1病例报告患者,男,4岁,因"左眼睑及面部肿物3a"就诊。病史:

    • PDT治疗外伤性脉络膜破裂1例

      2011, 11(4):749-75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78

      摘要 (1358) HTML (0) PDF 329.01 K (1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外伤性脉络膜破裂常发生在视盘、黄斑区或后极部,呈弧形,条带状视网膜下出血,伴有视网膜水肿,出血吸收后留下界限清晰的白色斑痕,周围伴有色素沉着。脉络膜破裂时新生血管膜形成是罕见并发症,且位于黄斑部的

    • PTK治疗双眼近视伴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1例

      2011, 11(4):751-75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79

      摘要 (1454) HTML (0) PDF 287.62 K (1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组少见的遗传性、双眼性、原发性的具有病理组织特征改变的疾病,与原来的角膜组织炎症或系统性疾病无关。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GCD)是角膜营养不良之一,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暂无有效治疗手段。其病理组织学具有特征性,角膜

    • 以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首诊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

      2011, 11(4):752-75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1.04.080

      摘要 (1243) HTML (0) PDF 154.69 K (13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0引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当红细胞数量超过(600~630)万/mm3以上,或血红蛋白超过170g/L以上时,可出现眼部表现。视网膜血管改变严重者可以发生中央静脉或分支静脉阻塞。我院接诊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为首诊表现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现报告如下。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