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2卷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Ahmed青光眼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长期疗效
    Mahmut Kaya Zeynep Ozbek Aylın Yaman Ismet Durak
    2012, 12(7):1221-122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01
    [摘要](1530) [HTML](0) [PDF 1.57 M](1415)
    摘要:
    目的:评估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13眼接受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最短随访18mo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1,3,6mo,1a及1a以后行全面的眼科检查,眼压测量,记录并发症及抗青光眼的药物需求。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3±16.0岁。所有患眼(100%)接受至少一次前置小切口手术。平均随访61.3±30.8mo。在少量药物的作用下,12mo时眼压由35.0±7.0mmHg降至18.2±7.9mmHg,96mo时降至17.0±4.1mmHg,76.9%患者需其他辅助治疗以达到预期的成功疗效。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包裹性囊肿8眼(61.5%),置管脱出4眼(30.8%)。 结论:包裹性囊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阻碍了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虽然囊肿被抗纤维化药物切除,但没有抗青光眼药物的治疗,眼压仍旧不能很好控制。
    2  屈光手术前个体眼高阶像差与中间视觉状态下瞳孔大小
    Seyed Javad Hashemian Mohammad Soleimani Alireza Foroutan Mahmood Joshaghani Mohammad Jafar Ghaempanah Mohammad Ebrahim Jafari Mehdi Yaseri
    2012, 12(7):1226-123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02
    [摘要](1689) [HTML](0) [PDF 1.01 M](1493)
    摘要:
    目的:研究眼高阶像差的分布(HOAs)和mesopic瞳孔的大小在个体中筛选的屈光手术。 方法:我们采用Zywave像差分析仪(博士伦)分别对患有近视、近视散光和复性近视散光患者1240例2458眼和患有远视、远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患者110例215眼的高阶像差和瞳孔大小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屈光不正均可矫正,无屈光手术史或潜在疾病。HOAs的均方根值、总球面像差、总斜射球面像差和中间视觉状态下瞳孔的大小进行了分析,眼高阶像差测量均在瞳孔≥6.0mm,且瞳孔大小的测量均为在中间视觉状态下进行。 结果:HOAs均方根值、总球面像差和总斜射球面像差在近视眼组与远视眼组分别为0.369±0.233μm、0.133±0.112μm、0.330±0.188μm;0.418±0.214μm、0.202±0.209μm、0.343±0201μm。与近视患者相比,远视患者的总HOAs和总球面像差更大(P均<0.01)。年龄匹配分析显示在远视眼组只有总球面像差较高(P=0.05)。近视眼组的中间视觉状态下瞳孔大小较大(P≤0.05)。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两组的HOAs的水平有显著差异,这对于将行屈光手术的伊朗人很重要。远视眼组的总球面像差显著高于近视眼组,中间视觉状态下瞳孔大小在近视眼组较大。
    3  23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Ates Yanyali Gokhan Celik Alper Dincyildiz Fatih Horozoglu Ahmet F. Nohutcu
    2012, 12(7):1231-123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03
    [摘要](1577) [HTML](0) [PDF 1.03 M](1488)
    摘要:
    目的:报告23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本回顾性研究中,49例49眼RRD患者于2007-01/2009-07在我院行23G经巩膜无缝线玻璃体切除术纳入研究。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8.9±7.7mo(1~28mo)。47眼(95.9%)视网膜再次脱离经一次手术治愈,2眼因新出现裂孔的视网膜再次脱离通过23G经巩膜无缝线玻璃体切除术治愈。术前平均logMAR视力2.01±0.47,术后1.3±0.5(P<0.001, Paired t-test)。术前平均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14.1±2.8mmHg,术后1d平均眼压12.3±3.6mmHg,术后1wk平均眼压13.1±2.1mmHg,术后1mo平均眼压14.3±2.2mmHg。术中医源性周边视网膜裂孔1眼(2.0%)。巩膜或结膜切口不要求缝合,无1眼需要转换为20G玻璃体切除术。 结论:23G经巩膜无缝线玻璃体切除术可以有效,安全的治疗RRD。
    4  氯化锂对人眼Tenon 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邹会会 王继兵 黄旭东 刘姗姗 满辉
    2012, 12(7):1237-124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04
    [摘要](1622) [HTML](0) [PDF 3.14 M](1413)
    摘要:
    目的:观察氯化锂(Lithium chloride)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human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s, HTFs)体外生长的抑制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磺基罗丹明(SRB)法和BrdU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 结果:在40~160mmol/L范围内,氯化锂能够抑制HTFs的增殖,且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氯化锂使HTFs阻滞于G2/M期,且能诱导细胞凋亡,高浓度组尤为明显。 结论:氯化锂能抑制HTFs增殖,机制为诱导细胞凋亡,并将细胞阻滞于G2/M期。
    5  β-arrestin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表达
    任亚琳 王增智 严浩
    2012, 12(7):1242-124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05
    [摘要](1567) [HTML](0) [PDF 2.55 M](1288)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β-arrestin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中的表达。 方法:成功建立EAU动物模型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的方法检测β-arrestin1在EAU小鼠脾脏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均提示β-arrestin1在EAU小鼠脾脏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小鼠增高。 结论:β-arrestin1可能在EAU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6  银杏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朱晶 吴超琼 陈丹
    2012, 12(7):1245-124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06
    [摘要](1390) [HTML](0) [PDF 1.03 M](1472)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s,HPF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mg/L) GBE在不同作用时间(24,48,72h)对体外培养的HPFs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PFs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 结果:MTT结果显示,GBE浓度为12.5mg/L组作用24h后对HPFs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其余各时间段各组均可见明显抑制HPFs的增殖,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GBE作用48h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下降,计算不同浓度GBE作用下凋亡率分别为4.37%,8.14%,11.09%,15.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GBE对HPFs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与用药剂量和持续时间有关。
    7  牛磺酸对兔RPE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崔璟琳 修巍威 曹书杰 张晓峰 路航
    2012, 12(7):1248-125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07
    [摘要](1584) [HTML](0) [PDF 1.15 M](1564)
    摘要:
    目的:应用SCGE法检测牛磺酸对家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可见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取2~4代的家兔色素上皮细胞建立光损伤模型,然后分别应用40mmol/L和80mmol/L浓度牛磺酸液对光损伤的细胞继续培养24h,并设立无牛磺酸培养的对照组。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分别测定各组细胞DNA的改变。 结果:光损伤后的家兔RPE细胞经过牛磺酸液培养后DNA损伤程度均有所减轻,尤其80mmol/L剂量组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细胞的尾长、彗星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牛磺酸中的有效成分对家兔RPE光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的量效关系。
    8  腺伴随病毒载体介导Kringle5-GFP基因在眼组织中的表达
    宋哲 黎晓新
    2012, 12(7):1251-125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08
    [摘要](1437) [HTML](0) [PDF 1.62 M](1585)
    摘要:
    目的:探寻腺伴随病毒载体介导Kringle5基因注入玻璃体腔后,在眼球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为基因治疗视网膜病变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已经构建包装好的rAAV-Kringle5-GFP,滴度为2.5×1012 vg/mL 10μL注入SD大鼠玻璃体腔后,分别在1,5,10,20,40,60,90d处死SD大鼠,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在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虹膜等眼组织分布及表达情况。根据表达强度从无表达到强表达分别记为-,+,++,+++,++++。 结果:在注射后第1d,玻璃体中有轻度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缓慢增强,分布较广泛;在玻璃体注射后第5d视网膜有表达,分布范围从视盘到周边部视网膜组织均出现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增强;在虹膜、脉络膜组织表达也有较强表达;甚至在角膜内皮及晶状体组织也有表达。 结论:选用腺伴随病毒载体介导目的基因能够在视网膜组织和色素膜组织有较强表达,腺伴随病毒载体介导目的基因是治疗ROP视网膜新生血管较为理想的载体。 "
    9  PACG患者视觉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临床研究
    邓军萍 江威 邵毅 孙伍花 胡虹 杨青
    2012, 12(7):1254-125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09
    [摘要](2105) [HTML](0) [PDF 1.06 M](1615)
    摘要:
    目的:评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的心理和视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状况,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对其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的方法, 对42例PACG患者分别采用国家眼科研究视功能问卷(25-item national eye institute visual functioning questionnaire, NEI-VFQ-25)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中文版评定患者最近1mo的视觉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评分,术后1mo再次患者评定焦虑、抑郁情况及视觉生活质量,42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心理和视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PACG患者焦虑、抑郁及共患患者发生率分别为23.8%,23.8%和 16.7%。NEI-VFQ-25评分显示患者在视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部分亚功能(10/12)如一般健康、总体视觉、社会功能、心理问题、周边视野和依赖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P<0.05)。通过小梁切除手术干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好转(P<0.05),视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样本中位数差值\[41.6(一般健康)、34.5 (眼痛)、32.6 (社会功能)、21.2(心理问题)、24.8(社会活动)、21.8(依赖性)\],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10.4(一般健康)、6.4 (眼痛)、10.6(社会功能)、8.3(心理问题)、7.3(社会活动)、6.9(依赖性);均为P<0.05\]。 结论: PACG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加重,视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明显降低。小梁切除术有助于患者视觉生活质量和心理康复。
    1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解剖结构的前段OCT测量
    方敏 王梅 蔡小于 陈秀琦
    2012, 12(7):1257-125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10
    [摘要](1543) [HTML](0) [PDF 1.05 M](1505)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的眼前段解剖结构差异。 方法:使用AS-OCT对11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336例正常对照组的眼前段解剖结构(包括晶状体厚度、前房轴深及前房角开放距离)进行测量,同时对3种不同的前房轴深测量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相比,前房浅、晶状体厚、房角开放距离减小,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前房深度与年龄呈负相关,晶状体厚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前房轴深与晶状体厚度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前房轴深与前房角开放距离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在对同一患者的前房轴深测量比较中体现前段OCT较UBM测量值更为精确(P<0.05)。 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浅前房、厚晶状体及窄房角为特点,房角开放距离可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疗指标之一,眼前段OCT可作为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有效工具。
    11  23G和20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IEM的对比研究
    张燕
    2012, 12(7):1260-126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11
    [摘要](1590) [HTML](0) [PDF 1.05 M](1479)
    摘要:
    目的:比较 23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手术与传统20G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EM)的疗效。 方法:将2008-03/2011-06在我院诊断为黄斑前膜并需行玻璃体切割的连续病例56例56眼随机分为23G组与20G组,分别行23G及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统计分析术后1d,1wk,3mo时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眼部刺激征的严重程度,术后随访5~22(平均16)mo。 结果:23 G组术后3mo内平均对数视力log MAR逐步提高,三个时间点分别为1.78±0.94,1.51±0.88,1.48±091,术后第1d,1wk,3mo视力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3.3917,P=0.003;t=11.1779,P=0.0000;t=4.3424,P=0.0000);20G组术后平均对数视力也逐步提高,三个时间点分别为2.11±1.00,1.93±1.02,1.64±1.00,术后第1wk,3mo视力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2.3578,P=0.033;t= 3.5552,P=0.003)。两组术后3mo内三个时间点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582,P=0.34;t=12761,P=0.211;t=0.4897,P=0.628)。23G组术后3个时间点眼压分别为11.62±9.7,15.86±6.6,16.84±56mmHg,20G组术后3个时间点眼压分别为18.56±7.71,15.33±5.21,14.72±3.56mmHg,两组术后第1d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G组平均手术时间41.20±7.47分,少于20G组平均手术时间52.28±7.1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前膜复发及眼内炎的发生。23G组术后的炎症反应及刺激症状明显轻于20G组。 结论:23G TSV治疗IEM简化了手术步骤,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提高了手术效率和质量,实现了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微创化,值得应用。
    12  正常恒河猴闪光视网膜电图特点的研究
    冷云霞 饶志波 匡丽晖 杨为中 高宗银
    2012, 12(7):1263-126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12
    [摘要](1619) [HTML](0) [PDF 1.11 M](1412)
    摘要:
    目的:观察正常青少年恒河猴麻醉状态下视觉电生理活动的特点,为建立各种疾病的恒河猴动物模型提供更为有效的检查手段和临床参考。 方法:健康36~48月龄恒河猴16只32眼;氯胺酮肌注全麻下应用德国ROLAND CONSULT 公司生产的视觉电生理仪进行f-ERG检测,并分别记录各刺激强度下的检测值;相同方法检测人类正常青少年的f-ERG数据;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两组数据值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f-ERG检测结果显示恒河猴与同龄人类相比较,暗适应状态下不同刺激强度及刺激方式作用下ERG波形的潜伏期均有所缩短,振幅亦有所减小;明适应状态下b波振幅则和人类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正常恒河猴f-ERG的最佳刺激条件及正常参考值范围。综合分析可知暗适应状态下恒河猴的视网膜电反应弱于正常人类,而明适应状态下电反应活动则与人类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我们在对是恒河猴各种眼部疾病动物模型进行以上检测时要更加谨慎的对待恒河猴视网膜电流图正常参考值范围等问题。
    13  泪液缺乏性干眼治疗转归的定量检测
    程燕 吴洁 朱海峰 高伟 刘先宁 朱秀萍
    2012, 12(7):1266-126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13
    [摘要](1710) [HTML](0) [PDF 1.89 M](1549)
    摘要:
    目的: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结膜印迹细胞学在泪液缺乏性干眼治疗前后定量测定病变角膜上皮细胞、结膜细胞,以期进一步准确评价干眼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泪液缺乏性干眼症患者21例41眼,根据患者病史、症状、角结膜体征及相关检查确诊为泪液缺乏性干眼。应用聚乙二醇滴眼液及卡波姆凝胶联合治疗所有干眼患者,治疗前后依据结膜印迹细胞检查对干眼患者结膜细胞的鳞状化生及杯状细胞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级,并对治疗前后印迹细胞分级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海德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干眼治疗前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学改变,定量评价同级结膜细胞干燥程度下治疗前后角膜上皮细胞密度的变化。 结果:印迹细胞检查:治疗前≤Ⅱ级6眼,Ⅲ级25眼,≥Ⅳ级10眼;治疗6mo后≤Ⅱ级19眼(46.3%),Ⅲ级17眼(41.5%),≥Ⅳ级5眼(12.2%)。治疗前后不同级别印迹细胞患者比例显著改变(P<0.05)。共焦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改变:治疗前明显的角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区,细胞密度下降,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出现分支杂乱、异常走行,未见上皮下神经纤维5眼。治疗6mo后区域性细胞密度增加,所有患者均可见上皮下神经纤维,少数病例仍可见分支杂乱、异常走行。共焦显微镜显示在同级结膜印迹细胞程度下,角膜上皮细胞密度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细胞密度明显增加。 结论:应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和结膜印迹细胞定量观察泪液缺乏性干眼的治疗转归,从而确定以上两种方法在干眼治疗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14  Epi-LASIK术中联合MMC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李盈龙 彭小宁 吴帅辉 林佳
    2012, 12(7):1270-127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14
    [摘要](1639) [HTML](0) [PDF 1.08 M](1354)
    摘要: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MC)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临床病例406眼随机分为MMC组(203眼)和对照组(203眼),所有手术采用自动旋转型Epi-LASIK角膜上皮刀制作角膜上皮瓣,以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激光切削,MMC组术中用含有0.2g/L MMC液的圆形滤纸片置于切削区基质面,根据屈光度数确定置留时间。对照组术中除不用MMC,其余操作与MMC组完全相同。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生长情况、术后视力、验光、眼压、haze情况并进行总结。 结果:所有病例均按预期完成Epi-LASIK手术,随访时间6mo~2a。两组刺激症状较轻,多发生在手术后第1d,一般术后第2d就会好转,术后第3d检查,MMC组有15眼为II~ III级刺激症状,对照组有13眼为II~III级刺激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上皮完全愈合时间为3~5d,其中MMC组平均为3.78±0.75d , 对照组平均为3.55±0.89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2,P>0.05)。3~5d摘镜时,MMC组有191眼(941%)角膜上皮愈合良好,对照组有198眼(97.5%)。术后6mo检查,MMC组术后视力满意为195眼(93.6%),对照组为172眼(8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检查,屈光度较术后3mo时回退超过 -0.50D,MMC组有11眼(5.4%),对照组有23眼(11.3%)。术后6mo检查, MMC组有167眼(82.3%)为0级haze,对照组有125眼(61.6%)为0级haze,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手术中,一次性应用02g/L MMC液可以减轻术后haze的反应,减少术后视力的回退,无明显的副作用。
    15  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
    胡晓东 杨明迪 王桂琴 颜少明
    2012, 12(7):1274-127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15
    [摘要](1752) [HTML](0) [PDF 1.05 M](1586)
    摘要:
    目的:评价数字化多媒体视功能矫治训练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数字化多媒体知觉学习训练和传统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弱视患儿76例117眼,按照弱视类型分别设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时间、疗效及双眼视功能变化。 结果:试验组平均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每提升1行logMAR视力所需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双眼视功能疗效评价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媒体视功能矫治训练可以明显缩短视功能障碍治疗周期,提高双眼视功能,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的途径。
    16  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及研究进展
    肖中男 胡竹林
    2012, 12(7):1277-128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16
    [摘要](1589) [HTML](0) [PDF 1.08 M](1488)
    摘要:
    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害,致角膜内皮失代偿,产生角膜基质水肿、上皮下水肿,最终形成的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已成为常见的致盲性角膜病。而BK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往往与其他多种眼病同时存在,使其更加不易治疗。近年来,除了临床常用的药物及传统的手术方式外,学者们还积极开发新的角膜层间术式,拓展羊膜在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复合术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术及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移植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在临床和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BK的临床治疗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7  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对复发性HSK的研究进展
    何玉清 亢泽峰 李凌 关瑞娟 王江辉
    2012, 12(7):1281-128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17
    [摘要](1496) [HTML](0) [PDF 1.07 M](1460)
    摘要:
    从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一直是眼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探索早已成为研究的焦点。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有了新的认识,但目前对其具体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尚不一致,还需进一步研究。
    1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艳 李东豪
    2012, 12(7):1285-128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18
    [摘要](1540) [HTML](0) [PDF 1.08 M](1672)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两种并发症。由于二者都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二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明确两者的相互关系和共同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一者预测另一者的发生、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际指导意义。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郑大凤 冯敏 李琳玲
    2012, 12(7):1289-129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19
    [摘要](1479) [HTML](0) [PDF 1.04 M](1521)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pathy,DR)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糖代谢障碍而导致全身微血管循环障碍在眼部视网膜的表现,糖尿病损害视网膜主要是由于血糖增高、小血管管壁增厚、渗透性增大,使小血管更易变形和渗漏。同时可并发心脑肾等微血管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它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代谢障碍的程度,并与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长短、遗传因素和糖尿病控制情况有关。DR发展到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引起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发病5a后DR发生率为25%,10a后增至60%,15a后可高达75%~80%,其中危害最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占25%。DR的高发病率、高致盲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质量。本文就近年来DR的防治作一综述。
    20  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治疗进展
    张敬一 张学东
    2012, 12(7):1292-1294. DOI: 3969/j.issn.1672-5123.2012.07.20
    [摘要](1527) [HTML](0) [PDF 1.06 M](1774)
    摘要:
    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是成年人眼球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CM恶性程度高、发生转移早、预后差,早期诊断及选择合理治疗方式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眼球摘除术作为治疗CM的传统方法已受到挑战。针对不同部位和大小的肿瘤及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疗法或联合治疗已成为CM的治疗原则。本文就CM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降低转移率和死亡率提供相关依据。
    21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
    宋玲 张立贵
    2012, 12(7):1295-129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21
    [摘要](1227) [HTML](0) [PDF 1.04 M](1417)
    摘要:
    新生儿泪囊炎是儿童眼科门诊常见病,治疗方法主要有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泪道插管、泪道激光及气囊扩张等。本文就治疗效果、时机以及优缺点做一综述。
    22  青少年及成年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的新进展
    孙春华
    2012, 12(7):1298-130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22
    [摘要](1427) [HTML](0) [PDF 1.04 M](1447)
    摘要:
    屈光参差性弱视是指由于双眼明显的屈光不等引起相互作用异常而导致的单眼最佳矫正视力异常。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早发现、早干预治疗是弱视治疗的关键。其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遮盖优势眼治疗,但这一疗法受到患者年龄、依从性状态等影响。以往多数学者认为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后弱视很难得以治愈。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青少年及成年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有了新的希望。传统的遮盖治疗、屈光手术治疗及新近的知觉学习治疗方法均在年龄较大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作用。本文就青少年及成年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3  α-晶状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基因学研究进展
    屈凌寒 韩笑 刘阁 严宏
    2012, 12(7):1301-130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23
    [摘要](1901) [HTML](0) [PDF 1.06 M](1479)
    摘要:
    α-晶状体蛋白包括αA-,αB-晶状体蛋白,是哺乳动物晶状体的主要蛋白,属于小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具有分子伴侣功能,可以抑制变性蛋白质的凝聚和酶的失活。α-晶状体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白内障和肌病。本文对α-晶状体蛋白的分布、结构、功能以及基因学等方面综述。
    24  IGF-1参与调控眼球生长的研究进展
    邹悦 樊莹
    2012, 12(7):1304-130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24
    [摘要](1534) [HTML](0) [PDF 1.07 M](1626)
    摘要:
    眼球生长是一个在视觉信号诱导下的主动过程,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都参与了这一过程,并且有多种信号分子在调控眼球生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GF-1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促生长因子在维持和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分化、成熟和再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眼内也有广泛的表达,并且参与了眼科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它在调控眼球生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IGF-1在促进眼球主动生长的调控作用展开综述。
    25  盐酸万古霉素综合方案治疗眼内炎
    彭娟 沙翔垠 杨瑞明
    2012, 12(7):1308-131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25
    [摘要](1276) [HTML](0) [PDF 1.05 M](1502)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万古霉素综合方案治疗眼内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收集我院2009-07/2011-08眼内炎住院患者27例27眼,采用盐酸万古霉素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取玻璃体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盐酸万古霉素,全身使用盐酸万古霉素联合左旋氧氟沙星。炎症无明显好转者,2~4d后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使用含盐酸万古霉素的灌注液。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和玻璃体混浊情况。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压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患者27例眼内炎均治愈,视力均有提高。细菌培养检出率56%。革兰氏阳性菌占67%,对盐酸万古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氧氟沙星较敏感。8例患者经过静脉滴注及玻璃体腔内注药后眼内炎症控制,19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临床症状体征好转。 结论:早期细菌培养对眼内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盐酸万古霉素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治疗眼内炎。
    26  三种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拟调节力比较
    闻华明 韩丽川 丛日昌 李海祥
    2012, 12(7):1311-131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26
    [摘要](1299) [HTML](0) [PDF 1.04 M](1545)
    摘要:
    目的:比较三种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拟调节力大小。 方法:白内障患者78例78眼根据自愿的原则,采用非随机方式分成三组,Ⅰ组23例23眼植入AcrySof Natural人工晶状体;Ⅱ组24例24眼植入Canon staa人工晶状体;Ⅲ组31例31眼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术后3mo检测最佳矫正远视力及在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以及33cm处在最佳矫正近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附加值及拟调节力(PAC)。 结果:三组术后3mo最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7,P=0.729);最佳矫正远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7,P=0.039);术后3mo,33cm处在最佳矫正近视力基础上获得的近附加值及拟调节力(PA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094,P=0.000;F=16.806,P=0.000)。 结论:白内障术后植入三种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拟调节力比较,软性推注式折叠晶状体可获得更高的拟调节力及令人满意的近视力。
    27  ReSTOR+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效果观察
    潘栋平 李学喜 李维娜 陈佳娜
    2012, 12(7):1314-131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27
    [摘要](1407) [HTML](0) [PDF 1.03 M](1623)
    摘要:
    目的:观察ReSTOR+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40例8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同一标准分为两组,其中双眼非同期植入ReSTOR+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者20例设为MIOL组;双眼非同期植入蓝光滤过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者20例设为SIOL组。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d观察术眼的裸眼远、近视力;术后1mo观察术眼的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远、近视力,最佳远矫下近视力,对比敏感度,问卷调查视觉质量、各视觉功能区满意度及脱镜率。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有良好的远视力;MIOL 组患者同时获得良好的近、中程视力。术后对比敏感度MIOL组较SIOL组有所下降,但无功能性意义。MIOL 组视近脱镜率85%。 结论:ReSTOR+3D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安全有效,满意度高。
    28  高度角膜散光白内障患者植入Toric IOL的临床观察
    鲍先议 王勇 叶应嘉 彭婷婷
    2012, 12(7):1316-131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28
    [摘要](1469) [HTML](0) [PDF 1.06 M](1599)
    摘要:
    目的:评估高度角膜散光患者植入高度数环曲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术后的视力和屈光结果。 方法:对21例24眼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回顾性系列研究,术前角膜散光≥2.5D,植入AcrySof Toric IOL(T6,T7,T8或者T9)。研究数据包括术前和术后3mo的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BCDVA)、术前角膜散光、术后残留散光和散光轴向的偏离情况。 结果:术后3mo的UCDVA中75%(18/24)患眼视力>05,显著高于术前BCDV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5)。术前角膜散光是3.45±0.63D。术后3mo残留的散光是0.72±0.23D。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128,P<0.01)。术后67%(16/24)的眼残留散光<0.75D,83%(20/24)的眼<1.00D。术前预计矫正散光312±0.54D,术后实际矫正散光3.05±0.66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05)。人工晶状体术后3mo和1wk之间的旋转度数是3.2°±2.1°。 结论:植入高度数Toric IOL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和可预测的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角膜散光的方法。
    29  高眼压下PACG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裴文萱
    2012, 12(7):1319-132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29
    [摘要](1217) [HTML](0) [PDF 1.02 M](1435)
    摘要:
    目的: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手术特点。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小梁切除术治疗48例50眼PACG,按手术前用药下的眼压情况分为治疗组(12眼,眼压≥40mmHg,1mmHg=0.133kPa)和对照组(38眼,眼压<40mmHg),并对两组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和成功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2),但后期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PACG,为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可早期行小梁切除术。
    30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高小燕 张俊霞 贺海宁 曹锐利
    2012, 12(7):1321-132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30
    [摘要](1690) [HTML](0) [PDF 1.02 M](1504)
    摘要: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自2007-01/2011-10收治的视力>指数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3例23眼,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后,观察虹膜新生血管的变化,3~7d新生血管消退,再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的眼压、视力、新生血管的变化、眼部的炎症反应、并发症,并随访12~24mo。 结果:注射后,23眼中21眼于3~5d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有效率91.30%;2眼于5d变细,7d萎缩,至2wk时消退。注射前后眼压差值<2mmHg。23眼注射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随后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24mo,23眼中18眼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位于正常范围;3眼加用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2眼加用3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新生血管迅速消退或萎缩,再行滤过性手术,避免术中或术后出血,无需选择破坏性手术,保留了较好的视力,且控制了眼压。术后进一步治疗并发症,保护残留的视功能。
    3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实践分析
    李建全 曾健 余敏 乔刚 王晓莉
    2012, 12(7):1323-132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31
    [摘要](1587) [HTML](0) [PDF 1.03 M](1512)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后2a的临床资料,评估临床路径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方法:以我院2010-01/2011-12因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我院行滤过手术(小梁切除术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入临床路径的82例83眼为路径组,以2008-01/2009-12因同样疾病治疗未采用临床路径的67例68眼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治愈率、患者满意度指标。 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日7.0d,术前平均住院日2.6d,平均住院费用2 158元,满意度97.4%;对照组平均住院日11.2d,术前平均住院日4.2d,平均住院费用2 630元,满意度9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治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率为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临床路径不会降低医疗质量;相反可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32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孙建全 杨建华 张煜
    2012, 12(7):1325-132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32
    [摘要](1350) [HTML](0) [PDF 1.03 M](1590)
    摘要: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21例21眼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44.6±7.2mmHg,术后6mo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5.4±5.3mmHg;视力提高4眼,无改变14眼,降低3眼;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前房形成迟缓2眼、持续高眼压1眼、引流管暴露1眼、角膜失代偿1眼、引流盘纤维包裹3眼;手术成功率为86%。 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33  光动力疗法治疗CNV的术后早期改变(2)
    张燕 金陈进 田臻 钟晓菁
    2012, 12(7):1327-1330.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33
    [摘要](1387) [HTML](0) [PDF 3.55 M](1256)
    摘要: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后1wk的早期变化,并比较两种不同的光动力治疗方法在术后1wk有无差别。 方法:经诊断有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者16例19眼,随机分为两组,13眼接受维替泊芬标准光动力疗法(维替泊芬剂量为6mg/m2体表面积,静脉推注的速度为3mL/min,药物开始注射15min后开始激光照射,波长689nm,光照密度为600mW/cm2,光照时间为83s,光能量为50J/cm2);6眼接受快速推注低能量照射光动力疗法(维替泊芬剂量为6mg/m2体表面积,静脉推注的速度为6mL/min,药物开始注射15min后开始激光照射,保持光照强度为600mW/cm2,波长689nm,光照时间为42s,光剂量25 J/cm2)。在术前及术后1wk分别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ETDRS视力、OCT及眼底检查,利用OCT自带软件分别测量层间厚度(Tf)、神经上皮厚度(Nf)、外层高反光带厚度(T)、视网膜下液(SF)等观测值。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wk各个观察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间观察指标有无差别。 结果:不同参数光动力疗法术后1wk视力及OCT图像中Tf,Nf,T,SF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标准光动力疗法和快速推注低能量光动力疗法之间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标准参数光动力疗法和快速推注低能量照射光动力疗法在术后1wk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无差异,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疗效无差异。 "
    34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合并黄斑区出血的手术时机
    张燕 董文丽 李冬育
    2012, 12(7):1331-133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34
    [摘要](1258) [HTML](0) [PDF 2.17 M](1364)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黄斑区出血的手术时机。 方法:回顾分析2009-03/2010-12行玻璃体切割术+全视网膜光凝术的PDR合并黄斑区出血患者62例62眼。其中38例38眼先行全视网膜光凝术,2mo后行玻璃体切割术。24例24眼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术。玻璃体切割术中根据有无合并虹膜虹变、视盘新生血管及有无晶状体等行眼内BSS或硅油充填,使视网膜得到良好复位。 结果:病程<2mo组术后视力≥0.1者16眼(67%),病程≥2mo组术后视力≥0.1者9眼(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3,P=0.001)。病程<2mo组与病程≥2mo组术中眼内填充材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78,P<0.05)。 结论:病程≥2mo的PDR合并黄斑区出血患者术中眼内填充材料宜采用硅油限制出血,使视网膜良好复位。在病变后2mo内手术治疗,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视功能。
    35  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FFA和同步频域OCT的分析
    杨旸 祁勇军 黎桂芳 邓建华 谢晓燕 刘婉君
    2012, 12(7):1334-133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35
    [摘要](1491) [HTML](0) [PDF 3.69 M](1343)
    摘要: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眼底血管造影,包括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以及同步频域光学相关断层扫描(SDOCT)的图像特征,以探讨CSC的发病机制。 方法:对2009-06/2011-10在我院就诊的54例CSC患者使用海德堡公司生产的Spectralis HRA-OCT设备进行检查,选取患者的FFA,ICGA及同步SDOCT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CSC患者54例FFA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荧光渗漏,ICGA表现为病灶处脉络膜血管异常,SDOCT表现神经上皮的浆液性脱离,其中38例(70.4%)患者的FFA和同步SDOCT比较发现,FFA表现为荧光渗漏点处对应的同步SDOCT为小片状的RPE脱离。 结论:通过FFA与ICGA以及SDOCT的同步检查,更准确的定位CSC患者病变部位,为CSC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资料,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36  不同角膜厚度下非接触眼压计与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的比较
    安晓巨 陈开建
    2012, 12(7):1337-133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36
    [摘要](1786) [HTML](0) [PDF 1.09 M](1549)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角膜厚度下非接触眼压计与Schiotz眼压计测量结果的差异。 方法:对314例627眼分别用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非接触眼压计与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根据角膜厚度分为:较薄组(角膜厚度≤530μm)、正常组(530μm<角膜厚度≤570μm)、较厚组(角膜厚度>570μm)。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角膜厚度下两种测量结果的差异,并通过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评价。 结果:角膜厚度较薄组170眼,正常组301眼,较厚组156眼。两种方法在较薄组、正常组、较厚组三组中的眼压值分别为12.82±2.67,12.84±2.37mmHg;13.67±2.66,1358±2.41mmHg;15.45±2.91,14.76±2.39mmHg。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在角膜厚度正常和偏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厚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角膜厚度≤570μm的人群中,眼压的检查可在非接触眼压计和Schiotz眼压计间选择一种检查;对于角膜厚度>570μm的人群,需参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进一步检查排除青光眼。
    37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研究
    高明敏 郑燕林 张玲 孙群 毛奕茜
    2012, 12(7):1340-134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37
    [摘要](1448) [HTML](0) [PDF 1.05 M](1509)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原因导致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割的疗效及年龄等相关因素对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效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玻璃体积血患者76眼的资料,按玻璃体积血原因、发病年龄和玻璃体积血时间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导致玻璃体积血原因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性)患者31例(4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4例(3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0例(13%),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例(4%)。视网膜血管炎2例(3%),眼球钝挫伤2例(3%),单纯玻璃体积血2例(3%),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例(1%),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1例(1%)。各年龄组病因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1.89,P<0.01)。年龄<45岁的青年组中,有2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最多,共11例,占42%。年龄在45~59的中年组中,有19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最多,共9例,占47%。年龄>60的老年组中,有3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性)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最多,共24例,占77%。在玻璃体积血时间分组中,各时间组术后视力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037,P<001)。1mo组共26例,术后视力主要为>0.3,共13例,占50%。2mo组共24例,术后视力主要为0.1~0.3,共10例,占42%。3mo组共11例,术后视力主要为0.01~0.09,共5例,占45%。>3mo组共15例,术后视力0.01~0.09和0.1~0.3,各6例,分别占40%。 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导致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视力。玻璃体积血患者在1~2mo内手术,疗效较好。
    38  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效观察
    肖文星 张跃林
    2012, 12(7):1343-134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38
    [摘要](1215) [HTML](0) [PDF 1.04 M](1534)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裂孔或脱离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必要性。 方法:对28例28眼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裂孔或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改变,并分析玻璃体积血与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关系。 结果:不同原因所导致的玻璃体积血28例中,7例术前B超未发现视网膜脱离,而在术中发现3例裂孔,4例伴裂孔周围浅脱;28例患者术后视力(包括术后随访最佳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数指/眼前以上者27例(96%),≥0.05者20例(71%),≥0.3者5例(18%),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裂孔或脱离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且能尽早发现视网膜裂孔及浅脱离,阻止视网膜脱离进一步扩大。
    39  眶蜂窝织炎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王丽美 史少阳 冯雪梅 胡娜 裴存文
    2012, 12(7):1346-134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39
    [摘要](1367) [HTML](0) [PDF 2.08 M](1546)
    摘要:
    目的:探讨眶蜂窝织炎的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观察局部对因治疗配合全身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63例眶蜂窝织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全部的患者均得到较好的疗效,在2wk~1mo内痊愈,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眶蜂窝织炎在明确诊断后,通过积极对因治疗、全身抗炎及支持治疗,将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0  鼻泪管逆行置管手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对比观察
    白月 徐国兴
    2012, 12(7):1349-135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40
    [摘要](1260) [HTML](0) [PDF 1.04 M](1546)
    摘要:
    目的:探讨鼻泪管逆行置管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实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追踪观察32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及35例行鼻泪管逆行置管术的术后3~12mo的疗效。 结果:鼻泪管逆行置管手术组治愈率为94%。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治愈率为94%。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但鼻泪管逆行置管手术操作时间显著小于鼻腔泪囊吻合术(P<0.001),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结论:鼻泪管逆行置管手术是一种疗效确切、简便、经济,宜于推广的治疗方法。
    41  有晶状体眼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
    闫利锋 刘建亭 江琳 项道满 张素华
    2012, 12(7):1352-135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41
    [摘要](1392) [HTML](0) [PDF 2.09 M](1301)
    摘要: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 方法:超高度近视眼患者10例13眼植入Verisyse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敏感度、晶状体位置、眩光敏感度、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 结果:术后患者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术后3mo及术后1a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100%,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8者占85%。患者术后屈光度稳定,术后1mo~1a,屈光状态变化无明显差异。患者术后1a内各时间点眼压均无明显异常升高。术后角膜内皮计数均有所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时,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Verisyse人工晶状体与角膜内皮和晶状体均保持了有效的安全距离。术后3mo时,2眼可见Verisyse人工晶状体表面炎性反应物沉积,1眼瞳孔呈轻度椭圆形。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满意程度较高。 结论:Verisyse人工晶状体矫正超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是补充角膜屈光手术不足的有效眼内屈光手术,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42  6~14岁学生近视程度与角膜曲率、眼轴、身高、体质量及骨龄的关系
    熊毅 赵婕 赵慧娟 李强强 顾永顺 王丽
    2012, 12(7):1356-135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42
    [摘要](1951) [HTML](0) [PDF 1.06 M](1734)
    摘要:
    目的:了解6~14岁学生近视程度与身高、体质量、角膜曲率、眼轴及骨龄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6~14岁学生进行身高、体质量、视力普查,621例视力低下的学生予以复方托吡卡胺扩瞳验光,测量角膜曲率度数和眼轴长度,行双手腕骨X线摄片测定骨龄,对检查结果予以整理,分析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等效球镜度数与眼轴长度负相关,与角膜曲率无关。等效球镜度数与年龄负相关,眼轴长度、身高、体质量、骨龄差与年龄正相关,角膜曲率和眼轴差与年龄不相关。身高、体质量、年龄、骨龄、骨龄差与等效球镜度数负相关,与眼轴长度正相关,与角膜曲率无关。身高、体质量、年龄、骨龄均与眼轴差无关,而骨龄差与眼轴差弱正相关。 结论:青少年近视与全身生长发育的节奏存在一定的关系。
    43  儿童弱视经不同遮盖方法治疗前后视觉电生理的变化
    姜正美 戈伟中 李小东
    2012, 12(7):1359-136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43
    [摘要](1592) [HTML](0) [PDF 1.04 M](1508)
    摘要:
    目的:应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评价不同遮盖方法在治疗弱视中的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从儿童视光专科门诊中选取年龄在3~6岁136例单眼弱视儿童,将其分为全日遮盖组69例和部分遮盖组67例,在准确屈光矫正基础上,分别每天遮盖健眼10h以上和遮盖健眼5h,并同时进行等量精细目力训练,分别于治疗后1mo和6mo对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幅值及潜时)检测结果及视力提高程度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136例弱视患儿经过两种不同遮盖法治疗1mo后,全日遮盖组与治疗前相比P100波幅值增加、潜时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遮盖组与治疗前相比P100波幅值、潜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视力提高程度:基本治愈率、进步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mo后,全日遮盖组与治疗前相比P100波幅值增加、潜时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遮盖组与治疗前相比P100波幅值、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提高程度:基本治愈率、进步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弱视经两种不同遮盖方法治疗后,早期全日遮盖组P100波幅值及潜时较治疗前得到改善,部分遮盖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视力提高程度两组有差异,说明全日遮盖法治疗弱视近期疗效较部分遮盖法为佳,长期来看,两组P100波幅值及潜时无明显差异,两组视力提高结果分析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说明全日遮盖法与部分遮盖法长期疗效相同,说明弱视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能评价治疗效果,从而指导下一步治疗。
    44  间歇性外斜术后应用数字化多媒体训练的效果研究
    胡晓东 陈静 彭秀军 颜少明 杨明迪
    2012, 12(7):1362-136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44
    [摘要](1282) [HTML](0) [PDF 1.04 M](1541)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间歇性外斜手术治疗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术后接受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包括脱抑制及融合功能训练,对照组42例不接受双眼视训练。对比两组训练前后的双眼视功能、融合范围及最终眼位情况。 结果:双眼视觉训练后治疗组立体视功能评价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融合范围优于对照组(P<005),最终眼位正位率更高(P<0.05)。 结论:数字化多媒体系统训练可以改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融合及远期眼位正位率,为斜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45  与社区医疗机构结合行白内障眼病意识和手术意愿分步调查
    刘晶 肖林 王志杰 姚晶磊 金恩忠
    2012, 12(7):1365-136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45
    [摘要](1440) [HTML](0) [PDF 1.03 M](1438)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社区服务管理网络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的有效途径。 方法:选择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所辖三个居民委员会,参考印度Aravid 眼科医院调查问卷等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方式为两个阶段进行:社区居民白内障眼病认知意识调查;白内障手术意愿调查。 结果:60岁以上老年人约1500例,主动应答者占80.0%。社区居民眼病认知情况回收问卷中有白内障自我意识者,占回收卷中92.0%。分析结果为,患白内障意识存在者占72.0%;白内障主动就诊意识者占54.5%;有健康宣教需求者占96.5%。社区医院将有白内障认知意识问卷结果反馈到居委会,组织患者在社区医院,由眼科医生进行眼科检查,筛查出需手术治疗者占16. 7%。影响白内障手术意愿的因素:经济因素34.0%,个人心理因素40.0%,已经手术者占10.0%(应答率84%)。 结论:在北京城区内,即使是中心城区,对居民(包括高文化层次居民)进行白内障知识健康宣教是十分必要的。居民对白内障知识的了解与经济水平和文化素养无关,拥有白内障手术技术资源的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结合、政府基层组织的参与,是经济发达城区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的有效方法。
    46  提升眼科教学质量的思考
    钟一声 沈玺
    2012, 12(7):1368-136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46
    [摘要](1279) [HTML](0) [PDF 1.01 M](1516)
    摘要: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提高眼科学的教学质量一直是眼科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本文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修订教学大纲、执行集体备课、更新多媒体课件、培养高素质的眼科教师队伍及健全教学规章制度等提出几点思考。
    47  眼科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模式探讨
    曾思明 李敏 李莉
    2012, 12(7):1370-137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47
    [摘要](1433) [HTML](0) [PDF 1.02 M](1519)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眼科专科医师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模式,使年轻的眼科医生了解并掌握眼科显微手术的基本特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适应眼科临床工作的需要。 方法:对尚未熟练掌握眼科显微手术的本院眼科医生、进修医生和实习研究生进行眼科显微手术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并建立起严格的培训制度。 结果:培训者46名基本显微手术操作比较准确和熟练,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应用手术显微镜完成翼状胬肉切除、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等手术操作。 结论:利用眼科显微手术培训平台进行显微手术技能培训,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种培训模式,能达到掌握眼科显微手术操作的目的。
    48  多媒体式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肖宏 伊兰 赵甜
    2012, 12(7):1372-137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48
    [摘要](1586) [HTML](0) [PDF 1.05 M](1522)
    摘要:
    目的:增加白内障手术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降低患者术前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时的自主配合能力,增强患者术后规避不良行为的自觉性,提高术后自护能力。 方法:将912例912眼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424例424眼和试验组488例488眼。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则采用多媒体制作幻灯片,通过宣教护士的讲解,图文并茂地向患者宣传白内障疾病的相关知识、正确的点眼方法、手术室的布局、手术的流程及步骤、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结果:两组患者在对白内障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掌握程度、术前焦虑心理程度和术前睡眠质量、遵医行为的依从程度、规避不良行为的自觉意识程度上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应用多媒体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降低术前焦虑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术前的睡眠质量;患者因对该疾病的了解,能够主动遵照医生要求,自觉避免不良行为,主动纠正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49  羊膜移植连续环形锁扣状缝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饶芒前 黄胜 王晓亚 徐丽
    2012, 12(7):1375-1376.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49
    [摘要](1655) [HTML](0) [PDF 1.02 M](1534)
    摘要:
    目的:探讨用新鲜羊膜连续环形锁扣状缝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21例21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用新鲜羊膜行连续环形锁扣状缝合,联合病灶清创及抗真菌药物治疗。 结果:随访3mo,其中16例16眼治愈,3例3眼好转,2例2眼无效。 结论:用新鲜羊膜连续环形锁扣状缝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措施。
    50  DR硅油填充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
    万小波 马翔
    2012, 12(7):1377-137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50
    [摘要](1390) [HTML](0) [PDF 1.03 M](1443)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硅油填充后并发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2例22眼硅油填充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IOL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均通过角膜透明切口植入软性IOL。 结果:患者19眼视力均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其中0.1以上者13例,3例同术前视力;手术中后囊膜保持完整,均顺利植入软性可折叠IOL;5例术后不同程度发生角膜水肿,均在术后3~7d内消退。22例硅油均顺利取出。3例术后1mo内发现玻璃体腔积血,其中2例约4wk内玻璃体腔积血自行吸收,1例再行玻璃体手术去除积血联合眼内光凝。22例术后均未发现视网膜再脱离。 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硅油取出手术效果满意,可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51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预置小梁切口的疗效
    杨学龙 杨建 秦海燕
    2012, 12(7):1380-138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51
    [摘要](1254) [HTML](0) [PDF 1.02 M](1484)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预置小梁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1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囊外摘出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预置小梁切口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眼发生早期人工晶状体前膜,2眼暂时性角膜水肿。 结论:预置小梁切口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52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乔玉春 路海峰 谢飞 郑卫华 王智霞
    2012, 12(7):1382-138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52
    [摘要](1343) [HTML](0) [PDF 1.04 M](1515)
    摘要:
    目的:评估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处理的羊膜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58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处理的羊膜植入术,术后进行6~18mo随访,对患者的眼压、视力以及滤过泡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手术后患者的眼压控制良好,术后的视力与术前比较没有显著的变化,而术后18mo的平均眼压(17.6±45mmHg)和术前的平均眼压(35.3±6.8mmHg)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31,P<0.05)。在随访期间有27眼(46.55%)患者有功能性滤过泡,需用药物治疗者5眼。9眼(15.52%)患者滤过泡有苍白局限化,表现出贫血状。 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处理的羊膜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以有效地降低眼压,临床疗效良好。
    53  复方樟柳碱注射后短期内瞳孔和眼压的变化
    韦企平 尹可欣 夏燕婷 周剑 孙艳红 颉瑞萍 曹玉花
    2012, 12(7):1385-138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53
    [摘要](1562) [HTML](0) [PDF 1.05 M](1545)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后短期内瞳孔和眼压的变化。 方法:对纳入治疗的74 例148眼,在复方樟柳碱注射前即刻和注射后15,30,60和120min分别用标准的瞳孔专用尺和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瞳孔横径和眼压;各项量化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组内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复方樟柳碱注射后至少在短时间(120min)内总体眼压呈下降趋势,统计学分析显示眼压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方樟柳碱注射后15min瞳孔较用药前扩大(P<0.01),并持续到60min后开始回收。 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区皮下注射后短时间内对眼压波动影响小,且大多数患者的眼压呈下降趋势;该药引起的散瞳作用轻微且短效,不足以诱发高眼压。
    54  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先天性小眼球合并青光眼
    田爱军 陈红 徐晓玮 刘立民 唐广贤
    2012, 12(7):1388-138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54
    [摘要](1268) [HTML](0) [PDF 1.03 M](1580)
    摘要:
    目的:观察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先天性小眼球合并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09-01/2011-01在邢台眼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并行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患者5例7眼。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全部患者眼痛症状均缓解。术前平均眼压为52.56±7.31mmHg,术后1mo平均眼压17.8±47mmHg,6mo随访时平均眼压14.18±4.53mmHg,术后1mo及6mo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平均视力(0.127±0.165)较术前(0.0334±00322)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凝术后5眼(71.4%)视力提高,2眼(28.6%)视力无变化,术后均有前房炎症反应伴前房渗出,药物治疗后消失。 结论: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先天性小眼球合并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疗效确切,可降低眼压,缓解疼痛,并发症少。
    55  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手术疗效
    田汝银 张国明 唐松 曾键
    2012, 12(7):1390-139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55
    [摘要](1206) [HTML](0) [PDF 1.01 M](1509)
    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9-01/2011-0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例11眼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患者,给予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激光治疗;并对其手术疗效、视力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6~24mo,11例患者玻璃体腔均无再次出血,视网膜大动脉瘤周边血管闭塞,瘤体萎缩、瘢痕化;术后视力0.05~0.4,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2例2眼术后眼压一过性升高,局部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 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治疗,对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56  眼球内异物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李山祥 郑霄 赵刚平 朱敏
    2012, 12(7):1392-139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56
    [摘要](1296) [HTML](0) [PDF 1.02 M](1541)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摘出眼球内异物的各种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眼球内异物摘出的各种手术方式以及治疗结果。 结果:内路法和外路法均能成功摘出异物,无并发症,二者手术效果相当。同时伴有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异物摘除,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论:眼内异物摘出以不进一步损伤眼组织为原则,必须综合分析异物的大小、位置及并发症,以选择手术路径。
    57  改良自体巩膜义眼座固定简易手术
    王利
    2012, 12(7):1394-139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57
    [摘要](1521) [HTML](0) [PDF 1.01 M](1514)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巩膜固定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更简易、更合理的手术方法。 方法:对各种原因引起失明的患者23例23眼,在施行眼内容物剜出术时不切断眼外肌,自鼻上、鼻下、颞上、颞下放射状剪开巩膜6~8mm,环绕视乳头剪开后极部巩膜约6mm,再于上、下、内、外放射状剪开后巩膜5~6mm,十字交叉钝性扩张后筋膜囊,将义眼座植入后肌锥及巩膜腔,巩膜瓣对位交叉缝合,对HA义眼座起双层加固作用。 结果:患者23例23眼植入的HA义眼座固定稳固,眼窝成形饱满,安装义眼片后两眼基本对称,义眼具有较好的活动度。随访中无1例发生义眼座移位、外露及脱出等并发症。 结论:改良自体巩膜义眼座固定简易手术,能使义眼座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原眼球位置上,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且操作更为简单,安装义眼片后效果逼真。
    58  Medpor下睑插片与异体巩膜植入治疗下睑退缩
    李双 姜发纲 陈宏 付汛安
    2012, 12(7):1396-139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58
    [摘要](1490) [HTML](0) [PDF 1.03 M](1728)
    摘要:
    目的:探讨Medpor下睑插片和异体巩膜植入在治疗下睑退缩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26例下睑退缩患者行Medpor下睑插片或异体巩膜移植矫正下睑退缩,随访3mo,观察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治疗后3mo,Medpor下睑插片和异体巩膜植入各有1例欠矫,其余24例下睑退缩均成功矫正,眼睑闭合正常,下睑缘位置正常,无巩膜暴露。所有病例均无感染、排斥及其它并发症。 结论:Medpor下睑插片或异体巩膜植入都能有效地矫正大多数患者的下睑退缩,手术安全性好,治疗效果较好。两者在手术效果上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
    59  不同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丛日昌 张海川 林荣封 韩丽川 白玉
    2012, 12(7):1399-140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59
    [摘要](1198) [HTML](0) [PDF 1.03 M](1467)
    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和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病历资料完整、行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12 例,其中行改良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53 例,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59 例。 结果:统计经过6~12mo的随访观察,改良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有效51例,有效率96.2%,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组有效55例,有效率93.2%,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较多优点,避免了面部瘢痕,符合现代微创手术要求;掌握手术指征,其手术效果可接近改良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
    60  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观察
    邢茜 陆炯 陶建军 孟逸芳 顾正
    2012, 12(7):1402-1403.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60
    [摘要](1222) [HTML](0) [PDF 1.02 M](1532)
    摘要:
    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选取2009-12/2011-12来本院就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2例42眼,在局部麻醉下将泪道再通管逆行置入鼻泪管内,术后3~6mo拔管,拔管后随访6mo,观察其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顺利置入泪道再通管,常规3~6mo拔管。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拔管时泪道冲洗通畅。拔管后6mo有效率88%,发生并发症3例。 结论: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61  环形管植入并下泪小管断裂吻合28例
    秦继跃 王伶俐
    2012, 12(7):1404-140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61
    [摘要](1182) [HTML](0) [PDF 1.01 M](1467)
    摘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行环形管植入并下泪小管断裂吻合的疗效。 方法:选取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患者28例,显微镜直视下探针引导寻找泪小管的泪囊侧断端并环形植入硅胶管,行泪小管断裂吻合,追踪观察6mo~2a。 结果:泪道断裂修复患者28例中,手术均1次吻合成功,治愈24例(85.7%);好转3例(10.7%);无效1例(3.6%)。 结论:显微镜直视下用探针引导寻找泪小管的泪囊侧断端并环形植入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方法简便,效果好。其可保持正常的泪流,不影响外观,稳定性好,操作实用方便,但应注意手术技巧。
    62  V型斜视69例的手术疗效分析
    彭静 李春花
    2012, 12(7):1406-140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62
    [摘要](1307) [HTML](0) [PDF 1.01 M](1492)
    摘要:
    目的:探讨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 方法:对2009-02/2010-12我院收治的69例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患者行下斜肌减弱联合水平肌手术,观察手术前后眼位及斜肌功能的变化。 结果:术后眼位正位者65例(94.20%),V征消失64例(92.75%),19例(27.54%)伴代偿头位者均得到改善,15例(21.74%)患者术后行同视机训练后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结论:下斜肌功能亢进是V型斜视发病的主要原因,下斜肌减弱术是治疗V型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63  532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的视野改变
    袁慧敏 李锐 岳章显
    2012, 12(7):1408-1408.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63
    [摘要](1157) [HTML](0) [PDF 984.04 K](1521)
    摘要:
    64  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治疗视神经挫伤
    孔宁 李斌
    2012, 12(7):1409-140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64
    [摘要](1317) [HTML](0) [PDF 969.95 K](1378)
    摘要:
    65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2000例
    杨萍 郑之琬 郑小波
    2012, 12(7):1410-141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65
    [摘要](1140) [HTML](0) [PDF 996.15 K](1260)
    摘要:
    66  眼睑皮肤弛缓症的手术治疗
    李琳玲 郑大凤 冯敏 孙斌
    2012, 12(7):1412-141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66
    [摘要](1158) [HTML](0) [PDF 962.33 K](1519)
    摘要:
    67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无光感20眼临床观察
    张守康 付海英 李学晶
    2012, 12(7):1413-1414.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67
    [摘要](1229) [HTML](0) [PDF 1008.71 K](1495)
    摘要:
    68  网织带额肌悬吊术矫正外伤性上睑下垂
    刘晶 尹树国
    2012, 12(7):1415-1415.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68
    [摘要](1049) [HTML](0) [PDF 1.27 M](1432)
    摘要:
    69  和血明目片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球结膜下出血
    李锐 李传静 袁慧敏
    2012, 12(7):1416-1417.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69
    [摘要](1264) [HTML](0) [PDF 1.56 M](1459)
    摘要:
    70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1例
    杨耘 成洪波 张仁俊 黎明
    2012, 12(7):1418-1419.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70
    [摘要](1140) [HTML](0) [PDF 1.87 M](1442)
    摘要:
    71  眼底光凝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3例
    杨方列 芦晓磊 包煜芝 范凌志
    2012, 12(7):1420-1421.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71
    [摘要](1091) [HTML](0) [PDF 1022.84 K](1518)
    摘要:
    72  外伤性眼球脱臼的临床治疗
    韩伟 韦敏 孙兰萍
    2012, 12(7):1421-1422. DOI: 10.3969/j.issn.1672-5123.2012.07.72
    [摘要](1197) [HTML](0) [PDF 1017.84 K](1672)
    摘要: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