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13卷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结膜瓣下水囊的形成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李霞 高晓唯 王瑞夫 吉秀祥 董晓云
    2013, 13(7):1299-130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01
    [摘要](1683) [HTML](0) [PDF 374.95 K](1251)
    摘要: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结膜瓣下水囊的形成对预测和控制术后滤过量及减少并发症的疗效。

    方法:186例200眼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结膜瓣下水囊的形成结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即可拆缝线、丝裂霉素C和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同期进行疗效观察对比。指标包括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及并发症,随访12mo。

    结果:术后早期,观察组浅前房、滤过泡渗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远期,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下降及非功能性滤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结膜瓣下水囊的形成可有效控制眼压,减少术后滤过泡渗漏、浅前房、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

    2  弱视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
    Ece Turan-Vural Handan Ucankale Alev Kahya
    2013, 13(7):1303-130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02
    [摘要](1432) [HTML](0) [PDF 381.16 K](1335)
    摘要: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远视患者眼眶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非远视眼进行对比。

    方法:18例患者(36眼)被纳入该项研究中,其中20眼为远视眼,16眼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眼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以及睫状后动脉血流情况。

    结果:两组间唯一差别为远视眼眼动脉显著降低的最大收缩速度(32.70±11.60 vs 55.01±11.68, P=0.001)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6.83±1.91 vs 13.99±4.15, P=0.001)。

    结论:该项研究表明弱视眼较正常眼球后血流速度有所减慢。

    3  y-39983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蒙青青 刘苏
    2013, 13(7):1308-131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03
    [摘要](1461) [HTML](0) [PDF 8.21 M](1084)
    摘要:
    目的:探讨ROCK抑制剂y-39983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15)、IR组(n=15)、生理盐水组(n=15)、y-39983治疗组(n=15)。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后三组制作视网膜IR模型(前房加压灌注法),其中生理盐水组和y-39983治疗组于造模前5min分别向实验眼玻璃体腔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和y-39983各10μL。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s-1,ICAM-1)表达。荧光金逆行标记计数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应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和视网膜电流图评估视网膜损伤程度。

    结果:y-39983预处理能降低 ICAM-1 蛋白表达和视网膜水肿程度,并且显著提高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率及b波和O2相对恢复率,缓解IR损伤所致的内层视网膜变薄的情况。

    结论:y-39983能减轻视网膜IR损伤,而这一保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抑制ICAM-1异常表达增加有关,表明y-39983对IR损伤相关的视网膜疾病有治疗作用。

    4  Pax6基因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黄海东 李莉洋 郭颖 赵兴 康景佳 管迪
    2013, 13(7):1314-131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04
    [摘要](1792) [HTML](0) [PDF 1.28 M](1296)
    摘要:
    目的:探讨Pax6基因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01-01/2012-12收存在眼科病理室的15例Rb组织切片设为观察组,再选取15例正常视网膜组织切片设为对照组。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逆转录酶链反应)法分别对正常视网膜组织及Rb组织中的Pax6蛋白和Pax6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应用Western-Blot法对Pax6基因下游的BRN3b及MATH5促分化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行检测,最后进行组间比较,进而对Pax6基因在Rb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结果:观察组Pax6基因mRNA表达平均值为0.99±0.03,Pax6基因蛋白表达平均值为2.07±0.15,BRN3b蛋白表达平均值为0.195±0.016,MATH5蛋白表达平均值为0.190±0.0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异常表达的Pax6基因可能对Rb的出现起到促进作用。

    5  Nogo受体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左中夫 刘万鹏 刘学政
    2013, 13(7):1317-131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05
    [摘要](1447) [HTML](0) [PDF 1.59 M](1295)
    摘要:
    目的:探讨Nogo受体(nogo receptor,NgR)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DM模型,实验分4组,对照组; DM组; siNgR组:DM大鼠玻璃体内给予NgR反义核苷酸序列; siRNA空白组:DM大鼠玻璃体内给予阴性核苷酸序列。1mo后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凋亡,试剂盒检测视网膜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Western-blot检测视网膜NgR及caspase-3含量。

    结果:对照组、DM组、siRNA空白组及siNgR组MDA含量分别为3.74±0.49,7.21±0.96,6.41±1.34及4.02±0.53nmol/mg prot。与对照组相比,DM组及siRNA空白组视网膜RGC凋亡增加,NgR及caspase-3表达上调,MDA含量升高(P<0.05),而siNgR组视网膜RGC数量、NgR及caspase-3表达、MDA含量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NgR表达增加是糖尿病RGC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NgR诱导视网膜氧化应激、上调caspase-3表达有关。

    6  病理性近视与LAMA1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游江
    2013, 13(7):1320-132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06
    [摘要](1414) [HTML](0) [PDF 497.72 K](1270)
    摘要: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与LAMA1基因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汉族病理性近视患者及正常人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对标本中LAMA1基因第27外显子、第36外显子的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及直接测序分析,应用 SHEsis 软件检验两组样本是否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 Weinberg Equilibrium,HWE),通过 Fisher 确切概率检验病理性近视与 LAMA1 基因的相关性。

    结果:本研究中LAMA1基因第27外显子、第36外显子未发现有意义的突变。

    结论:LAMAl是否可被确认为病理性近视的致病基因尚需更深入的探究。

    7  那他霉素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
    渠晓黎 赵桂秋 高昂 车成业 林静 胡丽婷 李翠 陈文俊
    2013, 13(7):1322-132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07
    [摘要](1840) [HTML](0) [PDF 451.80 K](1318)
    摘要:
    目的:探讨那他霉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点眼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

    方法:将16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60例)、治疗2组(67例)和对照组(33例)。三组病例均先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术,治疗1组采用50g/L那他霉素滴眼液点眼,治疗2组采用50g/L那他霉素滴眼液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点眼,对照组使用2g/L氟康唑滴眼液点眼,比较三组病例的治愈率和疗程。

    结果:三组治愈率分别为71.7%,76.1%,51.5%,有效率分别为90.0%,91.0%,78.8%。治疗1,2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治愈病例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20±15,16±12,30±13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抗真菌药物50g/L那他霉素滴眼液及细胞生长因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与传统的碘酊烧灼法联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尤其是早期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8  两种非球面衍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李臻 韩宇
    2013, 13(7):1326-132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08
    [摘要](1440) [HTML](0) [PDF 598.33 K](1441)
    摘要:
    目的:综合评价非球面AcrySof ReSTOR+4D和非球面AcrySof ReSTOR+3D两种多焦点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白内障患者40例8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非球面AcrySof ReSTOR+3D(SN6AD1)IOL植入组; B组:非球面AcrySof ReSTOR+4D(SN6AD3)IOL植入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术后1d; 1wk; 1,3mo行常规检查,并检查术眼裸眼远(UCDVA)、中(UCIVA)、近视力(UCNVA)。术后3mo检查最佳矫正远(BCDVA)、近视力(BCNVA),以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DCNVA)、中视力(DCIVA); 检查对比敏感度及波前像差; 绘制离焦曲线,并进行主观问卷调查评分。

    结果:术后1d; 1wk; 1,3mo,两组的UCD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CIV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CNVA在术后第1d,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时间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时,两组的BCDVA,BCNVA,DCNVA,DCI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总像差、高阶像差、球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各个视角水平有/无眩光下,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焦曲线显示:B组在+0.0D和-3.0D处形成两个焦点,而A组不仅在+0.0D和-2.5D处形成两个焦点,而且在-2.0~-2.5D之间可形成一个平台期。问卷调查显示:两组患者视远、视近的满意度较高; 而视中距离时,A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两组患者术后视觉不良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05)。

    结论:非球面AcrySof ReSTOR+3D IOL植入术后,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远、中、近全程视力,尤其是中距离视力较非球面AcrySof ReSTOR+4D IOL有了显著的改善,且没有明显的视觉干扰,提高了患者的视觉和生活质量。

    9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及拟调节力
    谢军谊 晏世刚 卢浩泉 罗书科
    2013, 13(7):1330-133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09
    [摘要](1649) [HTML](0) [PDF 424.00 K](1271)
    摘要:
    目的:研究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力、 调节幅度、对比敏感度及主观视觉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0-03/2012-12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8 例72眼,其中23例35眼植入Tetraflex 可调节IOL(Tetraflex组),25例37眼植入AcrySof SA60AT单焦点IOL(SA60AT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后1,3,6mo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拟调节力、脱镜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采用主观移近法测量调节力。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etraflex 组患者的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与单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etraflex 组拟调节力均高于SA60AT组(P<0.05),于术后6mo Tetraflex组拟调节力有所下降,与1,3m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脱镜率及和主观视功能满意度,Tetraflex 可调节IOL组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可调节IOL可提供较好的远近视力,增加拟调节力,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对老视镜的依赖,改善主观视功能。但其拟调节力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0  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李彬彬 曾敏 胡莉群 刘玲玲 张赣华 吴东华
    2013, 13(7):1334-133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10
    [摘要](1860) [HTML](0) [PDF 411.37 K](1497)
    摘要:
    目的:单视野免散瞳眼底照相和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相比较,评价其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93例186眼,先后进行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和FFA,以FFA诊断结果作为比较标准,评价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和散瞳直接眼底镜筛查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检出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和94.7%,而散瞳直接眼底镜检出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2%和84.2%。当把筛查阈值下调至中度非增殖性DR(M-NPDR)后,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检出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为88.9%和98.4%,散瞳直接眼底镜检出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有提高,分别为71.5%和96.7%。

    结论: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是筛查DR的有效工具。

    11  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观察
    郭燕 王平 漆争艳 罗俊 张金梅
    2013, 13(7):1338-134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11
    [摘要](1657) [HTML](0) [PDF 369.44 K](1405)
    摘要:
    目的:观察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

    方法:将2010-01/2011-10收治的11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分为3组,第1组采用同视机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2组采用视知觉学习训练软件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3组为对照组,未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对三组患儿术后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及术后1a眼位正位率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两组视觉训练患儿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术后1a随访时,对照组眼位正位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可显著促进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降低眼位回退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12  水通道蛋白与白内障研究进展
    魏远建 徐国兴
    2013, 13(7):1341-134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12
    [摘要](1704) [HTML](0) [PDF 421.00 K](1500)
    摘要: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主要介导自由水沿渗透压梯度的被动跨生物膜转运,对水有高度选择性。晶状体只有两种水通道蛋白,晶状体上皮细胞表达的AQP1和晶状体纤维细胞表达的AQP0,它们共同调节晶状体水代谢,维持晶状体生理功能及透明性,其异常表达可导致白内障的发生。术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水通道蛋白0,1的研究,并讨论水通道蛋白与白内障发生的关系。

    13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朱妮 张仲臣
    2013, 13(7):1344-134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13
    [摘要](1599) [HTML](0) [PDF 434.70 K](1369)
    摘要:

    白内障是目前眼科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超声乳化手术以切口小、反应轻、术后恢复快已被世界公认为最先进而成熟的主流手术方式。现代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手术逐渐向以改善视功能为目标的屈光性手术发展。角膜作为屈光系统中最重要的组织,其透明度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白内障手术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角膜内皮细胞,由此引起的角膜水肿、混浊甚至失代偿等并发症严重的影响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改善,本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其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因素进行综述。

    14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新进展
    储昭节 高丹宇
    2013, 13(7):1348-135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14
    [摘要](1656) [HTML](0) [PDF 385.48 K](1388)
    摘要:

    白内障术后更完美的视功能以及更少的并发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飞秒激光在白内障领域的应用给白内障手术的进一步突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在飞秒激光系统下行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晶状体核分割以及透明角膜切口。飞秒激光晶状体前囊膜切开的囊袋口的大小更精确、形状更圆、强度更大,可预测性、可重复性均更好,IOL植入的位置更佳; 激光核分割能有效地缩短超声乳化时间; 角膜切口的密闭性良好。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相关问题,手术安全性和远期效果尚待更多研究。

    15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案合理性选择
    宋哲 赛自金
    2013, 13(7):1351-135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15
    [摘要](1448) [HTML](0) [PDF 413.03 K](1315)
    摘要: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在临床中随着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增多而越来越多。虽然其诊断简单,但是治疗却比较复杂,在晚期,由于患者疼痛,解除患者痛苦采用多种方法如睫状体冷冻、光凝术、球后酒精注射、氯丙嗪术、甚至眼球摘除术。摘除眼球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面对错综复杂的治疗方案,那么如何选择比较科学合理方法对患者尤为重要,目前尽可能避免眼球摘除术; 慎用酒精或者氯丙嗪球后注射术。应结合眼科新进展采用多种方法控制眼压,减轻患者痛苦,制订科学而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是治疗NVG必然趋势。

    16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
    吴佳慧 秦驰 崔红平
    2013, 13(7):1354-135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16
    [摘要](1720) [HTML](0) [PDF 458.06 K](1396)
    摘要:

    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在控制顽固性高眼压方面临床效果确切,因此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作为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首选方式,但是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依然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由于并发症的种类较多、轻重缓急不同,在应对不同情况时,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我们总结归纳了几种目前常见的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并对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应对措施做一综述。

    17  高眼压症的相关特殊检查研究
    陈丽 周莅斌
    2013, 13(7):1358-135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17
    [摘要](1816) [HTML](0) [PDF 365.30 K](1321)
    摘要:

    高眼压症又称为疑似青光眼或早期青光眼,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眼科检测技术不断提高,对高眼压症的诊断、治疗评估、判断预后等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仅对近年来高眼压症的相关特殊检查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18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的应用
    杨浩江 李林 窦晓燕 司马晶 吕秀芳 魏玉丽
    2013, 13(7):1360-136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18
    [摘要](1508) [HTML](0) [PDF 414.54 K](1281)
    摘要:
    目的:探讨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眼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

    方法:共95例190眼PRK病例,术后随机选择一只眼戴软性亲水性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另一只眼配戴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术后记录术眼自觉症状,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检查术后6mo裸眼视力,同时进行haze评分。

    结果: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术眼视物模糊、眼痛、畏光均轻于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平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3.11±2.12d,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为4.02±2.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上皮72h内愈合者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占46%,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占36%。术后第7d裸眼视力高于1.0者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为60眼(63%),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为48眼(51%)。术后6mo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35),两组haz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5)。

    结论:PRK术后使用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减少患者的术后不适感,缩短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

    19  类风湿相关性角膜融解症整复性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徐旭 高明宏
    2013, 13(7):1363-136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19
    [摘要](1309) [HTML](0) [PDF 443.45 K](137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整复性手术治疗类风湿相关性角膜融解症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分析。收集2008-01/2012-08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收治的类风湿相关性角膜融解症16例19眼,根据术前角膜状态(病变位置、深度及范围)给予不同方式整复性手术治疗,具体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4眼)、板层角膜移植术(8眼)、角巩膜修补术(5眼)和羊膜移植术(5眼)。记录伴随全身病、植片选择、视力(术前及术后)、眼压及术后合并症,随访期1a。疗效判定为治愈、好转及无效。

    结果:角膜融解全部病例治愈12眼,好转5眼,无效2眼。手术增视率为36.8%。术后并发症包括植片融解3眼、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3眼、继发性青光眼1眼、并发性白内障1眼。

    结论:根据术前角膜状态设计不同方式的整复性手术可有效去除病变角膜并最大程度节约正常角膜组织,可有效保存眼球壁完整性并恢复一定视功能。

    20  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赵玲 靳扬扬 李冬 樊容
    2013, 13(7):1367-136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20
    [摘要](1327) [HTML](0) [PDF 385.65 K](1148)
    摘要: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对合并PACG白内障的患者60例70眼,其中急性PACG 43眼,慢性PACG 27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观察视力、眼压、房角镜检查、前房深度等。术后随访6mo。

    结果:手术前后比较:视力提高(P<0.05); 平均眼压下降(P<0.01); 房角不同程度开放(P<0.01); 前房深度增加(P<0.01)。手术成功率:急性PACG组高于慢性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乳化手术对急性PACG治疗效果优于慢性PACG,慢性期及慢性PACG治疗效果差。

    21  手法小切口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
    陈春明 钟红 吴平波
    2013, 13(7):1370-137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21
    [摘要](1532) [HTML](0) [PDF 406.84 K](1119)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因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行小切口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75例98眼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术前眼轴长度和术后视力、屈光度数及其与预期屈光度数的偏差值(屈光度数偏差值),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术后随访6~12mo。

    结果: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32.05±1.78mm。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者66眼(67.3%); ≥0.5者43眼(43.9%),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00D者48眼(49.0%); <±2.00D者78眼(79.6%)。术中后囊膜破裂3眼。术中出现后弹力层部分脱离1例。术后角膜不同程度水肿21眼。术后6mo有13眼出现后囊混浊,经Nd:YAG激光切开后视力恢复。未见发现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术后2眼出现双眼干扰症状,经过3mo后行另一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症状消除。

    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22  两种手术方式对核Ⅲ级以上白内障疗效的研究
    冀海轮 肖伟
    2013, 13(7):1373-137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22
    [摘要](1327) [HTML](0) [PDF 372.23 K](1166)
    摘要:
    目的:研究带有Ⅲ级以上硬核的复杂性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52眼带有Ⅲ级以上硬核的复杂性白内障患者,采取晶状体超声粉碎技术(A组)以及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B组)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

    结果:A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提高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手术方式对中央角膜厚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手术中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治疗带有Ⅲ级以上硬核的复杂性白内障,超声粉碎晶状体技术可以考虑应用。

    23  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阶像差及对比度视力的比较
    宋青山 陈子林 范慧雅
    2013, 13(7):1376-137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23
    [摘要](1832) [HTML](0) [PDF 352.06 K](1219)
    摘要:
    目的:比较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波前像差、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度视力的差异。

    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例50眼,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球面人工晶状体组(A组)23例24眼术中植入ACR6D SE球面人工晶状体;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组(B组)23例26眼术中植入具有负球面像差Acri.Smart 36A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3mo,观察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暗背景(25cd/m2)和高亮背景(255cd/m2)下的对比度视力、瞳孔直径(6mm)时的球面像差、彗差和高阶像差的均方根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亮背景下各对比度视力以及暗背景下100%,25%对比度视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暗背景下5%,10%低对比度时B组视力好于A组。瞳孔直径6mm时,B组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球差、彗差和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RMS、球差、彗差低于A组。

    结论:Acri.Smart 36A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与ACR6D SE球面人工晶状体比较可以明显的减少患者的高阶像差,改善患者的术后暗环境下的低对比度视力。

    24  180°和360°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罗远湘 杨炜 邱明磊 张奕霞
    2013, 13(7):1379-138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24
    [摘要](1574) [HTML](0) [PDF 394.98 K](1347)
    摘要:
    目的:评价并比较180°和360°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 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临床效果。

    方法:POAG患者60例60眼,分别采用532nm倍频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以光斑400μm,脉冲时间3ns,能量0.3~1.2mJ行180°和360°SLT。观察患者术后6mo的眼压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眼压在激光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180°组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25.6±2.0mmHg(1kPa=7.5mmHg),术后1h; 1d; 1wk; 1,3,6mo眼压分别为27.1±2.1,16.5±1.9,19.6±1.9,18.5±1.8,19.9±1.9,20.3±1.8mmHg。360°组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25.4±2.1mmHg,术后对应时间点眼压分别为26.6±1.9,15.9±2.0,19.0±2.0,17.8±1.9,18.7±2.0,19.2±1.9mmHg。两组术后1d; 1wk; 1,3,6mo的眼压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各时间点眼压的平均下降幅度比较,360°组较180°组术后眼压的平均下降幅度更大,其中术后3mo和6m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60°SLT治疗POAG的疗效可能优于180°SLT。

    25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观察
    韩伟 郭黎霞 范肃洁
    2013, 13(7):1382-138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25
    [摘要](1478) [HTML](0) [PDF 387.27 K](1116)
    摘要: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急性发作期药物不能控制的高眼压持续状态中的疗效。

    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7例69眼发作期药物治疗3~6h后眼压仍>30mmHg时,行LPIP治疗。监测术前和术后30,60min和2h眼压、视力变化。应用UBM测量术前、术后2h房角宽度和虹膜厚度,并应用房角镜观察前房角粘连情况。

    结果:LPIP后2h,房角开放距离(AOD)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小梁虹膜夹角(TIA)增宽、部分患者周边虹膜前粘连(PAS)减少、周边虹膜变薄。所有患者眼压在激光虹膜成形术后不同时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前平均眼压53.81±10.22mmHg,术后30min平均眼压33.81±9.22mmHg,术后60min为21.93±7.19mmHg,2h后眼压下降至15.16±3.07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51.79,P<0.01)。同时所有患者视力都有所提高。

    结论:LPIP可以明显加深患者的周边前房,增宽房角入口,降低患者眼压,是治疗AACG急性发作期药物不能控制高眼压持续状态的重要辅助措施,为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并且能够改善预后。

    26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5例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朱雷
    2013, 13(7):1385-138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26
    [摘要](1467) [HTML](0) [PDF 412.31 K](1461)
    摘要: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 收集我院2010-01/2012-12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5例115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5例45眼行前房穿刺术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观察组,70例70眼行药物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等。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眼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术后观察组视力恢复较对照组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好。

    27  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
    刘毅 蔡岩 王新慧
    2013, 13(7):1388-139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27
    [摘要](1878) [HTML](0) [PDF 369.30 K](1379)
    摘要:
    目的:评估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3-02在我院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因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而眼压升高的连续病例34例34眼。分析治疗后眼压、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眼部并发症。

    结果:治疗后平均眼压从35.51mmHg降至14.43mmHg(P<0.05),成功率达91%。常见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撕裂和脉络膜脱离等。

    结论: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安全有效。

    28  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
    邵东平 丁瑛 刘斐 李敏超 杨晓然
    2013, 13(7):1391-139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28
    [摘要](1457) [HTML](0) [PDF 3.42 M](1208)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532倍频激光阈值下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edema,DME)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非增殖期的弥漫性DME患者32例57眼,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阈值能量的80%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对照组采用阈值激光进行光凝,两组除能量不同外,其他的激光治疗参数均一致。两组患者均在光凝前、光凝后1wk; 1,3mo进行视力、OCT、眼底检查; 在光凝前、光凝后3mo进行FFA检查; 并对这些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光凝后1mo,实验组的眼视力提高占11.1%,不变占66.7%,下降占22.2%,对照组中提高占13.3%,不变占63.3%,下降占23.3%; 实验组黄斑水肿部分吸收占40.7%,不吸收占59.3%,对照组黄斑水肿完全吸收占6.7%,部分吸收占53.3%,不吸收占40.0%。实验组在视力提高和黄斑水肿吸收两方面均比对照组差,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3mo,实验组在视力提高和黄斑水肿吸收两方面数据接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阈值下激光光凝治疗DME可取得和阈值激光相似的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激光对视网膜的损害。

    29  三维相干光学断层扫描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杨学秋 赵静静 庄文娟
    2013, 13(7):1395-139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29
    [摘要](1439) [HTML](0) [PDF 424.28 K](1162)
    摘要:
    目的:利用频域三维相干光学断层扫描(three dimensional frequency domain coherent optical tomography,3D-OCT)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thickness,RNFLT)的影响。

    方法:对83例83右眼接受LASIK治疗的受试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 1wk; 1,3mo行3D-OCT检查,测量视乳头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及12个钟点位RNFLT,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对术前及术后的数据统计学处理。

    结果: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视乳头下方、颞侧、5:00~11:00位RNFLT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而视乳头上方、鼻侧、1:00~4:00位、12:00位RNFLT有显著差异(P<0.05); 进一步对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视乳头上方、鼻侧、1:00~4:00位、12:00位RNFLT分别行配对t检验得出,术后1d时视乳头上方、鼻侧及1:00~4:00位、12:00位RNFLT较术前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 1,3mo时以上各方位RNFLT较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表明RNFLT变薄与屈光度及激光时间成正相关。

    结论:LASIK术后早期上方及鼻侧RNFLT变薄,但术后1wk恢复至正常水平,LASIK手术对RNFLT无长远影响。

    30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研究
    叶琴 郭健
    2013, 13(7):1399-140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30
    [摘要](1717) [HTML](0) [PDF 935.59 K](1258)
    摘要:
    目的:通过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治疗前后的观察,提高CSC诊断的准确性,并指导临床诊疗,评估预后。

    方法:设置有比较性的CSC观察组和双眼正常的对照组。观察组有31例CSC患者都是单眼发病,这些患者每只眼(包括患眼与对侧眼)在发病期与恢复期都经过眼科的系统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和mf-ERG,并记录这些检查的数据。对照组有30例,与观察组年龄范围相同,同样做上述检查并记录数据。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CSC发病期,mf-ERG显示患眼平均视网膜振幅密度在1环为60.54±18.20nV/degree2,比对照组(110.94±31.20nV/degree2)低45.43%(P<0.01),在2环为38.12±10.81nV/degree2,比对照组(60.91±11.43nV/degree2)低37.42%(P<0.05)。在恢复期,mf-ERG显示患眼平均视网膜振幅密度在1环为93.71±14.13nV/degree2,比对照组(110.94±31.20nV/degree2)低15.53%(P<0.05); 在2环为51.16±10.34nV/degree2,比对照组(60.91±11.43nV/degree2)低16.01%(P<0.05)。另外,我们还发现,观察组31例患者中有8例对侧眼也显示出异常,平均视网膜振幅密度在1环为62.41nV/degree2,其余23例患者对侧眼未发现异常。

    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有助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随访观察,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胡淑琼 方家华 黄祥平 朱炎华
    2013, 13(7):1403-140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31
    [摘要](1426) [HTML](0) [PDF 411.47 K](1262)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并观察疗效。

    方法:总结、分析2010-01/2012-01因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在我院住院的患者45例45眼,其中原发性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38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7例。手术方法包括巩膜环扎、经巩膜穿刺口脉络膜上腔引流、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光凝、C3F8填充术或硅油填充术。

    结果:患眼45眼均行巩膜环扎术,均于手术中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液体,6眼行C3F8填充,39眼行硅油填充术,45眼视网膜脉络膜全部复位,视网膜裂孔封闭。其中23眼术后视力≥0.1。

    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环扎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经巩膜穿刺口脉络膜上腔积液引流的联合手术方式有效。

    32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减轻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
    刘伟 程扬
    2013, 13(7):1406-140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32
    [摘要](1419) [HTML](0) [PDF 358.08 K](1132)
    摘要: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患者17例17眼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2mg TA,随访1a,监测患者视力、黄斑厚度。

    结果:随访发现,15眼(88%)视力得到明显改善,从术前0.114±0.068增加到术后的0.184±0.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央黄斑区的厚度从术前的514.0±67.4μm减少到术后的442.0±61.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例患者出现短期眼压升高,并无并发性白内障,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以及眼内炎的发生。

    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能长期有效减缓RVO引起的黄斑水肿。

    33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前不同时期注射贝伐单抗的临床观察
    刘身文 秦波 郭慧 李柏军 陈胜 刘引
    2013, 13(7):1408-141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33
    [摘要](1825) [HTML](0) [PDF 366.25 K](1183)
    摘要:
    目的:通过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除术前不同时期注射Avastin(Bevacizumab,贝伐单抗)的临床观察,探讨术前最佳注射时间。

    方法:对2010-03/2012-08在我院确诊为PDR Ⅳ期及以上的患者49例51眼作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按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三组:第1组16例17眼,Avastin注射后4d行玻璃体切除术; 第2组15例16眼,Avastin注射后10d行玻璃体切除术; 第3组18例18眼为对照组,玻璃体切除术前未注射Avastin。详细记录术中手术时间、断膜出血、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硅油使用及术后6mo视力情况。

    结果:第1组(术前4d联合注药组)及第2组(术前10d联合注药组)与第3组(单纯玻切手术组)相比较,第1组及第2组术中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断膜出血率、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率及硅油使用率明显低于第3组,且术后视力明显优于第3组。第1组与第2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断膜出血率、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率及硅油使用率及术后视力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PDR玻璃体切除术前注射Avastin有助于提高术中耐受性,且最大限度恢复患者有限视力; PDR玻璃体切除术前注射Avastin,较理想的注射时间为术前4d。

    34  高海拔地区非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因与临床研究
    戚海慧 李凌 亢泽峰 马雪英 张蓉
    2013, 13(7):1411-141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34
    [摘要](1613) [HTML](0) [PDF 1.37 M](1236)
    摘要: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非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的发病因素与临床的相关研究。

    方法:将2011-03/2012-09来我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NAION的住院患者纳为病例组。并将同一时期来我院参加门诊体检并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将纳入对象的个人资料进行详细登记和详尽的眼科检查,并进行血压监测及血常规、血脂、血糖、血液流变等化验检查,并将观察指标详细记录。

    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总胆固醇、HDL-脂蛋白、血常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甘油三脂、血糖、血压有统计学差异(P<0.05),NAION组较高。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中切、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全血黏度中低切、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高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NAION组较高。

    结论:高海拔地区NAION的发病因素不是单一的,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海拔低压低氧等环境条件下,NAION的发病与人体微循环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相关。甘油三脂、血压、血糖对高海拔地区NAION的发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黏度是高海拔地区NAION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高海拔地区人群对NAION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NAION防治的认识。

    35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危险因素分析
    张超 唐红 贾丽 王婧
    2013, 13(7):1416-141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35
    [摘要](1493) [HTML](0) [PDF 373.50 K](1245)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方法:对我院2006-01/2012-10完成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工晶状体植入术1 258例1 318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术后发生高眼压共54眼,发生率为4.10%。术后眼压升高的幅度为22~60mmHg,大多数患者出现高眼压的时间为术后2~24h。54眼中先天性白内障1眼,外伤性白内障2眼,合并糖尿病15眼,合并高血压病12眼,陈旧性色素膜炎2眼,玻璃体切割术后1眼,合并高度近视11眼,未合并全身疾病的白内障10眼。裂隙灯观察高眼压患者可见部分皮质残留以及黏弹剂残留或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入前房或严重的炎症反应。

    结论:黏弹剂残留和炎症反应是引起术后高眼压的主要原因,合并有糖尿病、高度近视、陈旧性色素膜炎、眼外伤等疾病的白内障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高眼压。

    36  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唐琴 曹西友 褚俏梅
    2013, 13(7):1419-142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36
    [摘要](1364) [HTML](0) [PDF 715.46 K](1330)
    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泪膜破裂时间、Shimmer Ⅰ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睑板腺分泌物的检查,将74例145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根据疾病程度,分别行睑缘清洁、疏通、按摩、人工泪液、或抗炎、抗感染等联合治疗。

    结果: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74例145眼治疗1mo后,眼表疾病指数评分下降,睑腺分泌物评分下降,泪膜破裂时间延长,眼表活体染色评分下降。各型MGD的总治愈率34.5%,总有效率98.6%。

    结论:眼科医师应掌握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重视症状、病史的询问及眼表及睑板腺功能的检查。避免睑板腺功能障碍的误诊、误治。

    37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MMC对翼状胬肉疗效的Meta分析
    周琳 李拓 李家璋 宋秀胜 但汉东 吴青松
    2013, 13(7):1424-142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37
    [摘要](1834) [HTML](0) [PDF 1.17 M](1329)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MMC)治疗翼状胬肉对术后复发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e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3-02。纳入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MMC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对胬肉复发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数据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1软件。

    结果:共初检出217篇文章,最终纳入12个RCT,共1 044眼。对12项RCT进行Meta分析显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MMC与单纯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比较,术后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 CI:0.15~0.36,Z=6.40,P<0.01); 对于其中研究到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的6项RCT进行Meta分析显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MMC与单纯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比较,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无统计学意义(MD=0.62,95% CI:0.62~1.85,Z=0.98,P=0.33)。

    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运用MMC可明显减少术后复发,对角膜上皮修复的时间无明显影响。

    38  青光眼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对患者泪液MUC5AC及眼表的影响
    周容仲
    2013, 13(7):1428-143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38
    [摘要](1538) [HTML](0) [PDF 389.56 K](1309)
    摘要:
    目的:探讨青光眼药物和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对患者泪液MUC5AC及眼表的影响。

    方法:我院2010-03/2011-09收治的有青光眼药物用药史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26例29眼,测定患者与健康者各时期泪液MUC5AC含量及眼表功能评分,分析患者与健康者各时期泪液MUC5AC含量及眼表功能评分差异,分析用药时间和联合用药种类与患者手术前后眼表功能评分相关性,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泪液MUC5AC含量及眼表功能评分变化。

    结果:青光眼患者各时期泪液MUC5AC含量明显低于健康者,两者术前1d(健康者第1d),术后1,3mo(健康者第1,3mo)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68,P=0.0001,P=0.0150),两者术后6mo(健康者第6mo)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2230); 青光眼患者术后泪液MUC5AC含量明显降低,此后逐渐上升,患者术后1mo泪液MUC5AC含量与术前1d,术后3,6mo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65,P=0.0329,P=0.0004); 患者术前眼表功能评分与用药时间和联合用药种类呈正相关关系(P=0.0427,P=0.0327),术后6mo眼表功能评分与用药时间和用药种类无相关性(P=0.1788,P=0.9916); 青光眼患者术后眼表功能评分明显升高,此后逐渐降低,患者术后1mo眼表功能评分与术前1d,术后3,6mo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2,P=0.0001,P=0.0000),患者术后6mo眼表功能评分明显降低,与术前1d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49)。

    结论:青光眼药物和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均损害患者泪液MUC5AC及眼表,这种损害随患者用药时间和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加而更加明显,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

    39  视功能训练对不同程度儿童弱视治疗的巩固作用
    魏润菁 吴金桃 沈政伟 周和政 常枫
    2013, 13(7):1432-143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39
    [摘要](1546) [HTML](0) [PDF 356.32 K](1208)
    摘要:
    目的:观察视功能训练对不同程度儿童弱视视力正常后效果的巩固作用。

    方法:弱视儿童78例中,随机分为视功能训练组36例70眼,对照组42例67眼。经弱视治疗双眼视力均达到0.9以后,观察两组在随访6,12,24,36mo后的视力回退情况。

    结果:6mo后的轻、中、重度弱视视功能训练组与对照组回退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mo后视功能组轻、中、重度弱视回退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36mo后视功能组轻度弱视回退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0.269); 中度弱视回退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2); 重度弱视回退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视功能训练能降低中度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回退率,能有效的巩固中度儿童弱视视力正常后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轻度和重度儿童弱视无明显疗效。

    40  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患者年龄对儿童子午线性弱视诊断的影响
    李辉 许江涛 蒋晓明 周莹
    2013, 13(7):1434-143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40
    [摘要](1676) [HTML](0) [PDF 434.38 K](1346)
    摘要:
    目的: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和ROC曲线探讨年龄因素对诊断儿童子午线弱视有无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1年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以散光为主要屈光异常并排除屈光参差及斜视的4~8岁儿童共1 005例1 910眼。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性别、柱镜绝对值程度、球镜绝对值程度、散光类型对诊断子午线性弱视的影响,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析进一步明确患者年龄因素对诊断子午线弱视的影响。

    结果:分别建立Logistic 回归模型1(包括性别、柱镜绝对值程度、球镜绝对值程度、散光类型四个变量)和模型2(前四个变量再加上年龄)。两个模型的Logistic 回归分析都提示柱镜绝对值程度是诊断子午线性弱视的影响因素,模型2 的Logistic 回归分析同时提示年龄是诊断子午线性弱视的影响因素。模型1的AUC为0.64,模型2的AUC为0.7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明不同年龄儿童RO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存在一定差异。

    结论: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儿童子午线性弱视诊断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因素对诊断的影响。

    41  主视眼对民航招飞隐斜检查结果的影响
    蒙昌亮 曾晓明 徐静
    2013, 13(7):1438-143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41
    [摘要](1887) [HTML](0) [PDF 334.27 K](1314)
    摘要:
    目的:探索便携式隐斜计放置眼别(主视眼或非主视眼)对民航招飞隐斜检查结果的影响。

    方法:南航2012年度广东地区招飞上站眼科第一轮通过650例学生,卡孔法判断被检者主视眼眼别,将便携式隐斜计分别放置在主视眼(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非主视眼组)前测量隐斜值,用Von Graefe法测量值作为对照,外隐斜为负值、内隐斜为正值,垂直隐斜取绝对值。分别对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主视眼与Von Graefe法组、非主视眼组与Von Graefe法组隐斜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Von Graefe法组外隐斜平均为-2.21±0.35,内隐斜平均为+3.87±1.20,上隐斜为+0.44±0.12; 主视眼组外隐斜平均为-2.68±0.55,内隐斜平均为+6.22±2.55,上隐斜为+0.46±0.15; 非主视眼组外隐斜平均为-2.16±0.40,内隐斜平均为+3.22±1.65,上隐斜为+0.45±0.14。水平隐斜(外隐斜和内隐斜):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视眼组与Von Graefe法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主视眼组与Von Graefe法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垂直隐斜:Von Graefe法组与主视眼组、非主视眼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民航招飞隐斜检查时便携式隐斜计放置在被检者非主视眼前结果更为可靠。

    42  深圳地区综合医院体检人群青光眼认知度影响因素分析
    李金瑛 杨潇
    2013, 13(7):1440-144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42
    [摘要](1821) [HTML](0) [PDF 399.93 K](1345)
    摘要:
    目的:调查1 091例深圳地区综合医院体检人群青光眼认知度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因素对青光眼认知度的影响程度。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青光眼认知度调查问卷,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体检科检查的普通人群1 09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青光眼认知度及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影响被调查人群青光眼认知情况的因素包括教育程度、月收入、是否有医保、医疗行业从业史及近视史(P<0.05); 而年龄、性别及全身疾病史对青光眼认知度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 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对青光眼认知度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医疗行业从业史和教育程度。

    结论:医疗行业从业者、教育程度较高、有医保、近视者及月收入相对较高者的青光眼认知情况较好。应加强医务人员对一般人群的青光眼知识宣教,尤其是应加强对教育程度较低、月收入较低、患有全身疾病者、无医保及有青光眼个人史及家族史人群的宣传教育。

    43  影响上海市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沙眼患病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薛文文 陆丽娜 朱剑锋 何鲜桂 邹海东
    2013, 13(7):1444-144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43
    [摘要](1591) [HTML](0) [PDF 395.03 K](1149)
    摘要:
    目的:探索影响上海市外来务工子弟学校中沙眼患病的相关因素。

    方法:以沙眼相关患病因素设计调查表,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7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在家长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 812份,有效回收率98.27%。其中男生2 114份,女生1 698份,平均年龄10.22±2.00岁。沙眼临床阳性小学生288例,临床阴性小学生3 524例。分析沙眼相关患病因素:沙眼阳性的学生毛巾单独使用、不用手揉眼、饮食偏素、眼睛不适主动向父母提出以及主动要求就医的比例低于沙眼阴性的学生,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毛巾单独使用(OR=0.724)对沙眼流行影响最大。

    结论:良好的卫生及就医习惯可保护沙眼易感人群。

    44  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十年变化的探讨
    李海燕 袁志刚 刘克兰 王兰 宁晓玲
    2013, 13(7):1447-144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44
    [摘要](2194) [HTML](0) [PDF 739.46 K](1324)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十年前后(1998/2000年和2008/2010年)的验光资料,分析儿童青少年近视眼发生发展情况,为深入研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将1998/2000年(十年前组)与2008/2010年(十年后组)来我院就诊的门诊病例随机抽样,按年龄分为3组,≤6岁为儿童组,7~12岁为小学组,13~18岁为中学组。将其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十年前后两组的平均屈光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有显著差异,并显示近视眼发生发展年龄呈前移趋势(P<0.01)。按年龄分组对十年前后两组的屈光度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小学组和中学组的屈光度明显增加,有显著差异(均P<0.01)。通过对十年前后组屈光度与年龄的关系的统计分析,近视小学组患病眼数明显增加,从35.2%增到50.0%。中学组十年后组患眼比例有所减少,儿童组变化不明显。将屈光度分为低度、中度、高度三组进行比较,近视中学组变化最大,中度近视眼数较十年前组增加了11.4%,高度近视眼数增加了7.9%。

    结论:通过我们的研究表明近视眼发生的年龄提前,屈光度增加近1.00D,可能是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近视眼的发病率日渐增加,儿童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年龄日渐提前,因此预防近视的工作要从小做起,预防的重点要放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45  首诊于眼科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王欣玲 李雪姣 阎启昌
    2013, 13(7):1450-145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45
    [摘要](1582) [HTML](0) [PDF 332.19 K](1546)
    摘要:
    目的:分析首诊于眼科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诊于眼科的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患者6例12眼的发病诱因、自觉症状、视力、眼底、视野、同视机、头部磁共振平扫(MRI)、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V)、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压力和常规生物化学等检查。

    结果:患者6例12眼的发病诱因分别是感冒、紧张焦虑和口服多西环素,症状是阵发性眼前发黑、双眼复视、头痛眼痛,视力正常或轻度下降,眼底双侧视乳头水肿,同视机结果提示双侧或单侧外直肌麻痹,视野无缺损或生理盲点扩大,MRI和MRV未见明显异常,CSF压力升高在250~300mmH2O之间,常规生物化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对于以眼部视乳头水肿和外直肌麻痹症状首诊于眼科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以确诊或除外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可能。

    46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翼状胬肉术后干眼的影响
    纪彩霓 李贵刚 费菲 郑鸿雁
    2013, 13(7):1452-145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46
    [摘要](1880) [HTML](0) [PDF 370.97 K](1218)
    摘要:
    目的: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干眼的影响。

    方法:选取36例40眼鼻侧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20眼。所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常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研究组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照组给予0.1%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术前及术后3mo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调查表、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s Ⅰtest(SⅠt)评价干眼严重程度。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翼状胬肉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OSDI评分分别为2.33±1.02,2.32±0.93分; BUT分别为8.80±2.48,8.35±2.28s; SⅠt分别为4.30±2.30,4.40±2.44mm/5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研究组与对照组OSDI评分分别为1.45±0.47,1.81±0.60分; BUT分别为11.20±2.07,9.50±2.40s; SⅠt分别为8.35±3.13,6.35±2.18mm/5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能改善翼状胬肉术后干眼。

    47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高玫蕊 葛胜利 王理论
    2013, 13(7):1455-145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47
    [摘要](1329) [HTML](0) [PDF 315.94 K](1360)
    摘要: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水肿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

    方法:对397例白内障手术后56例56眼角膜发生水肿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患者56例发生角膜水肿,年龄偏大(70~80岁以上)13例,核硬度Ⅲ~Ⅳ级核29眼,有眼部并发症且全身并发症发生率高11例,糖尿病发生3例。

    结论:白内障手术后发生角膜水肿与年龄、核硬度、眼部并发症及患者全身状况密切相关。

    48  激光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常青 王峰
    2013, 13(7):1457-145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48
    [摘要](1472) [HTML](0) [PDF 1.23 M](1296)
    摘要:
    目的:探讨激光共焦显微镜HRT3-RCM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临床拟诊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2例32眼行HRT3-RCM检查,同时进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

    结果:在32例患者中,24例在角膜组织刮片中查到了菌丝,阳性率为75%; 30例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到真菌菌丝,阳性率为94%。

    结论:HRT3-RCM是利用激光作为光源的新一代共焦显微镜,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可用于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病原学诊断以及治疗观察。

    49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30例临床分析
    曾朝霞 全雄 陈荟郦 苗小晴
    2013, 13(7):1459-146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49
    [摘要](1436) [HTML](0) [PDF 1.08 M](1263)
    摘要:
    目的:探讨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及预防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行前房注气术,术后随访6mo,观察角膜透明度及视力等情况。

    结果:白内障及青光眼术后是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常见原因,前房注气后30例患者中25例视力明显改善, 27例角膜恢复透明。

    结论: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对角膜影响较大,应及时处理,否则易造成角膜持续性损伤。

    50  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
    陈雪芳 刘忠鑫 陈炳荣
    2013, 13(7):1462-146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50
    [摘要](1546) [HTML](0) [PDF 367.10 K](1296)
    摘要:
    目的:探讨30g/L碘酊涂擦创面及病灶清除联合2g/L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

    方法:对临床上经角膜刮片镜检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50例50眼进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所有患者均给予2g/L氟康唑全身治疗,2g/L氟康唑滴眼液及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局部涂以30g/L阿托品眼膏常规散瞳。

    结果:患者50例中,40例痊愈,8例好转,2例恶化手术治疗。

    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在早期及时确诊后,局部病灶清除,碘酊烧灼创面联合氟康唑全身及局部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51  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临床观察
    林英杰 梁先军 何锦贤 赵抒羽 杨雪艳 曾胜
    2013, 13(7):1464-146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51
    [摘要](1502) [HTML](0) [PDF 396.29 K](1289)
    摘要:
    目的:评价2.2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

    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6例78眼,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2.2mm组38眼,3.0mm组40眼,分别行2.2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及3.0mm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术后1,3mo评价术眼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角膜散光、术源性角膜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

    结果:术后1mo,2.2mm组角膜散光为0.85±0.42D,3.0mm组角膜散光为1.18±0.37D,两组角膜散光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mo,2.2mm组角膜散光为0.74±0.40D,3.0mm组角膜散光为1.00±0.30D,两组角膜散光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mo和3mo,3.0mm组的SIA大于2.2mm组(P<0.05),3.0mm组术后1mo平均SIA大于术后3mo平均SIA(P<0.05),2.2mm组术后1mo和3mo SIA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UCVA,在术后1mo和3mo,2.2mm组均优于3.0mm组。

    结论:2.2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能产生更小的SIA和更好的UCVA。

    52  小瞳孔并发性白内障手术的疗效观察
    雷智
    2013, 13(7):1467-146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52
    [摘要](1440) [HTML](0) [PDF 358.55 K](1251)
    摘要:
    目的:探讨小瞳孔状态下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各种病因引起的小瞳孔并发性白内障58例69眼,术中不用辅助器械和人工机械性扩张瞳孔,采用瞳孔缘放射状剪开,完成白内障原位超声乳化并植入人工晶状体。

    结果:术后随访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0~0.6者21眼(30.4%),0.5~0.3者28眼(40.6%),0.25~0.1者16眼(23.2%),<0.1者4眼(5.8%),术后瞳孔较术前均扩大,直径3~4.5mm。62眼(89.9%)瞳孔呈圆形或近似圆形,7眼(10.1%)瞳孔欠规整。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小瞳孔并发性白内障采用瞳孔缘放射状剪开联合白内障原位超声乳化术,视力恢复良好,并可获得生理性瞳孔。手术方法安全有效。

    53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夏晓波 杨婕 宋伟涛 江海波
    2013, 13(7):1469-147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53
    [摘要](1461) [HTML](0) [PDF 610.96 K](1222)
    摘要: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o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49例59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ACG)3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ACG)24眼。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术后用药情况及并发症。随访6~12mo。

    结果:(1)急性ACG组术前(n=35眼)平均眼压23.9±6.6mmHg,术后12mo时(n=28眼)平均眼压11.7±2.6mmHg(P<0.01)。慢性ACG 组(n=24眼)术前平均眼压20.9±6.5mmHg,术后12mo时(n=19眼)平均眼压14.5士1.4mmHg(P<0.01)。急性ACG组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为11.3±5.9mmHg, 慢性ACG组为 7.4±7.1mmH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CG 59眼术后末次复查时44眼(74.6%)视力较术前提高。(3)急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79±0.15,3.32±0.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84±0.19,3.37±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分别为2.26±0.16,2.1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急性ACG组、慢性ACG组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4.3%,87.5%,条件成功率分别为5.7%,8.3%。(6)全部患者术后有15眼(25.4%)发生轻或中度角膜内皮水肿,15眼(25.4%)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急性ACG的疗效优于慢性ACG。

    54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112例临床分析
    朱峻 丁国鹏
    2013, 13(7):1474-147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54
    [摘要](1334) [HTML](0) [PDF 494.22 K](1355)
    摘要:
    目的:分析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时机。

    方法:选择外伤性白内障112例112眼,其中Ⅰ期行IOL植入35例,Ⅱ期IOL植入77例,分析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Ⅰ期和Ⅱ期IOL植入者手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两者术后视力提高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Ⅰ期IOL植入者术后的葡萄膜炎、角膜水肿、IOL前膜及后囊混浊并发症明显多于Ⅱ期IOL植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IOL植入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恢复视力唯一有效的方法,Ⅰ期IOL植入虽然术后并发症多于Ⅱ期,经过治疗对术后的视力无影响,并且避免了二次手术。

    55  后房型软性人工晶状体固定术的疗效观察
    张世华 李娜 蔡树泓
    2013, 13(7):1477-147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55
    [摘要](1523) [HTML](0) [PDF 380.73 K](1189)
    摘要: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中影响人工晶状体居中性、稳定性的因素及减少并发症的手术技巧。

    方法:对31例31眼患者行软性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通过术前或术中行水平位标记、烧灼法定位切口穿刺点、缝线固定等标准化方式定位人工晶状体,使晶状体光学面居中稳定。

    结果:随访12~24(平均18)wk,最佳矫正视力0.5以上者达26例(26/31,84%),全部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稳定,有效地矫正了术眼的屈光状态,且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标准化手术流程下软性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在小切口状态下完成,能充分矫正无晶状体眼的屈光状态,而且尽可能地避免了多种并发症。

    56  不同核硬度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疗效观察
    米尔沙力 蒋永祥 吐洪江 古扎丽努尔
    2013, 13(7):1480-148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56
    [摘要](1631) [HTML](0) [PDF 386.41 K](1271)
    摘要:
    目的:比较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不同核硬度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exfoliation syndrome combined cataract,XFSC)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12我院连续性XFSC手术患者52例53眼,其中Ⅱ级核11眼,Ⅲ级核27眼,Ⅳ级核15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术后裸眼及矫正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前囊撕囊口、人工晶状体位置。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结果:随访3~8mo,术眼裸眼视力≥0.5者XFSCⅡ级核7眼,Ⅲ级核7眼,Ⅳ级核3眼,三组裸眼视力≥0.5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矫正视力≥0.8的XFSCⅡ级核8眼,Ⅲ级核9眼,Ⅳ级核4眼,三组矫正视力≥0.8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XFSCⅡ级核1眼,Ⅲ级核9眼,Ⅳ级核11眼,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XFSC早期手术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术前仔细散瞳检查、术中小心操作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57  多波长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
    吕刚 唐连志 张伟 王涛 黄红深
    2013, 13(7):1483-148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57
    [摘要](1321) [HTML](0) [PDF 358.29 K](1182)
    摘要:
    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应用多波长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pan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的临床特点。

    方法:NVG患者21例25眼积极抗青光眼治疗同时,应用多波长激光进行PRP,观察光凝特点及并发症。

    结果:所有患者PRP顺利完成,应用红光光凝较多,光凝时明显疼痛3例5眼,虹膜炎症反应2例3眼,前房和玻璃体少量出血4例4眼,未发生脉络膜视网膜脱离。眼压不同程度下降,眼痛、头痛症状缓解。

    结论:多波长激光有利于NVG患者PRP的顺利完成,且安全有效。

    58  玻璃体腔注射全氟丙烷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
    万小平 冯超 陈长征 王永松
    2013, 13(7):1485-148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58
    [摘要](1514) [HTML](0) [PDF 585.00 K](1264)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玻璃体腔注射膨胀气体全氟丙烷(C3F8)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12例12眼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玻璃体腔注射0.3mL C3F8后1mo玻璃体黄斑牵拉情况以及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神经上皮厚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玻璃体黄斑牵拉状态完全解除5眼(42%)。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视力分别为0.20 ±0.07,0.25±0.04。黄斑中心神经上皮最大厚度平均减少69μm。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C3F8是一种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并且与玻璃体切除手术相比较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

    59  手术治疗结膜松弛症临床疗效观察
    杨雪莉 李才锐
    2013, 13(7):1487-148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59
    [摘要](1803) [HTML](0) [PDF 380.90 K](1381)
    摘要:
    目的:探讨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结膜缝线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疗效。

    方法:对27例48眼结膜松弛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结膜新月形切除、结膜缝线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从术后患者自觉症状、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结膜松弛改善情况及泪河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术后1wk,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组有效率为92%,结膜缝线固定术组有效率为88%。术后1mo,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组有效率为92%,结膜缝线固定术组有效率为83% 。

    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结膜松弛症方法简单,疗效明确。

    60  和血明目片治疗球结膜下出血50例
    刘敬才 朱永唯 陈日红
    2013, 13(7):1490-149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60
    [摘要](1562) [HTML](0) [PDF 354.59 K](1289)
    摘要:
    目的:观察和血明目片治疗球结膜下出血的临床疗效,寻求缩短球结膜下出血病程、提高疗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就诊的82例球结膜下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和血明目片组(50例50眼):口服和血明目片5片,每日3次; 维生素C组(32例32眼):口服维生素C 0.2g每日3次,并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随访1mo,和血明目片组治愈40例,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率为94%; 维生素C组治愈16例,9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率7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5)。

    结论:和血明目片治疗球结膜下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方法简单,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6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45例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曦琅 熊师 罗俊 吴九菊 周立军 王平
    2013, 13(7):1492-149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61
    [摘要](1226) [HTML](0) [PDF 358.19 K](1315)
    摘要: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转归情况,了解影响ROP转归的因素。

    方法:2011-09/2012-09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诊断为ROP的患儿共145例,其中男110例,女35例,记录其转归情况,对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孕周、出生体质量、吸氧时间、吸氧方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或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败血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45例为1~3期患儿,无1例4~5期病变,36例(24.8%)行视网膜光凝或(和)冷凝,109例(75.2%)患儿完全自然退变或阈值前病变病情稳定未手术。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周、吸氧时间、CPAP或机械通气及败血症与ROP转归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周、吸氧方式、败血症是ROP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ROP大部分可自行退变或病情稳定不需手术,小孕周、机械通气或CPAP、吸氧时间长、败血症可加重病情,增加手术机率。

    62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立虎 唐小辉
    2013, 13(7):1495-149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62
    [摘要](1507) [HTML](0) [PDF 376.07 K](1189)
    摘要:
    目的:分析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ai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短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01/06诊治的MGD患者87例174眼,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红霉素眼膏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组和对照组,分析治疗前、治疗后1wk和4wk的观察指标。

    结果:三组患者的症状评估(SS)、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基础泪液分泌量(SⅠt)、睑缘观察评分(LMS),治疗前与治疗后 1wk和4wk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三种治疗皆有效; 治疗后1wk和4wk,红霉素眼膏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组与对照组比较,在SS和LMS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1wk和4wk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组和红霉素眼膏在SS,BUT和LMS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组以上指标效果优于红霉素眼膏组。

    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MGD临床效果良好,不但能够改善MGD患者的症状体征,而且抗炎效果满意。

    63  纤维蛋白胶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的临床效果
    刘慧 魏瑞华 黄悦 杨瑞波 张琛 赵少贞
    2013, 13(7):1498-149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63
    [摘要](1374) [HTML](0) [PDF 377.86 K](1194)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蛋白胶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的效果。

    方法:对48例60眼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纤维蛋白胶组)22例30眼和对照组(缝线组)26例30眼。实验组及对照组给予常规20g/L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后进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试验组采用黏合剂将植片与植床进行粘贴(黏合剂为凝血酶溶液及含有因子Ⅷ和抑肽酶的纤维蛋白溶液),对照组采用10-0缝线缝合植片与植床。术后随访6mo,主要观察手术时间,植床与植片的匹配程度及术中与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植床与植片匹配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wk内患者生活质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纤维蛋白胶黏合剂完全能满足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要求,且能清晰地切除病变组织并使植床与植片很好匹配,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64  逆行撕除法联合MMC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王小琴 生侠 谢青
    2013, 13(7):1500-150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64
    [摘要](1477) [HTML](0) [PDF 342.23 K](1184)
    摘要:
    目的:观察逆行撕除法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89例89眼行逆行撕除法治疗翼状胬肉,同时使用MMC局部浸敷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观察手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及术后复发率。术后随访1~12(平均5)mo。

    结果:所有患者的角膜创面在术后3~7(平均5)d恢复,移植片生长良好,5例复发,复发率为6%。

    结论:逆行撕除法联合MMC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降低术后复发率。

    65  学龄前儿童眼球外伤的临床分析
    王丽美 冯薇 冯雪梅 胡娜
    2013, 13(7):1502-150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65
    [摘要](1517) [HTML](0) [PDF 393.13 K](1137)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学龄前儿童眼球外伤的常见致伤原因、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为更好地开展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2011-01/2013-01我院收治入院的37例学龄前儿童眼球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外伤种类、视力情况、诊断及治疗原则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索该类疾病的临床防治途径。

    结果:学龄前儿童眼球外伤发病突然、病情重、男孩多于女孩、致伤性质以锐器伤多见,是儿童致残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论:学龄前儿童眼球外伤病情多急重、并发症多、预后不良,及时发现及正确的诊治、把握手术适应证可以减少眼球外伤对视功能的损害,降低致盲率。

    66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
    杜红 郭晓蓝 唐志英 邓伟光 李元福
    2013, 13(7):1505-150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66
    [摘要](1571) [HTML](0) [PDF 430.75 K](1422)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07-03/2012-06对18例18眼传统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或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后仍有溢泪或伴溢脓的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术中针对不同再堵塞因素分别给予扩大骨孔,分离粘连部位,清除机化凝血泪囊鼻腔块、瘢痕、肉芽等病变组织,留置泪道插管,术后应用鼻用激素并定期行鼻内镜检查。

    结果:随访6mo~1a,15例治愈,2例有效,1例无效,治愈率83.3%,总有效率94.4%。

    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67  泪囊切开法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夏鸿慧 李从谊 范卫 姚永屿 戴建荣
    2013, 13(7):1508-150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67
    [摘要](1391) [HTML](0) [PDF 327.89 K](1216)
    摘要:
    目的:探讨泪囊切开法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方法:对收治的难以寻找鼻侧断端的泪小管断裂患者21例21眼,采用泪囊切开逆向寻找鼻侧断端方法。

    结果:患者21例经随访1~2a,20例有效,总有效率95.2%。

    结论:泪囊切开逆向寻找鼻侧断端对难于寻找鼻侧断端的泪小管断裂伤是快捷、有效的手术方法。

    68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泪囊炎疗效分析
    崔玮 姜岚 姜永华 席婕
    2013, 13(7):1510-151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68
    [摘要](1285) [HTML](0) [PDF 373.58 K](1202)
    摘要:
    目的:比较鼻腔泪囊吻合术(EDCR)、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IEDCR)和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探讨治疗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方法。

    方法:随机将182例20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配为3组,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 6~ 24mo观察手术疗效。

    结果:EDCR组66眼治愈44眼,好转18眼,有效率为93.9%,IEDCR组91眼治愈67眼,好转17眼,有效率为92.3%,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45眼治愈19眼,好转13眼,有效率为71.1%。EDCR组与IEDCR组之间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与其他两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DCR和IEDCR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靠方法,尤其是IEDCR微创,值得推广应用。

    69  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性斜视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代艳 王晓莉 陈小虎
    2013, 13(7):1512-151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69
    [摘要](1198) [HTML](0) [PDF 341.88 K](1394)
    摘要:
    目的:总结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导致的限制性斜视手术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01/2012-02在我院就诊的21例眼外肌手术出现并发症的TAO限制性斜视病例,分析手术前病情、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21例中术前有6例为限制性上斜视,15例为限制性下斜视。手术中行上直肌断腱1例,后退5例,下直肌后退15例。术中发生巩膜损伤2例,其中1例在断肌止点时损伤巩膜,1例在将肌肉固定于巩膜上时缝穿巩膜; 术中预置缝线滑脱3例; 术后早期(术后1mo内)发生欠矫6例,过矫5例; 术后晚期(术后6mo后)出现过矫15例,包括6例限制性上斜视患者、9例限制性下斜视; 下睑退缩8例。

    结论:TAO限制性斜视手术矫正容易出现过矫,手术中应严格控制肌肉后退量,下直肌后退时应注意下睑退缩发生的可能。

    70  介绍一种计算机辅助眼科检查系统
    陈建卓 陈一君 陈昕 赵莲 王润 李媛媛 王波
    2013, 13(7):1514-151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7.70
    [摘要](1564) [HTML](0) [PDF 2.38 M](1263)
    摘要:
    目的:眼科检查项目繁多,各成系统,本研究是为了整合各系统,并使之简单易用。

    方法: 按照各检查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研发计算机的软件,建立模块及维护模板。

    结果: 眼科的视力表、Hess屏检查、红绿光视标检查应用、色盲检查、立体视检查均可在计算机上实现。

    结论: 研制成功后试用10a,效果显著,基本取代综合验光仪投影仪的内容,并在立体视及色盲本的替代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