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334例334眼接受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患者进行基本情况、术前及术后1wk视力、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的病历采集及现场调查,对其中83例进行视功能和生存质量调查,225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和120例非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成本/效果的对比分析,使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及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术后视力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患者术后1wk视力明显高于术前视力(P<0.05),其中术后1wk视力≥0.5的为235例(70.4%)、视力<0.05的为16例(4.8%)。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眼部其他疾病、白内障分类是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视力低、眼部有其他疾病是术后低视力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其95%CI依次为6.5(2.8-14.8)和1.3(1.0-1.6)。术后视功能以及生存质量均高于术前。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成本/效果低于非贫困白内障。
结论:贫困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视功能明显提高,且手术成本低,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
方法:本研究共搜集了本院门诊CME患者52例57眼,患者均应用OCT确诊为黄斑囊样水肿,且在同1d进行眼底及最佳矫正视力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使用E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logMAR),视力范围2.3 logMAR~0 logMAR(均数1.11±0.57)。通过患者病史和眼底照相进行病因诊断,根据黄斑囊样水肿最大垂直直径和黄斑厚度比率将OCT分为四级(一级<30%,30%≤二级<60%,60%≤三级<90%,四级≥90%),相关性是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r”值(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OCT IV级患者视力最差(平均视力1.96±0.23 logMAR),此时OCT分级与视力之间有显著正相关,统计学有显著差异(r=0.729,P<0.00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是引起视力严重下降最常见的疾病,(r=0.375,P=0.004)。另外根据OCT的形态,IS/OS层(inner segment/outer segment)和ELM(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均破环的患者视力显著下降(平均视力1.11±0.57 logMAR),二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r=-0.346,P=0.008)。玻璃体视网膜牵拉和外视网膜层破坏均与OCT Ⅳ级和(r=0.390,P=0.003)CRVO呈正相关(r=0.362,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当CME的OCT形态表现Ⅳ级时CRVO患者视力最差。
方法:研究纳入116例无糖尿病患者(A组)和101例糖尿病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患者(B组)。术前,两组经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和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检测,均未发现黄斑病变或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表现。术后记录超声乳化相关指标。术后每2mo进行FFA检查。出现pCME迹象的患者再次进行SD-OCT评估。
结果:单纯超声乳化术后,两组之间的pCME发生率有显著差异(A组:6.9%,B组:15.8%,P=0.03)。24例患者中,出现19例亚临床pCME。pCME的发生和超声乳化参数(CDE、超声乳化时间和晶状体硬度)显著相关。发生pCME和未发生pCME患者之间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有显著差异(P=0.005)。黄斑囊样水肿和眼轴长度无相关性。
结论:单纯超声乳化术后,无糖尿病和糖尿病患者pCME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患pCME的患者为亚临床表现。CDE和超声乳化时间是pCME的重要影响因素和预测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预防pCME发生。
方法:选取巴什肯特大学医学专业学生52例,其中男性33例(63.46%),女性19例(36.54%),平均年龄21.18±2.52岁。参与学生视力正常(20/20),且经Ishihara假同色测试法显示无先天性色觉缺陷。运用Gundogan方法确定主视眼(DE)。通过法-孟二氏100色度试验(FM100HT)检验色觉辨别能力,包括左右眼及双眼(TE)的总误差分(TES)、部分误差分(LES)。误差分分为三组:双眼、DE及非主视眼(NDE)。应用TNO检查双眼视觉与立体感,并根据480-15 arc/s范围的立体感水平分为四组。
结果:FM100HT的误差分显示无性别差异的TES,蓝黄LES和红绿LES分别为61.22±30.32(58.50)\〖mean±SD\〗,35.80±19.32(36.50)和25.42±14.65(24.00)。男性受试者(n=31)分别为67.45±29.95(61.00),40.25±18.83(39.00)和27.19±14.30(24.00)。女性受试者(n=19)分别为51.05±28.84(47.00),25.52±18.32(28.00)和22.52±31.13(23.00)。根据FM100HT的误差分,得出女性颜色视觉辨别能力高于男性。通过FM100HT将色觉辨别能力分为较高(6%,TES=0~20),中等(86%,TES=20~100)和较低(8%,TES>100),中等水平最为常见(P<0.05)。DE和NDE的红绿LES分别为24.12±14.70和32.20±14.21,DE和NDE的蓝黄LES分别为34.68±18.95和36.24±17.56。女性(n=19)DE和NDE的红绿色LES分别为21.89±15.06和31.00±22.42; 男性(n=31)则为25.48±14.55和32.93±17.31。女性(n=19)DE和NDE蓝黄色LES分别为29.63±18.62和33.42±17.38,男性(n=31)则为37.77±18.78和37.96±17.73。所有学生的TE,DE及NDE的TES和立体视觉水平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研究表明色觉辨别能力和双眼深度知觉无关。
结论:FM100HT的TES显示:正常人不同个体立体视觉水平无差异,基于色觉分离的TNO检测的深度直觉与色觉辨别能力不相关。在之前的研究中,DE色觉辨别能力优于NDE。但目前研究表明在深度知觉方面DE并非优于NDE。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梅尔辛大学医学院诊断为白内障需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45例52眼作为研究对象。散瞳前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角膜地形图测量,自动角膜曲率测量和生物特征测定。
结果:与散瞳前数值相比,散瞳后,自动角膜曲率计测得的水平曲率(Kh)明显更大,且生物超声波测定的前房深度明显更深。使用散瞳后测量计算得出的屈光度数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正常的几率明显较高。比较正视眼和屈光不正眼发现正视眼的前房深度明显更深。
结论:在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中,角膜曲率测量与生物特征测量比公式计算更重要。如果采用接触技术进行生物超声波测定,须注意避免角膜压迫。在检测时,注意前房深度应随访,且可通过利用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中的最大值将误差最小化。
方法:研究共纳入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18例32眼,POAG患者20例36眼,以及高度近视患者21例33眼。采用频域OCT增强深度扫描测定中心凹下(SFCT)、距中心凹1mm和3mm处上、下、鼻、颞四个方位的脉络膜厚度(S1CT、S3CT、I1CT、I3CT、N1CT、N3CT、T1CT、T3CT)。比较三组间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对POAG患者的诊断、屈光度、年龄、眼压、角膜厚度、视野缺损等对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较POAG患者在各测量位置均明显变薄(均P<0.05),但与高度近视患者在各测量点的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屈光度是POAG患者黄斑区各测量点脉络膜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颞侧距中心凹3mm处的脉络膜厚度(S3CT)受年龄的影响,而诊断、视野缺损、眼压及角膜厚度不是脉络膜厚度的影响因素。
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比单纯POAG患者薄,但与高度近视患者无统计学差异,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与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程度无明显关联。
方法:体外培养ARPE-19细胞,100nmol/L缓激肽(bradykinin,BK)刺激24h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检测BK受体定位; 共聚焦显微镜检测BK及其拮抗剂作用下Ca2+变化; 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与100nmol/L BK处理24h后(BK组)COX-1、COX-2、eNOS、iNOS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BK刺激后,ARPE-19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 ARPE-19细胞可检测到激肽B1、B2受体; 与对照组相比,BK组Ca2+浓度显著升高; B1R拮抗组及B2R拮抗组的Ca2+浓度较BK组升高幅度降低,B1R及B2R拮抗组Ca2+浓度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BK作用ARPE-19细胞后,COX-2及iNOS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01)。
结论:BK通过与B1R及B2R结合促进体外培养的ARPE细胞COX-2及iNOS表达增加。
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光照组及对照组,光照组大鼠经散瞳后进行10 000lx强光照射(12h光照,12h避光,连续1~14d),对照组只接受自然光线照射。分别于强光照射后第1、3、7、14d摘除相应的光照组和对照组大鼠双侧眼球; 并用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用电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用伊凡思蓝(Evans blue,EB)灌注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微循环成像及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视网膜微循环通透性变化,来评估血-视网膜屏障变化。
结果:大鼠在强光照射1d后就出现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变性、外节膜盘脱落、外核层厚度变薄等超微结构改变,并随着强光照射持续而逐渐加重,3d后出现光感受器细胞凋亡,至14d时外核层厚度已明显变薄、细胞数也明显减少。大鼠在强光照射1d后视网膜血管就出现EB染料渗漏,至14d时EB染料渗漏最明显。
结论:强光照射可导致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光感受器细胞变性、凋亡,外核层厚度变薄、细胞数减少,血-视网膜屏障结构、功能破坏。
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将受体SD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GFP-DC组、8-DC组及IL-10-GFP-DC组,分别于角膜移植术前3d尾静脉注射等量的PBS、供体Wistar大鼠骨髓源8-DC(培养8d的DC)、转染48h的GFP-DC及IL-10-GFP-DC。术后每天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植片情况,记录排斥反应指数及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在移植术后第14d行各组角膜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结果:IL-10-GFP-DC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较GFP-DC组、8-DC组比较显著延长(P<0.01)。术后第14d时IL-10-GFP-DC组角膜植片的混浊、水肿、新生血管及排斥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角膜植片的炎症反应较阳性对照组轻,植片中央未见明显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10-GFP-DC组的CD4+、CD8+、CD25+、IL-2+、NK+及NF-κB+阳性细胞数量较阳性对照组、GFP-DC组、8-DC组减少,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经过供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预处理的受体,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成功诱导角膜移植免疫耐受。CD4+、CD8+、CD25+、IL-2+、NK+及NF-κB+阳性细胞参与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调控,IL-10-GFP-DC可降低CD4+、CD8+、CD25+、IL-2+、NK+及NF-κB+阳性细胞的浸润,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50mg/kg甘糖酯治疗组和100mg/kg甘糖酯治疗组。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甘糖酯治疗组的给药方法为甘糖酯溶液灌胃,持续12wk。给药12wk后处死各组大鼠并分离视网膜,取房水、血清,用ELISA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房水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视网膜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给药12wk后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中,甘糖酯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没有影响; ELISA检测表明,糖尿病组大鼠血清与视网膜中的TNF-α和IL-1β含量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甘糖酯干预后血清及视网膜中TNF-α和IL-1β显著降低,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甘糖酯浓度越高,降低越明显。但是甘糖酯干预组房水中TNF-α和IL-1β蛋白的产生无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几乎不表达TNF-α蛋白,糖尿病组TNF-α蛋白呈高表达状态,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外丛状层及色素上皮层; 50mg/kg甘糖酯干预组TNF-α弱表达,100mg/kg甘糖酯干预组TNF-α几乎不表达。而在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IL-1β在外核层微量表达,糖尿病组IL-1β在内丛状层、外丛状层及色素上皮层高表达; 50mg/kg甘糖酯干预组及100mg/kg甘糖酯干预组IL-1β呈低表达。
结论:甘糖酯能抑制大鼠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产生,提示其可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起着防治作用。
方法:用不同浓度(0、0.625、1.25、2.5、5.0mg/mL)的贝伐单抗干预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采用CCK-8法分别于24、48、72h检测细胞活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RPE-19中E-cadherin和fibronectin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浓度为2.5、5.0mg/mL贝伐单抗能有效抑制ARPE-19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5.0mg/mL贝伐单抗能抑制E-cadherin基因,促进fibronectin基因的转录及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浓度的贝伐单抗能够抑制ARPE-19细胞的增殖,下调纤维化相关因子E-cadherin,同时上调fibronectin的表达,提示高浓度的贝伐单抗可以引起ARPE-19细胞纤维化。
方法:选取本院诊断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8例52眼,根据视网膜脱落范围分<1/2象限组,1/2~3/4象限组和>3/4象限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5例55眼作为对照组,比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中氨基酸和VEGF水平的差异。比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不同脱离程度视网膜下液中氨基酸以及VEGF水平的差异。视网膜下液中VEGF水平与氨基酸的相关分析。
结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血清中色氨酸28.59±4.46mg/L、苯丙氨酸8.95±2.55mg/L、蛋氨酸8.15±2.17mg/L、缬氨酸28.62±5.29mg/L、组氨酸18.96±1.85mg/L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589.92±185.34μg/L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脱离程度>3/4象限者视网膜下液的苯丙氨酸9.85±1.21mg/L、组氨酸20.63±2.0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718.69±283.34μg/L高于<1/2象限者和1/2~3/4象限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VEGF与苯丙氨酸呈正相关(r=0.542,P<0.001),与组氨酸呈正相关(r=0.782,P<0.001)。
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下液中氨基酸和VEGF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脱离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方法:收集2009-01/2014-01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眼科确诊为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并接受激光单独或联合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43例43眼,其中行激光联合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1.25mg)患者共21例21眼,单独激光治疗患者共22例22眼;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wk,1、3、6mo,1a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观察及对比。
结果:(1)BCVA:激光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与治疗前BCV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2wk,1、3、6mo BCVA逐渐提高,在治疗后6mo时BCVA提高最明显,上述各个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a与治疗前BCVA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与联合组对比:治疗后2wk,1、3、6mo两组BCVA比较,联合组在上述各个时间点均优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a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 CMT):激光组:治疗后2wk,1、3、6mo的CMT逐步变薄,在治疗后6mo CMT最薄,上述各个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a与治疗前相比CMT变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2wk,1、3、6mo的CMT逐步变薄,在治疗后6mo CMT最薄,上述各个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a两组患者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与联合组对比:治疗后2wk,1、3、6mo两组CMT比较,联合组各个时间点均较激光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后1a两组患者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短期(6mo)内激光联合bevacizumab玻璃体腔内注射在促进黄斑水肿消退、提高视力方面较单独激光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但促进黄斑水肿消退长期效果欠佳。
方法:选取近视手术患者118例234眼,采用Keratron Scout角膜地形图仪分别于室内照明及暗室情况下进行检查,记录明暗瞳孔直径大小、明暗瞳孔时Kappa角的大小。
结果:左右眼明暗瞳孔直径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瞳时,左右眼Kappa角鼻上方分布较多; 暗瞳时,左右眼Kappa角颞上分布较多。明暗瞳孔下,Kappa角的水平及垂直偏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不同明暗度下瞳孔大小的改变会影响Kappa角的大小,这种变化可能对依据Kappa角进行居中设计的角膜屈光手术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DJ-1作为对氧化还原反应敏感的分子伴侣以及氧化应激传感器参与多种细胞内生命活动,在抵抗氧化应激、调控信号通路、调节基因转录及线粒体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DJ-1在眼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注意,相继发现其在富克斯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uchs endothelial corneal dystrophy,FECD)、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中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DJ-1抗氧化应激机制在这两种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全基因组的分析揭示了90%人类基因是被转录的。然而,大约只有1% RNA转录子可以编码蛋白质,其他的是非编码RNA。非编码RNA按照长度可以大致地被区分为小非编码RNA(<200nt),包括微小RNA、转运RNA、核仁小RNA等; 长链RNA(>200nt)包括核糖体RNA,自然反义转录子,和其他的长链非编码RNA等。尽管生物信息学及生物活性分析已经使很多小非编码RNA的功能得到开发,但是我们对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却知之甚少。LncRNAs在调节基因转录、转录后翻译,表观遗传学水平扮演多个角色。LncRNAs异常表达可能发生在各种病理过程中,许多LncRNAs特异表达都与眼科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效果不佳明显相关。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眼科常见疾病相关LncRNAs的功能特点和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干眼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眼科疾患,患病率与日俱增。干眼的治疗措施虽多,但临床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炎症与干眼的关系密切,抗炎治疗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氟米龙的研究和应用最为成熟。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国内外氟米龙作用干眼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探讨以氟米龙为代表的抗炎药物治疗干眼的疗效,同时提出其发展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为氟米龙治疗干眼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临床使用抗炎药物治疗干眼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眼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危害大。传统的治疗方法破坏性强,预后不佳。低氧诱导因子-1α在Rb中高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及转移,参与血管生成拟态的生成,进而调控Rb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将对低氧诱导因子-1α在Rb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Rb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非常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并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前期,早期发现与预防治疗显得格外的重要,近年研究发现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对于早期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自二十世纪初25G、23G无缝线玻璃体切除术的相继推出,已将我们带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微创时代约有10余年历史。与传统20G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相比,25G、23G无缝线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不仅缩小巩膜切口,而且还大大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手术时间及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因此,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医生由传统的20G玻璃体切除术转向25G、23G玻璃体切除术。但随着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的普及,无缝线巩膜切口的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多。本着“越小越好”的理念,眼科学者开始研究下一代玻切手术,并且得益于不断更新换代的高速玻切机、高通量的照明光源、更精细的制造技术和清晰广角镜的发展,日本学者Oshima于2010年正式推出了27G玻璃体切除术。27G玻璃体切除术较之前的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切口更小,切割速率更高,带给眼底外科医生全新的体验。目前27G甚至更细的玻璃体切除术尚处在继续革新之中,围绕其优缺点、适应证及未来发展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讨论的焦点。本文在此结合笔者27G玻璃体切除术经验,对27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术进行了一个简要的综述。
色觉是视觉功能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色觉由视锥细胞的光敏色素决定。在很多眼底病病例中,患者色觉出现异常,提示色觉检查在眼底病诊疗中有一定意义。目前,色觉检查在目前眼底病诊疗中的价值尚未引起重视,临床应用较少。本文就色觉检查的常用方法,其在各类眼底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是近年来利用飞秒激光治疗近视的新型微创角膜屈光手术方式。SMILE具有显著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可预测性,使角膜屈光手术从此跨入全飞秒时代。随着SMILE的发展与普及,其术后临床疗效逐渐受到关注。而在SMILE的术后屈光度稳定性、术后视觉质量、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对比敏感度、眩光、角膜知觉、干眼、角膜内皮细胞、眼压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此文就以上方面做一综述。
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6-01期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5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29眼予以双切口三联术治疗,对照组20例29眼予以单切口三联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术眼的视力、眼压、术后滤过泡,术前和术后1mo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并统计两组术后合并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眼压、术后滤过泡形成率分别为14.41±1.38mmHg、90%,与对照组的14.40±1.40mmHg、 8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mo时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为1696.6±300.8个/mm2、540.8±71.6μm2,与对照组的(1410.6±288.5个/mm2、594.3±72.8μm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合并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7%,对照组为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双切口三联术和单切口三联术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双切口术式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更小。
方法:连续选取2014-07/2015-10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6例115眼和健康个体16例23眼纳入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视野检查(Humphrey, SITA Standard 24-2)和动态瞳孔测量(MonCV3 Metrovision)。依据视野检查结果和青光眼分期系统,将青光眼患者分为5个亚组,即1期亚组、2期亚组、3期亚组、4期亚组和5期亚组。瞳孔对光反射相关的测量指标包括:瞳孔直径(最小和最大瞳孔直径)、收缩和开大的潜伏时间、收缩和开大的持续时间、收缩和开大的速度、收缩幅度以及瞳孔收缩比例。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青光眼组中4期亚组和5期亚组的最小瞳孔直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14); 各组的瞳孔收缩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8.675, P<0.01),其中5期亚组的瞳孔收缩速度小于其他亚组和对照组(P<0.05); 3期、4期和5期亚组的瞳孔收缩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瞳孔收缩速度、瞳孔收缩比例和最小瞳孔直径与青光眼的视野分期相关。
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瞳孔瞳孔收缩能力有所下降,瞳孔收缩能力的下降与视野缺损程度相关。
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30例30眼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0.5mg每月1次,连续3次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病例和28例30眼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0.5mg每月1次,连续3次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病例,比较两组分别在玻璃体腔注药1mo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及OCT变化情况。
结果:连续3次玻璃体腔注药,每次治疗后1mo与治疗前相比,A 组 BCVA 平均值提高,CMT平均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BCVA 平均值提高, CMT平均值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 BCVA 变化、CMT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均能有效控制湿性AMD患者病情发展并改善视力,治疗3mo内两种药物疗效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应用SD-OCT对36例POAG患者和24例正常人监测RNFL厚度。受试者行视盘OCT、眼底照相及视野检查,每6mo一次,随访2a,至少有4次可信的OCT检查结果。根据视野及眼底照相结果将POAG患者划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析各组RNFL厚度变化差异,同视野参数变化值做相关性分析。
结果:平均随访2.1±0.3a。17例被确定为POAG进展组。POAG进展组平均RNFL厚度损失速率明显高于POAG非进展组(2.46μm/a vs 1.21μm/a,P<0.001)。下方RNFL厚度变化同视野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变化相关性最佳(r=0.423,P=0.03)。
结论:应用SD-OCT纵向监测RNFL厚度,POAG进展者RNFL厚度丢失速率明显增高,下方RNFL厚度参数变化可能在监测中意义较大。
方法:对我院2014-05/2015-10期间眼科门诊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45例145眼,术前3d,术后1wk,1、3、6mo进行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1)眼表疾病指数问卷;(2)泪河;(3)角膜荧光素染色;(4)泪膜破裂时间(BUT);(5)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
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可出现干眼症状及体征,如泪河线变窄,BUT缩短、SⅠt值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着色。此现象可在术后1wk即可出现,术后1mo时达到最明显的状态,持续至术后3mo,术后6mo部分患者的症状可有一定程度恢复。
结论: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生理特点,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0d出现严重的干眼,之后可缓慢恢复。应适时给予预防和治疗, 从而提高患者的眼部舒适度及视觉质量。
方法:回顾分析2011-10/2015-10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45例90眼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患者病例资料,对患者术前视力、视野、视乳头改变、肿瘤大小、肿瘤周围组织变化等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年龄12~68(平均41.7±13.7)岁,男女比例1:4.6; 视力下降18眼,视乳头水肿24眼,视乳头色淡6眼,视野缺损47眼,其中视野缺损类型以双眼对侧同向性缺损为主; 肿瘤最大径2.1~9.6(平均4.8±1.7)cm; 肿瘤体积3.02~193.2(平均48.3±47.8)cm3。Spearman分析显示肿瘤体积、肿瘤最大径和脑中线结构移位与术前出现视野缺损呈正相关。而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脑室是否扩大、肿瘤周围组织是否水肿与术前出现视野缺损无明显相关性。经Mann-Whitney U检验,术前视野受损组和视野正常组之间肿瘤体积、肿瘤最大径、脑中线移位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较多三角区脑膜瘤患者存在眼部症状和体征,患者视功能损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肿瘤对周围视放射的破坏导致。肿瘤大小、生长方向、对周围视放射压迫的具体位置决定了患者是否出现视野缺损以及视野缺损的类型和程度。对于靠近视放射等后视路的颅脑占位,眼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要重视其神经眼科学检查,注意肿瘤与周围视路等功能区的位置关系,这对于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案制定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2014年于苏州理想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ICL患者43例74眼,应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诊断系统测量其术前、术后1、3、6mo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拱高(vault)变化,并测量同一时期眼内压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前与术后1、3、6mo相比,术后较术前ACV,ACA,ACD均较显著减小(P<0.01)。术后ACV,ACA,ACD在各随访观测时间点均稳定,术后vault 在1mo与6mo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27.66, P=0.01)。而IOP术前与术后各测量点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时期IOP与ACV,ACA,ACD,拱高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ICL术后眼前节参数ACV,ACA,ACD较术前均减小,术后早期即能达到稳定状态,眼内压具有同样的稳定性,且与ACV,ACA,ACD,vault变化无关,但仍需长期观测。
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行表层切削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6例76眼,其中纳入TransPRK组43例43眼,Epi-LASIK组33例33眼,术前等效球镜度-1.25~-6.00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mo应用傅立叶域眼前节OCT对患者角膜0~2、2~5、5~6mm的角膜上皮厚度进行测量,研究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mo与6mo角膜各区域上皮厚度均较术前增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PRK组上皮厚度的增厚表现为越接近光学区周边增厚越显著的特点(F3mo=-2.687,P=0.027; F6mo=-2.908,P=0.000),Epi-LASIK组各区域之间增厚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1.365,P=0.237)。两组患者仅在光学区周边5~6mm上皮厚度变化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ransPRK与Epi-LASIK两种表层手术后角膜上皮均发生重塑效应,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增厚; TransPRK术后角膜上皮增厚在光学区周边较Epi-LASIK手术显著,且符合越接近周边增厚越显著的特点,可能与其愈合反应有关。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06/09在南京东南眼科医院近视眼科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100例200眼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溴芬酸钠组术前3d、术后1wk给予1g/L溴芬酸钠滴眼液2次/d,对照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4次/d,在术后1、3、5d,1、3mo观察并记录眼部刺激症状分级、角膜上皮愈合时间、haze情况以及裸眼视力、眼压变化情况。手术前后差异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裸眼视力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两组亦无统计学意义(P=0.551)。
结论:1g/L溴芬酸钠滴眼液对于缓解LASEK术后眼部刺激症状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效果相似。
方法:随机在我院选择400例800眼明确诊断为近视的青少年患者,平均年龄为11.5±2.3岁,其中男239例,女161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角膜塑形组和框架眼镜组,分别为167例334眼和233例466眼,本试验所研究的数据包括:(1)疗效: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屈光度等;(2)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密度、角膜点染程度以及角膜中央厚度等。观察时间分别为配戴后1d,1、6、12、24mo,了解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和组内的比较。
结果:框架眼镜组可在配戴眼镜后视力达正常,角膜塑形组患者在1mo后视力达到正常水平。经2a的配戴后角膜塑形镜组患者的角膜曲率、屈光度明显降低,分别为40.09±0.31、0.23±0.06D,而框架眼镜组则有显著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眼轴长度治疗后的第1mo较治疗前均有轻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a后,两组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3.96±0.38、26.49±0.88mm,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央厚度在治疗2a后则分别为527.33±27.69、526.98±26.89μm,2a后的角膜中央厚度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关两组患者治疗后1mo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密度较治疗前均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角膜塑形矫正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好,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较小,且能够有效控制近视发展。
方法:将2011-02/2014-02入住我院的88例88眼弱视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4眼)与观察组(44眼),对照组仅采用短时遮盖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0g/L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视力、弱视眼球矫正球镜度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2/44),显著高于对照组(80%,35/44,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5%(42/44),显著高于对照组(82%,36/44,P<0.05); 两组患儿初诊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视力提高行数与弱视眼球矫正球镜度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4/44),显著低于对照组(23%,10/44,P<0.05)。
结论:10g/L阿托品联合短时遮盖治疗小儿弱视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方法:在南京市雨花区随机抽取3所幼儿园大班儿童(5~6岁)作为试验组,应用医教结合模式普及儿童眼保健知识; 另在南京市建邺区随机抽取3所幼儿园大班儿童(5~6岁)为对照组。两组进行为期一学年的对照研究,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儿童的视力低常率、屈光偏离转诊率、散光患病率、等效球镜度数均值、生理性远视不足比率等指标有无差异。
结果:一学年后,医教结合模式下的试验组儿童视力低常率、屈光偏离转诊率、散光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前比较亦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儿童等效球镜均值增加,生理性远视不足比率降低,与试验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医教结合模式普及儿童眼保健知识对于促进儿童视觉的正常发育,降低视力不良发生率,延缓近视发生有着积极意义。
方法:参照1987年WHO制定的沙眼简化分级标准,社区医生对陕西省居民共3 036.87万人口进行筛查,检查眼睑、睫毛、结膜和角膜组织,对陕西省沙眼性倒睫患病率进行估计,分析陕西省沙眼控制现状。
结果:陕西省共收集987例TT,患病率为0.0325‰,其中男395例,女592例。年龄25~86岁,集中在60~80岁,<50岁只有58例。12例TT患者合并角膜混浊(CO),发生率1.2%。64例患者通过电解倒睫治愈,其余923例通过手术矫正。
结论:陕西省TT患病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对根治致盲性沙眼TT患病率降至1‰的定义,致盲性沙眼在陕西省不再属于公共卫生问题。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7/2015-10武汉市同济医院眼科病房收治的角膜板栗刺异物伤患者15例15眼的临床资料,入院时未并发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在剔除角膜板栗刺异物的同时均积极给予以那他霉素为主的抗真菌治疗,而对入院时已并发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予以氟康唑溶液前房冲洗和角膜基质层注药,必要时予以羊膜移植术或角膜移植术,总结上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影响病情进展的因素。
结果:入院时未并发角膜溃疡病例11例,入院时平均病程为1~7(2.42±2.15)d,入院时已并发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4例,入院时病程为3~30(18.25±4.35)d。其中并发角膜溃疡病例板栗刺数量平均为4.5根,并均有板栗刺穿透角膜进入前房; 未发生角膜溃疡病例板栗刺数量平均为3.5根,而只有28.5%病例有板栗刺穿透角膜进入前房。经抗真菌治疗和相应手术治疗后,所有病例均被判定为治疗有效。
结论:影响角膜板栗刺异物伤病情进展的因素可能有板栗刺的数量、板栗刺是否穿透角膜进入前房、就诊时病程的长短、是否积极进行抗真菌治疗等。对已并发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积极予以抗真菌药物能有效控制真菌性角膜炎的进展,为进一步行羊膜移植或角膜移植术创造有利条件。
方法:通过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患者的黄斑部视网膜的厚度,以黄斑为中心进行容积扫描,生成1、3、6mm三个环九个区域的平均厚度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纳入健康对照组、口服降血糖药物组、胰岛素治疗组三组患者,各组均为22例22眼。健康对照组黄斑区各环视网膜厚度分别为:第1环268.09±17.97μm,第2环340.41±22.25μm,第3环298.14±12.90μm。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组黄斑区各环视网膜厚度分别为:第1环260.00±18.17μm,第2环335.44±21.12μm,第3环295.63±15.92μm。胰岛素治疗组黄斑区各环视网膜厚度分别为:第1环271.01±26.09μm,第2环340.86±17.10μm,第3环298.57±12.14μm。三组黄斑区第1环视网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1,P=0.31),第2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5,P=0.71),第3环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0.22,P=0.81)。
结论:与健康者相比,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均未改变无眼底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方法:分别用Angio-OCT和FD-OCT测量20例受试者双眼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各参数和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等,并对两种仪器测量值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两种仪器测量值的相关性,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仪器测量值的差异性。
结果:(1)两种OCT所测RNFL厚度、视盘参数及GCC厚度,总体相关性为0.7~0.8。(2)Angio-OCT 所测GCC厚度比FD-OCT所测平均值高,但其它参数如RNFL厚度、视盘面积等,Angio-OCT的测量值普遍比FD-OCT的测量值低。
结论:两种OCT的测量值(RNFL厚度、视盘参数、GCC厚度)有一定相关性,但不能直接比较。
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56例90眼TM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眼角膜健康检查的健康人56例88眼作为对照组,分析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术及酶联免疫法(ELISA)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液中HLA-DR、HLA-DQ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量进行分析。
结果:TMD患者早期、进展期、膨隆期、穿孔期的眼部透光程度、脂质沉积程度有统计学差异(χ2=10.85、65.32,均P<0.05); TMD患者早期、进展期、膨隆期、穿孔期的眼部散光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TNF-α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6,P<0.05); HLA-DQ、HLA-D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64、45.326,均P<0.05)。
结论: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是一种以外周血TNF-α升高,伴有HLA-DQ、HLA-DR水平增高,以眼透明度下降,散光及脂质沉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炎症性病变,本研究为进一步解释Terrien角膜边缘退行性变发病机制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2/2015-02于我院诊治的外伤性白内障行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状体切除术的病例70例70眼。男43例43眼,女27例27眼,年龄22~51(平均35.23±2.54)岁,视力平均0.10±0.03。手术后随访时间6~12mo,观察患者的眼前后节、并发症、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等,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wk,1、6mo的最佳矫正视力。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视力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术后1wk,1、6mo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5例,高眼压10例,低眼压4例,视网膜点状出血5例,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均好转。
结论: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状体切除术能有效治疗外伤性白内障,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视力,改善预后。
方法:选取2012-11/2015-11来我院治疗的1 825例1 912眼白内障患者。分析区间内患者中后囊膜破裂的总数以作为后囊膜破裂组。其他患者中以1:4比例随机选取对照组。将区间内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白内障类型、眼病史、其他病史、手术史、术前眼压、眼别、患者健康情况、手术前后1d的视力水平等因素进行统计,使用统计学方法对造成白内障患者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究风险及预后相关情况。
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性别、白内障类型、手术前眼压状况、烟酒史、眼别等因素对破裂率并无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患者核分型、术前视力水平、部分眼部疾病是导致患者后囊膜破裂相关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有所好转,但后囊膜破裂患者的视力则显著下降。
结论:患有眼部疾病史(玻璃体积血病史、视网膜脱离手术史及术前视力水平<20/200)者在术中更易导致后囊膜破裂,白内障核分型Ⅳ及以上也是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术前要详细了解白内障患者的相关病史,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合理评估; 术中谨慎将相关风险因素发生率降至最低,进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预后恢复情况得以改善。
方法:选择2012-01/2014-12我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21眼,对照组给予传统超声乳化手术(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surgery,PCS)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飞秒激光治疗,记录两组术中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ffective phacoemulsification time,EPT)、超声乳化总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液流量、监测眼压、统计角膜内皮丢失率、房水闪辉情况。两组均随访1a,观察远期视力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的9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PT,CDM及液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1d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水闪辉、角膜内皮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不同时间两组BCVA均较术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d,3、6mo,1a观察组BCV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低于对照组的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LACS治疗白内障患者手术效果好、术后视力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手术时间长、费用高。
方法:收集我院2015-01/11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4例14眼,依次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PPR及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经3~6mo观察及随访,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8.00±6.70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41.65±4.07mmHg)有显著降低(t=11.288,P<0.05)。手术成功定义为未辅助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 有效定义为辅助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末次随访11眼眼压<21mmHg,成功率为79%; 2眼有效(14%); 1眼失败,眼压失控后行睫状体冷冻治疗。视力检查结果显示6眼稍有提高,7眼不变,1眼减退; 13眼虹膜新生血管消失,1眼在随访的第3mo消失的虹膜新生血管又复现,给予再次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并补充眼底视网膜激光治疗后消失; 术后前房积血1眼,1wk后吸收,未出现术后浅前房及眼球萎缩患者。
结论: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及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PPR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可靠,疗效确定。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0例20眼,15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及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PPV术,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另5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及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术后7d行全视网膜光凝。分别观察20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1wk,1、3、6mo后的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
结果:治疗前平均眼压为47±5.6mmHg,治疗后1wk,1、3、6mo时平均眼压分别为13.4±3.6、15.3±4.2、16.9±5.3、18.7±6.9mmHg,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眼压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早期浅前房、引流管阻塞,经适当治疗后均恢复。滤过泡瘢痕化8眼,但眼压稳定在正常范围。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可以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
方法:以流行病学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收集江苏省阜宁县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出的原发性前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PAC)患者232例,正常对照306例。血样经DNA提取后采用TaqMan-MGB荧光探针法检测CRLR基因的rs1157699(C/T)位点SNP基因型,比较两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
结果:病例组的基因型分布(CC 67.4%,CT 30.0%,TT 2.6%),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CC 71.3%,CT 27.0%,TT 1.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国汉族人群的CRLR rs1157699位点SNP与原发性前房角关闭无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01/2014-12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因CRVO引起的ASNV并经过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连续病例18例18眼。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虹膜情况、房角镜检查等,随访时间6~13(平均9.1±2.9)mo。
结果:患者18例18眼都接受了雷珠单抗治疗,15例15眼行视网膜光凝,3例3眼因玻璃体混浊仅行抗VEGF治疗,1例1眼行青光眼阀植入。其中6例6眼为仅有虹膜新生血管而没有眼压升高的患者,这6例6眼患者经过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后视力提高,眼压控制。已经伴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中,经过雷珠单抗及PRP治疗后,眼压可以控制者4例4眼; 另有7例7眼眼压在雷珠单抗治疗后可以降低,但仍需药物控制; 1例1眼药物控制不良者植入青光眼阀治疗,术后眼压控制,但视力较注射雷珠单抗前变差。所有患者的虹膜新生血管均可以消退。
结论:雷珠单抗可以有效地使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并对眼压控制有所帮助,在早期没有眼压升高的时候效果更好,提示要早期发现虹膜血管并尽早干预。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近4a行20G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病例纳入研究对象,分析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处理。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共23例24眼。年龄24~67(平均49.0±12.0)岁。男17例18眼,女6例6眼。右眼6眼,左眼18眼。
结果:视网膜脱离的24眼中,18眼(75%)无任何症状,为常规检查时所发现; 6眼(25%)为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遮挡就诊时发现。视网膜脱离距离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时间1~223(平均40.7±54.2)d,其中10眼(42%)发生于1wk内,14眼(58%)发生于1mo内。视网膜脱离的直接原因中:新发视网膜裂孔19眼,共27个裂孔;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4眼; 原裂孔未封闭1眼。所有视网膜脱离最终均完全复位。
结论:视网膜新裂孔的发生是导致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最主要原因,应重视术后早期周边视网膜的检查; 经过及时的再次手术,视网膜均可得以复位。
方法:选取复杂视网膜脱离病例100例100眼,均病程≥1mo,合并下方周边视网膜裂孔,脱离区视网膜增殖、至少有一处皱襞。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眼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 对照组50眼采取单纯玻璃体切除治疗,比较两组视网膜解剖复位、矫正视力、术后1wk黄斑中央凹厚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组视网膜解剖复位有49眼(98%),对照组视网膜复位42眼(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2605,P<0.05); 治疗组术后矫正视力:0.254±0.238,对照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9±0.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79,P>0.05); 术后1wk,黄斑中央凹厚度:治疗组272±32.21μm,对照组316±33.46μ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97,P<0.01); 术后1wk内治疗组共有12眼(24%)眼压超过30mmHg,对照组有4眼(8%)眼压超过3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9,P<0.05),术后1mo两组患者眼压均能控制在21mmHg以下。
结论:对于复杂视网膜脱离,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安全、操作准确,相对于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更有助于术后视网膜的解剖复位和黄斑水肿的早期消退。
方法:选取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47例60眼分为两组,A组24例30眼,B组23例30眼。A组应用2.5mm巩膜隧道刀锐性切除角膜上翼状胬肉头部,B组应用有齿镊钝性分离撕除角膜上翼状胬肉头部。分别在术后1、3d,1wk,1mo观察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不适症状。
结果:术后1、3d,B组的角膜修复优于A组。术后1d睁眼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A组较B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15、0.012); 术后3d睁眼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A组较B组严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18、0.015); 术后1wk,1mo不适症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与锐性分离相比较,翼状胬肉手术最好选用钝性分离胬肉头部与角膜粘连。
方法: 选取施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患者75例75眼,以手术眼为手术眼组,以未手术眼为对照眼组。于术后1mo对干眼相关症状、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 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眼压、视力等项目进行检查评分,并比较两组间各项结果差异。
结果:患者术后1mo的平均眼压为16.25±0.46mmHg,与术前3d的眼压45.29±4.39mmHg相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视力0.08±0.06,术前矫正视力:<0.05为23眼,≥0.05~<0.1为16眼,≥0.1~<0.3为36眼。术后1mo矫正视力:<0.05者7眼(9%),≥0.05~<0.1者11眼(15%),≥0.1~<0.3者38眼(51%),≥0.3~<0.5者11眼(15%),≥0.5者8眼(11%),术后平均视力0.15±0.1。患者术眼视力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的术眼干眼症状与对照组眼相比均呈增高趋势,干眼症诊断性试验各项指标与对照眼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在术后对眼表和泪膜功能造成影响,使泪膜稳定性受到破坏而产生干眼症。
方法:将220例440眼患者(2013-01/2015-01来我科确诊为眼睑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高浓度组110例和低浓度组110例,分别采用40U/mL和25U/mL浓度局部注射到上下眼睑轮匝肌、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观察两组BTX-A的用量、治疗效果、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高浓度组BTX-A的用量为48.33±4.02U,低浓度组BTX-A的用量为28.51±3.42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术后疗效评估、起效时间和疗效持续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出现不同程度上睑下垂16例,低浓度组出现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中毒和药物过敏症状,上睑下垂发生后通常在3~6wk内逐渐恢复,严重可以给予盐酸奈甲唑林点眼缓解。
结论:两种不同浓度的BTX-A局部注射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是肯定的,鉴于对上睑下垂并发症的评估,推荐使用低浓度注射。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05/2015-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4例54眼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操作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对照组(额肌瓣两侧不剪开)和观察组(额肌瓣两侧剪开),每组22例27眼。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术后随访情况、眼睑闭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6mo时,两组患儿的正矫率、欠矫率及过矫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在术后1、6mo的上睑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6mo时,两组患儿闭合不全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眼睑自然闭合时的睑裂高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1mo,对照组有2眼额部感觉异常,观察组有3眼; 术后6mo,对照组额部感觉异常者2眼,观察组为3眼,术后均未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睑缘畸形、感染、血肿以及复视等一系列并发症。
结论:额肌瓣剪开与不剪开的总体治疗效果相似,但剪开额肌瓣可以使眼睑上睑活动度增加、眼睑闭合情况得以改善,值得推广。
方法:对各种原因所致无晶状体眼患者29例29眼,配戴RGPCL及框架眼镜,随访6mo,观察其矫正视力、眼表情况及视觉质量。
结果:RGPCL矫正视力优于框架眼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长期配戴RGPCL未见明显角结膜并发症; 患者配戴RGPCL主观视觉质量优于配戴框架眼镜。
结论:RGPCL是矫正无晶状体眼患者高度远视及散光的一种良好选择,患者依从性较好,长期配戴眼表安全性高。
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5眼单条直肌完全麻痹性斜视患者行部分直肌转位术,手术前后眼位、复视、代偿头位及眼球运动情况。随访6mo。
结果:根据22例25眼患者的术前、术中检查结果,采用不同的术式组合:单纯部分直肌转位术2眼,麻痹肌的拮抗肌后退及部分直肌转位术20眼,麻痹肌的拮抗肌后退、部分直肌转位并对侧眼配偶肌后退术3眼。术后20例第一眼位完全正位,代偿头位及复视均消除,2例双眼外直肌麻痹患者轻度欠矫,分别配戴8△、10△三棱镜后复视及代偿头位均消失。斜视度术前100.23△±42.61△,术后0.82△±2.67△(t=10.797,P<0.001)。眼球运动评分术前-4.52±0.51分,术后-2.68±0.63分(t=-19.468,P<0.001)。
结论:部分直肌转位术治疗单条直肌完全麻痹性斜视能有效矫正第一眼位的斜视、复视,消除代偿头位,改善眼球运动,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