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7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两种拉坦前列素类药物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Bernardo de Pádua Soares Bezerra Augusto Alves Pinho Vieira Marcela Nascimento Júlia Carvalho Barbosa Fábio Nishimura Kanadani
    2017, 17(10):1803-180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01
    [摘要](1695) [HTML](0) [PDF 364.85 K](1215)
    摘要:

    目的:比较适利达与类似药物Drenatan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关于降低眼内压的单药治疗疗效。

    方法:该回顾性研究包括62例患者(119眼)。初诊时,正在使用适利达的患者转为使用类似药物拉坦前列素(Drenatan)。12wk后的复诊阶段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Goldmann压平眼压计、立体眼底、前房角镜、超声角膜测厚仪以及自动视野检查。

    结果:使用Drenatan之前和之后平均眼内压分别为12.30±2.02mmHg和12.38±2.05mmHg(P=0.559)。R=0.987显示两者显著相关。

    结论:适利达和Drenatan在降低眼内压方面具有相似功效。该发现对于降低公共卫生成本,维护其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  新型经脉络膜上腔引流房水植入装置Suprajet的疗效观察
    Uzeyir Gunenc Gul Arikan Ferim Gunenc Banu Lebe Sitki Eren Elvan Ocmen Arif Taylan Ozturk
    2017, 17(10):1807-181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02
    [摘要](1819) [HTML](0) [PDF 2.56 M](1198)
    摘要:

    目的:评估一种由睫状体前和脉络膜上腔引流房水的新型植入装置Supraje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该项研究使用5只兔子。每只兔子的一眼植入Suprajet。引流器通过位于上方的透明角膜切口,经由前房置入脉络膜上腔。引流器近端位于睫状体根部,远端位于脉络膜上腔。兔子饲养、观察4wk。使用Tonopen AVIA测量术前和术后的眼压。最后一次随访观察时,兔子被牺牲处死,眼球摘除,进行大体上和组织学的观察评估。

    结果:术前眼压为18.6±6.1mmHg。术后1wk眼压为8.4±1.1mmHg。术后2wk 1只兔子死亡。因此,仅有4只兔子进行了后续观察。术后2wk眼压为11.0±2.8mmHg,术后3wk为9.50±3.1mmHg,术后4wk为11.3±3.3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相比,仅第1周的平均眼压显著降低(P=0.042),术后2wk、3wk和术后4wk的平均眼压无明显变化(P=0.66, P=0.66, P=0.102)。术中并发症包括3眼少量出血。术后2d出血已经完全吸收。对摘除眼球的大体观察发现,1眼中引流器的远端位于玻璃体内,而不是位于脉络膜上腔; 其它3眼引流器的远端位于脉络膜上腔。所有眼中,近端都位于前房角。对摘除眼的组织学检查发现:不规则的胶原蛋白束和纤维沉积,包括引流器周围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

    结论:这一项初始动物研究显示,青光眼中Suprajet植入是一项有前景的术式。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3  阿柏西普治疗雷珠单抗效果不佳的CNV伴难治性色素上皮脱离的疗效
    Sever Ozkan Horozoglu Fatih
    2017, 17(10):1812-181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03
    [摘要](1327) [HTML](0) [PDF 1.30 M](1189)
    摘要:

    目的:评估雷珠单抗反应欠佳患者治疗早期转为阿柏西普治疗疗效。

    方法:该研究包括38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18例反应欠佳患者改用玻璃体内阿柏西普(IVA)每月3次疗法,其余20例反应欠佳患者持续进行玻璃体内雷珠单抗(IVR)治疗,每月增加3次使用。所有改变均行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OCT)评估。

    结果:患者术前平均视力(VA)和黄斑中心厚度(CMT)分别为0.84±0.47 logMAR 和 360±84 μm。经过6次IVR或3次IVR联合3次IVA治疗1mo后,两组患者视力分别为1.1±0.14(P=0.11)logMAR 和 0.48±0.37(P=0.019)logMAR,黄斑中心厚度分别为300±79 μm(P=0.002)和 271±51 μm(P=0.002)。

    结论:对于雷珠单抗治疗反应欠佳患者,减少重复性治疗早期转为使用阿柏西普疗法对于视力康复是更好的选择。

    4  结膜旷置法治疗Ⅱ期义眼台植入时结膜囊缩窄的疗效观察
    程茗 周立萍 李佳 袁洪峰
    2017, 17(10):1817-182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04
    [摘要](1370) [HTML](0) [PDF 6.04 M](1140)
    摘要:
    目的:观察新的结膜旷置法行Ⅱ期义眼台植入,同时处理结膜囊缩窄的治疗效果。

    方法:2008-01/2014-07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114眼眼球摘除术后眼窝内陷、结膜囊缩窄患者,在行Ⅱ期义眼台植入后同时处理结膜囊,从筋膜表面充分分离结膜至穹隆处,将预先制作的透明薄壳眼模置入结膜囊,使结膜瓣后退形成上、下穹窿,同时眼睑闭合时无明显张力。取出透明眼膜,并评估结膜缺损面积(即筋膜暴露面积),根据缺损区垂直径长度分为4组,Ⅰ组:缺损长0~5mm; Ⅱ组:缺损长6~10mm; Ⅲ组:缺损长11~15mm; Ⅳ组:缺损长≥16mm。对所有病例采用旷置球结膜中央缺损区的方法,在上下结膜瓣后退的位置将结膜间断缝合于筋膜上,在义眼台的前部出现筋膜暴露区。如下穹窿浅,联合行下穹窿成形术; 如眼睑闭合张力较大或结膜瘢痕较重,考虑术后结膜挛缩严重的患者联合行睑缘缝合术。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后置入合适的眼模。

    结果:所有患者暴露的筋膜区域于术后逐渐缩小并被结膜覆盖。平均于术后1mo内旷置的结膜区被新生的结膜覆盖完全。结膜缺损区垂直径<5mm均能在2wk内完全移行覆盖,结膜囊形成良好,无需再次手术处理。结膜缺损区垂直径6~10mm能在3wk之内填补覆盖完全,少数患者结膜囊会有少量的收缩,但不影响配戴义眼片。结膜缺损区垂直径11~15mm能在4wk内移行生长覆盖完全,但结膜囊会轻度收缩,可配戴磨小的义眼片,部分术前结膜瘢痕较严重的患者需再次行结膜囊成形术。结膜缺损区垂直径≥16mm也能在6wk以内完全覆盖整个筋膜暴露区域,结膜囊会有较明显收缩,需再次行结膜囊成形联合睑缘缝合术,3mo后拆除睑缘缝线后能够配戴义眼片。有2例出现义眼台暴露,行义眼台暴露修补联合结膜囊成形术,术后结膜囊成形好。

    结论:新的结膜旷置法能够很好地处理Ⅱ期义眼台植入时轻到中度结膜囊缩窄,无需任何移植物,患者损伤轻,减少多次手术。对于处理重度结膜囊狭窄,再手术风险较大,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5  人羊膜上皮细胞混悬液治疗兔急性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张艳艳 刘红玲 张红 傅少颖
    2017, 17(10):1823-182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05
    [摘要](1281) [HTML](0) [PDF 8.51 M](1094)
    摘要:

    目的:结合体外细胞实验和在体动物实验研究羊膜上皮细胞(amnion epithelial cell,AEC)混悬液对兔角膜上皮细胞(cornea epithelial cell,CE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对急性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细胞实验:实验组将AEC及CEC于Transwell小室中培养,上室为AEC混悬液,下室接种CEC,对照组上室仅为培养基,于不同时间点行CCK-8法检测CEC的增殖活性;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NA表达; 细胞划痕法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动物实验:采用改良的兔角膜碱烧伤模型制备方法:将10mm直径环钻轻置于角膜中央,向环钻中央加入NaOH溶液,1min后去环钻迅速冲洗兔眼,随机分三组(空白对照、AEC混悬液滴眼液治疗组、结膜下注射治疗组),于术后每周行裂隙灯显微镜及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情况。第28d摘除眼球并固定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VEGF、mcp-1的表达。

    结果:CCK-8法示AEC混悬液作用后的CEC增殖活性增强(P<0.05); 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PCNA阳性表达增强(P<0.05); 划痕试验示AEC干预后CEC迁移加快。动物实验表明,滴眼液组和结膜下注射组的角膜恢复时间明显缩短,CNV面积均少于对照组(P<0.05),滴眼液组和结膜下注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E染色示治疗组角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更少,组织排列更规则; 免疫组化显示组织中VEGF、mcp-1表达更低(P<0.05),而滴眼液组和结膜下注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EC混悬液促进CEC增殖和迁移,影响CEC生物学行为变化。经AEC混悬液点眼及结膜下注射治疗兔眼碱烧伤后角膜修复加快,且两种方法抑制炎症反应及CNV形成,有望成为治疗急性角膜碱烧伤的新方法。

    6  17-β雌二醇对高糖诱导RPE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矫梦瑶 张洋洋 孙旋 孙凯 康旭聪 蒋巍 陈娜
    2017, 17(10):1830-183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06
    [摘要](1201) [HTML](0) [PDF 2.96 M](1108)
    摘要: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

    方法:RPE细胞传代培养,随机对照法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常规培养基进行处理; 高糖组:100mmol/L葡萄糖作用12h; 17-β雌二醇低浓度组:10μmol/L 17-β雌二醇孵育24h后,加入100mmol/L葡萄糖作用12h; 17-β雌二醇高浓度组:100μmol/L 17-β雌二醇孵育24h后,加入100mmol/L葡萄糖作用12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Hoche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H2DCF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比色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表达。

    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RPE细胞活性逐渐下降,17-β雌二醇能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RPE细胞活力的下降,降低RPE细胞凋亡率,抑制细胞内ROS生成。此外,17-β雌二醇能明显增加RPE细胞内CAT、SOD表达,降低MDA的表达。

    结论:17-β雌二醇能有效抑制高糖对RPE细胞的损伤,从而为用于治疗视网膜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7  红景天苷对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刘礼婷 郑文韬 刘平 张丽娟
    2017, 17(10):1834-183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07
    [摘要](1267) [HTML](0) [PDF 2.74 M](110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对H2O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um cells,HLEC)氧化损伤的影响。

    方法:HLEC传代培养,分为4组:对照组:以正常培养液培养; 氧化损伤组:100μmol/L的H2O2作用12h; 红景天苷低浓度组:10μmol/L红景天苷预处理24h后,加入H2O2作用12h; 红景天苷高浓度组:100μmol/L红景天苷预处理24h后,加入H2O2作用12h。应用MTT法观察红景天苷对HLEC细胞活力的影响;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各组细胞形态变化; DCFH-DA荧光探针检测胞内ROS含量的变化; 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

    结果:红景天苷能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HLEC细胞活力下降,抑制细胞内ROS生成,引起HLEC内SOD、GSH-Px水平的升高及MDA水平的下降。

    结论:红景天苷通过降低细胞内MDA产生,提高细胞内SOD、GSH-Px含量抑制H2O2诱导的HLEC损伤,提示红景天苷可能在HLEC损伤的治疗中具有保护作用。

    8  不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及散光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和干眼及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宋建军 张慧丽
    2017, 17(10):1837-184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08
    [摘要](1715) [HTML](0) [PDF 411.35 K](1005)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及散光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干眼和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7/2016-07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近视和散光患者986例,根据研究对象所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986例研究对象分为SMILE组、FS-LASIK组、SBK组和LASIK组,通过对比各组患者术后25、90d的屈光度、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和高阶影像差各项指标来判定术后视觉质量; 通过对比四组患者术后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S)评分数值来判定患者术后干眼情况; 通过对比四组患者术后的高信号强度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和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以判定患者术后生物力学稳定性。

    结果:FS-LASIK组、SBK组、LASIK组患者手术前后其屈光度、UCVA、BCVA和高阶像差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SMILE组患者手术前后屈光度、UCVA、BCVA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像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BUT时间、FS数值明显下降,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IK组患者术后SⅠt数值明显降低,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CH和CRF值均降低,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MILE、FS-LASIK、SBK及LASIK对治疗近视及散光有同样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9  bFGF滴眼液与羟糖甘滴眼液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及干眼症状的影响
    陈静
    2017, 17(10):1841-184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09
    [摘要](1936) [HTML](0) [PDF 413.00 K](1005)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滴眼液与羟糖甘滴眼液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泪膜稳定性及干眼症状的影响。

    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15例115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分为bFGF组、羟糖甘组及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炎治疗,bFGF组、羟糖甘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以bFGF滴眼液、羟糖甘滴眼液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不同时间点干眼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bFGF组治疗总显效率89.5%比羟糖甘组的70.3%、空白对照组的47.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术后2、5wk干眼症状评分、CFS评分、SⅠt、BU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FGF组术后2、5wk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羟糖甘组及空白对照组,羟糖甘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早期泪膜不稳定,出现干眼症状,bFGF滴眼液、羟糖甘滴眼液干预均能有效恢复患者泪膜稳定性,显著改善干眼症状,其中bFGF滴眼液效果更显著。

    10  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
    梁超群 陈长征 苏钰 易佐慧子
    2017, 17(10):1845-184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10
    [摘要](1781) [HTML](0) [PDF 440.41 K](995)
    摘要:

    目的:观察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5-01/09来我院就诊的急性期发病的单眼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NAION)患者42例4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15眼)、治疗组(27例27眼),所有患者均给予大剂量激素(甲基强的松龙500~1 000mg)、维生素B1、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长春胺缓释胶囊口服治疗,30mg/次,每天2次,疗程为3mo。观察比较两组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平均视野缺损(mean deviation, MD)、平均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ganglion cell complex, GCC)、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P100波潜伏期及振幅等变化。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眼视力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眼MD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2、2.692,P=0.027、0.04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PVEP振幅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2、1.840,P=0.062、0.089); 治疗组与对照组PVEP潜时值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2.018、1.301,P=0.054、0.216); 治疗组与对照组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都比治疗前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萎缩程度更严重。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尚未发现与长春胺缓释胶囊的口服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NAIO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能够起到辅助治疗、减少视神经损伤的作用。

    11  不同染色剂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的应用
    郭蕴颐 徐国兴
    2017, 17(10):1849-185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11
    [摘要](1280) [HTML](0) [PDF 418.05 K](1135)
    摘要:

    内界膜(inner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术是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普遍使用的主流术式。在各种生物染色剂辅助下,ILM剥除手术相关操作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目前应用较多的ILM染色剂有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亮蓝G等。但所有生物染色剂都对视网膜存在潜在的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近年来各种新兴的染色剂及染色法改良层出不穷,本文报告不同染色剂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长链非编码RN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岳秀娟 苏胜 刘平
    2017, 17(10):1852-185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12
    [摘要](1296) [HTML](0) [PDF 462.81 K](1114)
    摘要: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转录子,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主要在表观遗传、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LncRNA的表达异常可能引发各种病理过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为多因素疾病,新近的研究表明,许多LncRNA特异表达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本文中,我们对LncRNA的相关功能、参与DR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以及相关治疗的新近研究进行综述。

    1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许凯 梁丽娜
    2017, 17(10):1856-185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13
    [摘要](1166) [HTML](0) [PDF 413.98 K](1042)
    摘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在眼科的应用和发展,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水平及疗效评价能力大大提高。本文将就近年来AMD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4  影响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帆 张健 周琳 孙冉 方薇
    2017, 17(10):1859-186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14
    [摘要](2290) [HTML](0) [PDF 509.32 K](1197)
    摘要: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稳定性包括偏心、倾斜、旋转及手术前后前房深度的变化,其稳定性是影响术后视觉质量重要因素。对影响白内障术后IOL稳定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术者改进手术方式,提高手术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IOL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内眼情况、术中撕囊的大小和对称性、IOL放置的位置、IOL的材料和设计等。因此,为了使患者看到更光明的世界,白内障手术的方式一直经历着不同的演变,IOL的材料也进行着不断地创新。

    15  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张勇 谢琳
    2017, 17(10):1864-186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15
    [摘要](1304) [HTML](0) [PDF 410.26 K](1489)
    摘要:

    房水由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是前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角膜、晶状体、小梁网等无血管组织提供营养。相较于血液,房水能更好地反映眼内的环境,因此近几年房水中细胞因子检测成为眼科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已经在多种眼部疾病中发现了房水细胞因子的改变,包括青光眼。一些研究认为,房水中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有关,甚至可能影响青光眼滤过术的预后。本文总结了几类细胞因子在青光眼房水中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与青光眼的关系。

    16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秦熙 卢艳
    2017, 17(10):1867-187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16
    [摘要](1594) [HTML](0) [PDF 1.27 M](1116)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等表现。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为Aβ蛋白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从而引起大脑的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视网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延,与中枢神经系统有着相似的组织解剖结构,Aβ斑在其中也有表达。并且,在对AD患者的眼科检查中发现,患者的视网膜出现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黄斑容积变小及视网膜血管密度减少等异常变化,进而表现为视野缺损、对比敏感度下降等症状,出现了神经退行性改变。而且研究发现,视网膜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早于大脑老年斑的形成。此外,研究发现,姜黄素是一种天然安全的荧光染料,可以标记视网膜Aβ斑。以上提示了视网膜有望成为AD的早期诊断窗口。

    17  近视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杨晓玮 张少斌
    2017, 17(10):1871-187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17
    [摘要](1592) [HTML](0) [PDF 422.67 K](1220)
    摘要:

    近视(myopia)不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样也是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近视的发病机制存在各种假说和推测,基本肯定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全球各地对近视相关影响因素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但多数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纵向队列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近视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18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翼状胬肉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及其对泪膜的影响
    白小龙 赵乐乐 崔丽珺
    2017, 17(10):1874-187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18
    [摘要](1323) [HTML](0) [PDF 445.32 K](1027)
    摘要: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三种不同翼状胬肉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其对泪膜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03/2016-03期间收治的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102眼。其中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34例34眼(单纯切除组); 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34例34眼(球结膜瓣组); 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34例34眼(干细胞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伤口修复时间、并发症、裸眼视力、复发率以及手术前、手术后6、12mo三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

    结果:术后三组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39、0.013、0.024),且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17)。术后单纯切除组伤口修复时间为5.67±1.45d,明显大于球结膜瓣组(4.18±0.76d)与干细胞组(4.09±0.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而结膜瓣组与干细胞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937)。术后单纯切除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11.8%,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37),球结膜瓣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9%,而干细胞组未见明显复发患者。术后SⅠt和BUT均明显增加(P<0.05),尤其是结膜瓣组和干细胞组增加比较显著(P<0.001)。而球结膜瓣组和干细胞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845、0.894)。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于治疗血糖和泪膜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相似的疗效及术后泪膜功能,且优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

    19  不同术式对Ⅱ~Ⅲ级核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朱飞 李武军
    2017, 17(10):1878-188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19
    [摘要](1555) [HTML](0) [PDF 471.30 K](1083)
    摘要:

    目的:对比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Ⅱ~Ⅲ级核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影响,探讨目前最常用的这两种手术治疗Ⅱ~Ⅲ级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差异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06/2015-12我院收治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大于2 000个/mm2,晶状体核为Ⅱ~Ⅲ级,随访时间至少6mo,资料完整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4例84眼,其中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42例42眼(小切口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42例42眼(超声乳化组)。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1d,1wk,1、6mo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裸眼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及晶体核分级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和超声乳化组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48.01,P<0.001; χ2=165.97,P<0.001),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裸眼视力均逐渐改善; 术后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74,P<0.001; F=24.56,P<0.001)。超声乳化组术后1d,六角形细胞比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2),但术后1wk即恢复至手术前水平(P=0.894)。术后每个观测点两组间裸眼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六角形细胞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均可提高裸眼视力,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而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的比例影响不明显,两种手术方式对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大于2 000个/mm2,晶状体核为Ⅱ~Ⅲ级核的白内障患者具有相同的疗效和安全性。

    20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PACG
    刘晓静 郭淑玲 栗庆霞 李海冰 任光新 王成娟 郭春强 邢小东 吴怀玲
    2017, 17(10):1883-188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20
    [摘要](1352) [HTML](0) [PDF 392.22 K](1015)
    摘要: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01/2016-01于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80眼,患者平均眼压33.22±3.17mmHg,平均前房深度2.07±0.15mm; 房角镜检查动态下房角关闭≤1/2周。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研究,两组均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A组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2mo对眼压以及前房深度、房角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及前房深度变化:A组平均眼压15.11±3.67mmHg,前房深度3.11±0.08mm; B组平均眼压17.24±1.67mmHg,前房深度2.76±0.15mm,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房角完全开放比较:A组术后房角全部开放的为28例(70%),B组术后房角全部开放的为18例(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21  23G和20G玻璃体切除联合超乳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
    王睿 惠娜 雷春灵 毕春潮 孙文涛 宋虎平
    2017, 17(10):1886-189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21
    [摘要](1606) [HTML](0) [PDF 505.73 K](1070)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23G和20G玻璃体切除手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回顾性研究。对合并白内障的IMEM患者45例45眼,分别实施23G和20G 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90d。对比术中玻璃体切除时间、剥膜时间、平均超声能量(average ultrasound energy,AVE)和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ffective phacoemulsification time,EPT),术前与术后1、7d的眼压,术前与术后30、90d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术后90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结果:23G组玻璃体切除时间为12.57±1.35min,20G组玻璃体切除时间为17.30±1.19min,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2.488,P<0.01)。两组剥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P=0.500)。术后1d,23G组的眼压略低于20G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345,P=0.024)。术后两组患者的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的眼压、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65、1.895、0.689,P=0.499、0.176、0.411)。两组患者的眼压、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1.245、103.06、665.402,P<0.01)。23G和20G不同手术方式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有交互作用(F=13.245,P<0.01),而不同手术方式与不同时间点的BCVA和黄斑视网膜厚度无交互作用(F=1.212、2.293,P=0.283、0.129)。两组的平均超声能量和有效超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6、-0.737,P=0.242、0.465)。术后90d,23G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略高于20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9,P=0.048)。

    结论:23G PPV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IMEM效果确切。和20G相比,23G PPV手术时间短,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小,但存在术中隐性切口漏造成术后一过性低眼压的可能。

    22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POAG合并白内障
    贾烨 陈毕峰 吴承定 黄超平
    2017, 17(10):1891-189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22
    [摘要](1453) [HTML](0) [PDF 390.33 K](991)
    摘要:

    目的:观察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6-02期间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1例21眼,均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进行治疗; 试验组患者21例21眼,均采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滤过泡、视力、眼压等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情况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1、 4wk,试验组患者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术后12wk时,两组患者眼压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wk后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中21眼均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Ⅰ、Ⅱ型),而对照组中则有18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

    结论:采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可靠,其疗效优于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

    23  不同阶段青光眼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陈震 施立红 王卫星
    2017, 17(10):1894-189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23
    [摘要](1166) [HTML](0) [PDF 435.83 K](1097)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阶段青光眼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4-01/2016-08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0例128眼,按照视野平均缺损程度分为轻(观察1组)、中(观察2组)、重(观察3组)三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白内障患者65例130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青光眼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

    结果:两组患者血清IL-2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组患者sIL-2R和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IL-6和IL-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青光眼组患者眼压和近视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中度近视和重度近视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患者低度近视比例少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IL-2、sIL-2R、IL-4、IL-6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患者sIL-2R水平高于观察1组患者,IL-12水平低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P<0.05)。青光眼组患者间IL-2、IL-4、IL-6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患者眼压水平和近视比例均高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者眼压高于观察1组患者(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近视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清IL-12、sIL-2R和眼压水平在神经损伤不同阶段波动明显,说明免疫应答反应和眼压高低参与视神经损伤的过程。

    24  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玻璃酸钠的临床研究
    张庆华
    2017, 17(10):1898-190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24
    [摘要](1286) [HTML](0) [PDF 407.30 K](1002)
    摘要: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4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眼)和对照组(23眼)。观察组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0.4g/L的MMC棉片,缝合结膜瓣前在巩膜瓣下及前房内注入少量玻璃酸钠。对照组仅应用MMC,而不用玻璃酸钠。术后观察前房形成、眼压、角膜内皮损伤、滤过泡形成情况等。

    结果:术后1d观察组眼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d,1、6mo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d,观察组视力下降2眼(9%),对照组8眼(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术后6mo,观察组视力下降0眼(0),对照组5眼(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术后7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浅前房发生情况、术后6mo的滤过泡形成情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项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

    结论: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玻璃酸钠,可以增加手术安全性,有效预防早期浅前房、晚期滤过泡瘢痕化的发生。

    25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王敏 侯力华 王芳 张少华 刘昊
    2017, 17(10):1901-190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25
    [摘要](1434) [HTML](0) [PDF 5.68 M](1154)
    摘要: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Conbercept,0.5mg)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

    方法:将2014-10/2015-10临床确诊的48例48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分为康柏西普组(24例24眼)和对照组(曲安奈德,24例24眼)。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术前和术后1wk,1、3、6、12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玻璃体注射情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相关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前各观察参数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1wk,1、3、6、12mo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各时间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相比,康柏西普组分别下降了130.17±1.72、253.33±3.14、318.00±1.41、20.01±1.21、15.09±1.41μm,无注射康柏西普相关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32.5±2.07、249.67±1.21、317.50±4.23、18.01±1.41、16.09±1.31μm,无注射曲安奈德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6.882,P=0.663>0.05); 在注射和观察12mo内,对照组平均注射2.83±0.72次,康柏西普组注射3.17±0.71次,两组在次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并发症和操作过程方面,对照组前房穿刺4眼(17%),术后高眼压3眼(13%),经降眼压治疗后眼压控制正常,未出现视神经损害,并发性白内障1眼(4%),康柏西普组均未发生以上相关并发症。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是一种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安全的治疗方法。

    2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状态的临床分析
    李娜 胥云霞 严欣
    2017, 17(10):1905-190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26
    [摘要](1205) [HTML](0) [PDF 407.09 K](1136)
    摘要:
    目的:比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组和对照组患者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的风险差异。

    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别记录2014-11/2016-08来院就诊的AMD患者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得分,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AMD组和对照组患者共84例168眼纳入研究。基线资料比较,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53,P=0.004)。相同受教育情况两组MMSE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体认知障碍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P=0.042)。两组患者G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52,P=0.018); 抑郁总患病率及轻度抑郁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2,P=0.012; χ2=5.674,P=0.017); 中重度抑郁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412)。

    结论:AMD患者具有更高的抑郁症患病率,虽然基于受教育程度的分组MMSE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较对照组更易患认知障碍。

    27  抗VEGF辅助PPV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
    范思均 蔡春梅 黄厚斌 梁歌
    2017, 17(10):1908-191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27
    [摘要](1382) [HTML](0) [PDF 462.41 K](1044)
    摘要: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辅助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92例92眼行PPV的PDR患者,根据术前有无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ranibizumab,IVR)分为单纯PPV组(41例41眼)和联合治疗组(51例51眼),其中联合治疗组于PPV术前5~7d进行IVR。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电凝次数、硅油填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mo患眼BCVA及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房水和玻璃体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含量。

    结果: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单纯PPV组,电凝次数少于PPV组,硅油填充、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及玻璃体再积血的几率均低于单纯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治疗组PPV时房水及玻璃体VEGF、PEDF含量低于单纯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治疗组术后3mo患眼BCVA好于单纯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VR联合PPV治疗PDR可降低PPV围手术期VEGF、PEDF水平,减少术中电凝次数,降低术后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及玻璃体再积血发生率,提高视力水平。

    28  玻璃体腔注射不同药物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杨杰 彭南祥 陈季生
    2017, 17(10):1912-191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28
    [摘要](1183) [HTML](0) [PDF 416.34 K](921)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或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

    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50例50眼,分为两组,分别注射曲安奈德和康柏西普,术后7d眼底激光对黄斑区进行局部光凝或格栅样光凝,分别在注药术后14d,1、3mo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术后3mo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将各组各时间点术后检测结果与术前值进行比较,做出客观评价。

    结果:两种治疗方式与治疗前相比,在注药术后14d,激光治疗后1、3mo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曲安奈德组视力提高者分别为76%、80%、68%,康柏西普组视力提高者分别为88%、92%、88%; 两组治疗方式在各个时间段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后1mo最佳矫正视力最好; 与术前相比,两组治疗方式黄斑区厚度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术前、术后14d,1、3mo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曲安奈德组分别为557.5±150.9、 301.7±120.1、262.7±131.2、338.1±146.5μm,术前黄斑区厚度与术后有显著差异性,康柏西普组分别为569.4±135.9、282.3±133.5、259.5±116.4、307.8±122.6μm,术前黄斑区厚度与术后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曲安奈德或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疗效好,但康柏西普治疗效果更优、更安全、更有效。

    29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变化
    龚铠 刘东伟 王炜
    2017, 17(10):1915-191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29
    [摘要](1258) [HTML](0) [PDF 1.22 M](1064)
    摘要: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一阶(first order kernel,FOK)和二阶(second order kernel,SOK)反应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06/2015-05确诊为2型糖尿病,但眼底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2例58眼作为糖尿病组,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二阶反应检查,并与同期门诊检查的正常组对照。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FOK总和反应b波潜伏期无明显延迟,而b波的振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12)。糖尿病组SOK总和反应b波的峰时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3,P=0.025),且b波的振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3,P<0.01)。糖尿病组a波在FOK和SOK中的振幅和潜伏期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b波振幅、潜伏期分别与糖尿病病程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波振幅与病程呈负相关,而b波潜伏期与病程无相关性。

    结论:在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FOK、SOK均有变化,主要反映在b波的振幅变化。

    30  卡波姆眼用凝胶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
    毛越
    2017, 17(10):1918-192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30
    [摘要](1630) [HTML](0) [PDF 414.16 K](1099)
    摘要:

    目的:探讨卡波姆眼用凝胶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干眼症患者120例24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120眼)和对照组(60例120眼),两组患者均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卡波姆眼用凝胶,疗程为1mo。对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眼部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 Ⅰ 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中IL-1β和TNF-α水平、OSDI和F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BUT和SⅠt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泪液中IL-1β水平、TNF-α 水平、OSDI、BUT、SⅠt、FL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P=0.024)。两组患者中无1例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和药物不耐受。

    结论:卡波姆眼用凝胶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聚乙二醇滴眼液,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31  学龄初期儿童近视发生的用眼环境因素构成分析
    赵灿 薛秋洁 刘晓芬 曹文杰 孙丽丽
    2017, 17(10):1921-192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31
    [摘要](1723) [HTML](0) [PDF 1.27 M](1189)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就诊的586例学龄初期儿童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写作业时间、是否弹钢琴和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分布规律。

    方法:收集2016-10/2017-04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12岁学龄初期儿童586例,记录裸眼视力、验光结果; 记录电子产品的累计使用时间(包括电视、电脑、手机、iPad)、写作业时间、是否弹钢琴和户外活动时间的用眼情况。统计分析各年龄组的近视情况、不同年龄组电子产品累计使用时间、写作业时间、是否弹钢琴和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发生的分布规律。

    结果:(1)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初期儿童裸眼视力正常者的分布逐渐减少,儿童以轻度近视为主,轻度近视分布所占比例情况明显高于中度、高度近视;(2)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分布情况:在电子产品的累计用眼量(包括手机、电脑、iPad)中,玩电子产品者占76.8%,不玩电子产品者占23.2%,其中9、10岁玩电子产品的累计用眼时间长,高于其他年龄组。(3)写作业时间分布:学龄初期儿童中,写作业≤1h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写作业>1h者所占比例(37.2% vs 62.8%),其中9、10岁累计写作业时间高于其他年龄组。(4)弹钢琴分布情况:学龄初期儿童中,弹钢琴时间低于1h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弹钢琴时间大于1h者所占比例(89.1% vs 10.9%)。(5)户外活动分布:学龄初期儿童中,户外活动时间≤1h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户外活动时间>1h者所占比例(91.8% vs 8.9%)。

    结论:随着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提前,学习任务繁重,户外活动少,近视发生的年龄提前,而健康体检、健康用眼指导、适当减少课业、增加户外活动对减缓学龄初期儿童近视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2  CBL教学法联合文献综述在眼科学规培住院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胡健艳 陈燕 吴强
    2017, 17(10):1925-192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32
    [摘要](1119) [HTML](0) [PDF 411.62 K](1038)
    摘要:

    目的:在眼科学规培住院医师教学中应用案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法联合文献综述教学模式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选取2015/2016年度眼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作为教学对象,2015年采用传统的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法(对照组),2016年采用CBL教学法联合文献综述训练(试验组)。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年终总结考核,包括理论与操作考核,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增强科研兴趣、提高临床实践四个方面。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显示,试验组的成绩(88.2±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6±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CBL教学法联合文献综述课程的满意度(91%)高于对照组(50%,χ2=8.84,P<0.05),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χ2=6.29,P<0.05)、增强浓厚的科研兴趣(χ2=4.54,P<0.05),提高自身临床诊疗思维能力(χ2=4.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BL教学法联合文献综述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科研素养。

    33  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研究
    张辰星 胡春明 熊洁 刘波 陈玉娟 王娅 蒲美君 杨于力
    2017, 17(10):1928-193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33
    [摘要](1527) [HTML](0) [PDF 1.81 M](1059)
    摘要:

    目的:探讨紫外光照射仪快速跨上皮胶原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4-12/2017-02在我院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52例102眼的临床资料(角膜最大曲率值Kmax<60.0D,角膜厚度≥400μm),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常规行裸眼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地形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角膜内皮镜、眼前节彩照等检查。

    结果: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52例102眼中,男36例70眼,女16例32眼,平均年龄19.5±4.6岁。所有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表)平均为0.84±0.89,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69±0.7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所有患者术前裸眼视力(LogMAR视力表)平均为1.02±0.62,术后裸眼视力平均为0.85±0.5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所有患者术前眼压平均为12.95±4.40mmHg,术后眼压平均为11.92±3.66mmHg,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角膜内皮镜检查结果提示,手术前后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无改变(P=0.552)。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提示,所有患者术后Kmax平均值为50.83±3.48D,较术前Kmax(平均值为52.05±3.63D)降低,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所有患者术后角膜平均曲率值(AveK)为47.74±2.51D,较术前AveK平均值(48.73±4.33D)降低,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术后所有患者采用前节OCT随访角膜胶原交联深度,平均交联深度位于192±23.6μm。角膜厚度值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无1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论: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术后角膜K值有下降的趋势,且随访期间情况稳定。同时对角膜内皮和眼内结构没有损伤,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该治疗方法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式。

    34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付梦军 张浩润 陈丽静
    2017, 17(10):1932-193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34
    [摘要](1089) [HTML](0) [PDF 4.38 M](971)
    摘要:

    目的:探讨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方法:取1家系中3例3眼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角膜移植术后的病变角膜,3眼的1/2角膜组织行HE、PAS、刚果红、Masson、阿辛蓝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以2例2眼正常角膜组织(眼库捐献角膜)作为对照。

    结果: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前弹力层消失,被异常组织代替。HE染色证实病变主要累及角膜前弹力层,PAS、刚果红、Masson染色均为阳性,阿辛蓝染色为阴性。

    结论:该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家系为前弹力层地图型病变,角膜异常沉着物性质为细胞外淀粉样纤维蛋白沉着。

    35  正念减压疗法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杨乐 石蕊 贾莉娜
    2017, 17(10):1936-193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35
    [摘要](1427) [HTML](0) [PDF 408.24 K](1051)
    摘要: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青光眼患者焦虑情绪、依从性及视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64例我院门诊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并长期局部用药控制眼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心理干预;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和常规心理干预的同时进行正念减压疗法。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平均视敏度缺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观察组治疗后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改善POAG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36  频域OCT在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情进展中的作用
    赵军 罗灵 许倩倩 赵宏伟 宫玉波
    2017, 17(10):1939-194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36
    [摘要](1260) [HTML](0) [PDF 380.64 K](986)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频域OCT(spectral domain 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 SD-OCT)与视野的相关性,评估其在监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病情进展方面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01/2016-06在我院就诊的POAG患者48例48眼。随访时间14~62mo。对随访起点及终点的SD-OCT及视野参数进行总结,计算差值。根据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 MD)下降程度(MD下降-2dB)分为视野无进展组及视野进展组。两组SD-OCT各参数的差值与MD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D-OCT各参数对视野进展的评估价值。

    结果:视野无进展组25眼,视野进展组23眼。视野无进展组中SD-OCT各参数与MD均无显著的相关性。视野进展组中,盘沿体积(rim volume)(r=-0.5997, P=0.0007)、杯盘横比(C/D vertical ratio)(r=-0.6309,P=0.0003)、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r=0.4201,P=0.0260)及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r=0.7080, P<0.01)与MD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GCC与MD的变化具有较好的符合性(P=0.013)。

    结论:SD-OCT作为客观的视网膜检查方法,部分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视功能的损害,为POAG病情进展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37  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AMD伴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效果分析
    宋华
    2017, 17(10):1942-194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37
    [摘要](1092) [HTML](0) [PDF 418.96 K](1061)
    摘要:

    目的:探讨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serous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SPED)患者应用雷珠单抗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02/2016-02在我院治疗的渗出型AMD伴SPED患者60例60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ranibizumab,IVR)治疗,检查患者治疗前后最佳视力矫正(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PED高度和容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fovea thickness,CFT)以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结果:患者治疗后1、3、6mo BCVA分别为0.6±0.1、0.4±0.1和0.3±0.1,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治疗后1、3、6mo PED高度和容积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6mo 患者PED高度和容积分别为240.02±35.10μm和0.310±0.120mm3; 患者治疗后6mo CFT为290.02±33.10μm,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m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治疗后1、3、6mo房水VEGF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6mo患者房水VEGF为149.11±28.89pg/mL; 治疗期间未发现有眼内炎、葡萄膜炎等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IVR治疗渗出型AMD伴SPED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PED高度和容积以及房水VEGF浓度,且安全可靠。

    38  OCTA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应用
    蔡萌 田野 王雅丽 沈策英
    2017, 17(10):1945-194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38
    [摘要](1367) [HTML](0) [PDF 6.59 M](1136)
    摘要: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观察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抗VEGF治疗期间的变化,探讨其在监测抗VEGF治疗过程的意义。

    方法:本研究纳入临床确诊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30例30眼。对患眼行玻璃体腔注射10mg/mL雷珠单抗0.05mL,治疗后每月随访病情,随访时间为6mo,每次随访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前置镜眼底检查、OCTA检查。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3、6mo患者BCVA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

    结果:所有患者平均玻璃体腔注射1.70±0.65次。治疗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96±0.17,治疗后1、3、6mo视力分别提高了0.23±0.09、0.34±0.07、0.38±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1、8.191、8.894,P<0.05)。治疗前平均CMT为281.07±13.72μm,治疗后1、3、6mo分别下降了19.73±9.02、37.62±15.41、46.15±25.16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07、13.360、9.531,P<0.05)。注射后OCTA显示CNV血管网直径缩小,密度降低。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OCTA能无创、快速获得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图像,为诊断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和监控其治疗效果提供有力工具。

    39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疗效
    宋学英 齐绍文 王浩 谢培培
    2017, 17(10):1949-195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39
    [摘要](1293) [HTML](0) [PDF 416.57 K](1141)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对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5-01/2016-06 临床确诊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23例23眼,入院后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4~5d后行23G玻璃体切割和硅油填充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情况,以及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和并发症情况。随诊6~9mo。

    结果:曲安奈德注射后前房反应均减轻,眼压升高,由入院眼压4.02±1.47mmHg升高到术前13.69±4.68mmHg,术后升高到17.72±5.88mmHg,入院时眼压与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末次随访视力较术前均有所改善,视力术后≥0.3者9眼(39%),术后≥0.05者18眼(78%)。术后1wk,1、3mo和末次随访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复位情况:手术后2wk有23眼(100%)全视网膜在位,一次视网膜解剖复位率87%,二次视网膜解剖复位率100%。术后1mo时3眼出现下方视网膜局限性脱离,经二次手术巩膜外垫压后视网膜复位。无眼内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眼内感染、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一过性高眼压7眼,均出现在术后12~14d,减少局部激素滴眼液使用和点用降眼压滴眼液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结论: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进行预手术处理,能够提高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疗效,降低手术难度,提高视力,避免了全身使用激素的副作用。

    40  石骨症患者在内窥镜联合影像导航下行视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护理
    马智玉 蘧荣荣 吴文灿 陈彩芬 涂云海
    2017, 17(10):1952-195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40
    [摘要](1281) [HTML](0) [PDF 499.24 K](1037)
    摘要:

    目的:探讨8例8眼石骨症患者在内窥镜联合影像导航下经蝶筛径路行视神经减压术术中不同于常规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提升护理配合质量。

    方法:收集本院于2012-02/2016-11收治的8例8眼(左眼3例,右眼5例)石骨症患者,在内窥镜联合影像导航下行视神经减压术,术前、术后需增加眼部检查资料比如视力、影像学等,对其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

    结果:患者8例8眼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大量出血,视力从术前2.5±2.1提高到3.4±1.9,平均提高0.9±0.9; 1例患者术中出现脑脊液鼻漏立即行脑脊液漏修补,术中、术后对该脑脊液鼻漏患者进行体位引流、病情监护、意识评估等专业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结论:巡回护士对石骨症患者术中所出现的并发症及影像导航连接、使用进行高难度技能性配合,洗手护士备齐手术器械与耗材,熟练的传递器械并对器械进行精细化管理、使用与维护,两者的默契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实施的关键。

    41  强脉冲激光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李经纬 杨燕宁 黄林英 柯兰
    2017, 17(10):1956-195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41
    [摘要](4100) [HTML](0) [PDF 3.53 M](1173)
    摘要:

    目的:研究强脉冲激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对睑板腺功能障碍(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治疗效果,观察IPL是否改善MGD患者的症状。

    方法: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研究。选取2016-11/2017-02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MGD患者21例42眼。检查方法: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眼表分析仪、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所有患者每次IPL治疗间隔3wk,共行3次IPL治疗,1mo后门诊随访复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结果差异。

    结果:治疗后,21例42眼患者OSDI评分降低,治疗前均值为30.18±4.07分,治疗后均值为24.87±4.32分; 第一次泪膜破裂时间(first BUT)提高,治疗前均值为5.37±0.82s,治疗后均值为7.12±0.74s; 平均泪膜破裂时间(mean BUT)提高,治疗前均值为7.73±1.14s,治疗后均值为11.37±2.23s; 睑板腺分泌物评分降低,治疗前均值为1.57±0.52分,治疗后均值为1.22±0.52分;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治疗前均值为0.82±0.41分,治疗后均值为0.51±0.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2.68、3.31、2.78、2.61,P<0.05)。

    结论:IPL可以有效改善MGD患者主观症状,改善睑板腺阻塞,是MGD治疗的重要手段。

    42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两种缝合方式对术后角膜愈合及疼痛分析
    陶丽惠 宋峰伟
    2017, 17(10):1960-196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42
    [摘要](1400) [HTML](0) [PDF 415.94 K](1044)
    摘要:

    目的:研究间断缝合与连续加锁缝合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角膜愈合及疼痛评分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06/2016-06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92眼,根据术中结膜瓣缝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48眼采用间断缝合法,B组44眼采用连续加锁缝合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其术后2h,1d,1wk时疼痛情况以及采用荧光素钠染色分别于术后1d,1wk评价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情况。

    结果:B组术后2h的VAS疼痛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B组术后1d,1wk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1d角膜上皮愈合评分(4.04±1.46分)与A组(4.30±1.4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后1wk角膜上皮愈合评分(0.54±0.32分)与A组(0.86±0.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中,与间断缝合法相比,采用连续加锁缝合法能够部分缓解患者术眼的疼痛症状,有助于角膜创口的愈合。

    43  眼眶减压术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效果
    胡绍柱 陈珍 董万江
    2017, 17(10):1963-196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43
    [摘要](1240) [HTML](0) [PDF 410.40 K](1095)
    摘要:

    目的:探讨眼眶减压术治疗Graves眼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1-02/2016-02在我院治疗的Graves眼病患者55例77眼,均行眼眶减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6mo视力、眼球突出度及并发症。

    结果:患者术后6mo最佳矫正视力(0.23±0.09)明显较术前(0.46±0.07)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术后6mo眼球突出度(16.20±1.99mm)明显较术前(20.13±1.87mm)有所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CAS评分≤3分眼数为56眼(73%),明显较术前15眼(19%)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共有50眼(65%)存在色觉障碍,术后有42眼(55%)视觉障碍明显改善,8眼(10%)无变化; 77眼术后6mo眼球突出度平均下降3.87±1.03mm; 术后出现新复视患者5例8眼,新发复视率10%,随访3mo后,复视消失。

    结论:眼眶减压术治疗Graves眼病是一种有效方法,但应注意术后复视等并发症发生。

    44  两种术式修复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后重度欠矫的疗效比较
    陈欣 李婷 银丽
    2017, 17(10):1966-196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44
    [摘要](1197) [HTML](0) [PDF 396.06 K](1044)
    摘要:

    目的:观察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后重度欠矫的患者再修复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后重度欠矫患者46例67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33眼采用联合筋膜鞘(conjoint fascial sheath,CFS)悬吊术进行修复; B组23例34眼采用Whitnall韧带悬吊术进行修复,术后随访6mo,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矫正有效率、复发率及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我院采取该两种术式对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后重度欠矫患者均有较高的矫正有效率,但两种术式矫正有效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Whitnall韧带悬吊术修复的患者复发率小于CFS悬吊术,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FS 悬吊术后眼睑闭合不全发生率小于Whitnall韧带悬吊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FS 悬吊术及Whitnall韧带悬吊术对于额肌瓣悬吊术后重度欠矫的上睑下垂患者均有较高的矫正有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Whitnall韧带悬吊术具有损伤小、易操作等优点,而CFS 悬吊术具有可重复性强、眼睑闭合不全发生率低等优点。

    45  兜带式后巩膜加固术后感染情况分析
    青格勒图 新吉夫 李琳 陆蓓
    2017, 17(10):1969-197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45
    [摘要](1196) [HTML](0) [PDF 430.57 K](956)
    摘要:

    目的:分析兜带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术后发生感染情况。

    方法:分析2014-06/12期间本院采用兜带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167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感染率、病原菌耐药情况,分析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果:患者167例286眼中,术后10例18眼发生感染,患眼感染率6.3%,10例18感染眼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3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4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两组手术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手术时间、术者实施手术次数、术中护理配合人员年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因素有可能与兜带式后巩膜加固术术后感染相关。

    结论:兜带式后巩膜加固术后感染,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最常见,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较为敏感。缩短手术时间,采用有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配合,减少患者手术次数,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

    46  一个中国汉族家系共同性外斜视KIF21A基因的突变分析
    王慧 李永蓉 纪风涛
    2017, 17(10):1973-197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46
    [摘要](1239) [HTML](0) [PDF 2.59 M](1055)
    摘要:

    目的:研究一个汉族家系共同性外斜视KIF21A基因的外显子突变情况及其意义。

    方法: 收集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一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家系,提取家系中5位成员的外周血DNA,通过PCR扩增,Sanger测序与NCBI中的KIF21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 在我们收集的家系中没有检测到任何外显子基因突变,发现4个外显子附近的内含子突变,即c.735+85A>C、c.2664-49T>C、c.3985+45A>T、c.*472A>G。

    结论: KIF21A基因可能不是我们收集的共同性外斜视家系的致病基因。

    47  陕西省西安市低龄儿童弱视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萍 汪晓瑜 王小莉
    2017, 17(10):1976-197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47
    [摘要](1279) [HTML](0) [PDF 400.64 K](1076)
    摘要:

    目的:分析陕西省西安市低龄儿童弱视发病现状,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不重复抽样本市2012-03/2016-04期间8所幼儿园的10 268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主要行视力、眼位及眼球运动等检查,并予以10g/L阿托品散瞳验光,行眼底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统计弱视儿童528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健康儿童50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儿童弱视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经调查统计,陕西省西安市低龄儿童弱视发病率约5.14%,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发病率最高(61.4%),且病变程度多为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24.1%)、斜视性弱视(12.9%)次之,少见形觉剥夺性弱视(1.7%)。经一般资料分析,两组母亲妊娠年龄、孕周及孕次、父母吸烟史、近视家族遗传史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母亲妊娠年龄大、孕周时间短、母亲有吸烟史、有近视家族遗传史均是诱发低龄儿童弱视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陕西省西安市低龄儿童存在一定弱视发病风险,应予以重视,并予以眼保健知识宣教,定期组织视力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8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中心凹在儿童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中的临床意义
    李菲菲
    2017, 17(10):1979-198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48
    [摘要](1228) [HTML](0) [PDF 384.86 K](945)
    摘要:

    目的:分析眼轴长度与屈光度数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儿童远视屈光参差弱视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5-01/2017-01在本院接受治疗被诊断为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103例,均为单眼发病,发病眼设为试验组(103眼),另一正常眼为对照组(103眼); 检测患儿眼轴长度、屈光度数、黄斑中心凹厚度、矫正视力、屈光度和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的平均厚度。

    结果:两组对象在眼轴、屈光度和矫正视力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对象在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儿矫正视力、眼轴与黄斑中心凹、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屈光度与黄斑中心凹、视盘周围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远视屈光参差弱视患儿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厚度比正常眼要厚,弱视眼视盘周围的神经纤维层厚度和对侧眼无显著差异,屈光度和眼轴与视盘的周围神经纤维层和黄斑的中心凹厚度没有显著的关联。

    49  屈光矫正方式对空中乘务员眼表的影响
    苏安乐 刘钊
    2017, 17(10):1982-198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49
    [摘要](1159) [HTML](0) [PDF 1.16 M](1133)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矫正方式对空中乘务员眼表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4-09/2016-09我院门诊就诊的空中乘务员42例84眼纳入研究。按屈光矫正方式的不同,分为4组:角膜屈光手术组、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组、硬性角膜接触镜配戴组、对照组。分析就诊时的临床检查指标:OSDI调查问卷评分、睑缘形态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荧光素染色评分、泪河高度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 Ⅰ test,SⅠt)结果。

    结果:相比对照组,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组和角膜屈光手术矫正组的OSDI评分明显上升、泪河高度明显降低、BUT明显缩短、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增高、泪液分泌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硬性角膜接触镜配戴组的上述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睑缘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82,P=0.45)。

    结论: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改善空中乘务员的眼表不适。

    50  神经梅毒患者22例神经眼科表现分析
    樊小娟 赵杰 魏世辉
    2017, 17(10):1985-198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7.10.50
    [摘要](1453) [HTML](0) [PDF 433.12 K](1177)
    摘要: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患者神经眼科表现的临床特征。

    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病例分析方法。共分析神经梅毒患者22例39眼,其中男17例30眼,女5例9眼,年龄34~65(平均49.6)岁。描述并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视力、瞳孔、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改变以及与眼球运动相关的颅神经病变。并分析血清及脑脊液检验结果。

    结果:临床表现为视神经萎缩11例22眼,其中1例1眼伴左眼动眼神经麻痹; 视神经炎急性期3例5眼,视神经视网膜炎4例6眼; 伴有视盘水肿的脉络膜视网膜炎1例2眼;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1眼; 仅表现为阿罗瞳孔2例3眼。在所有病例中,有阿罗瞳孔体征的共10例19眼。所有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TPPA)检查均为阳性, 21例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19例阳性,2例阴性。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RPR、脑脊液蛋白、白细胞计数,13例脑脊液RPR阳性,18例脑脊液蛋白大于450mg/L,13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大于5个/mm3

    结论:累及神经眼科的神经梅毒患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多为双眼同时或相继发生的视神经疾患,少数可表现为视神经以外的其他颅神经麻痹,容易误诊而导致不能及时进行病因学治疗,造成视功能严重损害。综合病史、临床表现、眼科检查及血清、脑脊液等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