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19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Articles in English
    • Catquest-8SF量表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2019, 19(2):179-18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01

      摘要 (1431) HTML (0) PDF 794.40 K (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应用Catquest-8SF量表研究PHACO+SIOL植入术患者主观报告的效果,评估Catquest-8SF量表在中国北方白内障人群的适用性及其对白内障手术的敏感性。

      方法:前瞻性临床病例随访研究。泰安市中心医院白内障患者术前和术后3mo完成面对面的Catquest-8SF量表填写。

      结果:术前共120例白内障患者完成了Catquest-8SF量表。术前Catquest-8SF量表得分与术前双眼加权logMAR视力及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01),无全身合并症的患者量表得分高于有全身合并症的患者(P<0.05)。102名(85%)患者完成术后3mo量表,单眼手术组和双眼手术组比较,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t=10.404, P<0.001),术后量表得分均明显提高(P<0.001)。两组在量表得分提高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2%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满意度与量表得分的提高值显著相关(P<0.05)。

      结论:中文版Catquest-8SF量表在我国北方ARC人群中适用性好,简短高效,可以作为白内障常规临床评估的一部分。

    •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联合TECNIS Symfony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价

      2019, 19(2):188-19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02

      摘要 (2405) HTML (0) PDF 4.11 M (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联合TECNIS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中近全程视力、对比敏感度,主观满意度,综合评价TECNIS Symfony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

      方法:收集我院目前已实施40例55眼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联合TECNIS Symfony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资料,检测术后3mo裸眼远视力(5 m)、中视力(67 cm)及近视力(40 cm),绘制离焦曲线,根据多焦晶体满意度调查表并计算脱镜率。

      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mo,所有患者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无明显偏位或倾斜。术后3mo, 5 m、67 cm、40 cm平均裸眼LogMAR视力分别为:-0.04±0.08, -0.17±0.22, 0.37±0.17。总体脱镜率95%。不同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较普通单焦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无明显下降。无中等或严重光学干扰现象发生。远中近各功能区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9.0,7.0分。

      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联合TECNIS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可获得满意的远中裸眼视力和基本满足日常生活的近视力,术后光学干扰少,脱镜率高,患者满意度高。

    • 持续高眼压对急性大发作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手术的影响

      2019, 19(2):194-19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03

      摘要 (1009) HTML (0) PDF 1.29 M (8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持续高眼压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期行白内障手术的影响与其相关因素分析,并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武汉同济医院眼科收治的284例293眼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期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前眼压,将病人分为三组,术前用全身及局部药物眼压可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组1),共188例; 术前眼压不能用药控制在正常范围,但行一次前房穿刺治疗后,眼压在用药物或不用药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的(组2),共61例; 术前多次前房穿刺放液仍不能维持正常眼压(组3),共44例。组1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组2和组3行白内障摘除和房角分离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以及房角镜检查结果。术前及术后测量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各组术后一周眼压控制率分别为:组1(100%),组2(95%),组3(82%)(组2眼压控制率高于组3, χ2=4.795,P<0.05)。视力提高率分别为:组1(92%),组2(84%); 组3(52%)。各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加深,但组3中术后房角粘连范围显著高于组1和组2。组1和组2未出现术后前房积血,而组3中18%患者术后出现前房积血。

      结论:对于持续高眼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术前各种措施将眼压降至正常后再行白内障手术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术前多次前房穿刺放液仍不能维持正常眼压眼,术后存在较大的房角粘连和前房出血风险。

    • >实验论著
    • 氢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衰老的保护机制

      2019, 19(2):200-20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04

      摘要 (991) HTML (0) PDF 3.24 M (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氢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衰老的保护机制。

      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NaIO3处理组)和治疗组(H2水灌胃组)。模型组通过鼠尾静脉注射NaIO3溶液建立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模型; 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 治疗组予富含H2的饮用水灌胃后造模。利用SA-β-gal染色检测视网膜衰老情况。收集小鼠视网膜,western-blot检测DNA损伤反应相关蛋白ATM、NF-κB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DNA修复相关蛋白HMGB1的表达。

      结果:SA-β-gal染色显示,治疗组蓝绿色沉淀较模型组相比减少。western-blot结果显示治疗组中DNA损伤反应相关蛋白ATM、NF-κB、Cyclin D1相对表达量(0.10±0.009、0.32±0.01、0.19±0.002)较模型组(0.77±0.08、0.70±0.02、0.36±0.01)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而治疗组中DNA修复相关蛋白HMGB1相对表达量(0.927±0.06)较模型组(0.383±0.07)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氢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DNA损伤减弱视网膜衰老。

    • 五苓散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2019, 19(2):204-20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05

      摘要 (1187) HTML (0) PDF 4.31 M (1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五苓散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采用五苓散水煎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大鼠右眼球内注射康柏西普。给药12wk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伊文思蓝(EB)渗漏试验观察大鼠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

      结果: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视网膜组织EB渗透量、CRP和sICAM-1表达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组织EB渗透量、CRP和sICAM-1表达均低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结构紊乱,视网膜水肿,VEGF表达明显升高; 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神经节细胞排列较清晰,水肿减轻。

      结论:五苓散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减轻水肿,保护血-视网膜屏障。

    • 石斛酚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2019, 19(2):209-21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06

      摘要 (1253) HTML (0) PDF 4.25 M (10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石斛酚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的醛糖还原酶(AR)通路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s分为5组:正常组(葡萄糖5.5mmol/L)、甘露醇组(葡萄糖5.5mmol/L +甘露醇24.5mmol/L)、高糖组(葡萄糖30mmol/L)、石斛酚组(葡萄糖30mmol/L+石斛酚5μmol/L)、依帕司他组(葡萄糖30mmol/L+依帕司他1μmol/L)。通过MTS实验检测细胞活力,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 qRT-PCR法检测AR、HIF-1α及VEGF的mRNA表达。

      结果:DCFH-DA荧光探针法结果显示石斛酚可明显降低高糖环境下细胞内的ROS水平。与高糖组相比,石斛酚组NF-κB的蛋白表达,AR、HIF-1α及VEGF的mRNA表达也都明显下降。依帕司他组的AR及NF-κB表达趋势与石斛酚组一致。

      结论:石斛酚与依帕司他都可抑制AR/NF-κB通路的激活,同时石斛酚还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RMECs氧化应激反应。石斛酚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帮助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

    • >临床论著
    • miR-130b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促癌机制研究

      2019, 19(2):214-22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07

      摘要 (1130) HTML (0) PDF 12.16 M (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检测miR-130b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的表达并初步探究其促癌机制。

      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130b在人RB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人RB细胞系(HXO-Rb44与Y79)中的表达; 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miR-130b过表达及干扰前后HXO-Rb44与Y79细胞中PTEN的表达水平; 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miR-130b与PTEN的靶向关系; 采用共转染实验考察PTEN与miR-130b影响RB细胞系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关系。

      结果:miR-130b在RB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ACBRI-181细胞比较,miR-130b在HXO-Rb44与Y79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RB癌组织比较,PTEN在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 miR-130b表达水平与PTE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P<0.001)。过表达miR-130b后的HXO-Rb44细胞PTEN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干扰miR-130b后的Y79细胞PTEN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miR-130b mimics+PTEN-NC组比较,miR-130b mimics+wt-PTEN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共转染miR-130b mimics+PTEN-NC HXO-Rb44细胞p-Akt 308与p-Akt 47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共转染miR-130b mimics+PTEN HXO-Rb44细胞中,以上三种蛋白表达水平均未发生明显改变。

      结论:miR-130b在RB组织及细胞系中呈高水平表达,PTEN为miR-130b的靶基因,miR-130b可能是经负向调控PTEN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产生影响,最终发挥促癌作用。

    •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房水中IL-8及其受体的表达

      2019, 19(2):221-22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08

      摘要 (978) HTML (0) PDF 1.35 M (9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房水中IL-8及其受体1、2(CXCR1、CXCR2)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6-04/2018-03本院收治的PCV患者67例作为PCV组,另选取白内障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患者房水中IL-8、CXCR1、CXCR2 mRNA表达量,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量所有受试者BCVA,OCT检测CMT,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L-8、CXCR1、CXCR2对PCV的诊断价值; 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PCV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V组患者房水中IL-8、CXCR1、CXCR2 mRNA表达升高,BCVA降低,CMT升高(均P<0.05)。PCV组患者房水中IL-8、CXCR1、CXCR2水平与BCVA(LogMAR)呈正相关(r=0.438、0.346、0.385,均P<0.05),与CMT呈正相关(r=0.378、0.606、0.357,均P<0.05)。IL-8、CXCR1、CXCR2、BCVA、CMT是PCV发生的危险因素。IL-8、CXCR1、CXCR2诊断PC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60、0.812。

      结论:PCV患者房水中IL-8、CXCR1、CXCR2表达均升高,其不仅与患者BCVA和CMT相关,且与PCV的发生有关,可能成为PCV的潜在预测指标。

    • >Meta分析
    • 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2019, 19(2):225-23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09

      摘要 (1299) HTML (0) PDF 4.09 M (9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近年来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的疗效。

      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纳入2014-01-01/2018-06-01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资料提取与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研究,全部为中文文献,合计1 0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对比,普拉洛分联合玻璃酸钠对患者BUT、SⅠt、FL、干眼症状及总体疗效有明显改善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

    • >文献综述
    • CRISPR/Cas系统在人眼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2019, 19(2):232-23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10

      摘要 (1385) HTML (0) PDF 455.66 K (8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CRISPR/Cas系统原是在细菌的免疫系统内发现的用来抵抗外源遗传物质(如噬菌体病毒)的一种防御系统。由于其精确的靶向功能,CRISPR/Cas系统被开发成一种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本文回顾性研究相关文献中关于CRISPR/Cas系统在人眼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并进行总结。

    • 中药单体对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现状

      2019, 19(2):236-23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11

      摘要 (1161) HTML (0) PDF 445.04 K (9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概述中药单体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通过检索近十余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概述中药单体抑制眼内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阐述中医药在眼内新生血管研究领域具有的潜在优势,为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 乙胺丁醇相关视神经病变

      2019, 19(2):240-24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12

      摘要 (1778) HTML (0) PDF 420.69 K (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乙胺丁醇(ethambutol, EMB)是一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其具有的眼毒性是EMB最重要且严重的并发症。早期的乙胺丁醇相关视神经病变(ethambutol optic neuropathy,EON)是可逆的,延迟的诊断会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早期检测在EON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EON的危险因素、早期检测、治疗和预防做一综述。

    • 炎症因子在圆锥角膜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19, 19(2):244-24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13

      摘要 (1344) HTML (0) PDF 1.06 M (11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圆锥角膜(keratoconus,KC)是一种渐进性角膜变薄性疾病,通过角膜膨隆,导致锥状外观,瘢痕形成以及视力下降。各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眼摩擦,隐形眼镜磨损,紫外线照射)都与其病因相关。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外,在此过程中炎性发病机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重视。本文涵盖了与之最相关和最近发表的关于炎症生物标志物,以进一步阐述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以期为圆锥角膜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非恒定像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019, 19(2):248-25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14

      摘要 (1174) HTML (0) PDF 430.99 K (1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不断发展,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估成为了研究热点,而像差正是影响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IOL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在光学设计上做出了很大改进,由于传统的球面IOL具有正球差,不能矫正正常人角膜存在的正球差,因此改良为具有负球差、零球差的非球面IOL,前者可矫正角膜正球差、提高对比敏感度、改善视觉质量,但如果光学位置不匹配,将形成对视觉效果影响更大的其他高阶像差; 后者虽然对偏中心和偏位有很好的耐受性,但仍不能抵消来自角膜的正像差。非恒定像差IOL的问世为白内障医生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拟对像差的概念、不同种类非球面IOL的设计原理及优缺点、非恒定像差非球面IOL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等方面进行阐述。

    • 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的联合药物治疗进展

      2019, 19(2):252-25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15

      摘要 (1509) HTML (0) PDF 447.99 K (1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是RVO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黄斑水肿的产生被认为与静脉阻塞以后缺血缺氧诱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炎症因素导致的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相关,因此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或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治疗方式。由于这两种药物作用机制、药效持续时间、不良反应以及价格等方面各有不同,已有多个联合两类药物治疗RVO并发ME的研究报道。本文就联合用药的疗效、注药次数及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一简短综述。

    • 激素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研究现状

      2019, 19(2):256-25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16

      摘要 (1200) HTML (0) PDF 454.63 K (8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糖皮质激素作为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药物,其控制炎症、改善脉络膜脱离效果明显,为手术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其对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和视功能改善的作用眼科学者各持己见。关于术前激素使用与否、使用时间和使用方式,眼科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对相关知识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可行的参考依据。

    • >临床研究
    • 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SBL-3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

      2019, 19(2):260-26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17

      摘要 (1153) HTML (0) PDF 396.95 K (8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SBL-3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02/2017-12期间本院诊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45眼)和观察组(45例45眼)。对照组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观察组植入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SBL-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裸眼视力、VF-14量表评分、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及术后对比敏感度。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VF-14量表评分及角膜内皮细胞情况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12wk,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VF-14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明光及暗光对比敏感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角膜内皮细胞情况、明光眩光及暗光眩光对比敏感度无明显差异(均P>0.05)。

      结论: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SBL-3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的视觉质量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且对角膜的不良影响较小。

    • 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撕除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视力和视物变形的影响

      2019, 19(2):264-26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18

      摘要 (1104) HTML (0) PDF 1.70 M (7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撕除术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视物变形程度的影响。

      方法:对31例31眼IMEM患者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撕除术进行治疗,并检查患者手术前后BCVA、CMT、椭圆体带(IS/OS)连续性和黄斑形态,评估治疗效果并研究BCVA与手术前后黄斑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可能对手术结果造成的影响因素。

      结果:患者术前平均BCVA和CMT分别为0.59±0.14和429.35±86.17μm,术后6mo时分别降低至0.38±0.09和304.87±62.54μm(P<0.05)。术后患者视物变形程度逐渐减轻,且术后1、3、6mo时患者视物变形程度低于术前水平(P<0.008)。术后1mo时患者IS/OS连续比例为65%,与术前(52%)比较无差异(P>0.008),术后3、6mo时IS/OS连续比例分别为81%和90%,与术前比较有差异(P<0.008),术后1、3、6mo时正常型黄斑形态患者比例为26%、52%和77%,与术前比较有差异(P<0.008),术后6mo时正常型黄斑形态患者比例与术后1mo比较有差异(P<0.008)。IMEM患者术后BCVA与术前IS/OS连续性、术前黄斑形态、术后IS/OS连续性和术后黄斑形态均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与术前BCVA、术后CMT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

      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撕除术治疗可明显降低IMEM患者CMT,改善IS/OS完整性和黄斑形态,从而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物变形程度。

    • Nrf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19, 19(2):268-27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19

      摘要 (1109) HTML (0) PDF 1.12 M (9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6-01/2017-01在我院治疗的38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DWR)组181例,增生期DR(PDR)组62例和非增生期DR(NPDR)组143例。另外,收集120例非糖尿病且无视网膜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Nrf2基因启动子rs672196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

      结果: DWR组与对照组比较,rs672196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差异(P>0.05); PDR组和NPDR组分别与对照组和DWR组比较,突变纯合子(AA基因型)和突变基因(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和NPDR组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6721961位点A等位基因与DR发生相关(OR=1.532, 95%CI :1.169~2.008, P=0.014)。

      结论: Nrf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DR遗传易感性相关。

    • 1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肾功能的关系

      2019, 19(2):272-27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20

      摘要 (1181) HTML (0) PDF 414.35 K (8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09/2018-05在我院眼科和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1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根据眼底情况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5例、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5例和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受检者的一般情况,并检测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尿α1-微球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

      结果:四组受检者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肾小球率过滤、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值有明显差异(均P<0.05),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均P<0.05)。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呈正相关(rs =0.498,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s=-0.481,P<0.05)。PDR组患者大量尿蛋白(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300mg/g)发病率为67.5%,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发病率高达65.0%。

      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肾功能关系密切,肾功能异常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高,检测肾功能有助于预测其发生发展。

    • 利拉鲁肽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视网膜神经保护作用

      2019, 19(2):275-27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21

      摘要 (1160) HTML (0) PDF 496.85 K (9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于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NPDR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降血糖,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降血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mo糖化血红蛋白、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的P100波幅值和P100潜伏期、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ull field electroretinogram,F-ERG)的震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总波幅值和明、暗适应3.0的a波、b波的振幅变化。

      结果:治疗后6mo,试验组和对照组Ops总波幅值较治疗前均增加(均P<0.01),试验组Ops总波幅较对照组高(P=0.049)。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明、暗适应3.0的b波振幅较对照组高(P=0.001、0.014); 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暗适应3.0的a波振幅无差异(P=0.505、0.441、0.193)。治疗后试验组明、暗适应3.0的b波振幅较治疗前增加(P<0.01、P=0.019),明、暗适应的a波振幅较治疗前增加,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0.147)。

      结论:利拉鲁肽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轻、中度NPD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功能,对DR的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超声乳化术后干眼

      2019, 19(2):280-28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22

      摘要 (1391) HTML (0) PDF 468.18 K (8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疗效及对泪液氧化应激指标及TNF-α、IL-6水平影响。

      方法:选取2016-02/2018-02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112例172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86眼,其中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眼表、泪液功能以及泪液中氧化应激指标和炎性因子指标。

      结果:观察组治疗4wk后总有效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2%(P=0.001)。两组患者术前1d的FL、BUT以及SⅠt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L均明显降低,术后治疗4、8、28d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 BUT和SⅠt均明显升高,术后治疗4、8、28d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泪液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脂质(L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C)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MDA和LP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和TA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泪液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和IL-6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

      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干眼效果显著,不仅能促进泪膜稳定性,还能减少泪液分泌和角膜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指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 直肌边缘切开术治疗不同类型外斜视术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

      2019, 19(2):285-28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23

      摘要 (1120) HTML (0) PDF 396.62 K (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直肌边缘切开术治疗不同类型外斜视术后双眼视觉的变化。

      方法:将外斜视患者59例根据斜视类型分三组:间歇性外斜视组(组1)为27例、恒定性外斜视组(组2)为21例及外斜V征组(组3)为11例。手术前后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觉三级功能。随访6mo,记录数据并分析。

      结果:各组双眼视觉的比较:(1)术后Ⅰ级同时视功能:术后1mo,组1(22例,81%)同时视的恢复优于组2(11例,52%)及组3(5例,46%)(P<0.05)。(2)术后II级融合功能:术后1、3、6mo,三组融合功能均有差异(P<0.05)。术后6mo组1间歇性外斜视(20例,74%)融合功能的恢复优于组2恒定性外斜视(9例,43%)及组3外斜V征(4例,36%)。术后6mo组1(17.15°±9.19°)融合范围显著大于组2(9.00°±8.64°)(P=0.004)。(3)术后III级远立体视:组1(9例,33%)术后远立体视的恢复较好,但三组术后远立体视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且恢复时间较长。(4)直肌边缘切开术后患者双眼视觉三级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术前(P<0.001)。且术后1mo恢复较为稳定。

      结论:直肌边缘切开术治疗斜视安全有效,且术后双眼视觉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在术后1mo左右双眼视觉恢复基本稳定。间歇性外斜视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优于恒定性外斜视以及外斜V征,而恒定性外斜视及外斜V征对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的影响一致,因此手术时机选择应考虑斜视类型,更有效地恢复和重建双眼视觉。

    • 儿童弱视715眼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2019, 19(2):289-29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24

      摘要 (969) HTML (0) PDF 408.63 K (10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07/2017-07我院确诊收治的弱视儿童393例715眼,建立弱视治疗档案,给予弱视综合疗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其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弱视注视性质和治疗依从性等影响疗效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患儿393例715眼中,基本治愈者520眼(72.7%),进步者117眼(16.4%),无效者 78眼(10.9%),总有效率为89.1%。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注视性质、治疗依从性等临床特点影响弱视治疗效果。

      结论:儿童弱视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与患儿年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弱视注视性质和治疗依从性等临床特点关系密切。年龄偏大,弱视类型为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弱视程度重、旁中心注视及依从性差的患儿治疗效果差。

    • Pentacam与AS-OCT测量眼前节生物参数的比较

      2019, 19(2):293-29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25

      摘要 (1491) HTML (0) PDF 3.63 M (1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在两组人群中比较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与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测量的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中央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青年近视术前检查者64例124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1例85眼,先后使用Pentacam和AS-OCT进行测量,获得眼前节生物参数。在两组人群中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所得数据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 Bland-Altman 分析。

      结果:近视组两种仪器测得的陡峭角膜曲率(Ks)、平坦角膜曲率(Kf)、平均角膜曲率(Km)有显著差异(P<0.001),而白内障组测得的Ks、Kf、Km无差异(P>0.05),两组人群两种仪器测量的J0(散光参数)、平均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均有差异(P<0.05),测得J45(散光参数)无差异(P>0.05)。两组人群中两种仪器测量的Ks、Kf、Km、J0、J45、CCT及ACD均具有线性相关(P<0.001)。近视组测量的Ks、Kf、Km的一致性良好,而白内障组测量的Ks、Kf、Km的一致性较差。

      结论:Pentacam和AS-OCT测量散光参数、CCT及ACD时具有较好一致性,可互换使用,而测量Ks、Kf、Km时的一致性受年龄相关因素影响,优先考虑选择Pentacam。

    • >调查研究
    • 湖南省三甲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现状

      2019, 19(2):298-30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26

      摘要 (1132) HTML (0) PDF 440.52 K (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湖南省三甲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防治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湖南省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中抽取设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三甲医院20家。对医院新生儿科负责人派发《医院ROP防治情况调查表》,以此了解三甲医院新生儿氧疗监测情况、ROP筛查和治疗情况、医院开展ROP培训和管理情况、卫生行政部门督导情况及开展ROP防治工作的制约因素。

      结果:本研究有效回收调查表20份。20家(100%)医院均开展了氧疗监测,12家(60%)医院开展了ROP筛查,3家(15%)医院开展了ROP治疗,2家(10%)医院同时开展了ROP筛查和治疗,5家(25%)医院进行了ROP防治专项培训,4家(20%)医院所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了ROP防治督导工作。省部级三甲医院开展ROP治疗、专项培训及督导情况均好于地市级三甲医院。ROP防治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防治设备、规范化培训及重症患儿治疗风险大。

      结论:湖南省三甲医院新生儿氧疗监测情况较好,但ROP的筛查及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开展ROP防治专项技能培训及督导工作,进一步提高ROP整体防治水平。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青少年儿童斜弱视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9, 19(2):302-30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27

      摘要 (3156) HTML (0) PDF 417.34 K (8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当地汉族小学生斜视弱视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差异性和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勐腊县7 214名6~15岁在校小学生,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位、眼前节和眼底情况等,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1)所有研究对象中,斜视患病率为2.12%(外斜视占85.62%),弱视患病率为0.60%(屈光性占74.42%);(2)斜视患病率在性别、年龄和民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斜视患病率在民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祜族比汉族发生外斜视风险高(OR=1.86,95% CI:1.12~3.09)。直系亲属斜视或外斜视者、近视、远视均是斜视的危险因素(P<0.05,OR>1),其中近视是外斜视的危险因素(OR=2.13,95% CI:1.32~3.44); 随近视度数增加,外斜视的OR值增大(P<0.05);(3)弱视的患病率在性别、年龄、民族方面无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视和远视均是弱视的危险因素(P<0.05,OR>1)。

      结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直系亲属有斜视者发生斜视的危险性高,外斜视有一定民族差异性; 近视和远视均是斜视、弱视的主要危险因素,斜视、外斜视的患病风险随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而加大。当地的低弱视率和屈光不正患病率较低有关。

    • >临床报告
    • 维生素A棕榈酸酯联合妥布霉素修复角膜上皮损伤

      2019, 19(2):307-30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28

      摘要 (1174) HTML (0) PDF 406.58 K (8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眼液对角膜上皮损伤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05/2016-03来我院就诊的角膜上皮缺损患者80例10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眼液治疗,对照组患眼仅应用妥布霉素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4wk后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0%,有效率为94%。对照组痊愈率为70%,有效率为78%,两组患者之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P<0.05)。SⅠt以及BU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时间显著延长(P<0.01)。治疗组的患者治疗2wk后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4wk后,两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妥布霉素眼液能够明显改善眼干症状,且能够有效缩短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是一种治疗角膜上皮损伤的有效方法。

    • 不同切口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对眼表的影响

      2019, 19(2):310-31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29

      摘要 (1058) HTML (0) PDF 452.50 K (8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眼表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患者各26例26眼,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术前1d和术后1wk,1、3mo时的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Ⅰ time,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入选的病例均在局部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mo。两组患者术后1wk,1mo的BUT,FL,SⅠt指标数值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3mo基本恢复术前水平。术后1wk,1mo双切口组BUT,SⅠt均明显短于单切口组(P<0.05); FL双切口组术后1wk明显高于单切口组(P<0.05),而术后1mo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两组患者的BUT,FL,SⅠ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切口和双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显微小梁切除术术后均对术眼眼表有影响,双切口组影响更大,且相关指标异常的高峰期出现在术后1mo之内。

    •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术后黄斑结构和中央凹视网膜厚度变化

      2019, 19(2):313-31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30

      摘要 (1136) HTML (0) PDF 902.90 K (8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接受23G玻璃体手术治疗后黄斑结构的修复情况,以及视力和黄斑中央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方法:将2016-06/2017-12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的单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85例85眼纳入研究,其中男37例,女48例,平均年龄64.7±10.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23G玻璃体切割术,应用OCT观察术后黄斑裂孔闭合情况; 应用OCT观察术前和术后1、3、6mo黄斑中央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观察术前和术后1、3、6mo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得良好的黄斑裂孔闭合。术后3、6mo时所有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1mo(P<0.05); 术后6mo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显著高于术后3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3,P=0.037)。术后1mo黄斑中央凹视网膜厚度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3、6mo(P<0.05); 术后3、6mo的黄斑中央凹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

      结论:应用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具有较高的裂孔成功闭合率,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

      2019, 19(2):316-31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31

      摘要 (995) HTML (0) PDF 576.23 K (9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5-05/2017-05抚顺市眼病医院糖尿病眼病专科门诊在社区筛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912例,进行眼底照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检查,应用我国eGFR课题协作组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估算eGFR。

      结果:选取的9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DME、轻度DME、中度DME、重度DME患者分别为815例、29例、21例、47例,随着DME病情的加重,患者eGFR逐渐降低(F=8.8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降低是DME发生的危险因素,且eGFR每下降20.3mL/(min·1.73m2)(1个标准差),发生DME的风险增加1.84倍,肾功能受损及肾功能不全者发生DME的风险是肾功能正常者的1.60及2.46倍。

      结论:eGFR为DME发生的危险因素,与DME严重程度相关,临床治疗中应关注DME患者肾功能情况。

    •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2019, 19(2):320-32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32

      摘要 (1325) HTML (0) PDF 386.36 K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Conbercept ophthalmic injection,COI)玻璃体内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2016-08/2018-06我院眼科收治的DME患者,依据患者施行激光治疗是否联合COI分为观察组(激光治疗联合COI)55例55眼和对照组(仅激光治疗)50例50眼,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mo的BCVA(LogMAR)、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眼压水平及视野、30°视野平均光阈值敏感度、视野平均缺损值水平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BCVA(0.63±0.13 vs 0.76±0.19; t=4.123,P<0.001)、CMT(305.89±58.76 vs 340.26±60.41μm; t=2.954,P=0.004)比较有差异,而两组患者眼压对比(12.11±1.82 vs 12.24±1.59mmHg; t=0.389,P=0.700)无差异; 观察组患者术后1mo视野灰度值、视野平均缺损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观察组患者术后1mo 30°视野平均光阈值敏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有效且安全。

    • 复方樟柳碱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2019, 19(2):323-32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33

      摘要 (1079) HTML (0) PDF 734.23 K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索联合用药的优势。

      方法:选取6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一次常规抗VEGF注射治疗,联合组在抗VEGF注射治疗同时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注射1支,14d休息2d,再注射14d,共28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对照组、联合组患者在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85.05,P时间<0.01; F分组=3.34,P分组=0.025),联合治疗后在第30、90d的矫正视力提高程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联合组患眼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86.2,P时间<0.01; F分组=12.46,P分组<0.01),两组患者的视力及CRT在治疗第15d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可提高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

    • 新生儿眼底病变筛查及视网膜出血的影响因素

      2019, 19(2):326-32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34

      摘要 (1331) HTML (0) PDF 421.36 K (8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筛查统计新生儿眼底病变的基本情况,并探讨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6-01-01/2018-05-31于我院产科病房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儿童数字化广域成像系统(Retcam Ⅲ)进行眼底筛查的新生儿,记录其性别、胎龄、分娩方式、窒息史、母孕史等临床资料,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研究纳入新生儿289例,其中早产儿97例,足月儿192例。检出眼底病变者64例(22.1%),其中视网膜出血者34例(11.8%)、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者23例(8.0%)。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分娩方式、经阴产情况、有无窒息史、有无母孕期妊高征史、分娩史是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经阴道分娩、有窒息史、母孕期妊高征史是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高危因素。

      结论: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发生率较高,其与胎龄、分娩方式、窒息史、母孕期妊高征史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诊疗中应高度重视新生儿眼底病变的筛查。

    • 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应用

      2019, 19(2):329-33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35

      摘要 (1018) HTML (0) PDF 401.80 K (8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单侧翼状胬肉患者90例9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45例45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不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比两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术后1、3、5、7d角膜刺激症状评分,术后 24、48h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翼状胬肉复发率。

      结果:对照组角膜愈合时间(5.38±1.67d)长于观察组(3.10±1.12d); 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评分、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可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同时对胬肉复发率无影响。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对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

      2019, 19(2):332-33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36

      摘要 (1242) HTML (0) PDF 394.10 K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对屈光参差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试验设计。收集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35例70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mo进行随访观察,检测裸眼远视力、远用等效球镜度、双眼屈光度差值、单眼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调节滞后量。

      结果:术后1、3mo的裸眼远视力明显提高,远用等效球镜度、双眼屈光度差值较术前明显降低; 术后3mo的单眼调节幅度和正相对调节较术前戴镜明显提高(P<0.05); 术前戴镜、术后1mo裸眼、术后3mo裸眼的负相对调节、调节滞后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手术未对患者的调节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可能有助于恢复双眼协调一致的调节功能。

    • 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儿童复杂斜视

      2019, 19(2):335-33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37

      摘要 (1115) HTML (0) PDF 422.32 K (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儿童复杂斜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01/2017-02我院收治的68例80眼复杂斜视患儿,均行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分为联合组(30例35眼)与非联合组(38例45眼),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视功能、5m斜视度、下斜肌亢进程度、Titmus立体试验结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

      结果:术后6mo,两组具有同时视患者、一定融合范围患者、远立体视功能患者和近立体视正常者(40″~60″)所占比例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两组患儿下斜肌亢进程度、5m斜视度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1~3d,1a随访显示,两组患儿正位率、过矫率和欠矫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儿童复杂斜视采取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时,联合下斜肌减弱术可能不会影响外斜视矫正效果,进行手术设计时,可忽略下斜肌减弱术对患儿水平斜视度产生的影响。

    • 两种训练方式对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2019, 19(2):339-34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38

      摘要 (1279) HTML (0) PDF 396.32 K (8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互联网的感视知觉训练系统与同视机训练对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01/10于我院行斜视手术后进行双眼单视功能训练的斜视患者100例,根据术后训练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试验组(50例)采用互联网的感视知觉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同视机训练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6、12mo进行眼位及视功能检查。

      结果:治疗后12mo,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0% vs 56.0%,P<0.05),且6~17岁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6% vs 45.7%,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及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互联网的感视知觉训练系统治疗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丧失效果明显优于同视机训练,其疗效与斜视发病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压贴三棱镜联合脑力影像网络训练对共同性内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2019, 19(2):342-34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39

      摘要 (1042) HTML (0) PDF 411.69 K (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压贴三棱镜联合脑力影像网络训练对共同性内斜视(CS)术后双眼视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01/2018-01本院收治的CS术后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三棱镜组,每组60例,三棱镜组给予压贴三棱镜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脑力影像网络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6mo后,两组患者双眼同视机视觉功能、Titmus近立体视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双眼同视机视觉功能、Titmus近立体视功能明显优于三棱镜组(均P<0.05); 两组患者远距离融合功能正常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远距离融合功能正常率明显高于三棱镜组(93.3% vs 70.0%,P<0.05)。

      结论:压贴三棱镜联合脑力影像网络训练可有效促进CS术后患儿双眼视觉功能恢复。

    • 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在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2019, 19(2):346-34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2.40

      摘要 (1057) HTML (0) PDF 387.79 K (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对屈光手术术前眼底病变的检查效果。

      方法:连续检查拟接受屈光手术的患者312例624眼,分别在自然瞳孔下行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和散瞳后裂隙灯下前置镜结合三面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用时和检出的病变类型和检出率。

      结果: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的平均时间5.38±1.25min,裂隙灯前置镜检查平均时间7.25±3.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aytona检出有眼底病变的69例107眼,检出率17.1%,检出病变126处; 前置镜结合三面镜检出70例108眼,检出率17.3%,检出病变129处。两种方法检出率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结论:Daytona具有免散瞳、非接触、检查快捷、超广角等优点,用于眼底病变的检查,效果可靠,可以提升诊疗效率。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