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19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Articles in English
    • 角膜缘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9, 19(3):353-35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01 CSTR:

      摘要 (1330) HTML (0) PDF 869.84 K (9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分别培养角膜缘干细胞及球结膜上皮细胞,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AE-5蛋白鉴别角膜缘干细胞。搜集两组培养细胞的上清液加入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并设立对照组。培养24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角膜缘干细胞AE-5染色呈阴性,而球结膜上皮细胞为阳性。加入角膜缘干细球结膜上皮细胞和对照组培养液的血管内皮细胞MTT值分别为2.097±0.079,1.981±0.034和1.990±0.044。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9.169,P=0.000)。加入角膜缘干细胞培养上清液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05和P=0.007)。

      结论:角膜缘干细胞培养液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角膜缘干细胞的特征。本研究从功能学角度为角膜缘干细胞理论提供更多的依据。

    • 非角膜地形图引导PRK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

      2019, 19(3):358-36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02 CSTR:

      摘要 (1320) HTML (0) PDF 393.51 K (9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估非角膜地形图引导圆锥角膜患者行光折变角膜切除术(PRK)和角膜胶原交联术(CXL)的视力、屈光度和临床疗效。

      方法:术后1mo, 3mo, 6mo and 12mo对34例患者未矫正视力(UDVA)和矫正距离视力(CDVA),平、陡角膜测量读数以及并发症进行评估。

      结果:共3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3.3±4.0岁。UDVA和CDVA显著提高,且术后1a恢复平稳。通过超过1a的定期随访,T检验显示术前术后值有显著不同(P<0.05)包括视力,球面和柱面变化。Fourier术后图像分析显示轴向位移垂直于术前轴。

      结论:非角膜地形图引导PRK联合CXL对于治疗圆锥角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能够提高UDVA,CDVA和屈光状态。术后3mo达到稳定状态,与非角膜地形图引导PRK相比,地形图引导的唯一优势可能是通过Fourier术后分析,在某些患者中,球镜和柱镜轴位漂移。

    • >实验论著
    • 脂联素对高糖条件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作用

      2019, 19(3):363-36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03 CSTR:

      摘要 (1145) HTML (0) PDF 2.71 M (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脂联素(APN)对高糖培养条件下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RF/6A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甘露醇对照组(含20mmol/L甘露醇的培养基培养)、高糖组(含25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和高糖+APN组(含25mmol/L D-葡萄糖+10μg/mL APN的培养基培养)。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基质胶(Matrigel)法检测细胞管腔形成能力。

      结果:空白对照组与甘露醇对照组细胞增殖率(100.00%±0.00% vs 99.09%±0.46%)、迁移数(121.60±6.02个 vs 119.60±9.39个)及管腔形成数(12.11±0.84个 vs 12.22±0.96个)均无差异(P>0.05)。高糖组细胞增殖率(71.42%±2.29%)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甘露醇对照组,细胞迁移数(144.20±9.65个)和管腔形成数(16.00±2.90个)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甘露醇对照组(P<0.05)。高糖+APN组细胞增殖率(90.87%±1.68%)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甘露醇对照组,明显高于高糖组; 细胞迁移数(73.00±6.04个)和管腔形成数(7.89±0.38个)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甘露醇对照组及高糖组(P<0.05)。

      结论:APN可以促进高糖条件下RF/6A细胞存活及增殖,抑制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提示APN对高糖导致的RF/6A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抑制病理刺激条件下的血管生成。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IL-1β和IL-6与细胞自噬的关系

      2019, 19(3):368-37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04 CSTR:

      摘要 (1133) HTML (0) PDF 4.30 M (10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细胞自噬在缺氧条件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表达炎性因子IL-1β和IL-6中的作用。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系随机分为缺氧组、3-甲基腺嘌呤(3-MA)+缺氧组、氯喹(CQ)+缺氧组和对照组。培养24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自噬关键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Beclin-1及p62的相对表达水平; 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6的浓度。

      结果:缺氧组IL-1β和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3-MA+缺氧组和CQ+缺氧组(均P<0.01)。缺氧组细胞中LC3B-Ⅱ/Ⅰ和Beclin-1的相对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3-MA+缺氧组,缺氧组中LC3B-Ⅱ/Ⅰ的相对蛋白表达量低于CQ+缺氧组(均P<0.01)。缺氧组细胞中p62相对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MA+缺氧组和CQ+缺氧组(均P<0.01)。

      结论:缺氧使RPE细胞LC3B-Ⅱ/Ⅰ、Beclin-1表达增强,p62表达减弱,并促进细胞分泌IL-1β和IL-6,自噬抑制剂3-MA和CQ能够减少RPE细胞表达IL-1β和IL-6。

    • 阿柏西普对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STAT3表达的影响

      2019, 19(3):373-37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05 CSTR:

      摘要 (1124) HTML (0) PDF 621.32 K (10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阿柏西普对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阿柏西普 100μL(加药浓度分别为400、200、100pg/mL)大鼠永生化视网膜Müller细胞24、48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blot法检测AKT、STAT3蛋白表达。

      结果:随着阿柏西普浓度的升高,Müller细胞的增殖活性下降(P<0.05)。处理48h后,随着阿柏西普浓度的升高,Müller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上升,Müller细胞的侵袭穿透指数逐渐降低(P<0.05)。转染48h后,随着阿柏西普浓度的升高,Müller细胞的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

      结论:阿柏西普可抑制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STAT3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与侵袭性,促进细胞凋亡。

    • >临床论著
    • 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9, 19(3):376-37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06 CSTR:

      摘要 (1155) HTML (0) PDF 420.55 K (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生物人工角膜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病毒性角膜炎患者54例54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生物人工角膜移植手术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视力、角膜透明度、血清炎性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和研究组的脱盲率分别为93%、89%(P=0.642); 两组术后1wk,6mo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7d,两组IL-6、TNF-α、INF-γ、SOD、NO、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556)。

      结论:生物人工角膜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良好,提高视力,改善炎症情况,降低MDA水平。

    • 不同剂量川芎嗪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2019, 19(3):380-38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07 CSTR:

      摘要 (1085) HTML (0) PDF 445.72 K (10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川芎嗪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03/2017-03我院治疗的NPDR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DR常规治疗)、常规剂量组(DR常规治疗+川芎嗪120mg)、高剂量组(DR常规治疗+川芎嗪240mg)。比较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和眼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高于治疗前,阻力指数(RI)低于治疗前(P<0.05); 常规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和眼动脉的PSV、EDV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 常规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和眼动脉PSV、EDV、RI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70%、77%,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17)。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3%、27%(P>0.05)。

      结论:治疗NPDR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川芎嗪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且增加川芎嗪使用量可提高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建议使用240mg川芎嗪治疗DR。

    • >文献综述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9, 19(3):384-38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08 CSTR:

      摘要 (2485) HTML (0) PDF 1.19 M (1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疾病。HSV的感染有两种形式:原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其中,复发性HSV感染的相关机制和干预方式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焦点。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HSK的复发免疫机制及治疗,分析了最新研究发现的各种抗HSV复发的药物,希望能尽早开发出新型的干预方式,开发出具有较强疗效和较小毒性的化合物,使其减少潜在的副作用,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19, 19(3):388-39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09 CSTR:

      摘要 (1664) HTML (0) PDF 507.64 K (1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ridocorneal endothelial syndrome, ICES)是一种罕见的眼部疾病,是一组以角膜内皮、前房角和虹膜的结构及增生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常见的临床特征包括角膜水肿、继发性青光眼、虹膜萎缩、瞳孔异常等。常发生于年轻女性,多单眼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症状多样,且致盲率高。该疾病诊断困难,且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回顾有关ICES的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文献,以期对疾病的诊治提供帮助。

    • 眼底血管病理学改变特征研究

      2019, 19(3):393-39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10 CSTR:

      摘要 (1032) HTML (0) PDF 522.93 K (1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眼底血管是活体能唯一观察到的人体终末血管,许多疾病在眼底血管有病理改变,通过这些病理改变的研究,可以实现利用眼底血管改变诊断疾病,本文总结了眼底血管的部分常见病理学改变,以及引起这些改变的常见疾病,希望可以将部分疾病与眼底血管改变对应起来,以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

    • HA/CD44在神经胶质细胞和视交叉神经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9, 19(3):398-40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11 CSTR:

      摘要 (1164) HTML (0) PDF 425.67 K (1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是细胞外间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组织重建、扩增细胞间隙、炎症反应和肿瘤发生等许多细胞生理、病理过程。粘附分子CD44是HA的细胞表面受体, 是一类分布极为广泛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它参与细胞-细胞之间以及细胞-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CD44是细胞表面最重要的透明质酸受体, 是与HA 结合的主要部位。本文就HA与CD44结合及其分子基础; HA/CD44在神经胶质细胞(包括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以及 HA/CD44在视交叉神经中的表达及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总结HA/CD44在神经胶质细胞和视交叉神经中的表达及意义。

    • 胸腺肽β4在眼表疾病中的保护作用

      2019, 19(3):402-40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12 CSTR:

      摘要 (1333) HTML (0) PDF 419.16 K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胸腺肽是一种在多种组织结构中广泛分布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分为三种亚型:胸腺肽α、胸腺肽β、胸腺肽γ。其中胸腺肽β家族中以胸腺肽β4(Tβ4)在正常人体中的分布最为广泛。已有大量研究证实,Tβ4具有抗炎、抗凋亡、促增殖等作用。而眼表疾病大多与眼表上皮的损伤及炎症有关,因此促进损伤修复、愈合及抗炎成为治疗眼表疾病的关键。本文将主要介绍Tβ4的分布、结构、合成及其在眼表疾病中的保护作用。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2019, 19(3):405-40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13 CSTR:

      摘要 (1407) HTML (0) PDF 453.34 K (1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慢性高血糖造成的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甚至致盲。DR致盲的主要原因包括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视网膜激光光凝是目前临床上治疗DR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使蛋白质变性,组织凝固、破坏并结痂。使耗氧低的瘢痕组织代替耗氧高的视锥、视杆细胞,减少组织耗氧,改善中周部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但激光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视野缺损等并发症,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激光治疗的益处和风险,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DR激光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的文献进行综述。

    • Alport综合征眼部表现及其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2019, 19(3):409-41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14 CSTR:

      摘要 (1351) HTML (0) PDF 462.88 K (9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是一种累及肾脏、耳、眼的基底膜结构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5000。其眼部异常的报道较少见,但对疾病的诊断却有重要的价值,眼部异常相关病理机制分析将为我们揭开眼部异常发生的真正原因,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研究
    •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对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影响

      2019, 19(3):414-41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15 CSTR:

      摘要 (1757) HTML (0) PDF 1.04 M (9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SMILE和 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差异性。

      方法:选取2017-02/2018-02在本院进行SMILE近视患者78例156眼,选取同期在本院行LASIK近视患者80例160眼,术后随访3mo,观察患者手术疗效、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CS)情况。

      结果:术后1、3mo ,SMILE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率分别为(-14.48±2.67)%、(-13.54±2.90)%,低于LASIK的(-17.92±2.85)%、(-15.63±2.71)%,眼压变化率分别为(-27.08±3.64)%、(-24.41±3.28)%,均低于LASIK组的(-29.26±3.81)%、(-27.01±3.62)%(P<0.05),SMILE组患者总高阶像差、彗差均低于LASIK组(P<0.05); 术后1mo明视下眩光CS空间频率为1.5、12.0及18.0时SMILE组(1.86±0.21、1.52±0.23、0.91±0.14)高于LASIK组(1.71±0.20、1.41±0.25、0.81±0.12)(P<0.05)。

      结论:SMILE对患者高阶像差影响低于LASIK术,且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更好。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2019, 19(3):418-42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16 CSTR:

      摘要 (1157) HTML (0) PDF 426.89 K (8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6例60眼,其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30眼(A组),单纯行小梁切除术30眼(B组); 观察术后4、7d,1、3mo,患者BCVA(LogMAR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视野情况。

      结果:术后3mo A组BCVA为0.20±0.18显著高于B组0.39±0.09(P<0.05)。 A组术前眼压(18.3±4.6mmHg)与术后3mo(17.2±1.9mmHg)无差异(P>0.05); 术前B组眼压(18.2±5.0mmHg)与术后3mo(12.4±2.1mmHg)有差异(P<0.05); 术后3mo,A组和B组眼压比较有差异(P<0.05)。术前A组前房深度(2.23±0.21mm)与术后3mo(3.46±0.10mm),B组术前前房深度(2.21±0.12mm)与术后3mo(3.36±0.09mm)均有差异(P<0.05)。A组术前视野缺损度(6.32±1.57db)与术后3mo(6.54±1.42db),B组术前视野缺损度(6.31±1.46db)与术后3mo(6.57±1.52db)均无差异(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均能有效控制。

    •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EPO和ET-1的相关性

      2019, 19(3):422-42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17 CSTR:

      摘要 (1049) HTML (0) PDF 463.44 K (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06/10期间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病例组)与眼部正常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EPO和血浆ET-1浓度,分析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病例组受试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1%±2.01% vs 18.06%±3.44%),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21±3.49% vs 11.74±2.14%),血清EP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6.10±5.22 mU/mL vs 22.68±4.06mU/mL),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0.85±7.16ng/L vs 58.43±5.09ng/L)。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血清EP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271,P<0.05),与血浆ET-1浓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EPO浓度呈正相关。

    • 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的疗效研究

      2019, 19(3):426-42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18 CSTR:

      摘要 (1263) HTML (0) PDF 445.92 K (9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03/2018-05收治的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随访3mo,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CMT、黄斑中心体积(CMV)、BCVA、玻璃体腔注射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2wk,1、2、3mo,B组患者CMT、CMV、BCVA均明显优于A组(P<0.05)。随访3mo,B组患者视力提高比例显著高于A组(65% vs 38%,P<0.05),玻璃体腔注射次数显著低于A组(P<0.05),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5% vs 0%)无明显差异(P=0.999)。

      结论:与雷珠单抗比较,康柏西普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在改善视力,降低CMT和CMV,减少玻璃体腔注射次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球内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

      2019, 19(3):430-43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19 CSTR:

      摘要 (1278) HTML (0) PDF 438.57 K (1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球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合并黄斑水肿的糖尿病患者40例43眼,治疗前记录BCVA、IOP和OCT检查。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治疗,B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d,1、4、8、12、24wk记录BCVA、IOP和CMT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A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视力与治疗前(0.83±0.03)相比均有差异(P<0.05),治疗8wk时达到最佳视力(0.23±0.04); 治疗后CMT与治疗前(612.4±47.6μm)有差异(P<0.05); 24wk内平均注射次数2.7次。B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视力与治疗前(0.79±0.09)有差异(P<0.05),治疗4wk时达到最佳视力(0.25±0.06)。治疗后CMT与治疗前(597.8±62.4μm)有差异(P<0.05),24wk内平均注射次数3.6次。两组患者第一针与第二针治疗间隔时间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无差异(P>0.05)。

      结论: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球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安全、有效、见效快,但疗效更持久,且可降低打针频率。

    • 雷珠单抗联合532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

      2019, 19(3):434-43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20 CSTR:

      摘要 (1094) HTML (0) PDF 1.76 M (1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对比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功率532激光治疗与单纯532激光治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我科2017-06/2018-03临床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8例48眼,其中A组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功率532激光治疗; B组单纯行532激光正常功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3mo时的BCVA、CMT。

      结果:A组治疗前、治疗后1、2、3mo时BCVA为0.84±0.02、0.49±0.04、0.29±0.04、0.26±0.04; B组为0.85± 0.04、0.58±0.01、0.53±0.01、0.53±0.02。A组治疗前、治疗后1、2、3mo时CMT分别为527.5±17.59、371±17.36、298.5±32.87、257.75±17.30μm; B组为535±16.36、425±24.44、420.25±17.70、427.75±17.89μm。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BCVA和CMT均小于B组(P<0.05)。通过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的组内比较,可知CMT与BCVA数值缓慢下降,以A组治疗后3mo下降最为明显(P<0.05)。

      结论:两种方法治疗RVO合并黄斑水肿均有效,视力提高、ME减轻,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联合小功率激光治疗与单纯行532激光组相比,联合组在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方面效果更佳。

    • 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对PDR患者血清VEGF-A和SDF-1表达的影响

      2019, 19(3):438-44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21 CSTR:

      摘要 (981) HTML (0) PDF 429.17 K (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VT)对PDR患者血清VEGF-A、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01/2018-01本院收治的PDR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给予VT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VT手术情况、并发症及VEGF-A、SDF-1、BCVA、CMT。

      结果:两组术后血清VEGF-A、SDF-1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 B组VT手术时间、电凝止血、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 两组术后1d, 3mo BCVA、CMT明显低于术前,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

      结论:雷珠单抗联合VT可有效降低PDR患者血清VEGF-A、SDF-1水平,减少VT创伤及并发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BCVA、CMT。

    • 胰岛素治疗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2019, 19(3):442-44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22 CSTR:

      摘要 (958) HTML (0) PDF 418.41 K (9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6-06/2018-01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15例830眼。根据不同降糖用药、眼底造影检查结果、胰岛素用量分别进行分组,收集各组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等指标。分析不同用药和不同视网膜病变组间患者空腹血糖、HbA1c、空腹C肽的变化以及胰岛素用量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关系。

      结果:不同用药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不同,不同视网膜病变组间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不同(P<0.05),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胰岛素用量切点值为37.5U/d。胰岛素用量>37.5U/d组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较多,且胰岛素用量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不同降糖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不同,使用胰岛素治疗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不同程度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波前像差特点

      2019, 19(3):446-44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23 CSTR:

      摘要 (1028) HTML (0) PDF 591.18 K (9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估不同程度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波前像差特点。

      方法: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60例被纳入本研究,并被分成轻、中、重度三组,各组按矫正视力再分为弱视眼与对侧眼亚组。所有患者双眼均接受散瞳后波前像差检测。分析组内和组间双眼间波前像差差异。

      结果:轻、中、重度弱视各组内弱视眼与对侧眼的等效离焦度、矫正视力均有差异(P<0.01)。轻度弱视患者中,弱视眼仅四阶像差RMS值高于对侧眼(P<0.01); 中、重度弱视组内弱视眼仅总像差RMS值高于对侧眼(均P<0.01)。三组间仅双眼间三阶像差RMS差值有差异(P<0.01),中度与轻度、重度组间均有差异(P<0.05)。

      结论:散瞳状态下,双眼间波前像差在轻度弱视表现为弱视眼四阶像差RMS值高于对侧眼,在中、重度弱视表现为弱视眼的总像差RMS值高于对侧眼; 双眼间波前像差RMS差值在屈光参差性弱视表现为中度弱视的三阶像差RMS差值低于轻度、重度弱视。

    • 气液交换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非磁性异物

      2019, 19(3):450-45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24 CSTR:

      摘要 (1125) HTML (0) PDF 403.25 K (1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联合气液交换下玻璃体切除术对眼后段非磁性异物治疗效果及术后BCVA的影响。

      方法:选取84例86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43眼。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气液交换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异物清除率、视网膜复位率、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并发症等。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异物清除率、视网膜复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气液交换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非磁性异物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水平,改善视网膜水肿,降低手术并发症。

    • >调查报告
    • 甘肃省和政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分析

      2019, 19(3):454-45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25 CSTR:

      摘要 (993) HTML (0) PDF 423.61 K (9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甘肃省和政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于2015-10/2016-02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自愿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195例纳入本研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mo采用参考美国国立研究所开发的QOL问卷修订后制成的眼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本研究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93份(99.0%)。将量表各维度总分的1/2作为此维度的正常生活质量水平,本组患者在身体运动功能、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精神心理健康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水平,且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术前(均P<0.001)。视力损伤时间和双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值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显著。

      结论:手术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视力损伤时间和双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值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临床报告
    • 术眼是否优势眼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2019, 19(3):459-46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26 CSTR:

      摘要 (985) HTML (0) PDF 418.64 K (9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提高优势眼视力和非优势眼视力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3mo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纳入单眼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6例106眼,根据术眼是否为优势眼分为优势眼组(50例)和非优势眼(56例),记录术前1d和术后3mo时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分值和“站起-走”计时)。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Berg平衡量表分值及其改变量:优势眼组50.08±4.92、51.60±4.96、1.52±1.14分,非优势眼组50.73±3.08、51.67±2.65、0.94±1.35分,两组改变量有差异(P=0.021)。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站起-走”计时及其改变量:优势眼组11.91±4.08、10.96±3.66、0.95±1.54s,非优势眼组11.80±3.87、10.69±3.16、1.11±1.75s(均P>0.05)。

      结论:提高优势眼和非优势眼视力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3mo平衡功能没有影响。

    • 四环单结瞳孔成形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2019, 19(3):463-46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27 CSTR:

      摘要 (1107) HTML (0) PDF 3.83 M (9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四环单结瞳孔成形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5-08/2018-03我院青光眼急性发作后大瞳孔且合并有白内障的患者28例30眼。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或小梁切除术及四环单结瞳孔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7d的矫正视力、瞳孔直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术前和术后3mo的视觉质量调查。

      结果:术后7d矫正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且术后无复视、眩光等视觉不良反应。术前瞳孔直径5.9±0.25mm,术后7d为4.1±0.13mm(P<0.05)。术后3mo视觉质量较术前有较大提高(P<0.05)。术中并发症:有5例5眼缝合出现虹膜分层撕脱,1例1眼成形瞳孔旁出现小裂孔,3例3眼虹膜根部少量渗血,经相应处理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前房炎症反应常见,抗炎治疗后炎症吸收。长期观察未见瞳孔区线结松动、脱落。

      结论:四环单结瞳孔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能明显消除因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由大瞳孔引起的复视、眩光等视觉障碍。

    • 小梁切除术后行激光断线对眼压的影响和时机选择的相关性

      2019, 19(3):467-46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28 CSTR:

      摘要 (974) HTML (0) PDF 412.90 K (8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联合使用5-氟尿嘧啶术后行激光断线后的眼压变化,及其与激光断线时机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院行小梁切除联合使用5-氟尿嘧啶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根据其术后眼压情况(21mmHg为激光断线的目标眼压)行激光断线。根据术后至激光断线的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2wk组、2~4wk组、>4wk组。随访观察激光断线前后的眼压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激光断线前眼压无差异(P=0.999),激光断线即刻和激光断线后12wk,三组间眼压有差异(P<0.05)。激光断线2~4wk组中,74%患者可达到目标眼压。目标眼压达标率与激光断线时间点呈负相关(Ptrend=0.069)。

      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使用5-氟尿嘧啶术后2~4wk行激光断线是一种降低眼压安全、有效的方法。

    • 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中的止血作用及机制

      2019, 19(3):470-47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29 CSTR:

      摘要 (1093) HTML (0) PDF 1.77 M (10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中的止血作用及机制。

      方法:将2013-01/2014-03于我院因PDR进行治疗的400例800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4~14d注射曲安奈德后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凝血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u-PA、t-P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AI-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观察组术中剥膜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PDR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常伴随有出血和各类并发症,曲安奈德可通过对患者玻璃体腔内多项凝血因子水平进行调节,从而直接发挥止血作用,减少出血量,可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玻璃体切除术同期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PDR

      2019, 19(3):474-47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30 CSTR:

      摘要 (842) HTML (0) PDF 411.26 K (9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玻璃体切除术同期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PDR患者视力、眼压、CMT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将2015-02/2017-02我院收治的PDR患者90例98眼根据自愿原则分为:A组(玻璃体切除术同期联合晶状体切除术,45例50眼),B组(玻璃体切除术同期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45例48眼)。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手术前后眼压、CM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后B组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视力提高率显著高于A组(P<0.05); 两组术前、术后眼压均无差异(P>0.05); 术后两组CMT均有显著降低,两组CMT无差异(P>0.05); B组INV、囊膜混浊、角膜水肿、瞳孔挟持、硬性渗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

      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同期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PDR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降低CMT,且并发症风险较低。

    • 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

      2019, 19(3):477-48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31 CSTR:

      摘要 (926) HTML (0) PDF 427.76 K (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Ⅰ/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5-03/2017-04于我院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患者67例76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Ⅰ期玻璃体切割+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硅油填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期硅油取出术)和B组(Ⅰ期玻璃体切割+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硅油填充,Ⅱ期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改善、眼压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3mo,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无差异(P>0.05)。术前和术后3mo,两组患者眼压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玻璃体出血(3% vs 5%)、脉络膜出血(0% vs 2%)、视网膜脱落(6% vs 2%)、视网膜裂孔(6% vs 10%)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Ⅰ/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疗效无明显差异。

    • 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微创巩膜外加压术后影响复位和视力的因素分析

      2019, 19(3):481-48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32 CSTR:

      摘要 (1001) HTML (0) PDF 412.28 K (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行微创巩膜外加压术后影响复位和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14-12/2017-10于我院就诊的初发RRD患者296例296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微创巩膜外加压术,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以及BCVA,并对可能影响视网膜复位和视力恢复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首次行微创巩膜外加压术后复位成功272眼(91.9%)。围术期影响视网膜复位的因素有裂孔数、视网膜脱离范围以及C1级PVR。随访6mo时,BCVA≥0.4者 196眼(66.2%),BCVA<0.4者 100眼(33.8%)。病程长短、术前BCVA、视网膜脱离范围、黄斑累及与否是影响术后BCVA的危险因素(均P<0.05),术前BCVA是影响术后BCVA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微创巩膜外加压术治疗RRD疗效确切,术后复位率较高,对于RRD患者需早发现早治疗。

    • 巩膜扣带术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伴视网膜脱离

      2019, 19(3):485-48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33 CSTR:

      摘要 (924) HTML (0) PDF 408.57 K (1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结合23G玻璃体切割术对眼球内异物伴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4-01/2018-01收治的72例眼球内异物伴视网膜脱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23G玻璃体切割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巩膜扣带术,观察两组术前、硅油取出3mo后眼压及视力变化、复位成功、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前两组眼压及BCVA均无差异(P>0.05),硅油取出后3mo,两组眼压及BCVA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组间无差异(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次手术解剖复位成功率分别为97%、8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25%(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对照组31%(P>0.05)。

      结论:巩膜扣带术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伴视网膜脱离,可显著改善患者眼压及视力,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复发,且安全性较高。

    • 眼底动脉硬化与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19, 19(3):488-49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34 CSTR:

      摘要 (1126) HTML (0) PDF 412.44 K (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血生化指标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糖水平与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02/2018-01我院就诊的97例眼底动脉硬化患者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结果为正常的98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生化指标,然后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当患者血生化常规中血糖、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越高,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越高。通过纳入多因素分析,血糖、血压、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眼底动脉硬化呈正相关。

      结论:血糖、总胆固醇、血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患者眼底动脉硬化越严重,临床通过检测眼底动脉硬化水平有利于治疗监控、诊断病变。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双侧翼状胬肉的疗效

      2019, 19(3):491-49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35 CSTR:

      摘要 (1056) HTML (0) PDF 1.73 M (1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LCAT)治疗双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收集2014-01/2015-07在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诊断为双侧翼状胬肉患者46例54眼,其中双眼双侧胬肉8例16眼,一眼双侧胬肉一眼鼻侧胬肉11例11眼(仅纳入双侧胬肉眼作为研究对象),单眼双侧胬肉27例27眼,均采用鼻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同眼上方LCAT,而颞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对侧眼下方LCAT。术后1、7d,1mo,1a复查,复查时完成视力、裂隙灯等检查,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

      结果:完成1a随访患者共44例52眼,失访2例2眼。术后1a复发3例3眼(6%),鼻侧翼状胬肉复发2眼,颞侧翼状胬肉复发1眼。未见其它术后并发症。

      结论:鼻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同眼上方LCAT,同时颞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对侧眼下方LCAT治疗双侧翼状胬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 糖尿病眼肌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9, 19(3):494-49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36 CSTR:

      摘要 (1128) HTML (0) PDF 431.83 K (10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眼肌麻痹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6/2017-06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的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120例12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颅神经受累部位分为动眼神经麻痹组(Ⅲ组,66例)、外展神经麻痹组(Ⅵ组,41例)、复合神经麻痹组(Ⅲ+Ⅵ组,1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筛选糖尿病眼肌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高血压情况与糖尿病眼肌麻痹的发生相关,其中年龄≥45岁,男性,糖尿病病程≥10a,合并DR,HbA1c>7%是糖尿病眼肌麻痹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糖尿病眼肌麻痹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是否合并DR及HbA1c水平相关。

    • 泪道探通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填充治疗泪道阻塞

      2019, 19(3):499-50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37 CSTR:

      摘要 (1084) HTML (0) PDF 412.26 K (9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填充治疗对泪道阻塞患者眼表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10/2018-01我院收治的泪道阻塞患者120例120眼,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予以单纯泪道探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泪道探通术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mo,观察组OSDI总分及眼部不适频率评分、眼部不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不良环境眼部不适发生频率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mo,观察组血清hs-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泪道探通术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填充治疗泪道阻塞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眼表症状和生活质量。

    • 儿童先天性双行睫矫正术的疗效观察

      2019, 19(3):503-50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38 CSTR:

      摘要 (1000) HTML (0) PDF 1.66 M (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睑缘后唇灰线切开联合毛囊根部摘除术矫正儿童先天性双行睫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1990-09/2015-10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双行睫患者8例13眼,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行睑缘后唇灰线切开联合毛囊根部摘除术。术后随访3mo~5a,观察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术后48h,所有患者伤口已愈合,不影响活动。术后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双行睫均完全矫正,睑缘无畸形和手术瘢痕形成,睑缘灰线切口处愈合平整; 眼睑前缘不受手术干扰,未发现眼睑内外翻及倒睫; 睑缘后唇锐利平整,保持角度与眼球表面接触,无内外翻及导泪异常,无残存睫毛,无刺激症状,角膜表面浸润恢复。

      结论:睑缘后唇灰线切开联合毛囊根部摘除术矫正儿童先天性双行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符合眼睑生理功能与外观要求,且手术操作简便。

    •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黄斑厚度改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9, 19(3):506-50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39 CSTR:

      摘要 (1106) HTML (0) PDF 397.37 K (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近视患者黄斑参数改变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2016-01/2017-12在我院眼科就诊的自愿参加研究的近视患者313例626眼,使用OCT对其黄斑中心区厚度、黄斑内外环的颞侧、上方、鼻侧及下方各区域的厚度进行测量,分析黄斑参数与年龄、性别、眼别、眼轴长度(AL)以及等效球镜(SE)的相关性。

      结果:三组不同程度近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最薄,黄斑区内环上方与内环鼻侧视网膜厚度最厚,三组间的内环鼻侧、内环上方、内环颞侧、内环下方、外环鼻侧、外环上方、外环颞侧、外环下方的视网膜厚度均有差异(P<0.05)。黄斑中心及内外环内部不同区域的视网膜厚度与年龄、眼别均无相关性(P>0.05),与性别相关(P<0.05); 除黄斑中心外,内外环内部不同区域的视网膜厚度与AL呈负相关,与SE呈正相关(P<0.05)。

      结论:近视患者的黄斑参数与AL、SE有一定的相关性。

    • 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与椭圆体带完整性的相关性

      2019, 19(3):510-51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40 CSTR:

      摘要 (1003) HTML (0) PDF 1.49 M (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椭圆体带完整性与术后视力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将临床确诊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106眼纳入研究。术前检查后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wk,1、3、6mo患眼BCVA变化,比较不同BCVA分段手术前后患眼椭圆体带的完整性,同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术前和术后1wk,1、3、6mo患眼BCVA分别为0.80(0.50, 1.70)、0.51(0.28, 1.30)、0.50(0.09, 0.60)、0.30(0.22, 0.90)、0.30(0.22, 0.70),有差异(P<0.001); 术前和术后6mo不同BCVA分段患眼椭圆体带完整性,均有差异(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后6mo时BCVA与术前BCVA和椭圆体带完整性具有相关性(P<0.05); 和性别、年龄、术前平均角膜曲率、眼轴无相关性(P>0.05)。

      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视力改善,术后视力与椭圆体带完整性和术前视力具有相关性。

    • 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单眼近视的临床观察

      2019, 19(3):517-51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42 CSTR:

      摘要 (1228) HTML (0) PDF 380.14 K (1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单眼近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06/2016-03于我院视光门诊单眼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单眼近视患者56例112眼,将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眼作为试验组,未作处理的另一眼作为对照组。观察戴镜前和戴镜12mo后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变化情况。

      结果:戴镜12mo后,试验组屈光度增加量(0.29±0.15D)与对照组(0.76±0.41D)差异显著(t=2.8631,P<0.001); 试验组水平角膜曲率变化量(0.27±0.11D)与对照组(0.20±0.14D)无差异(t=0.8204,P>0.05); 试验组眼轴长度增加量(0.14±0.10mm)与对照组(0.32±0.14mm)差异显著(t=2.7518,P<0.001)。

      结论:角膜塑形镜可通过减缓眼轴增长来控制近视度数的增加,从而延缓近视的发展。

    • B超在眼后段异物测量中的准确性分析

      2019, 19(3):520-52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43 CSTR:

      摘要 (913) HTML (0) PDF 384.05 K (9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估B超在不同性质眼后段异物大小测量中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12在我院被诊断为眼后段异物的患者13例13眼。异物在取出后用直尺测量实际大小,并同术前B超所测数值进行比较,同时计算相关系数(B超测量值/实际大小)。为了排除手术操作损伤异物对真实大小测量的影响,选定长度为5mm的不同材质物体(分别为金属、玻璃和木质)放入直径约20~30mm的水囊中模拟眼内异物,同样进行以上的测量,测量重复4次。

      结果:选取13眼内异物均经玻璃体手术完整取出,其中金属磁性异物12眼,玻璃异物1眼。12个金属异物术前B超所测长轴和实际长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65±1.30和2.45±0.94mm,所有测量值均大于实际值(P=0.016)。相关系数的平均值为1.49。体外实验中,金属、玻璃和木质三种不同性质异物B超的平均测量值分别为6.76±0.15、6.55±0.04和6.02±0.07mm,相关系数分别为1.35、1.31和1.20。

      结论:B超用于眼后段异物测量时,其所测量值会大于真实大小,尤其是对于金属和玻璃异物。因此在术中制作异物取出切口时需要进行考虑。

    • 共聚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2019, 19(3):523-52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44 CSTR:

      摘要 (1156) HTML (0) PDF 421.54 K (1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共聚焦显微镜联合角膜刮片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我院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56例56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和角膜刮片检查,包括涂片后显微镜下检查和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或联合手术治疗,统计诊断的阳性率和治疗预后。

      结果:入院时共聚焦显微镜诊断阳性率为91%,角膜刮片病原学检测诊断阳性率为54%,共聚焦显微镜和角膜刮片联合诊断阳性率为95%。治疗后,单纯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者44眼(79%),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控制感染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者12眼(21%)。

      结论:共聚焦显微镜具有非侵入性、快速、重复性好等特点,联合角膜刮片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阳性率,更好地指导治疗。

    • 高度近视患者行ICL植入术后拱高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 19(3):514-51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3.41 CSTR:

      摘要 (1285) HTML (0) PDF 410.09 K (10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变化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7我院收治的行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患者27例54眼的临床资料,术后1、12mo通过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拱高,并分析角膜白到白距离(WTW)、ICL长度、ICL度数、等效球镜度对拱高变化的影响。

      结果:本组患者ICL植入术后12mo拱高显著低于术后1mo(509.47±163.82μm vs 582.45±173.18μm,t=2.099,P<0.05)。ICL长度、ICL度数及术前等效球镜度均是影响高度近视患者ICL植入术后拱高的独立因素(P<0.05); ICL长度、术前WTW是影响高度近视患者术后拱高变化量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高度近视行ICL植入术后12mo内拱高呈降低趋势,ICL长度及术前WTW对拱高变化量存在显著影响,ICL长度、ICL度数及术前等效球镜度对拱高存在显著影响。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