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19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Articles in English
    • 三角函数法计算套管安全活动角度在23G双通道硅油取出术的应用

      2019, 19(8):1263-126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01

      摘要 (1026) HTML (0) PDF 2.00 M (1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使用UBM在术前测量巩膜前表面到硅油泡的距离,利用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从而计算出23G套管的安全活动角度,最大限度避免术中取油时损伤视网膜。

      方法:从2017/03-2017/09,共选取15例硅油眼患者,年龄32~69岁,首次手术均为视网膜脱离,左眼10例,右眼5例,均采用23G套管通过23G灌注管连接5 mL注射器,直接取油的方法。术前均通过UBM测量角膜缘后4 mm,2:00和10:00位的巩膜壁前表面到硅油泡的距离,定义为 “A”; 23G套管的长度为4 mm,定义为 “C”; 将巩膜套管最大活动角度时的巩膜内壁的宽度定义为 “B”; “A”,“B”,“C”构成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最大活动角度时“A”和“C”的正弦值,参考三角函数表得出23G套管的安全活动角度。根据此角度指导术中硅油取出时23G套管的活动范围,同时观察取油时间和穿刺口视网膜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取出硅油,所用时间平均为4.78±0.13min。穿刺管口处视网膜未见任何新发视网膜裂孔和其他损伤。2:00位巩膜壁前表面到硅油泡的距离为0.82~2.81(1.62±0.41)mm,10:00位为0.98~2.19(1.71±0.34)mm,2:00位巩膜套管的安全活动角度(指套管和巩膜壁的角度)不能低于11~44(24.14±6.95)°,10:00巩膜套管的安全活动角度不能低于14~33(25.45±5.41)°。模拟图形构建,计算穿刺套管安全活动角度为不低于52°。

      结论:利用三角函数的方法,结合UBM测量数据,计算套管安全活动角度可以有效的指导23G硅油取出术中套管针的活动范围,本研究建议套管移动角度不要低于50°,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医源性裂孔的发生。

    • 比较超声乳化术中林格液和乳酸盐林格液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2019, 19(8):1269-127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02

      摘要 (1042) HTML (0) PDF 464.63 K (9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林格液和乳酸林格液(RL)在超声乳化术中作为冲洗液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介入性双盲临床研究,包括100例(100眼)年龄在50~65岁之间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眼)。组1使用林格液,组2使用乳酸盐林格液冲洗液。

      结果:组1患者平均年龄57.5±8岁,组2患者平均年龄58.6±9岁。3mo后,组1内皮细胞密度平均下降8.5%,组2平均下降3.6%(P=0.013)。此外,组1中央角膜厚度平均增加6.9%,组2平均增加1.5%(P=0.006)。通过将测厚仪和高光显微镜参数的变化率与灌水量相关联得出两者间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与乳酸盐林格液相比,使用林格液作为冲洗液可减少术后内皮细胞的损失,也可减轻术后水肿。

    • 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

      2019, 19(8):1276-128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03

      摘要 (1049) HTML (0) PDF 1.02 M (9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内抗VEGF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24mo后的现实生活剖析和视觉效果。

      方法:本研究包括了2012-06/2016-12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的视网膜内和/或视网膜下液体和基线中心黄斑厚度(CMT)超过300μm的DME患者。在基线处3,6,12,18和24mo评估视力(VA)和CMT的变化,以及患者就诊和玻璃体腔内注射总数。

      结果:研究包含40例患者(54眼)。基线处3mo LogMAR视力从0.67±0.47提高到0.59±0.43并在12mo内保持3.5±2.19次注射。12mo和24mo时平均就诊次数分别为9±2.39和15.48±4.84。基线处平均CMT为450±153μm,12mo和24mo时分别降至385±141μm和305±111μm(P<0.001)。

      结论:PRN方法在治疗DME中可以保持视力稳定并改善黄斑水肿,但在主动疗法中,较低的就诊负担可能会获得类似的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 >实验论著
    • 自然光暴露对PRK法单眼远视离焦幼年恒河猴角膜组织的影响

      2019, 19(8):1281-128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04

      摘要 (1053) HTML (0) PDF 7.64 M (1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自然光暴露对单眼远视离焦幼年恒河猴正常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损伤后角膜组织潜在的光损伤作用。

      方法:选取12只2月龄恒河猴,行右眼PRK,矫正度数为-4.0D,制作单眼远视离焦近视动物模型。幼猴体质量和性别均衡配对后分为两组:人工照明组(AL组,n=6)和自然光组(NL组,n=6)。两组幼猴饲养于同一人工照明条件室内饲养环境,NL组幼猴每天9:00~11:00和15:00~17:00于室外随单笼接受自然光照射。PRK术后裂隙灯检查比较两组PRK眼角膜愈合及haze形成情况; PRK术后50d,每组各取4只幼猴双眼泪液,采用蛋白质芯片法检测泪液11种细胞因子含量。PRK术后180d取角膜组织,分别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组织结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和α-SMA表达;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及采用羟胺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角膜上皮细胞SOD和MDA含量。

      结果:PRK术后NL组PRK眼出现一过性haze,术后40d两组haze分级评估有差异(P=0.015)。PRK术后50d,两组PRK眼泪液EGF和TGF-β1含量均有差异(P=0.045、0.038),两组间对侧眼均无差异(P>0.05); 且AL组、NL组组内泪液TGF-β1水平有差异(P=0.003、0.036)。术后180d,两组双眼角膜组织形态学一致; 角膜组织内各层偶见细胞凋亡染色,且无明显TGF-β1和α-SMA表达; 两组PRK眼和对侧眼角膜上皮细胞SOD活力和MDA含量均无差异(P>0.05)。

      结论:自然光照射量可加剧幼猴PRK术后角膜组织修复反应,但远期未对角膜组织造成不可逆病理组织学改变,对正常的幼猴角膜组织无明显光损伤作用。

    • 甲醛缓释体类防腐剂对活体兔巩膜交联有效性的研究

      2019, 19(8):1288-129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05

      摘要 (876) HTML (0) PDF 2.27 M (9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甲醛缓释体类防腐剂(FARs)对活体兔巩膜交联后的巩膜生物力学强度的改变来衡量其有效性。

      方法:将健康新西兰白兔170只随机分为17组,其中15组为FARs药物组(羟甲基甘氨酸钠、重氮咪唑烷基脲、咪唑烷基脲、乙内酰脲、恶唑烷,每种药物根据给药浓度分为1/10最大允许浓度组、1/2最大允许浓度组、最大允许浓度组),另设戊二醛(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于右眼结膜下注射相应药物。60d后取右眼鼻上1:00位和颞下7:00位巩膜并制成巩膜条带,检测其厚度、弹性模量、蠕变率、极限应力、极限应变以衡量巩膜生物力学强度。

      结果:羟甲基甘氨酸钠、重氮咪唑烷基脲、咪唑烷基脲、乙内酰脲、恶唑烷均可增强巩膜生物力学强度,且具有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其中羟甲基甘氨酸钠、重氮咪唑烷基脲、恶唑烷三种药物交联效果较强,在1/10最大允许浓度下效果明显。

      结论:羟甲基甘氨酸钠、重氮咪唑烷基脲、恶唑烷具备较强的巩膜胶原交联效应,能够显著提高后巩膜生物力学强度,具备治疗病理性近视的潜能。

    • >实验研究
    • 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干眼模型的初步建立

      2019, 19(8):1293-129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06

      摘要 (874) HTML (0) PDF 2.69 M (1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初步建立非肥胖性糖尿病(NOD)小鼠蒸发过强型干眼模型,通过研究小鼠眼表组织病理变化,初步探讨其作为糖尿病性干眼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40只雌性NOD小鼠,NOD小鼠自发糖尿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未自发糖尿病的NOD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NOD小鼠置于40%以下湿度环境,每天皮下注射0.5mg/0.2mL氢溴酸菪胺,并置于可控干燥箱中,每天通风12h,制作蒸发过强型干眼模型。在造模后的第1、7、10、14d采用酚红棉线实验测量泪液分泌量,PAS染色检查结膜杯状细胞形态和数目; 在造模后的第10d,进行角膜组织苏木精染色检测角膜上皮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组NOD小鼠泪液分泌量随造模时间而逐渐降低,正常对照组未有明显变化。实验组的结膜杯状细胞体积变大,在造模后的第1d,杯状细胞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08),从造模后第7d开始,随时间延长,实验组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且较同一时间点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01)。此外,观察两组第10d的角膜上皮情况,实验组NOD小鼠角膜上皮层变薄,部分角膜上皮细胞变性、基底细胞水肿。

      结论:初步建立了NOD小鼠干眼模型,其眼表变化与临床上干眼症表现类似。

    • >临床论著
    • 同轴微切口超乳联合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2019, 19(8):1297-130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07

      摘要 (943) HTML (0) PDF 427.23 K (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5-04/2017-08我院收治的66例6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其中32例患者植入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纳入观察组,34例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对比敏感度、立体视锐度、拟调节力及视功能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术后3mo观察组裸眼近、中视力、近立体视锐度、视近拟调节力及视远拟调节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在空间频率为3、6、12、18c/d时,观察组在有眩光及无眩光条件下对比敏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视近时满意度及戴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疗效显著,与单焦点晶状体相比可提高视近视力,提高拟调节力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但对比敏感度有所降低。

    • 角巩膜缘切口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比较

      2019, 19(8):1301-130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08

      摘要 (944) HTML (0) PDF 450.54 K (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角巩膜缘切口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01/2017-01在我院行超声乳化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8例132眼,按手术切口位置分为角巩膜缘切口组(A组,52例74眼)与角膜切口组(B组,46例58眼),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测定两组裸眼视力、BCVA、角膜散光度的变化,统计两组上皮修复时间、切口修复时间,记录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患者BUT、泪液分泌量及角膜染色评分的变化,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组内、组间不同时间裸眼视力、BCVA、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BUT、泪液分泌量、角膜染色评分均有差异(P<0.05),A组术后不同时间裸眼视力、BCVA优于B组,角膜散光度与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低于B组,BUT长于B组,泪液分泌量高于B组,角膜染色评分低于B组(均P<0.05); A组术后上皮修复时间、切口修复时间均短于B组(P<0.0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

      结论:角巩膜缘切口下超声乳化手术可改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降低角膜散光度,减少对泪膜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与FS-LASIK术后视觉质量分析

      2019, 19(8):1305-130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09

      摘要 (1231) HTML (0) PDF 455.00 K (1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与FS-LASIK术治疗中高度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06/12分别行ICL植入术和FS-LASIK术的近视患者58例116眼(ICL组)和48例96眼(FS-LASIK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屈光度、视力和视觉质量情况。

      结果:术后3mo,ICL组患者球镜度数高于FS-LASIK组(0.19±0.22D vs 0.09±0.29D,P<0.05),但两组患者视力、柱镜度数和等效球镜度数无差异(均P>0.05); ICL组患者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客观散射指数(OSI)和OV9%均明显优于FS-LASIK组,而SR较FS-LASIK组降低,且与术前相比,ICL组患者MTF cut off明显增高,SR、OSI值降低,FS-LASIK组患者SR值降低(均P<0.05)。

      结论:ICL植入和FS-LASIK术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和屈光度,对于中高度近视患者ICL植入术可提供相对较好的视觉质量。

    • >文献综述
    •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后囊膜下混浊中的研究进展

      2019, 19(8):1309-131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10

      摘要 (1007) HTML (0) PDF 467.57 K (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白内障是我国首位致盲性眼病,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致盲的主要原因,目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后囊膜下混浊即后发性白内障(PCO)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PCO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概述了近些年来EMT在PCO中的研究进展。

    • Rho激酶抑制剂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19, 19(8):1313-131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11

      摘要 (1155) HTML (0) PDF 476.06 K (10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青光眼是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高眼压是其最主要的发病机制,而导致高眼压的主要原因是房水传统流出途径中小梁网的病理学改变导致的房水流出阻力增加。Rho激酶抑制剂(ROCKi)是直接作用于小梁网(TM)的降眼压药物,主要通过影响细胞骨架改变TM细胞形态、细胞运动、胞质分裂和平滑肌收缩等,从而增加房水流出、降低眼压,在美国和日本已被批准用于临床; 具有改善视网膜血管灌注、促进视神经再生等作用,可能存在视神经保护作用; 此外,具有减少滤过泡瘢痕化等作用。因此,ROCKi作为新型抗青光眼药物备受关注,本文将针对Rho/Rho激酶信号通路、ROCKi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展开综述。

    • 青光眼视野损害的身心交互特征

      2019, 19(8):1317-132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12

      摘要 (872) HTML (0) PDF 1.52 M (1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进行性视野缩小是青光眼的主要视功能损害特征。偏执人格及焦虑/抑郁特征则贯穿了发病过程及病程进展。而焦虑/抑郁为主要特征的青光眼患者情绪/心理障碍,对残留视野的范围和视敏度均产生负性影响。身心交互作用的结果使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速度和程度都发生特征性变化。“心因性误差”或称“功能性误差”,导致视功能病理损害的误判。关注青光眼患者情绪障碍与视野损害的交互作用,促进了对青光眼病程身心联合干预策略的发展。

    • 长链非编码RNA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相关视网膜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9, 19(8):1321-132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13

      摘要 (1081) HTML (0) PDF 474.49 K (10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视网膜色素上皮对维持光感受器及其他视网膜细胞的存活和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其病变可引起众多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眼部相关疾病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对不同类型眼病的发生发展起调控作用。这提示LncRNA可以作为基因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的新靶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网膜功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若从LncRNA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将对视网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 脂褐素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019, 19(8):1326-132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14

      摘要 (1010) HTML (0) PDF 443.36 K (1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引起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其确切病因尚未明了,故治疗效果不佳。脂褐素随着年龄增长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积累是眼睛老化的标志,通过光化学作用等影响正常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与ARMD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本文就脂褐素及其与ARMD的关系进行综述。

    • 角膜新生血管的显影方法

      2019, 19(8):1330-133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15

      摘要 (1019) HTML (0) PDF 441.40 K (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产生是角膜盲的常见原因,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CNV面积这一参数在衡量药物或治疗方案效果好坏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有多种方法可对CNV进行显影,包括墨汁灌注、免疫荧光染色等,近年来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等也是极有潜力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显影CNV的相关方法,希望能对CNV的研究提供参考。

    • SMILE手术来源的角膜基质透镜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9, 19(8):1334-133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16

      摘要 (1212) HTML (0) PDF 465.77 K (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屈光可预测性广泛应用于近视矫正。而SMILE手术来源的角膜基质透镜作为良好的生物材料,可用于修补角膜溃疡和穿孔,治疗远视、老视、圆锥角膜等眼科疾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针对SMILE手术来源的角膜基质透镜在眼科领域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Meta分析
    • 眼周穴位雷火灸治疗干眼症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019, 19(8):1338-134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17

      摘要 (1085) HTML (0) PDF 1.56 M (1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眼周穴位雷火灸对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后续眼周穴位雷火灸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研究依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国内外采用眼周穴位雷火灸对干眼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成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共计患者530例,其中治疗组265例,对照组2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眼周穴位雷火灸治疗干眼症在临床疗效、SⅠt、BUT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OR=2.44,95%CI(1.74~3.43),P<0.001; SⅠt:WMD=0.87,95%CI(0.46~1.27),P<0.001; BUT:WMD=1.44,95%CI(1.01~1.86),P<0.001。

      结论:眼周穴位雷火灸可有效改善干眼症患者的泪液分泌及泪膜破裂时间,该疗法安全有效。

    • >临床研究
    • 超声乳化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治疗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2019, 19(8):1344-134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18

      摘要 (818) HTML (0) PDF 927.67 K (9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治疗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方法:选取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66例67眼。试验组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前进行BCVA、IOP检查; 观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改变; 随访时间为术后1d,1wk,1、6mo,1a。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23.26±2.00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1.73±2.17min,两组间有差异(t=16.68,P<0.01)。试验组术后发生浅前房和滤过泡瘢痕化者各1眼; 对照组术后发生低眼压3眼,前房出血和脉络膜脱离各1眼,滤过泡瘢痕化者5眼。滤过泡Kronfeld 分型无差异(Z=-0.775, P=0.438)。两组干预因素及时间对患者术后眼压均有影响(F组间=8.67,P组间<0.01; F时间=127.58,P时间<0.01; F组间×时间=7.5,P组间×时间<0.01)。干预因素对患者术后视力无影响,两组术后视力同术前相比均有差异(F组间=0.35,P组间=0.55; F时间=34.92,P时间<0.01; F组间×时间=0.38,P组间×时间=0.86)。

      结论:超声乳化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治疗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可作为一种常规青白联合手术方式。

    • 抗VEGF联合Ahmed引流阀治疗NVG术中是否联合超乳的对比观察

      2019, 19(8):1348-135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19

      摘要 (945) HTML (0) PDF 437.67 K (8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抗VEGF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白内障超声乳化与非超乳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断为NV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47例47眼,术前均行抗VEGF玻璃体积内注射,其中19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联合组),28眼行单纯Ahmed引流阀植入术(单阀组),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和用药情况,并随访6mo以上。

      结果:NVG患者47眼中,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随访至6mo时,联合组患者视力提高者10 眼(53%),不变者8眼(42%),降低者1眼(5%); 手术完全成功率为84%(16/19),条件成功率 11%(2/19),失败5%(1/19); 单阀组患者视力提高者11眼(39%),不变者17眼(61%),降低者0例,手术完全成功率为61%(17/28),条件成功率 25%(7/28),失败14%(4/28)。

      结论:抗VEGF和单纯Ahmed引流阀植入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既能有效控制术后眼压,又尽可能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青光眼药物使用量,便于随诊眼底,是治疗NVG的有效方法。

    • 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在近视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2019, 19(8):1352-135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20

      摘要 (1210) HTML (0) PDF 1.28 M (1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Daytona P200T)对小、初、高中学段的低、中、高度近视学生的周边视网膜进行扫描,了解其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患病率和近视屈光度等的关系。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绵阳市随机抽取2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筛选出近视眼学生,按屈光度不同划分为低、中、高度近视。先应用Daytona P200T在自然瞳孔下行眼底图像采集,然后散瞳后由高年资眼科主治医师在裂隙灯下前置镜眼底检查有无遗漏。

      结果:不同屈光度组间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不同,且近视屈光度越高,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增高(趋势χ2=75.76,P<0.001)。比较不同屈光度组间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霜样变性(STD)三组间无差异(χ2=5.66,P=0.059),格子样变性(LD)、蜗牛迹样变性(SD)、非压迫性变白(WWP)、囊样变性(CD)、裂孔(DRP)、色素样变性(RP)三组间均有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除WWP(χ2=9.385,P=0.002)外,低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均无差异(P>0.017),低度与高度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17)。中度组和高度组比较,除CD(χ2=8.525,P=0.004)和RP(χ2=6.454,P=0.011),其余均无差异。不同学段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比较:小学段共34眼视网膜变性(5.7%),初中段共90眼(14.9%),高中段130眼(21.9%); 随学段增高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增高(趋势χ2=64.79,P<0.001)。WWP患病率三组间无差异(χ2=5.63,P=0.060),其它各组间患病率均有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除LD(χ2=6.209,P=0.013)和STD(χ2=9.953,P=0.002)外,小学段与初中段、初中段和高中段比较,均无差异(P>0.017); 小学段与高中段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17)。

      结论:青少年近视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与屈光度、学段成正相关。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2019, 19(8):1357-136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21

      摘要 (1049) HTML (0) PDF 1.72 M (9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和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为DR患者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2018-01/09就诊于我院眼科和内分泌科的自愿参与研究的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和非糖尿病患者17例进行研究,记录患者一般信息、腰椎骨密度(LB)、髋关节骨密度(HB)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对于糖尿病患者,HB与DR程度呈负相关(r=-0.23,P=0.02)。按性别分组对骨密度与DR程度进一步分析,男性患者LB和HB组间无差异; 女性患者LB和HB组间有差异(F=3.52,P=0.02; F=5.21,P<0.05),女性患者伴随DR的发展,LB和HB均呈下降趋势。

      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伴有DR患者骨密度降低较明显,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应注意对骨质疏松进行积极干预,降低骨折风险。

    • OCTA在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9, 19(8):1361-136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22

      摘要 (911) HTML (0) PDF 14.14 M (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OCTA检查在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01/10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38例38眼,其患病眼为A组,对侧健康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接受OCTA对黄斑区视网膜行3mm×3mm范围的模式扫描,获得表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4个层面黄斑血流密度图,测量表层视网膜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Image J软件计算4个层面黄斑区血流密度(MVD),OCT模式测量黄斑中心凹的水平厚度与垂直厚度(CFT)。

      结果:A组和B组浅层视网膜FAZ、水平CFT及垂直CFT测量均有差异(P<0.01)。A组和B组表层视网膜及深层视网MVD均有差异(P<0.01),外层视网膜层MVD、脉络膜毛细血管层MVD结果无差异(P=0.542、0.489)。BCVA(LogMAR)分别与表层视网膜FAZ、水平CFT及垂直CFT呈正相关(r=0.482、0.652、0.621,均P<0.01),与表层视网膜MVD及深层视网膜MVD呈负相关(r=-0.486、-0.465,均P<0.01)。

      结论:应用OCTA检查对提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微循环障碍和视力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BRVO-ME的疗效及治疗后BCVA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 19(8):1365-136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23

      摘要 (975) HTML (0) PDF 994.54 K (9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黄斑水肿(ME)的疗效及治疗后BCVA的影响因素。

      方法:评价2016-01/2018-01在本院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194例194眼BRVO-ME患者的临床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治疗后BCVA的影响因素。

      结果:患者BCVA(LogMAR)、CM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中CMT虽在部分时间节点有回升趋势,但任意时间点的BCVA、CM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VO-ME分型-缺血型、ME类型-混合型、ELM完整性-缺失、IS/OS缺失均是影响BRVO-ME患者经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病程及眼轴长度越长、治疗前 BCVA值越高,经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无效的风险越高。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BRVO-ME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部分患者术后BCVA恢复不佳或受病程、术前BCVA、BRVO-ME分型、ELM及IS/OS完整性等因素影响,治疗前或应充分评估上述影响因素并积极应对,优化疗效。

    • 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2019, 19(8):1370-137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24

      摘要 (1004) HTML (0) PDF 414.05 K (8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158眼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干眼症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rhEGF联合玻璃酸钠组)和对照组(玻璃酸钠组)。治疗4wk后评估疗效、干眼症状(干眼问卷),检查BUT、SⅠt、FL,检测患眼泪液IL-1β、IL-6、TNF-α水平。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4wk后,两组BUT、SⅠ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 两组干眼问卷评分及FL、患眼泪液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用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显著改善患者干眼症状、患眼泪膜稳定性、泪液分泌情况及角膜上皮细胞完整性,减轻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 FS-LASIK两种光学区直径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2019, 19(8):1373-137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25

      摘要 (1125) HTML (0) PDF 440.12 K (10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FS-LASIK设置6.0mm和6.5mm两种光学区直径对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行FS-LASIK手术的患者25例50眼,随机预设置患者双眼光学区切削直径6.0mm或6.5mm,并按光学区直径分为6.0mm及6.5mm两组。术后3mo对两组患者进行Sirius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高阶像差(包括3、5、7mm瞳孔直径下的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三叶草差)以及OQASⅡ视觉质量分析仪比较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 off)、斯特列尔比值(SR)和客观散射指数(OSI)、不同模拟对比度视力(OV100%、OV20%、OV9%),并对两组患者进行OSDI干眼相关视觉质量主观问卷调查。

      结果:术后3mo,3mm瞳孔直径下,两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三叶草差无差异(均P>0.05); 5mm瞳孔直径下,两组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差无差异(均P>0.05),但球差有差异(P<0.05); 7mm瞳孔直径下,两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均有差异(均P<0.05),但彗差、三叶草差无差异(均P>0.05)。两组的OSDI问卷评分及OQASⅡ客观视觉质量各项参数均无差异(均P>0.05)。

      结论:6.5mm光学区直径FS-LASIK术后暗环境的高阶像差较小,但术前设置6.0mm光学区直径或6.5mm光学区直径均能获得良好的主观及客观视觉质量。

    • Sirius、Oculyzer、AS-OCT和A超测量近视患者角膜最薄点厚度的比较

      2019, 19(8):1377-138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26

      摘要 (968) HTML (0) PDF 1.95 M (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Sirius、Oculyzer、AS-OCT和A超对近视患者角膜最薄点厚度测量结果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为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6-03/04在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眼科近视眼激光部行飞秒激光辅助LASIK患者81例162眼,用Sirius、Oculyzer、AS-OCT和A超四种仪器分别测量以上患者的角膜最薄点厚度,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A超、Sirius、Oculyzer、AS-OCT测量结果分别为537.91±24.12、538.12±22.64、538.20±23.74、527.04±23.11μm(P<0.01)。AS-OCT的测量结果明显小于其他三种方法测量结果,A超、Sirius、Oculyzer之间无差异。将A超、Sirius、Oculyzer、AS-OCT测得的角膜厚度最薄点数值进行两两相关分析, 表明四种方法测量角膜最薄点厚度均有高度相关性(r=0.920、0.914、0.951、0.908、0.929、0.919,均P<0.001)。A超分别与Sirius、Oculyzer、AS-OCT测量角膜最薄点厚度在95%CI为-18.77~18.33、-19.79~19.19、-3.79~25.53μm,结合 Bland-Altman 图,提示Sirius、Oculyzer、AS-OCT分别与A超间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与 A 超测得的角膜最薄点厚度结果相比,AS-OCT 测量的结果偏薄。四种方法测量的角膜厚度最薄点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及一致性,但95%的一致性界限较宽,临床使用中两者可以相互参考,不能替换。

    • 照相机辅助测量在测定共同性斜视斜视角中的应用

      2019, 19(8):1381-138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27

      摘要 (945) HTML (0) PDF 1.41 M (8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照相机辅助测量对评估角膜映光法(Hirschberg Test)测定共同性斜视斜视角的准确性。

      方法:收集2016-01/2018-01我院收治的105例共同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接受传统Hirschberg Test法、图片Hirschberg Test法斜视角检查,以三棱镜遮盖试验为金标准,记录传统Hirschberg Test法、图片Hirschberg Test法与金标准测定斜视角偏差值,分析Kappa角对偏差值的影响,分析照相机辅助测量在共同性斜视角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传统Hirschberg Test法、图片Hirschberg Test法、三棱镜遮盖试验测定斜视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棱镜遮盖试验测定斜视角度高于图片Hirschberg Test法(P<0.05),图片Hirschberg Test法又高于传统Hirschberg Test法(P<0.05),图片Hirschberg Test法与三棱镜遮盖试验测定斜视角一致性高于传统Hirschberg Test法(P<0.05); 传统Hirschberg Test法测定斜视角偏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Hirschberg Test法偏差值均高于图片Hirschberg Test法(P<0.05); 图片Hirschberg Test法对阳性、阴性Kappa角患者倾斜度检查偏差度均低于传统Hirschberg Test法(P<0.05)。

      结论:照相机辅助测量图片Hirschberg Test法对共同性斜视斜视角测定偏差低于传统Hirschberg Test法,且更适用于无法配合的低龄患者。

    • >临床报告
    • 经反向巩膜瓣IOL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的疗效分析

      2019, 19(8):1385-138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28

      摘要 (1015) HTML (0) PDF 4.87 M (1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经反向巩膜瓣IOL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眼科需行Ⅱ期IOL植入的14例14眼无晶状体眼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经反向巩膜瓣睫状沟缝合固定术行IOL植入。术中制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插袋式巩膜瓣。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术后眼压、眼前节反应和IOL稳定性。

      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5~6mo。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表)为0.50±0.54,术后1mo裸眼视力0.46±0.39,两者无差异(P>0.05)。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0.36±0.35,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有所提高。1例1眼患者术后IOL倾斜,经调整后IOL位正。3例3眼患者在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给予降眼压药物对症处理后眼压正常,术后1mo随访眼压在正常范围内(16.4±2.6mmHg)。1例1眼患者术后玻璃体腔出血,1例1眼患者术后眼内炎症反应重,治疗后均恢复。术后无黄斑囊样水肿、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经反向巩膜瓣IOL睫状沟缝合固定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术式。

    • 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当天检查和随访研究

      2019, 19(8):1389-139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29

      摘要 (926) HTML (0) PDF 864.14 K (9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在术后当天进行视力、眼压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必要性,探索安全有效的术后观察方法。

      方法:收集我院2018-10/11的白内障日间手术的患者149例149眼,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眼术前、术后2h,1d,1wk的BCVA和眼压并进行术前术后的对比,在裂隙灯下观察其角膜水肿情况、是否有人工晶状体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对术前和术后高眼压率、低眼压率进行比较。

      结果:术眼术前与术后2h BCVA,术后2h与术后1d BCVA,术后1d与术后1wk的BCVA均有差异(P<0.05),呈逐渐改善的趋势。患者术眼术前与术后2h,1d眼压均无差异(P>0.05),但术后1wk的眼压均低于术前、术后2h,1d的眼压(P<0.05)。术后2h出现高眼压的比例高于术前、术后1d,1wk。术后1wk未发现患者出现眼部并发症。

      结论: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术后1wk视力、眼压和角膜水肿均恢复良好,在术后2h容易出现高眼压,进行视力、眼压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较为安全,可对出现高眼压的患者作对症处理。

    • 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

      2019, 19(8):1393-139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30

      摘要 (939) HTML (0) PDF 427.37 K (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6行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患者38例38眼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眼压、IOL位置,并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状态。

      结果:术中出血6眼(16%),术后低眼压4眼(11%),高眼压11眼(29%),经治疗后恢复,IOL倾斜4眼(11%)。术后末次随访时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前预留屈光度数(球镜)与术后3mo实际屈光度数(球镜)无差异(P>0.05)。

      结论: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重视相关并发症。

    • 先天性无虹膜合并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2019, 19(8):1396-139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31

      摘要 (878) HTML (0) PDF 2.76 M (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对先天性无虹膜合并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进行PAX6基因突变位点筛查,丰富该致病基因的突变谱。

      方法:选取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的1个先天性无虹膜合并先天性白内障家系和100名健康志愿者,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PAX6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

      结果:该家系中先证者和其他患者均表现为无虹膜合并白内障,PAX6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致病基因第11外显子无义突变c.991 C>T,造成PAX6基因编码的蛋白截短(R331X),从而使该蛋白失去功能,且该突变在家系内与疾病表型共分离,不存在于家系内及家系外健康样本的基因中。

      结论:PAX6 R331X突变与先天性无虹膜合并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有关。

    • 不同HbA1c水平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的临床分析

      2019, 19(8):1400-140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32

      摘要 (959) HTML (0) PDF 390.17 K (8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1mo视力、眼压、并发症、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12我院糖尿病白内障患者56例66眼,根据术前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正常HbA1c组,HbA1c≤6.0%)和B组(高HbA1c组,6.0%结果:两组患者术后BCVA均有明显提高。两组患者术后1mo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反应、一过性眼压增高、角膜水肿、黄斑水肿,A组发生率为56%,B组为88%,B组并发症较A组高(P=0.029)。B组黄斑中心凹厚度高于A组,且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术后高于术前,B组术后增加厚度比A组更明显(P<0.05)。

      结论:高HbA1c组与正常HbA1c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多,黄斑中心凹厚度高,术后视力差。因此,糖尿病患者术前HbA1c水平可能与白内障术后的并发症、黄斑中心凹厚度有关。

    • 不同浓度聚维酮碘二次冲洗法对白内障手术结膜囊消毒效果的评价

      2019, 19(8):1403-140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33

      摘要 (1109) HTML (0) PDF 427.22 K (8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聚维酮碘二次冲洗法对白内障手术结膜囊消毒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6-08/2017-10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600例600眼,术前、开睑后两次采用聚维酮碘冲洗法对结膜囊消毒,根据聚维酮碘二次冲洗所使用浓度不同将患者分为Ⅰ组320例、Ⅱ组280例,浓度分别为0.025%、0.05%。两组一次、二次冲洗后获取结膜囊拭子标本进行细菌鉴定,二次冲洗时评定患者的主观舒适度及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情况,并统计术后眼内炎发生情况。

      结果:Ⅰ组、Ⅱ组聚维酮碘一次、二次冲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Ⅰ组结膜囊二次冲洗时异物感、痒感、畏光、眼红等主观感觉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结膜囊二次冲洗后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程度较Ⅱ组显著低(P<0.05)。Ⅰ组、Ⅱ组术后分别有2眼(0.6%)、1眼(0.4%)发生眼内炎(P>0.05)。

      结论:0.025%聚维酮碘已有高效的消毒作用,与0.05%聚维酮碘相比,其对于改善患者主观舒适度及减轻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更有优势,更适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

    • 非接触式眼压计与回弹式眼压计在眼压测量中的准确度分析

      2019, 19(8):1406-141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34

      摘要 (975) HTML (0) PDF 1.10 M (1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非接触式眼压计(non contact tonometer,NCT)、ICare回弹式眼压计(ICare rebound tonometer,RBT)在青光眼患者中眼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青光眼患者113例185眼。用RBT、NCT和Goldmann眼压计(GAT)分别于9:00、16:00两次进行眼压测量并记录为两组数据,分别用秩和检验、国际标准8621指南评估其准确性,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两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以GAT测量值作为标准将数据分为异常眼压组(<10mmHg或>21mmHg)和正常眼压组(10~21mmHg),在不同组间分析其一致性。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眼压计间的相关性。

      结果:GAT、NCT和RBT三组测量值间存在差异(P<0.01); GAT获得的眼压测量值与RBT和NCT测量值间存在相关性(rs=0.71、0.77,P<0.001)。NCT与GAT测量值接近(P=0.92),而RBT与GAT相比,眼压测量值较高(P<0.05)。然而NCT、RBT同GAT相比一致性界限范围均较宽,分别为-6.2~6.0、-5.2~7.6mmHg,在正常眼压组一致性界限范围分别为-5.9~5.9、-4.3~7.5mmHg,在非正常眼压组分别为-7.3~6.4、-7.5~5.6mmHg。根据ISO 8612指南进行评价,NCT和RBT在三组中超过95%的一致性限制的异常值分别为3.9%、11.3%、12.2%和26.3%、11.3%、12.2%。

      结论:NCT和RBT均不能简单代替GAT用于青光眼患者眼压的测量。在青光眼患者中,随着测量值偏离正常眼压范围,NCT和RBT的测量误差也有所增大。

    • 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阈值前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2019, 19(8):1411-141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35

      摘要 (852) HTML (0) PDF 435.46 K (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阈值前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经临床确诊的ROP患儿25例46眼纳入研究。其中,阈值前病变24眼,阈值病变22眼。46眼中,Ⅰ区病变20眼,Ⅱ区病变26眼。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波长为810nm 的Iridis激光机经双目间接检眼镜输出,保留Ⅰ区及其颞侧2个视乳头直径区域不接受光凝,对其余无血管区进行光凝治疗。随访42~881(362±59.6)d,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一次光凝术后病变完全消退38眼(83%); 进展期患眼8眼(17%)经Ⅰ区颞侧2PD区域补全激光光凝治疗,二次光凝治疗时间在首次治疗术后33~45d,病变完全消退。未出现局部纤维增生、局限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阈值前病变组24眼中,病变完全消退22眼(92%); 阈值病变组22眼中,病变完全消退10眼(73%)。两组病变完全消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有效治疗阈值前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对周边视网膜破坏少。

    • miR-132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9, 19(8):1415-141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36

      摘要 (946) HTML (0) PDF 582.62 K (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miR-132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与DR的关系。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07/10于我院确诊的55例糖尿病患者,按DR国际临床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5组。背景期: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组13例(A组); 非增殖期(NPDR)33例,包括:轻度NPDR组10例(B组),中度NPDR组11例(C组),重度NPDR组12例(D组); 增殖期(PDR)9例(E组)。另选取我院体检健康者1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F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不同分期DR患者外周血浆中miR-132的相对表达量,并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除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组外,其余各组DR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浆中miR-13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 非增殖期组间、非增殖期与增殖期组间比较,miR-132表达量无差异(P>0.05)。

      结论:miR-132在NPDR和PDR患者血浆内低表达,可能成为DR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 ICL植入术后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2019, 19(8):1419-142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37

      摘要 (939) HTML (0) PDF 2.33 M (1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应用OCT观察ICL植入术后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及中央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明确ICL植入术对于眼后节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研究。最终纳入行ICL植入术患者26例41眼,平均年龄28.19±6.48岁。所有受试者均行眼轴长度(AL)、裸眼视力(UCVA)、综合验光、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及OCT检查。观察术前及术后的中央区视网膜厚度(CRT)和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GCT),以及UCVA、BCVA和IOP的变化。

      结果: ICL植入术后UCVA和BCVA较术前均有提高(P<0.05),而眼压无变化。术前,术后1wk,1、3mo CRT分别为273.20±25.48、274.07±27.64、277.85±25.49、275.99±24.68μm,而GCT分别为85.31±5.19、88.95±6.87、87.73±4.23、87.45±4.59μm(均P<0.05),其中CRT在术后1mo较术前有增加(P<0.01),GCT在术后1wk,1、3mo均比术前有增加(P<0.05)。GCT在术后1wk的变化与AL呈正相关(rs=0.529, P=0.001)。

      结论:ICL植入术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一定的安全性,但术后也会发生一定的黄斑区改变,需给予一定的重视。

    • 数码眼底照相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筛查DR并早期干预的应用价值

      2019, 19(8):1424-142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38

      摘要 (1042) HTML (0) PDF 397.98 K (8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数码眼底照相机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并早期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5-01/2016-12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30例260眼,进行数码眼底照相检查和FFA检查。

      结果:数码眼底照相中NPDR 82眼,PDR 28眼。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中,NPDR 89眼,PDR 29眼。与FFA检查的金标准结果比较,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筛查DR的Kappa值为0.87(>0.61)。两种方法对不同病程分期DR的检出结果无差异(P>0.05)。病程>10a的糖尿病患者,DR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

      结论:数码眼底照相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行常规视网膜检查,是早期发现DR的有效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对降低DR的致盲率具有重要意义。

    • 奥洛他定联合自体血清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结膜炎

      2019, 19(8):1427-143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39

      摘要 (959) HTML (0) PDF 653.82 K (8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自体血清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6-06/2018-06蒿属过敏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305例61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体血清,均持续治疗2wk。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总得分、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wk,观察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总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自体血清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安全性较高。

    • 不同时期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有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的疗效比较

      2019, 19(8):1431-143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40

      摘要 (894) HTML (0) PDF 438.40 K (8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时期行Ⅱ期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伴有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2/2018-06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共41例41眼,按照Ⅱ期玻璃体切除术时间分为:早期组(伤后≤6d)24眼,常规组(伤后7~14d)17眼。术后随访以6mo为节点,比较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发生率、视力、并发症情况。

      结果:早期组视网膜复位率为92%,常规组为76%,两者无差异(P=0.692)。早期组TPVR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14),术后视力提高程度好于常规组(U=119.5,P=0.001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结论: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伤后6d内行Ⅱ期玻璃体切除术预后相对较好。

    • 芪明颗粒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症

      2019, 19(8):1435-143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41

      摘要 (1086) HTML (0) PDF 760.10 K (8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糖尿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7-06/2018-06于我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干眼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269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联合组(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芪明颗粒)。三组疗程均为4wk。观察治疗后1mo患者FL、BUT及SⅠt情况,并分析各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BUT及SⅠt均无差异(P>0.05); 治疗后1mo,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和联合组BUT及SⅠt均较对照组改善,且联合组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此外,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97.9% vs 89.0%,P=0.013)。

      结论:芪明颗粒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明显,能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提高眼部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 不同翼状胬肉切除术式对患者术后泪膜功能的影响

      2019, 19(8):1439-144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42

      摘要 (933) HTML (0) PDF 419.72 K (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翼状胬肉切除术式对患者术后泪膜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6-10/2018-10翼状胬肉患者106例106眼,随机分成羊膜组和干细胞组,羊膜组(50例5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干细胞组(56例5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分别记录并分析术前和术后1、3mo时BUT、SⅠt和OSDI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BUT和SⅠt均为术前最低,术后3mo最高; OSDI评分均为术前最高,术后3mo最低; 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间比较:术前和术后1mo时BUT、SⅠt、OSDI评分,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3mo干细胞组的BUT、SⅠt明显高于羊膜组(P<0.05),干细胞组的OSDI明显好于羊膜组(P<0.05)。(2)组内比较:三个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术后1mo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3mo与术前、术后1mo相比有差异(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或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泪膜功能,但后者的效果更明显。

    • 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OL植入术治疗中低度近视

      2019, 19(8):1442-144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43

      摘要 (992) HTML (0) PDF 403.49 K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中低度近视患者植入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01/2017-06在我院接受ICL V4c植入术的中低度近视患者20例40眼,术后1wk,1mo,1a进行随访,观察UCVA、BCVA、SE、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拱高、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果:术后UCVA、BCVA均较术前提高(P<0.01),术后1mo与术后1a UCVA无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UCVA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BCVA两两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SE均较术前降低(P<0.01),术后1wk平均SE接近0D。术后1a手术安全指数为1.05±0.14,手术有效性为1.07±0.14。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眼压均无差异(P>0.05)。术后1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无差异(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未见白内障、青光眼、角膜内皮失代偿等。术后满意度为100%。

      结论:ICL V4c植入术是治疗中低度近视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术后1mo后视力稳定。

    • 外直肌截除术治疗分开不足的临床观察

      2019, 19(8):1445-144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9.8.44

      摘要 (861) HTML (0) PDF 420.42 K (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外直肌截除术治疗分开不足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7-10在我院就诊的37例分开不足型患者。临床表现为看远内斜视伴同侧复视,视近为内隐斜视无复视,单眼、双眼运动正常。术前作屈光、斜视度、近立体视、负向融合力检查,然后行单眼或双眼外直肌截除手术。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复视消失,术后1a复查时复视无复发。术前远距内斜视度为+15~+28(平均18.4±5.7),近距内斜视度为+5~+16(平均10.3±3.6),远距近距斜视度差异值为8.1±2.3; 术后1wk远距斜视度-5.4±1.5,近距斜视度-7.2±1.6,差异值为1.8±0.6; 术后1a远距斜视度-1.9±1.2,近距斜视度-3.4±1.4,差异值为1.5±0.8。术后1wk,1a的远近距斜视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1wk,1a的远近距斜视度比较有差异(P<0.05),患者术前的远近距斜视度之差值与术后1wk,1a的远近距斜视度之差值比较有差异(P<0.05)。术前远距负向融合力为3~9(平均5.1±1.8),近距负向融合力为15~24(平均19.4±3.2)。术后1wk远近距负向融合力分别为10.1±3.3、19.7±4.1,术后1a远近距负向融合力分别为11.2±3.6、20.2±4.8。患者术前与术后1wk的远距负向融合力比较有差异(q=4.551, P=0.013),术后1wk与术后1a比较无差异(q=0.713,P=0.115)。患者近距融合力术前与术后1wk,1a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外直肌截除术治疗分开不足可有效降低术后的远近距斜视度差,消除患者的复视症状,改善患者术后的近立体视锐度及远距负向融合力。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