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21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Articles in English
    • 尼日利亚儿童眼部生物测量和中央角膜厚度分析

      2021, 21(4):567-57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01

      摘要 (902) HTML (0) PDF 437.73 K (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尼日利亚儿童眼部生物特征测量和中央角膜厚度(CCT),建立参考数据库。方法:对2017-11/2018-01在我院招募的儿童进行横断面观察。采用LogMAR图表和Lea图表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视力(VA)进行评估。对8岁及以下儿童进行麻醉检查(EUA),行瞳孔扩张前后节段检查,使用卡尺测量角膜直径(CD)。采用手持式眼压计测量眼内压(IOP),用超声角膜厚度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AL)。临床检查后进行睫状肌麻痹性屈光检查。采用SPSS version 17对数据进行输入和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得出结果,完成频率和变量交叉表(P<0.05)。结果:研究共纳入66例132眼患者,年龄3~16(平均9.13±3.70)岁,男女比例为1:1.7。年龄集中于6~10岁(42.4%), 大多数患者为小学生(54.5%)。父母的职业主要是商人/非技术工人(51.6%)和专业人员/公务员(30.3%)。平均右眼、左眼VA(LogMAR)为0.45±0.46和0.45±0.44。右、左眼角膜水平直径(HCD)平均值分别为10.5±1.6、10.37±1.45 mm。右、左眼角膜垂直直径(VCD)分别为9.7±1.2 mm和9.7±1.3 mm。右、左眼平均CCT分别为556.71±2.61 μm和556.47±45.53 μm。近视[23例(34.8%)],近视散光[18例(27.3%)],单纯性散光[16例(24.2%)]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CCT和HCD(P=0.739)、VA(P=0.058)和屈光不正(P=0.199)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CCT与年龄组有轻度显著相关(P=0.055)。结论:尼日利亚儿童的CCT、IOP和CD的平均值首次为人所知。CCT与VA、CD与屈光不正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结果。

    • 比较两种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对散光矫正的临床效果

      2021, 21(4):573-57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02

      摘要 (816) HTML (0) PDF 1.88 M (1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04/07在北医三院行眼科手术的35例50眼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其中,20例25眼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623T(Rayner组),15例25眼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 Toric(Alcon组)。比较术后3mo,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残余散光度、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数、对比敏感度、客观视觉质量(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斯特列尔比、客观散射指数、不同对比度下的客观视力)、NEI VFQ-25量表评分的差异。散光矢量分析运用Alpins分析法。结果:Rayner组术后平均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LogMAR)分别为0.17±0.20和0.08±0.15,Alcon组分别为0.21±0.16和0.10±0.11(P>0.05); Rayner组术后平均残余散光度为(-0.57±0.24)D,Alcon组为(-0.50±0.28)D(P>0.05); 两组术后3mo人工晶状体旋转稳定性、散光矢量分析、各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客观视觉质量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yner组NEI VFQ-25量表评分为85.16±5.91,Alcon组为82.08±6.16(P>0.05)。结论:两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Rayner 623T和Alcon Acrysof Toric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 子痫前期与健康孕妇脉络膜血管分层的定量评估分析

      2021, 21(4):580-58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03

      摘要 (637) HTML (0) PDF 660.01 K (10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定量评估健康孕妇与子痫前期孕妇脉络膜血管分层厚度的改变。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100例女性受试者,包括40例正常未孕者,23例健康孕妇和37例确诊为子痫前期的孕妇。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距黄斑中心凹750、1 500 μm处鼻/颞侧脉络膜厚度,分别定量评估三组受检者Sattler层(LCVT)和Haller层(MCVT)脉络膜血管厚度的差异。结果:三组平均年龄和等效球镜度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240,0.338)。健康孕妇和子痫前期孕妇胎龄无显著性差异(P=0.783)。三组受检者LCVT、MCVT和SFCT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未孕者相比,健康孕妇LCVT、MCVT和SFCT显著增加(P<0.05)。与健康孕妇相比,子痫前期孕妇LCVT和SFCT显著增加(P<0.05),而MCVT则无差异(P=0.709)。结论:妊娠期和子痫前期孕妇脉络膜血管亚层厚度明显增加,脉络膜厚度(CT)的增加可能是由于Haller层增厚,且子痫前期和健康孕妇鼻侧CT的增幅大于颞侧,推测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介导的调节作用及非血管平滑肌细胞可能在妊娠和子痫前期脉络膜血管亚层厚度的变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实验论著
    • 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闪光电生理特性和Tau蛋白及其磷酸化研究

      2021, 21(4):585-59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04

      摘要 (767) HTML (0) PDF 3.98 M (1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运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技术检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TON)大鼠视觉通路障碍的变化情况,探究TON大鼠视网膜及视神经中Tau及其磷酸化蛋白的变化。方法:将30只SD大鼠进行FVEP造模,1wk后构建TON模型,左眼进行视神经夹持损伤,右眼进行视神经暴露假手术。TON模型鼠分别于视神经夹持损伤后1、3、7、14、28d进行FVEP检测。FVEP检测完成后处死大鼠,分离左眼视网膜及视神经,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中Tau及其Ser 396/Ser 404位点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ON模型大鼠假手术眼出现典型的FVEP波形; 相较于假手术眼,手术眼各检测时间点FVEP的N2波发生显著延迟,N2-P2波振幅发生大幅缩减,但视神经夹持损伤后各时间点N2波潜伏期延迟时间和N2-P2振幅缩减差异不明显。TON大鼠手术眼视网膜总Tau含量在夹持损伤1d后急剧下降,7d时短暂恢复后直至28d维持于略低于正常水平; pTau-Ser396/404的变化与总Tau的变化一致,其中Ser 396位点为Tau蛋白主要磷酸化位点。TON大鼠手术眼视神经总Tau含量逐渐增多,夹持损伤14d时达到高峰并维持至28d, pTau-Ser396/404的变化与总Tau的变化类似,7d时出现增长并抵达高峰,其中Ser 404位点为主要磷酸化位点。结论:FVEP的N2及P2相关指标可用于检测TON大鼠视觉功能障碍水平,TON大鼠视网膜与视神经Tau蛋白水平的变化截然不同,不同部位pTau-Ser396/404的变化跟随总Tau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但不同部位Tau蛋白主要改变的磷酸化位点不同。

    • HSP47 siRNA对体外培养HTCF细胞生物学行为及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

      2021, 21(4):592-59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05

      摘要 (636) HTML (0) PDF 1.71 M (9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47(HSP47)siRNA对体外培养人眼Tenon囊成纤维(HTCF)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TCF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转染组; 转染组根据HSP47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干扰siRNA序列,构建载体并导入HTCF细胞中; 空载体组导入空白载体。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细胞中HSP4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蛋白和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相比空载体组,转染组HSP4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克隆形成率、细胞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Ki67、N-cadherin、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细胞凋亡率、Bcl-2和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无差异(P>0.05)。结论:HSP47 siRNA可以通过抑制TGF-β1蛋白的表达降低HTCF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但对HTCF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

    • >实验研究
    • 补肾益精方对外周血BMSCs在干性ARMD小鼠中视网膜分化及CNTF表达的影响

      2021, 21(4):597-60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06

      摘要 (621) HTML (0) PDF 2.84 M (9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益精方对外周血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视网膜分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以碘酸钠(NaIO3)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干性ARMD模型。造模后第1d,尾静脉注射3×106个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BMSC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蒸馏水组(12只,给予蒸馏水灌胃)及补肾益精方组(12只,给予补肾益精方灌胃)。另选12只健康C57BL/6小鼠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治疗14d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FP-BMSCs在视网膜的分化情况; 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NT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补肾益精方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高于蒸馏水组(P<0.01); 两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特异蛋白65(RPE65)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无差异(P>0.05); 两组均未见视紫红质(Rhodopsin)与GFP双染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补肾益精方组CNTF的表达高于蒸馏水组(P<0.05)。结论:补肾益精方能够促进外周血BMSCs在视网膜分化为胶质细胞,并促进CNTF的表达,这可能是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ARMD的作用机制之一。

    • >临床论著
    •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与睫状体冷冻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2021, 21(4):604-61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07

      摘要 (721) HTML (0) PDF 548.54 K (1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巩膜二极管睫状体光凝(CPC)与睫状体冷冻(CCT)对绝对期青光眼的降眼压(IOP)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纳入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绝对期青光眼85例,随机分成两组行CPC或CCT手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3d,1、2wk,1、3、6mo的IOP、抗青光眼药物数量、眼前节炎症反应,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评价术后眼球疼痛感。比较手术前后的所有指标及两种手术方式成功率的差异。结果:与CPC组相比,CCT组的IOP在术后1、3d,1、2wk,1mo较术前下降少,VAS评分在术后3d,1、2wk,1mo较术前下降少,抗青药物数量对数值在术后1、3d,1、2wk较术前下降少(P<0.05)。与CPC组相比,CCT组术后3d,1、2wk,1、3、6mo完全成功率较术后1d升高,但只有术后3、6mo有差异(P<0.05)。与CPC组相比,CCT组前房闪辉分级在术后3d,1、2wk,1mo较术前上升更多,结膜充血分级在术后1、3d,1、2wk较术前上升更多,角膜水肿分级在术后3d,1、2wk,1mo较术前上升更多,炎症反应更重(P<0.05)。结论:与CPC相比,CCT术后降IOP速度较慢,眼前节反应及眼部疼痛感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术后需将抗炎药物及抗青光眼药物使用的时间延长。

    • OCT参数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2021, 21(4):613-61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08

      摘要 (895) HTML (0) PDF 794.92 K (1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01/2020-03我院收治的80例8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100例100眼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采用OCT测定各组患者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值及上方、下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厚度值,比较各组受试者OCT参数之间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OCT参数与视野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计算OCT参数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价值。结果:入组患者早期组24例、中期组39例、晚期组17例,各组患者pRNFL、mGCC参数均有差异(P<0.05),晚期组青光眼患者上方、下方、鼻侧pRNFL、平均pRNFL及上方、下方、平均mGCC显著低于早期组、中期组,中期组患者各指标显著低于早期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pRNFL、mGCC参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上方pRNFL、下方pRNFL、鼻侧pRNFL、颞侧pRNFL、平均pRNFL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693、0.846、0.676、0.579、0.844,上方mGCC、下方mGCC及平均mGCC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2、0.677、0.676; 平均pRNFL联合平均mGCC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结论:OCT测定pRNFL、mGCC参数与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两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可将其用于诊断及病情评估。

    • 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与改良Parks切口对斜视患者泪膜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1, 21(4):618-62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09

      摘要 (546) HTML (0) PDF 485.73 K (9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与改良Parks切口对斜视患者泪膜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2017-01/2019-10于南阳医专一附院手术治疗的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结膜瓣切口组(60例82眼,行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斜视手术)及改良Parks组(62例83眼,行改良Parks切口斜视手术),评价斜视治疗效果,于手术前后进行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测定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KBUT),手术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组、改良Parks组分别有80、79眼达到眼位基本正位(±10PD以内),两组治愈率比较无差异(P>0.05)。改良Parks组术后7d SⅠt、BUT、FL评分、NIKBUT与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组比较有差异(P<0.05)。术后14d 改良Parks组SⅠt、BUT、TMH、NIKBUT较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组有差异(P<0.05)。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组及改良Parks组手术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7.3% vs 2.4%,P>0.05),总体满意度有差异(83.3% vs 95.2%,P<0.05)。结论: 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与改良Parks切口手术术式对斜视均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但改良Parks切口手术对泪膜稳定性影响较小,手术满意度较高。

    • >文献综述
    • 糖尿病与非视网膜眼部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1, 21(4):623-62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10

      摘要 (665) HTML (0) PDF 492.73 K (10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眼是受该病影响的主要器官之一。然而,糖尿病性眼病不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还包括非视网膜并发症。本文综述了与糖尿病相关的非视网膜眼部病变包括:角膜病变、干眼、青光眼、白内障、屈光不正、视神经病变、虹膜睫状体炎、星状玻璃体变性等,它们也可能导致视力丧失,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应该引起重视。

    • 糖尿病对眼前节微环境平衡的影响研究

      2021, 21(4):628-63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11

      摘要 (640) HTML (0) PDF 468.03 K (1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近期很多学者发现,在糖尿病早期还未发生严重眼部并发症之前,仍可对眼前节组织如角膜、结膜、泪腺、睑板腺等造成慢性损伤。我们通过现有的眼科检查技术,综述了糖尿病对患者眼前节的影响,有助于临床医生识别出早期糖尿病患者进而对其进行干预治疗及转诊,从而降低糖尿病后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 黏蛋白与眼表疾病相关性进展

      2021, 21(4):632-63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12

      摘要 (714) HTML (0) PDF 440.66 K (2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黏蛋白是决定泪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对维持眼表稳态至关重要。杯状细胞能够改变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促进干眼(DED)和眼表炎症的发生。本文基于对黏蛋白生物学的认识,就黏蛋白和眼表疾病之间的潜在联系进行总结,旨在更好地了解黏蛋白的重要性,基于眼表疾病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 光照对屈光发育的影响研究

      2021, 21(4):636-63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13

      摘要 (767) HTML (0) PDF 448.49 K (1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当今社会,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正在急剧增加。尽管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有诸多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户外活动已被证实是降低儿童近视发病率的主要保护因素。在户外活动中的诸多因素中,光照又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光照环境,如光照的强度、波长、时间、节律等都可以影响眼球的屈光发育。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光照对眼球屈光发育的临床与动物实验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究屈光不正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 Rho/ROCK信号通路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1, 21(4):640-64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14

      摘要 (927) HTML (0) PDF 655.12 K (2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生理功能和眼组织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中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Rho/ROCK信号通路可参与多种细胞事件,包括诱导细胞骨架重组、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并可在细胞周期进展、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中发挥显著作用。研究表明,Rho/ROCK信号通路在眼组织中分布广泛,其异常活化可影响眼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眼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紧密。本文对Rho/ROCK信号通路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眼病提供思路。

    • 水蛭及其提取液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和相关研究

      2021, 21(4):644-64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15

      摘要 (738) HTML (0) PDF 499.12 K (1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药水蛭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作用,为眼病破血逐瘀之要药。水蛭在眼科中常应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改善微循环以及抗细胞凋亡等有关。此外,在基础研究方面还发现水蛭提取液具有使细胞转分化的功能,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具体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验证。本文综述了水蛭及其提取液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为水蛭及其提取液治疗眼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多提示。

    • OCTA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1, 21(4):648-65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16

      摘要 (771) HTML (0) PDF 462.36 K (1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种快捷的、无创的新兴成像技术,可以定性、定量分析视网膜血流灌注,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RMD)导致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nARMD中对CNV的检测十分重要。本文通过OCTA对CNV的诊断、形态、面积及血流灌注的分析,综述了其在nARMD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诊断

      2021, 21(4):652-65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17

      摘要 (1167) HTML (0) PDF 442.14 K (17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是一种遗传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主要临床特点为周边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眼底检查的特征性改变包括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区、血管分支增多以及异常吻合等。其临床表型多样,可无明显症状,易被漏诊,也可表现为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皱褶、玻璃体积血等,给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以往多认为 FEVR是一种罕见病,但近来在新生儿眼底筛查中发现FEVR的发病率可达1%。目前FEVR的诊断主要通过其临床特点、眼底荧光素造影、致病基因检测等途径。广角眼底照相技术具有无创、快速便捷等特点,可应用于FEVR患者的快速筛检和诊断。本文总结了FEVR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及广角眼底照相在FEVR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泪液蛋白质组学分析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2021, 21(4):656-65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18

      摘要 (972) HTML (0) PDF 479.28 K (37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泪液由泪腺及副泪腺分泌,主要通过眼睑和瞬目运动构成泪膜的水样层。泪液的蛋白质组学等研究是当前面临的难点也是热点,其主要目的是研究眼部疾病甚至部分全身疾病的代表其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易检测出的生物标志物,以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还可通过识别疾病的靶点促进个性化治疗以及改善预后,并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后续实验了解疾病分子机制。在眼部疾病和部分全身疾病中或比血液、尿液、脑脊液等现有常规体液检查更有应用前景的标本检测。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很多疾病在泪液中有成分的变化,本文就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探讨眼部疾病在泪液中的蛋白质成分变化进行综述。

    • 硒及硒蛋白在眼部疾病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2021, 21(4):660-66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19

      摘要 (638) HTML (0) PDF 443.83 K (10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硒是哺乳动物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广泛存在于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中,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在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心肌缺血、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眼作为人体中含硒较多的视觉器官,多种眼部疾病都与硒及硒蛋白密切相关,本文从硒及硒蛋白在眼表疾病、白内障、眼底疾病、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方面总结,为研究硒及硒蛋白在眼部的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Meta分析
    • 中医药疗法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

      2021, 21(4):664-66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20

      摘要 (706) HTML (0) PDF 1.61 M (9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医药不同干预措施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VIP、WanFang、SinoMed)和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0-03已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采用Cochrane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4.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21项RCT研究,患者1 297例,涉及7种干预措施,其中中药、中药+激素类药物、针灸+中药+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单纯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中药+激素类药物、针灸+中药+营养神经类药物、针灸+中药+激素类药物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单纯使用激素类药物(P<0.05),治疗有效率排序第一位的干预措施是针灸+中药+营养神经类药物。结论:中医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具有优势,其中针灸+中药+营养神经类药物成为最优选择的可能性最大。

    • >临床研究
    • 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评估白内障的眼表及视觉质量

      2021, 21(4):670-67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21

      摘要 (614) HTML (0) PDF 470.58 K (1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OQAS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对不同类型白内障的眼表和视觉质量进行评估。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06/2020-06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裸眼视力(UCVA)≤0.5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平均年龄71.69±3.79岁; 并发性白内障30例30眼,平均年龄61.00±4.56岁; 正常对照组30例30眼,平均年龄65.34±4.06岁。由同一位医生对患者的视觉质量进行眼表和视觉质量检查,包括前房深度(ACD)、眼轴(AL)、眼压(IOP)、角膜曲率(K)、客观散射指数(OSI)、MTF截止频率(MTF cut off)、斯特尔比率(SR)、对比度视力检查VA100%、VA20%、VA9%等指标。结果:葡萄膜炎性白内障MTF cut off小于青光眼性白内障(P=0.025),大于眼底病性白内障(P=0.013),大于糖尿病性白内障(P=0.001); 青光眼性白内障MTF cut off高于眼底病性白内障(P=0.013),高于糖尿病性白内障(P=0.007); 眼底病性白内障MTF cut off高于糖尿病性白内障(P=0.010)。结论:各亚类并发性白内障眼表和视觉质量参数尤其是MTF cut off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应在术前关注白内障类型。

    • 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手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疗效

      2021, 21(4):675-67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22

      摘要 (685) HTML (0) PDF 2.21 M (1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手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后1a的疗效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01/2018-12于我院进行快速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手术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45例48眼,术后随访1a,分析手术前后视力、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交联线深度、角膜前表面曲率Km值及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等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本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明显改善(P<0.05),但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最薄点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mo,1a角膜前表面曲率Km值(48.54±2.57、48.77±2.29D)均显著下降,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第1次压平宽度(1.52±0.21、1.57±0.22mm)均显著降低(P<0.05),第2次压平速度绝对值(0.82±0.09、0.82±0.18m/s)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快速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手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对裸眼视力有明显改善,术后角膜生物力学也有改善,但最佳矫正视力改善不明显。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PACG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21(4):680-68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23

      摘要 (680) HTML (0) PDF 446.38 K (10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8-12在本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的PACG患者75例75眼的临床资料,统计其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前节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ACG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术前比较,PACG患者术后眼压均下降,BCVA均改善(P<0.05); 术后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IA500)、房角隐窝面积(ARA)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PACG、术前眼压是PACG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PACG疗效及安全性俱佳,但需重视术前眼压控制,对慢性PACG患者或应慎重考虑是否需行该术式。

    • 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康柏西普治疗DME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

      2021, 21(4):684-68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24

      摘要 (630) HTML (0) PDF 509.36 K (9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01/2019-06河南省中医院眼科门诊及住院诊断为DME患者60例6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30眼予以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30例30眼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下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RNV)、血清VEGF表达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mo后观察组患者视物昏花、目睛干涩、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渴喜饮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CVA、CMT、RNV、血清VEGF比较有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1、3、6mo BCVA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7、14d,1、3、6mo CMT、RNV、血清VEGF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7% vs 10%,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DME疗效较单用康柏西普好,可明显改善患者BCVA、CMT,减少RNV,下调VEGF的表达,促进视网膜水肿吸收,且安全性好。

    • Ozurdex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视觉相关生存质量分析

      2021, 21(4):689-69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25

      摘要 (992) HTML (0) PDF 852.71 K (10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2/2019-02我院收治的RVO-ME初治患者30例30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3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17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Ozurdex治疗,随访6mo。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wk,1、2、3、4、5、6mo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以及治疗3mo后视觉相关生存质量表(CVRQoL-25)的评分变化,观察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和评估患者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结果:不同时间点BCVA、CMT、IOP均有差异(P<0.001)。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眼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CM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mo时BCVA、CMT变化最大(P<0.001)。治疗3mo后CVRQoL-25总分均值较治疗前提高,此时BCVA较治疗前提高,CMT较治疗前降低(P<0.01)。CVRQoL-25评分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mo后BCVA(LogMAR)均呈负相关(rs=-0.717、-0.746,均P<0.001); CVRQoL-25评分与治疗3mo后CMT呈负相关性(rs=-0.862,P=0.001)。黄斑水肿复发19眼(63%),复发时间为1~3(平均2.8±0.5)mo,6mo内平均注射次数约2.3±0.4次。患者注射1wk、1、2、3mo后眼压均较注射前升高(P<0.05)。所有患者注射2mo后的眼压达到平均眼压峰值,较注射前平均增高7.85±0.32mmHg(P<0.05),4mo后眼压可逐渐降至正常。随访期间有3眼(10%)出现眼压增高,超过25mmHg,通过局部用药即可控制,无需手术治疗。4眼(13%)出现白内障,其中2眼需要手术治疗。结论:Ozurdex在短期内可有效提高RVO-ME患者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单次玻璃体腔植入Ozurdex可获得持续2~3mo的视力改善,63%患眼在注射后约3mo时ME复发,眼压增高和白内障仍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的NMO-ON复发患者的疗效

      2021, 21(4):694-69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26

      摘要 (708) HTML (0) PDF 444.08 K (9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的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MO-ON)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01/2018-01我院眼科住院部收治的79例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NMO-ON复发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IVIG组42例57眼采用IVIG治疗,血浆置换(PE)组37例43眼采用P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裸眼视力、水通道蛋白4 抗体(AQP4-IgG)、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MOG-IgG)抗体变化。结果:IVIG组和PE组治疗有效率均为91%(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裸眼视力分布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AQP4-IgG(+)、MOG-IgG(+)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而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位随访40(29~50)mo,截止末次随访IVIG组、PE组复发率分别为10%、9%(P>0.05)。IVIG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E组(P<0.05)。结论:PE、IVIG均能改善糖皮质激素耐药的NMO-ON复发患者视力和症状,清除致病抗体,降低复发,但IVIG安全性相对较高。

    • 角膜塑形镜联合0.0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对小儿近视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 21(4):698-70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27

      摘要 (1157) HTML (0) PDF 442.41 K (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联合0.0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对小儿近视恢复情况的影响及影响患儿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03/2019-03就诊于本院的近视儿童200例,根据儿童和监护人要求选择观察组(角膜塑形镜联合0.0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和对照组(仅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组108例纳入研究,6mo后8例舍弃,最终纳入100例完成随访。对照组92例纳入研究,6mo后5例舍弃,最终87例完成随访。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mo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裸眼视力、眼压、瞳孔直径和调节幅度及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裸眼视力为0.12±0.05,对照组为0.19±0.07,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眼压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瞳孔直径为7.01±0.66mm,相比治疗前的6.09±0.69mm显著升高(P<0.05); 调节幅度为14.06±4.03D,相比治疗前的15.31±4.40D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瞳孔直径和调节幅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患儿近视控制效果与年龄、治疗前裸眼视力和散光度数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治疗前裸眼视力是影响近视控制效果的因素(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0.01% 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有助于小儿近视患者视力控制,治疗效果受到患儿年龄、治疗前裸眼视力因素影响。

    • >临床报告
    • 三种方法测量白内障患者前房深度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

      2021, 21(4):702-70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28

      摘要 (743) HTML (0) PDF 735.75 K (9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Pentacam、IOL Master和接触式A超对前房深度(ACD)的测量结果,分析三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白内障术前患者250例307眼应用Pentacam、IOL Master和接触式A超进行ACD测量,对三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多重线性回归进行评估,并将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层,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层间比较。结果:Pentacam、IOL Master和接触式A超测量的ACD均值(2.42±0.45、2.96±0.43、2.58±0.36mm)有差异(F=136.694,P<0.05)。三种方法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将三种方法两两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每组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将Pentacam的ACD测量值与中央角膜厚度(CCT)相加,所得到的修正值与IOL Master的ACD值无差异(P=0.93)。当Pentacam的ACD测量值小于1.85mm(IOL Master约2.40mm)时,接触式A超的ACD测量值明显升高且波动增大。在众多可能的影响因素中,眼轴、晶状体厚度、年龄对ACD测量的影响最大。ACD与眼轴呈正相关(rPentacam=0.602,rIOL Master=0.603,rA超=0.483),与晶状体厚度呈负相关(rPentacam=-0.382,rIOL Master=-0.350,rA超=-0.582),与年龄呈负相关(rPentacam=-0.328,rIOL Master=-0.414,rA超=-0.265)。将三因素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接触式A超的年龄因素由于影响权重过低被剔除。结论:Pentacam和修正了中央角膜厚度的IOL Master测量值可能更接近前房深度真实值。接触式A超测量浅前房时可能会误差增大。眼轴、晶状体厚度和年龄对ACD测量的影响最大,是Pentacam和IOL Master的影响因素,但年龄不是接触式A超的影响因素。

    • 病理性近视并发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疗效分析

      2021, 21(4):707-71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29

      摘要 (670) HTML (0) PDF 2.52 M (1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01/2019-01于我院确诊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患者18例19眼,将其分为病理性近视组(9例10眼)和非病理性近视组(9例9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术后随访3~23mo,观察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物变形症状及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病理性近视组术后BCVA提高6眼,不变2眼,下降2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7眼(70%),裸露型闭合2眼(20%),未闭合1眼(10%); 非病理性近视组术后BCVA提高6眼,不变2眼,下降1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8眼(88%),裸露型闭合1眼(11%)。术前两组患者眼轴长度有明显差异,眼轴长度与末次随访时黄斑裂孔闭合率呈负相关(rs=-0.477,P=0.039)。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可有效改善最佳矫正视力,但病理性近视患者裂孔闭合率低于非病理性近视患者。

    • 量化OCTA在视网膜静脉阻塞中的应用

      2021, 21(4):711-71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30

      摘要 (599) HTML (0) PDF 1.63 M (1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测量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方法:选取RVO患者30例30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各15例,双眼接受OCTA检查,获取黄斑中心3mm×3mm大小范围的血流密度、FAZ面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以及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患眼与健眼上述指标的变化及其与BCVA的相关性。结果:CRVO患者患眼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网(SVN)、深层毛细血管网(DVN)总血流密度较健眼降低[SVN:(43.07±4.95)% vs(50.09±2.86)%,DVN:(45.89±4.12)% vs(53.29±2.62)%,均P<0.01],与BCVA呈负相关(rs=-0.6、-0.5,均P<0.05)。BRVO患者患眼SVN、DVN总血流密度较健眼降低[SVN:(45.62±3.04)% vs(52.10±2.98%),DVN:(49.21±3.80)% vs(55.52±3.33%),均P<0.01],与BCVA呈负相关(rs=-0.5、-0.5,均P<0.05)。BRVO患眼病变区域与患眼未病变区域、健眼对应区域比较,SVN、DVN血流密度均下降(均P<0.01); 患眼未病变区域DVN血流密度较健眼相应区域下降[(56.86±1.95)% vs(58.15±2.24)%, P=0.02]; 患眼病变区域DVN血流密度与BCVA呈负相关(rs=-0.6,P=0.01)。CRVO、BRVO患眼SVN的FAZ面积较健眼明显扩大(CRVO:0.515±0.26mm2 vs 0.27±0.08mm2,P<0.01; BRVO:0.376±0.12mm2 vs 0.261±0.07mm2,P<0.01),且均与BCVA呈正相关(CRVO:rs=0.6,P=0.01; BRVO:rs=0.5,P=0.01)。CRVO、BRVO患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健眼增加(CRVO:431.2±191.3μm vs 235.5±18.2μm,P<0.01; BRVO:373.2±188.7μm vs 233.8±13.7μm,P=0.01),均与BCVA呈正相关(CRVO:rs=0.9,P=0.01; BRVO:rs=0.6,P=0.01)。结论:OCTA可作为测量RVO患者黄斑区血流密度、FAZ面积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有效工具。

    • 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中的研究

      2021, 21(4):715-71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31

      摘要 (618) HTML (0) PDF 403.78 K (8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蛋白抗原CA153、CA199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方法:选取2017-10/2019-10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化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RB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检测首次化疗前空腹静脉血血清中肿瘤标记物NSE、CA153、CA199水平,比较不同性别、不同临床分期、单双眼受累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差异。结果:晚期组患儿血清肿瘤标记物NSE、CA153、CA199水平均高于早中期组(49.69±18.45ng/mL vs 36.18±14.92ng/mL,22.38±12.03U/mL vs 15.10±8.32U/mL,46.44±18.76U/mL vs 30.21±24.03U/mL,P<0.05),但不同性别、单双眼受累患儿血清各肿瘤标记物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NSE、CA153、CA199在临床晚期RB患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早中期患者,其对RB分期诊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不同角膜保护剂对眼表的影响

      2021, 21(4):718-72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32

      摘要 (657) HTML (0) PDF 442.57 K (9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使用不同角膜保护剂对眼表的影响。方法:将2019-01/2020-01本院拟行玻璃体切除术的糖尿病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HPMC组、SHSCS组和BSS组,各30例30眼,HPMC组和SHSCS组术中分别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钠(SHSCS)覆盖角膜表面避免角膜干燥,BSS组术中使用平衡盐溶液(BSS)不断滴眼保持角膜湿润。手术前后分别行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并测量角膜中央厚度,观察对比其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wk,1mo,BSS组相比HPMC组、SHSCS组,SⅠt明显增加,BUT明显缩短(均P<0.05); 术后1wk,HPMC组相比SHSCS组BUT明显缩短(P<0.05); 术后3mo,三组患者SⅠt、BUT较术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d,BSS组相比HPMC组、SHSCS组角膜中央厚度明显增加(均P<0.05); 术后1wk,三组患者角膜中央厚度较术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中使用HPMC、SHSCS均可以保护角膜,维持泪膜的稳定性,临床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角膜保护剂。

    • 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联合MRI在TAO分期诊断中的效能

      2021, 21(4):722-72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33

      摘要 (571) HTML (0) PDF 588.73 K (9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分期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8-06收治的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TAO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联合MRI检查,手术取材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进行病理分期。统计病理分期结果,观察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联合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和结果,分析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MRI、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联合MRI检查对TAO分期诊断的效能。结果:35例TAO患者共58眼患病,经病理分期为活动期(49眼)、非活动期(9眼); 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和MRI诊断TAO分期均有典型影像学表现,且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联合MRI诊断活动期TAO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独应用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MRI检查,且ROC结果显示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联合MRI诊断活动期的AUC为0.893,高于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或MRI单独诊断。结论:对TAO分期诊断中建议联合应用99Tcm-奥曲肽眼眶显像和MRI影像学检查,二者影像学表现典型,且联合应用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 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发生眼肌麻痹的相关因素研究

      2021, 21(4):726-72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34

      摘要 (646) HTML (0) PDF 423.68 K (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儿发生眼肌麻痹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1/2020-05期间就诊于我院的203例儿童OMG患儿,将其分为眼肌麻痹组97例和非眼肌麻痹组106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203例儿童OMG患儿发生眼肌麻痹者97例(47.8%),69例(71.1%)表现为斜视,其次为歪头视物(18例,18.6%)。97例患儿中单眼79例(81.4%),单条眼外肌受累53例(54.6%),其中内直肌19例(35.8%)。眼肌麻痹组和非眼肌麻痹组患儿年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采用激素联合治疗(72.2% vs 38.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3水平(OR=2.006,95%CI:1.233~3.263)和采用激素联合治疗(OR=4.328,95%CI:1.936~9.677)是影响儿童OMG患儿发生眼肌麻痹的相关因素。结论:儿童OMG患儿发生眼肌麻痹较常见,单眼多发,内直肌最易受累,较少出现复视。血清FT3可作为评估儿童OMG患儿发生眼肌麻痹的重要免疫指标。

    • 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不同矫正方式的调节功能研究

      2021, 21(4):730-73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35

      摘要 (813) HTML (0) PDF 431.25 K (10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别采用单焦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矫正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儿童单眼及双眼调节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11/2020-04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1.0D≤双眼等效球镜差<2.5D)儿童47例94眼,其中配戴框架眼镜者27例54眼作为A组,配戴角膜塑形镜者20例40眼作为B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矫正1mo后的矫正视力及调节参数[调节反应(AR)、调节灵活度(AF)、调节幅度(AMP)]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AR测量值均为正值,表现为调节滞后,A组患儿屈光高度眼调节滞后量显著高于屈光低度眼(0.63±0.21D vs 0.25±0.34D,P<0.001),但B组患儿双眼调节滞后量无差异(P=0.104),且两组患儿屈光高度眼与屈光低度眼单眼矫正视力和单眼AMP均无差异(P>0.05)。A组患儿双眼AR差值高于B组(0.38±0.36D vs 0.10±0.26D,P=0.005),双眼AF低于B组(8.22±1.15c/min vs 9.95 ±0.89c/min,P<0.001),但两组患儿双眼AMP无明显差异(P=0.280)。结论:低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比单焦框架眼镜矫正可获得更高的双眼调节灵活度,降低双眼调节反应差值,从而维持更协调的双眼调节功能。

    • 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相对周边屈光度影响

      2021, 21(4):734-73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36

      摘要 (906) HTML (0) PDF 627.59 K (1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相对周边屈光度变化,探讨该变化与眼轴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5/2018-11就诊的-1.00~-6.00D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及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随访观察患者治疗1a期间的眼轴、相对周边屈光度(鼻侧30°~颞侧30°)。 结果:试验组戴镜后各时间点的相对周边屈光度呈现近视漂移状态(P<0.05),这种变化在戴镜1mo内最为明显(P<0.05),1mo后基本趋于稳定(P>0.05)。对照组相对周边屈光度呈现远视程度增加。1a后两组患者的眼轴及各径线相对周边屈光度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治疗前后眼轴差与相对周边屈光度差值呈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增长变慢,相对周边屈光度呈现近视漂移(1mo内最为明显),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 青年近视人群屈光度与眼球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

      2021, 21(4):738-74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37

      摘要 (670) HTML (0) PDF 1001.46 K (10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测量青年近视人群等效球镜度(SE)、眼轴(AL)、眼压(IOP)、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以及平均角膜曲率(Km),探讨屈光度与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3/2019-07在兰州华厦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1 619例1 619眼的术前检查资料,根据SE将其分为低、中、高、超高度近视组。收集术前SE、AL、IOP、CCT、ACD、Km等眼球生物学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低、中、高、超高度近视组SE分别为-2.38±0.49、-4.60±0.82、-7.40±1.08、-11.58±1.23D,AL分别为24.55±0.72、25.68±0.77、26.75±0.64、28.00±0.56mm,IOP分别为14.68±3.18、14.78±2.81、15.19±2.66、15.70±2.68mmHg,ACD分别为3.41±0.24、3.34±0.25、3.32±0.25、3.24±0.27mm,Km分别为42.96±1.22、43.02±1.43、43.29±1.47、43.56±1.47D,四组患者AL、IOP、ACD、Km均有明显差异(P<0.001),而CCT无明显差异(P>0.05)。SE值与AL、IOP、CCT、Km呈正相关性(r=0.851、0.104、0.066、0.157,均P<0.001),与ACD呈负相关性(r=-0.129,P<0.001)。结论:随着屈光度的增加,近视患者AL增长,Km增高,IOP增高,CCT增高,ACD变浅。

    • Top-down知觉加工下的视觉传导特征

      2021, 21(4):742-74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1.4.38

      摘要 (655) HTML (0) PDF 545.62 K (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Top-down知觉通路参与儿童视觉传导效率及其特征。方法:选取2020-01/06于我院门诊进行健康查体的儿童志愿者26名,采用儿童自我颜面部特征明显的照片作为Top-down知觉注视点图片,通过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记录N75潜时、P100波峰时间、P100波幅及P100复极化时间。结果:不同视知觉加工路径对N75潜时无显著影响,而不同空间频率对N75潜时具有显著影响,高频空间刺激下N75潜时延长。视知觉加工路径与空间频率的交互作用对 P100峰值时间呈现显著影响,Top-down条件下,高频空间刺激时P100波峰值出现时间显著缩短。不同视知觉加工路径和空间频率均对P100波幅影响显著,高频空间刺激下,Top-down知觉途径对P100波幅的影响显著。不同视知觉加工路径和空间频率均对P100波复极化时间影响显著,而加工路径与空间频率的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结论:Top-down知觉途径参与下的儿童视觉过程视觉传导速度得到提高,视觉传导效率提高。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