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22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Articles in English
    •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2022, 22(1):1-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01 CSTR:

      摘要 (1184) HTML (0) PDF 2.58 M (1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研究累及中心凹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或阿柏西普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方法:纳入本院确诊累及中心凹的DME患者17例,其中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5mg/0.05mL患者9例,玻璃体腔内注射阿柏西普2mg/0.05mL患者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每月1次,共3次治疗。使用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EDI-OCT)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mo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视力和视网膜中央厚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通过3次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和视网膜中央厚度明显较治疗前变薄,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而两组间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视网膜中央厚度和视力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治疗前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视力改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s=-0.269,P=0.296)。治疗后脉络膜厚度变化与视力改善、视网膜中央厚度变化以及患者年龄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

      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均可以使累及中心凹的DME患者中央凹下脉络膜和视网膜中央厚度变薄并显著改善视力。

    • 无锡市滨湖区0~6岁儿童通过SureSight手持验光仪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2022, 22(1):9-1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02 CSTR:

      摘要 (1005) HTML (0) PDF 458.88 K (1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0~6岁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定无锡市滨湖区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无锡市滨湖区3 695名0~6岁学龄前儿童运用SureSight手持验光仪视力快速检测眼屈光状态,参照由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各年龄段屈光筛查转诊标准来确定筛查结果。并且在筛查视力的同时完成全面的眼部检查。

      结果:视力筛查儿童总异常率为9.76%,可疑率为5.40%,我们发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异常和可疑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并且各年龄段视力筛查结果有差异(χ2=15.913,P=0.014),但男孩和女孩之间无差异(χ2=7.200,P=0.066)。在各个年龄组中视力异常比例最高的是散光(13.89%、17.96%、17.62%、11.50%),其次是远视(0.35%、1.91%、3.60%、8.86%)和屈光参差(0.69%、0.67%、1.64%、2.07%)。五种类型在各年龄段中分布的比例如下:远视(4.38%)、近视(0.82%)、散光(15.65%)、屈光参差(1.42%)和其他屈光问题(0.466%)。0~3岁学龄前儿童散光患病率为6.94%(95%CI:4.90%~9.00%),3~4岁为8.98%(95%CI:7.80%~10.20%),4~5岁为8.81%(95%CI:7.70%~9.90%),5~6岁为5.75%(95% CI:4.80%~6.70%)。在不同年龄组中散光患病率无差异(χ2=0.872,P=0.929)。

      结论:从我们的筛查结果中发现散光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其次是远视和屈光参差,但我们并没有发现近视,从而证实了先前的研究,即近视并没有在早期发展。最后我们强调应定期实施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倡导社会重视学龄前儿童视力保护及眼睛的健康管理。

    •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眼压波动的范围与校正

      2022, 22(1):14-2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03 CSTR:

      摘要 (1009) HTML (0) PDF 522.00 K (1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低、中、高度近视患者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正常眼压(IOP)波动范围的变化,探索术后眼压(IOPpost)校正的新方法。

      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纳入2018-03/2019-09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SMILE治疗的近视患者79例158眼,分为低度近视(A)、中度近视(B)和高度近视(C)组。24h眼压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和Goldmann眼压计(GAT)测量。记录术前3d和术后6mo等效球差(SE)、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横径(WTW)、角膜曲率、角膜体积(CV)、中央3mm直径范围内角膜体积(CCV3mm)与CV之比、切削CV(△CV)与CV的比值。统计分析术后NCT测量值(NCTpost)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并通过分阶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IOPpost表达模型。

      结果:NCT和GAT测得的眼压无差异(P>0.05),但3组眼压有差异(P<0.05)。NCT的IOPpost范围:A组为8~17mmHg,B组为7~16.3mmHg,C组为7.7~14.3mmHg。GAT的IOPpost范围为8~17mmHg。IOPpost的昼夜波动范围 <6mmHg。IOPpost双眼差值为0~4mmHg。建立分阶段多元回归模型:NCTpost校正(A)=0.349 × NCTpost + 4.137 × CCVpre3mm -1.533; NCTpost校正(B)= 0.477 × NCTpost + 3.643 × CCVpost3mm -1.125; NCTpost 校正(C)= 0.638 × NCTpost + 3.426 × CCVpost3mm-0.716。

      结论:SMILE术后NCT和GAT测得的眼压均低于术前。患者手术前后角膜体积变化率越大,术后眼压值越低。中央3mm直径范围内角膜体积是评价SMILE术后眼压的重要指标,从而指导术后用药。

    • >实验论著
    • 树鼩细菌性角膜炎感染模型的建立及IL-17在模型中的表达

      2022, 22(1):22-2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04 CSTR:

      摘要 (749) HTML (0) PDF 18.99 M (1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树鼩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感染模型,并观察IL-17在模型中的表达,初步探讨IL-17在树鼩细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接触镜辅助的角膜划痕法建立树鼩细菌性角膜炎模型。在进行接种后第1、4、7、14d使用前段照相、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对模型感染症状进行评估,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在相应时间点进行取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树鼩角膜组织中IL-17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IL-17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树鼩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模型造模成功率为96%、100%,树鼩细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和组织病理改变规律相吻合。IL-1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在树鼩角膜中与角膜炎症的严重情况一致。

      结论:采用接触镜辅助的角膜划痕法可成功建立更接近人细菌性角膜炎自然感染病程的树鼩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IL-17参与树鼩细菌性角膜炎发生发展的过程。

    • >实验研究
    • 基于JNK1/AQP5通路研究杞参方颗粒对高渗诱导的角膜上皮细胞的效应机制

      2022, 22(1):28-3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05 CSTR:

      摘要 (780) HTML (0) PDF 5.39 M (1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JNK1/AQP5通路观察杞参方颗粒对高渗诱导的角膜上皮细胞(HCECs)保护作用,阐明其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500mOsm/L浓度渗透压作用于HCECs制造干眼细胞模型。空白组:正常条件培养的角膜上皮细胞; 模型组:模型细胞加入10%空白血清; 西药组:模型细胞加入0.3%玻璃酸钠滴眼液; 杞参方高剂量组:模型细胞加入15%杞参方高剂量含药血清; 杞参方中剂量组:模型细胞加入15%杞参方中剂量含药血清:杞参方低剂量组:模型细胞加入15%杞参方低剂量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对HCECs存活率的影响; 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外液炎性因子TNF-α、IL-6的表达;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HCECs凋亡因子caspase-1与AQP5的蛋白表达变化;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CECs的JNK1、p-JNK1、AQP5表达情况。

      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各组HCECs存活率均显著减少(均P<0.01),各组细胞外液炎症因子TNF-α、IL-6及HCECs中caspase-1、p-JNK1、AQP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1); 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HCECs存活率均显著增加(均P<0.01),各用药组的细胞外液中TNF-α、IL-6及HCECs中AQP5、p-JNK1蛋白表达水平及西药组及杞参方高中剂量组caspase-1、AQP5蛋白表达均减少(均P<0.05); 与西药组相比,杞参方高剂量组HCECs存活率显著增加(P<0.01),杞参方各剂量组的TNF-α、IL-6表达水平均减少(均P<0.05),杞参方高剂量组caspase-1及杞参方高、中剂量组的AQP5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均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ECs的JNK1蛋白表达各组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杞参方颗粒可降低高渗诱导HCECs的JNK1的磷酸化和AQP5的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外液炎症因子TNF -α、IL-6和HCECs凋亡因子caspase-1的表达,最终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 >临床论著
    •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性葡萄膜炎患儿外周血CDld(hi)CD5+CD19+调节性B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2022, 22(1):34-3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06 CSTR:

      摘要 (635) HTML (0) PDF 1.74 M (10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相关性葡萄膜炎(JIA-U)患儿外周血中CDld(hi)CD5+CD19+调节性B细胞(Breg)水平,探究其在JIA-U中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选取2018-04/2020-05本院确诊收治的JIA-U患儿95例作为JIA-U组; 70例JIA患儿作为JIA组; 另选同时期正常健康体检儿童75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ld(hi)CD5+CD19+Breg比例; 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0水平; 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CD1d(hi)CD5+CD19+Breg比例与IL-10表达及JIA-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JIA-U发生的因素。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JIA组、JIA-U组患儿外周血中CD1d(hi)CD5+CD19+Breg比例显著降低(均P<0.01),而IL-10水平显著增加(均P<0.01); 与JIA组相比,JIA-U组CD1d(hi)CD5+CD19+Breg比例显著降低(P<0.01),而IL-10水平显著增加(P<0.01); 与静止期相比,活动期JIA及JIA-U患者CD1d(hi)CD5+CD19+ Breg比例显著降低(均P<0.01),IL-10水平显著增加(均P<0.01)。CD1d(hi)CD5+CD19+Breg比例与IL-10表达及JIA-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CD1d(hi)CD5+CD19+Breg低比例、JIA亚型为少关节型、关节炎病程<4a、IL-10高水平均是影响JIA-U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CDld(hi)CD5+CD19+Breg在JIA-U患儿外周血中比例显著降低,其可能参与JIA-U的发生发展,有作为JIA-U疾病严重程度判断指标的潜能。

    •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2022, 22(1):39-4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07 CSTR:

      摘要 (923) HTML (0) PDF 2.09 M (10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康柏西普联合577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6-03/2019-03期间医院收诊的确诊为缺血型BRVO继发ME患者71例71眼,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激光组33例33眼和联合组38例38眼,激光组患者接受577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康柏西普联合577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3、6、9、12mo患者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以及总黄斑容积(TMV)变化情况,观察治疗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1、2、3、6、9、12mo,两组患者BCVA(LogMAR)、CMT、TMV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 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激光光凝1次者30眼,2次者7眼,3次者1眼,激光组患者激光光凝1次者16眼,2次者14眼,3次者3眼,两组比较有差异(Z=2.670,P<0.05); 联合组患者在玻璃体腔注药后第1d有3眼出现5次角膜上皮剥落,对症治疗后症状得以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持续性眼压升高、视网膜剥离以及眼内炎症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康柏西普联合577nm黄色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BRVO继发ME具有明显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促进ME吸收,安全可靠。

    • >文献综述
    • 构建组织工程人工角膜的天然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2, 22(1):44-4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08 CSTR:

      摘要 (955) HTML (0) PDF 520.91 K (18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角膜失去透明性或者形状发生改变时,可能会造成视力的丧失。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使用全层或者部分层供体角膜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捐赠角膜的来源严重不足,约有超过98.5%的角膜盲患者在等待捐赠角膜。此外,在角膜移植后,存在感染的可能以及异体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因此,多年以来组织工程角膜作为供体角膜的可行替代品,不同材料和方法已被广泛研究。并且在近十几年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具有良好透明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合适机械强度的组织工程全层或部分层人工角膜,以修复、再生或替换病变角膜。本综述讨论了近年来最常被研究的天然生物材料包括羊膜、脱细胞角膜、胶原、蚕丝,作为人工角膜支架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说明了该领域中上述讨论的生物材料所面临的其他挑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环状RNA参与调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2, 22(1):49-5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09 CSTR:

      摘要 (735) HTML (0) PDF 432.24 K (13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在眼部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导致糖尿病患者视觉质量下降甚至失明事件发生率不断提高。然而目前为止,导致DR的病理改变机制十分复杂且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多根据DR不同分期采取对症治疗,如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抗血管内皮因子治疗、玻璃体切割及剥膜手术等,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诊治靶标。随着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的发展,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据报道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基因的调节表达——circRNA通过调节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功能,参与到视网膜基底膜增厚、血管渗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新生血管增生等病理性过程来调控DR发生发展。故本文主要阐述环状RNA、竞争性内源性RNA以及微小RNA在DR病理改变分子机制、治疗前景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OCT影像中高反射点在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2, 22(1):53-5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10 CSTR:

      摘要 (1181) HTML (0) PDF 2.30 M (18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小胶质细胞活化是引起视网膜神经炎性反应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视网膜影像学的发展,OCT影像学上视网膜内高反射点(HRF)作为视网膜神经炎性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研究认为HRF主要是来源于视网膜内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或血液中单核-巨噬细胞的聚合体,在OCT影像中表现为散在分布、边界清晰的在视网膜和脉络膜内最大直径为20~50μm的高反射点状病灶。在病理状态下,HRF数量明显增多,可能与某些视网膜疾病病变程度有关,但目前对其来源、功能等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对HRF的一般特征及在不同视网膜神经炎性疾病和中枢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HRF作为潜在的新型炎性生物标记物在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炎性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作用提供依据。

    • 眼瘢痕性类天疱疮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2, 22(1):57-6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11 CSTR:

      摘要 (1017) HTML (0) PDF 530.23 K (16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眼瘢痕性类天疱疮(ocular cicatricial pemphigoid,OCP)是黏膜类天疱疮(mucous membrane pemphigoid,MMP)在眼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由抗原抗体反应、炎细胞浸润、细胞因子作用、钙离子水平升高、易感基因等多种因素导致。病变早期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结膜纤维化性炎症,晚期可见角膜混浊及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导致视力严重丧失。因此,及时对OCP患者进行规范的临床治疗尤为重要。例如氨苯砜、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延缓疾病进展。手术治疗可在OCP患者并发严重倒睫、角膜病变及白内障时酌情考虑。

    • Netrin-1在眼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2, 22(1):62-6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12 CSTR:

      摘要 (703) HTML (0) PDF 508.65 K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Netrin-1是神经轴突的导向因子,为一种由细胞底板分泌的可溶性蛋白,属于Netrins家族中研究最为广泛的一员。Netrin-1具有受体多样性,其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可以激活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发挥多种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Netrin-1与神经轴突导向、炎症反应、新生血管形成、细胞凋亡等反应密切相关,不仅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还与许多系统疾病如呼吸道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有关,使其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靶点。在眼科领域,Netrin-1与视神经发育不全(ONH)、角膜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视网膜母细胞瘤(RB)等疾病紧密联系,且在预防及治疗这些疾病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本篇综述中,我们将探讨Netrin-1与眼科疾病的联系及其作用。

    • 微小RNA调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2, 22(1):67-7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13 CSTR:

      摘要 (616) HTML (0) PDF 466.98 K (1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一个眼部组织的创伤修复和纤维化过程,其特征性改变是在玻璃体腔和(或)视网膜表面形成由细胞外基质(ECM)和各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视网膜前膜(ERM),ERM收缩形成视网膜皱褶,并牵拉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脱离(RD)。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和ECM累积是ERM形成的重要病理机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诱导RPE细胞发生EMT,细胞失去上皮表型、细胞间黏附减弱和表达间充质表型。由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成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分泌ECM等成分,与神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共同形成ERM。RPE细胞的EMT过程受许多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转录因子及微小RNA(microRNA,miRNA)等的调控,研究证明miRNA是一类新型且功能强大的调节基因,在PVR的EMT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将近年来miRNA调控PVR的作用机制和干预性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 生长因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2, 22(1):71-7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14 CSTR:

      摘要 (723) HTML (0) PDF 507.23 K (1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眼球穿通伤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该病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研究表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具有自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许多生长因子在PVR患者的玻璃体或者视网膜下积液中过度表达,这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PVR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血-视网膜屏障被破坏后,生长因子的生理平衡即被打破,RPE细胞受到生长因子的刺激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迁移及增殖,进而与其他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形成视网膜前膜,牵拉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脱离。近年来学者们对生长因子在PVR的形成中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促EMT进程及细胞增殖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对近年来促PVR发展的生长因子及拮抗生长因子治疗PVR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 肥厚型玻璃膜疣的研究进展

      2022, 22(1):76-7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15 CSTR:

      摘要 (903) HTML (0) PDF 1.75 M (1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肥厚型玻璃膜疣见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肥厚型脉络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PPE)、肥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等肥厚型脉络膜病变患眼内。这类疾病的共同特征是脉络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伴脉络膜厚度增加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异常。本文概括了肥厚型玻璃膜疣这一新近命名的玻璃膜疣类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遗传学及组织病理学研究,以期为肥厚型玻璃膜疣的诊断和相关疾病的治疗进展提供方向。

    • 周细胞在新生血管性眼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2, 22(1):79-8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16 CSTR:

      摘要 (786) HTML (0) PDF 462.17 K (2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新生血管性眼病以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为病理特征,是威胁眼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各种新生血管性眼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病理性新生血管是多种细胞成分、多种病理因素互相包含、交互影响下形成的,单独干预其中一种因素往往很难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新生血管的病理过程,探究新的调控新生血管的因子,以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周细胞在多种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针对周细胞采取干预措施将影响这些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将对新生血管性眼病中周细胞的具体作用以及调控周细胞的因素作出综述,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眼表病理生理改变在干眼中的研究进展

      2022, 22(1):83-8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17 CSTR:

      摘要 (866) HTML (0) PDF 474.87 K (1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干眼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干眼的症状主要为眼部的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分泌物等,这些不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眼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心理健康和身体功能。干眼是一种多因素眼病,其特征是泪膜稳态的丧失,泪液的高渗透压、眼表炎性反应和损伤以及神经感觉异常等参与了干眼的发生发展,同时,干眼患者眼部会出现组织结构及眼表微环境的改变。由于干眼是一种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干眼的病理生理对开展高效的诊断、更具针对性的治疗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干眼的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临床研究
    •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浅前房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2022, 22(1):87-9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18 CSTR:

      摘要 (798) HTML (0) PDF 416.38 K (1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FLACS)治疗合并浅前房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我院2020-11/2021-02收治合并浅前房的白内障患者55例60眼,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并进行分组,接受FLACS的患者为FLACS组,共28例30眼,接受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的患者为Phaco组,共27例30眼。对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超声乳化能量释放量(CDE)、有效超声时间(EPT),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内皮细胞丢失率(ECL)、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d,1wk,1mo的UCVA及术后1wk,1mo的BCVA均优于术前,且FLACS组术后1d UCVA优于Phaco组(P<0.05)。术中CDE、EPT,术后1wk,1mo ECL及术后1d,1wk角膜水肿发生率FLACS组均低于Phaco组(均P<0.05)。两组CMT组内比较及各时期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FLACS治疗浅前房白内障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术后内皮细胞丢失率、快速恢复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对黄斑无明显影响。

    • 超乳联合房角镜下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2022, 22(1):91-9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19 CSTR:

      摘要 (925) HTML (0) PDF 438.94 K (1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术中房角镜直视下钝性房角分离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参数、房角宽度的变化。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08/2021-02就诊于我院眼科,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80眼。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IOL植入联合术中房角镜直视下房角钝性分离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wk,1、3、6mo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IA),并同期行房角镜检查评估房角开放情况,对所得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患者术后1wk,1、3、6mo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提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视力无差异(P>0.05)。术后1wk,1、3、6mo眼压均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各时期眼压无差异(P>0.05)。术后1wk,1、3、6mo ACD均较术前有所加深(P<0.05),术后各时期ACD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wk,1、3、6mo TIA均较术前增宽(P<0.05)。术后各时期TIA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wk,1、3、6mo AOD500均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术后各时期AOD500比较无差异(P>0.05)。患者术前上象限、鼻侧象限、下象限及颞侧象限房角宽度与术后1wk,1、3、6mo时相比,宽角眼数明显高于术前,房角宽度构成与术前相比有差异(P<0.05)。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IOL植入联合术中钝性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可显著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增加中央前房深度,开放房角,且术后效果稳定,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 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血流密度的分析研究

      2022, 22(1):95-9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20 CSTR:

      摘要 (643) HTML (0) PDF 1.67 M (1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高眼压症患者和健康者的视盘血流密度的差异。

      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01/2021-04于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青光眼科门诊就诊患者,早期POAG组45例70眼,其中男32例49眼,女13例21眼,年龄48.50(26.75,64.50)岁,高眼压症组37例65眼,其中男17例29眼,女20例36眼,年龄37.00(27.00,47.00)岁,健康组51例94眼,其中男23例39眼,女28例55眼,年龄46.00(34.50,56.50)岁。分别对三组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中央角膜厚度(CCT)等,通过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OCTA)采集并测量三组的视盘中心区、内层区、外层区和完整区的视盘血流密度。

      结果:三组眼压比较有差异(H=146.876,P<0.001),早期POAG组和高眼压症组与健康组的眼压值有差异(均P<0.01),早期POAG组和高眼压症组患者的眼压无差异(P=0.132)。早期POAG组和高眼压症组的BCVA、RNFL、MD值比较有差异(P=0.005、0.01、<0.01),早期POAG组和健康组两者的BCVA、RNFL、MD值比较有差异(P=0.013、<0.01、<0.01),高眼压症组和健康组两者的BCVA、RNFL、MD值比较无差异(P=1.000、0.660、1.000)。早期POAG组和健康组之间CCT无差异(P=0.074),早期POAG组和高眼压症组之间CCT比较有差异(P=0.006),高眼压症组和健康组之间CCT比较有差异(P<0.01)在中心区、内层区、完整区,早期POAG组和高眼压症组的血流密度比较有差异(均P<0.01),早期POAG组和健康组的血流密度比较有差异(均P<0.01),高眼压症组和健康组比较无差异(均P=1.000)。在外层区,早期POAG组和健康组的血流密度比较有差异(P=0.001),高眼压症组和早期POAG组及健康组比较有差异(P=0.067、0.877)。

      结论:早期POAG的视盘血流密度相比高眼压症和健康者是减少的,与视野MD、RNFL参数的变化是相一致的,早期POAG视盘不同区域血流密度均减少。

    • 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22, 22(1):99-10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21 CSTR:

      摘要 (621) HTML (0) PDF 480.53 K (7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和视功能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01/2019-12期间我院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55例110眼、对照组55例110眼,对照组参考相关指南根据患者病情程度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mo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mo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指标(黄斑水肿情况评分、黄斑视网膜体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视功能(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以及血清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HIF-1)\〗。

      结果:治疗3mo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3mo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3mo后,两组患者黄斑水肿情况评分、黄斑视网膜体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 治疗3mo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3mo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HIF-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可能通过降低VEGF、HIF-1表达改善症状,促进视功能恢复。

    • 不同浓度茶树精油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2, 22(1):104-10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22 CSTR:

      摘要 (822) HTML (0) PDF 481.04 K (16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茶树精油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2019-06于本院就诊的蠕形螨感染所致睑缘炎患者120例240眼临床资料,按照使用茶树精油浓度10%、15%、20%、25%将患者分4组,每组各30例60眼。给予所有患者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再用不同浓度的茶树精油擦洗清洁睑缘。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2、4wk后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Ⅰt)差异。

      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BUT、FL和SⅠt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各组治疗4wk后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2wk后(均P<0.008)。治疗2、4wk后各组间蠕形螨数量、临床症状评分、临床体征评分以10%茶树精油组最高,25%茶树精油组最低(均P<0.008)。治疗后各组BUT较治疗前升高,并于第4wk达到峰值。治疗2、4wk后各组间BUT以25%茶树精油组最高、10%茶树精油组最低(均P<0.008)。治疗后各组FL、SⅠt较治疗前降低,并于第4wk达到最低值。治疗2、4wk后各组间FL均以25%茶树精油组最低、10%茶树精油组最高(均P<0.008)。

      结论:与10%茶树精油组相比,15%茶树精油组可有效驱螨、缓解蠕形螨睑缘炎患者临床症状和眼部体征,且安全性高于20%、25%茶树精油组,可作为抗蠕形螨睑缘炎茶树精油的首选浓度。

    • >教学研究
    • 基于“HOPE”理念的多模式教学在接触镜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 22(1):109-11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23 CSTR:

      摘要 (671) HTML (0) PDF 420.19 K (1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基于“HOPE”教学理念的多模式教学在眼视光接触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南京医科大学2020-2021学年眼视光学本科专业学生80人(2个班级)进行接触镜学授课,随机将其中一个班级(共40人,其中男18人,女22人)分为试验教学组,采用基于“HOPE”理念的翻转课堂、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BL)等多模式教学,另一个班级(共40人,其中男19人,女21人)分为对照教学组,采用传统幻灯及口头讲授模式教学。通过平时考核、网络考核、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等形成性评价及学生问卷调查评估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结果:平时考核成绩比较,试验教学组16.46±2.19分高于对照教学组13.81±2.95分(t=6.36,P<0.01); 网络考核成绩比较,试验教学组9.37±1.57分高于对照教学组7.21±1.46分(t=4.39,P=0.01); 理论考核成绩比较,试验教学组40.41±3.48分高于对照教学组36.29±3.34分(t=9.25,P<0.01); 操作考核成绩比较,试验教学组成绩18.22±2.69分高于对照教学组16.28±2.52分(t=3.25,P=0.02); 总成绩比较,试验教学组总成绩84.46±5.26分高于对照教学组总成绩73.69±6.35分(t=11.26,P<0.01)。接触镜教学效果反馈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基于“HOPE”教学理念的多模式教学的满意度较高,认为在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较传统教学组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

      结论:基于“HOPE”理念的翻转课堂、PBL及CBL等多模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眼视光本科学生接触镜学综合学习成绩,同时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参与感、获得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临床报告
    • 25G玻璃体切割及超声乳化联合IOL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

      2022, 22(1):112-11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24 CSTR:

      摘要 (806) HTML (0) PDF 3.78 M (1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25G玻璃体切割及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的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5/2020-12晶状体完全脱位于玻璃腔、核硬度3级及以上、并接受25G玻璃体切割、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患者20例20眼。观察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并发症等。

      结果:手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手术后角膜中央部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k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患者中3眼出现低眼压,2眼出现眼压升高,但随访结束时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未见明显偏心及倾斜。无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发生。

      结论:25G玻璃体切割、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是一种快捷、安全、简便的手术方法。

    • 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2022, 22(1):115-11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25 CSTR:

      摘要 (558) HTML (0) PDF 426.60 K (1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19-03/2021-04期间收治的实施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9例34眼,观察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房角形态、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前与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具有差异(Z=-5.126,P<0.01)。术后1d,1wk,1mo眼压分别为16.72±2.12、13.73±1.68、12.87±3.54mmHg,与术前眼压28.67±4.13mmHg比较有差异(均P<0.01)。房角镜检查术后1mo的房角黏连范围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少(t=21.32,P<0.01),术后1mo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及小梁虹膜夹角均显著大于术前(t=-3.37、-3.68、-5.61,均P<0.01)。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中术后均未出现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满意度高。

      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同时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

    •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的影响

      2022, 22(1):118-12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26 CSTR:

      摘要 (597) HTML (0) PDF 2.65 M (10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01/2021-04于我院诊断为POAG患者48例88眼。招募本院学生、职工及其他科室患者家属43例86眼为正常对照组。使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采用黄斑血管分割法进行黄斑区血管密度测定。根据黄斑区血管密度将POAG患者分为低血管密度组和高血管密度组,各24例。指导48例POAG的患者进行跑台负荷运动,比较高强度(76%~87%HRmax)、中等强度(64%~75%HRmax)和低强度(52%~63%HRmax)运动下患者的黄斑区血管密度水平。

      结果:正常对照组患者的黄斑区血管密度明显高于POAG组患者; 与高血管密度组患者相比,低血管密度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均明显较高,体质量明显较低; 低血管密度组和高血管密度组患者,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下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低强度和高强度有氧运动; 收缩压和有氧运动是黄斑区血管密度的影响因素; 以上比较结果均有差异(P<0.05)。

      结论:收缩压和有氧运动是黄斑区血管密度的影响因素,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使低血管密度组和高血管密度组患者的黄斑区血管密度明显增加。

    •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疗效比较

      2022, 22(1):123-12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27 CSTR:

      摘要 (778) HTML (0) PDF 450.25 K (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分别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及对视力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02/2020-06我院收治的PCV患者120例120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组61例61眼,康柏西普联合PDT治疗组59例59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血液流动学,以及随访3mo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mo的眼压、CRT、BCVA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组治疗后1、3mo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康柏西普联合PDT治疗组(均P<0.05)。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组随访3mo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康柏西普联合PDT治疗组(3.3% vs 16.9%,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PCV,更利于血液流变学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视觉功能和视觉质量

      2022, 22(1):127-12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28 CSTR:

      摘要 (606) HTML (0) PDF 1.06 M (1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视觉功能和视觉质量。

      方法:观察2018-02/2021-02连续3mo接受康柏西普治疗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38例43眼。分析对比敏感度(CS)从基线到治疗12wk的平均变化,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中央厚度(CRT)和视觉功能问卷(NEIVFQ-25)评分。

      结果: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后,CS从基线的1.060±0.14增加到治疗12wk的1.47±0.31(P<0.05)。基线时BCVA(LogMAR)为0.535±3.32,治疗12wk时为0.333±0.11(P<0.05)。基线时CRT为369.45±36.42μm,治疗12wk时降至226.53±39.48μm(P<0.05)。CRT与BCVA测量变化及CS的改善均无相关关系。患者30例(79%)从基线至第12wk,NEIVFQ-25综合评分总体改善,6例(16%)无变化,2例(5%)综合评分总体下降。

      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功能,提高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 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有临床意义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比较

      2022, 22(1):130-13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29 CSTR:

      摘要 (690) HTML (0) PDF 1006.08 K (9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康柏西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有临床意义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CSME)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9-01/2020-01赣州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糖尿病伴有CSME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采用康柏西普5+PRN方案治疗)、对照组(32例,康柏西普3+PRN方案治疗),治疗后1、2、3、6、9、12mo进行视力、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变化,记录两组平均注射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1、2、3、6、9、12mo BCVA均较治疗前改善,CMT变薄(P<0.05),两组间治疗前、治疗后1、2、3、6、9、12mo BCVA、CMT比较均无差异(P>0.05); 观察组平均注射次数5.81±0.54次,较对照组4.19±0.41次多(P<0.05); 术后随访早期,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出现结膜下出血30次(23%)、15次(22%),无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康柏西普3+PRN或5+PRN方案治疗糖尿病伴CSME均有较好疗效,可提高视力,降低CMT,两种方案的改善效果相当,5+PRN方案可能增加注射次数,但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可靠。

    • 孕晚期母亲脂质代谢紊乱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2022, 22(1):135-13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30 CSTR:

      摘要 (601) HTML (0) PDF 399.18 K (1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孕晚期脂质代谢紊乱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01/2018-12期间收治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母亲48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早产非视网膜病变患儿母亲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孕晚期的血脂水平和脂联素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分析脂联素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孕晚期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高于对照组产妇,而高密度脂蛋白、脂联素、载脂蛋白A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产妇。此外,Pearson分析脂联素与血脂水平存在相关性,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的水平降低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结论:孕晚期脂质代谢紊乱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可能与脂联素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对产妇营养的指导工作,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盘区视网膜微循环变化特点分析

      2022, 22(1):139-14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31 CSTR:

      摘要 (683) HTML (0) PDF 2.33 M (1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分析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盘区微血管密度(MVD)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眼轴长度(AL)的关系。

      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于2020-05/2021-01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招募51名健康受试者,符合标准共94眼依据AL划分为三组,23mm≤AL<24mm且等效球镜度数(SE)+0.50~-0.50D为正视组31眼,24mm≤AL<26mm且-0.75≤SE<-6.00D为低中度近视组32眼,AL≥26mm且SE≥-6.00D为高度近视组31眼。利用OCTA对受试者视盘为中心的4.5mm×4.5mm扫描区成像并自动定量测出视盘不同分区的MVD和RNFL厚度,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ISNT四分区中,颞侧RNFL厚度与AL呈正相关(r=0.343,P<0.05)。上侧、下侧及鼻侧象限RNFL厚度与AL呈负相关(r=-0.341、-0.289、-0.269,均P<0.05)。在Garway Heath分区法中,颞上象限RNFL厚度与AL呈正相关(r=0.382,P<0.05),鼻上、鼻下及下鼻象限RNFL厚度、MVD与AL呈负相关(r=-0.226、-0.211、-0.369、-0.316、-0.304、-0.241,均P<0.05)。盘内整体MVD随AL增加而密集(r=0.376,P<0.05),而盘周MVD却与AL呈负相关(r=-0.361,P<0.05)。

      结论:视盘区MVD变化、RNFL厚度与AL紧密相关。随AL增加,鼻上、鼻下和下鼻象限RNFL厚度和MVD均减少,盘周整体MVD降低,颞上象限RNFL厚度及盘内MVD增加,尤以高度近视患者变化显著。

    • 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养血润目方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疗效

      2022, 22(1):144-14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32 CSTR:

      摘要 (668) HTML (0) PDF 432.73 K (9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养血润目方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疗效。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06/2020-12我院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养血润目方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眼表综合分析仪指标水平、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

      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泪河高度(LTMH)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后,两组结膜充血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F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通过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分析,显示养血润目方联合玻璃酸钠用于白内障术后干眼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表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2018~2020年成都市新都区小学生近视流行病学研究

      2022, 22(1):148-15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33 CSTR:

      摘要 (718) HTML (0) PDF 2.38 M (9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新冠疫情居家隔离期(2020-01/05)前后成都市新都区小学生的近视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连续3a(2018~2020年)抽取成都市新都区4所小学的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6~13岁),每个年级3个班共10 153人,对纳入对象行视力检查及电脑验光,视力<5.0则进行散瞳验光,记录等效球镜度(SE),并计算各年龄组近视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度近视患病率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度SE的差异。

      结果:2018、2019、2020年近视患病率分别为35.98%、36.29%、42.52%(χ2=39.374,P<0.001)。6~9岁组学生2020年近视患病率明显提高(P<0.01),分别为2019年的2.20倍(6岁)、2.08倍(7岁)、1.36倍(8岁)、1.24倍(9岁)。6~9岁组学生2020年SE出现明显近视化(P<0.05),比2019年分别增长-0.34±0.76D(6岁)、-0.28±0.84D(7岁)、-0.29±1.41D(8岁)、-0.18±1.35D(9岁)。10~13岁组学生2018~2020年近视患病率及SE基本保持稳定(P>0.05)。

      结论:新冠疫情居家隔离期后,6~9岁学生的近视进展明显加快,应更加重视6~9岁近视防控的窗口期。

    • 弱视患儿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2, 22(1):153-15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34 CSTR:

      摘要 (680) HTML (0) PDF 464.36 K (1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弱视患儿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1-03/05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的178例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弱视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纳入研究的弱视患儿生活质量总分平均分为77.23±15.52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父母学历、左眼BCVA、右眼BCVA、遮盖、早产、出生时缺氧、分娩方式是弱视患儿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弱视患儿生活质量38.6%的变异量(F=15.242,P<0.001)。

      结论:弱视患儿生活质量现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弱视可对儿童日常生活、学习、心理及社会交往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对弱视患儿及其父母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提高遮盖治疗依从性,改善视力,加强对育龄年轻人优生优育的健康指导,为进一步提高弱视患儿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短篇报道
    • 成人型眼眶黄色肉芽肿病5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2, 22(1):158-16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35 CSTR:

      摘要 (582) HTML (0) PDF 7.44 M (1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型眼眶黄色肉芽肿病(AOXGD)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收集2015-01/2021-01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术后病理确诊AOXGD,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共收集AOXGD 5例,包括3种亚型:成人起病的黄色肉芽肿(AOX)3例,坏死性黄色肉芽肿(NBX)1例,Erdheim-Chester脂质肉芽肿病(ECD)1例。5例患者均为中老年患者,以眼眶局部病变就诊,显微镜下可见眼眶皮肤及皮下组织泡沫样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弥漫或巢状浸润,免疫组化CD68、CD163、FXⅢa、溶菌酶阳性,S100、CD1a、Langerin、HMB-45、MDM2阴性。1例ECD患者以眼眶病变为首发症状,合并长骨、心脏、肾脏、腹膜后病变及右心房假性肿瘤。AOXGD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治疗根据亚型和临床表现选择相应策略,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手术治疗等。

      结论:AOXGD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不同亚型各有特点,可表现为眼眶局部发病,也可表现为眼眶病变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应加强对这一组疾病的认识和鉴别,促进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

    • 术前电话访视对眼科医院日间手术取消率的影响

      2022, 22(1):163-16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36 CSTR:

      摘要 (742) HTML (0) PDF 426.69 K (1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电话访视对降低眼科医院日间手术取消率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两个时间段眼科医院日间手术当日取消手术的情况,对照组为2018-06/2019-06病例,仅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 干预组为2019-10/2020-10病例,干预组增加了眼科手术室护士术前1d的电话访视环节。

      结果:取消手术的主要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血糖异常、血压异常,其他原因为术前未遵医嘱点眼药水、眼压高、术前检查结果异常等。对照组预约安排日间手术16 974例,实际实施手术16 332例,手术取消率3.78%(取消642例); 干预组预约日间手术17 694例,实际实施手术17 296例,手术取消率为2.25%(取消398例),两组手术取消率及取消手术的病种分布和取消原因均有差异(P<0.05)。

      结论:电话访视可以有效降低眼科日间手术当日手术取消率,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院前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完成术前准备的依从性,减轻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焦虑,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特征观察

      2022, 22(1):167-16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1.37 CSTR:

      摘要 (689) HTML (0) PDF 407.97 K (1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20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06/2021-05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眼科确诊的AACE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部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性疾病。分析患者的年龄、发病前近距离用眼时间、症状、屈光度、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斜视度、近立体视功能。

      结果: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24.25±5.78岁,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每天近距离用眼6h以上。所有患者均因双眼复视来诊,眼部常规检查无异常,各诊断眼位的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全部患者的屈光状态均为近视,平均等效球镜为-5.73±5.09D。AC/A平均为2.65±1.16。患者远距离斜视度与近距离斜视度之间的无差异(P>0.05)。不同斜视度患者之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有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患者之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无差异(P>0.05)。

      结论:大龄儿童及成人的ACCE多发生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中度近视人群中,主要症状为双眼复视,但各诊断眼位的眼球运动正常,没有神经系统性疾病,AC/A不高,远距离斜视度与近距离斜视度相近,近立体视功能可能与斜视度大小有关,可能与病程长短无关系。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