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22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述评
    • 旁中心凹渗出性血管异常复合体

      2022, 22(9):1417-141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01

      摘要 (463) HTML (0) PDF 349.65 K (10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旁中心凹渗出性血管异常复合体(PEVAC)是指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成像显示在旁中心凹视网膜表层或深层毛细血管网出现的大而孤立的动脉瘤样病灶,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新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不伴有视网膜血管病变,但可合并近视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若合并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时,被称为PEVAC样病变。疾病早期无渗出,后期可有视网膜内渗出引起视物变形或视力下降。一些病例长期随访病灶无变化或自发消散。可能需要与3型视网膜新生血管(RAP)和Ⅰ型MacTel鉴别。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疗法无效。有用微脉冲激光等治疗改善的个案。推测此病与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变性有关。

    • >Original article
    • 学龄期儿童独眼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分析

      2022, 22(9):1419-142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02

      摘要 (448) HTML (0) PDF 2.11 M (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独眼视网膜脱离(RD)潜在病因以及RD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1/2021-05于本院就诊的7~14岁儿童患者如下病例:患眼RD且对侧眼盲目(独眼RD)。描述并探讨其一般情况及RD病因、临床类型、手术方式、眼内填充物类型、手术前后视功能和解剖预后等。

      结果:共纳入27例27眼独眼RD患者,随访至少6mo以上。平均就诊年龄为10.63±2.30岁。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11/27,41%),先天性青光眼术后(6/27,22%)和Stickler综合征(3/27,11%)为主要致病原因。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占78%(21/2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7/21)中81%的患者表现为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3及以上。共有85%(23/27)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83%(19/23)的患者手术中联合硅油填充。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低于1.7的患者占78%(21/27),82%(22/27)的患者末次随访时视网膜平复在位,而41%(11/27)的患者末次随访时硅油尚未取出。

      结论:学龄期儿童独眼RD常合并潜在的先天或遗传性眼病,且常表现为严重的RD和较重的PVR反应,多需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注入,视功能和解剖预后也较差。

    • 基于Sirius角膜最薄点厚度和后表面曲率对称指数的预测指标诊断早期圆锥角膜

      2022, 22(9):1426-143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03

      摘要 (677) HTML (0) PDF 3.68 M (9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构建和验证基于Sirius眼前节分析仪参数的圆锥角膜早期诊断模型。

      方法:该研究包括预测队列中的46只早期圆锥角膜眼(34例患者的20只右眼和26只左眼)和46只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眼(46例患者均为右眼)。基于Sirius的地形图、厚度和像差变量,使用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指数。应用队列包括23只被Sirius归类为可疑圆锥角膜病例的早期圆锥角膜眼(23例患者的12只右眼和11只左眼)和23只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眼(23例患者均为右眼)。在应用队列中对预测指标进行了外部验证。

      结果:Sirius圆锥角膜指数(SKI)是由Sirius角膜最薄点厚度和后表面曲率对称指数计算得出。Logistic回归分析后,SKI在预测队列中具有最高的AUC值(AUC=0.932)。SKI的截止值设定为0.44。随后,详细分析了预测队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图和诊断公式的列线图。最后,在应用队列中评估了SKI的准确性,其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6%。

      结论:基于Sirius角膜最薄点厚度和后表面曲率对称指数的SKI是屈光手术术前筛查中早期发现圆锥角膜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 >实验研究
    • 结膜松弛症球结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形态学观察

      2022, 22(9):1436-144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04

      摘要 (388) HTML (0) PDF 2.97 M (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原代培养的结膜松弛症(CCH)球结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变化,确定最佳传代时间以获得稳定、一致的CCH球结膜成纤维细胞。

      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得CCH原代球结膜成纤维细胞,胰蛋白酶差速消化法进行成纤维细胞纯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不同时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状况及形态变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行成纤维细胞鉴定。

      结果:CCH结膜组织贴壁24h即可见少量细胞从组织块周围爬出,第2~7d为细胞生长对数期,细胞生长快、增殖旺盛,轮廓清晰,分布均匀,数目增多,细胞核清晰; 第9~15d细胞生长进入平台期,组织块逐渐老化失去活性,细胞增长缓慢,排列疏松,体积变大,形状扁平,细胞浆内见大量颗粒状物质和小泡产生,部分细胞从培养瓶底脱落,细胞之间出现较大空隙。传代纯化后细胞的大小、形态基本一致,经鉴定为成纤维细胞,呈长梭形、扁平星状或多突的纺锤形,中间宽大,有卵圆形细胞核,两头相对细小,伴向外伸出2~3个长短不一的细长突起。

      结论: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可成功获得原代CCH球结膜成纤维细胞,当细胞生长至第8d时行消化、传代可获得稳定、一致的CCH球结膜成纤维细胞。

    • K-115增强自噬调控TGF-β1诱导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活化

      2022, 22(9):1441-144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05

      摘要 (352) HTML (0) PDF 2.53 M (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K-115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为青光眼术后抗瘢痕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选取2018-09/2019-09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青光眼手术患者的Tenon囊组织,采用组织块法进行HTFs原代培养,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HTFs模拟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的细胞活化模型,并采用K -115处理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 TGF-β1组采用10μg/L TGF-β1处理24h; TGF-β1+5 K-115组采用5μmol/L K-115预处理2h后加入10μg/L TGF-β1处理24h; TGF-β1+10 K-115组采用10μmol/L K-115预处理2h后加入10μg/L TGF-β1处理24h。通过细胞增殖实验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 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形成; Hoechst 33342/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提示K-115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HTFs增殖; 划痕试验提示K-115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HTFs迁移; 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K-115可以增强TGF-β1诱导的HTFs自噬。Hoechst 33342/PI染色提示K-115并未诱导细胞凋亡。

      结论:K-115可能是通过增加HTFs自噬而非诱导凋亡机制调控TGF-β1诱导的HTFs增殖及迁移能力。

    • >临床论著
    • FOXO3和IL-2在干眼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表达及意义

      2022, 22(9):1446-145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06

      摘要 (281) HTML (0) PDF 675.11 K (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叉头框蛋白O3(FOXO3)、白细胞介素-2(IL-2)在干眼(DE)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03/2021-03收治的DE患者106例,另选同期85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FOXO3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样本中IL-2水平; 分析DE患者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等眼表临床指标变化; Pearson相关性分析DE患者结膜上皮细胞、泪液中FOXO3和IL-2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FOXO3水平均明显降低,IL-2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治疗前相比,DE患者治疗后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FOXO3水平明显上调,IL-2水平明显下调(均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膜上皮细胞、泪液中FOXO3和IL-2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531、-0.469,均P<0.01)。DE患者治疗后BUT、SⅠt指标较治疗前上升,CFS指标下降(均P<0.01)。DE患者结膜上皮细胞FOXO3水平与BUT、SⅠt均呈正相关(r=0.431、0.457,均P<0.01),与CFS呈负相(r=-0.469,P<0.01),IL-2水平与BUT、SⅠt均呈负相关(r=-0.416、-0.447,均P<0.01),与CFS呈正相关(r=0.424,P<0.01); 泪液FOXO3与BUT、SⅠt呈正相关(r=0.421、0.443,均P<0.01),与CFS呈负相关(r=-0.474,P<0.01),IL-2与BUT、SⅠt呈负相关(r=-0.408、-0.429,均P<0.01),与CFS呈正相关(r=0.419,P<0.01)。

      结论:DE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FOXO3水平降低,IL-2水平升高,二者与患者眼表指标存在密切的联系,有望成为DE临床监测和预后评估的实验室辅助指标。

    • 基于EDI-OCT技术观察远视性弱视儿童脉络膜结构的变化

      2022, 22(9):1451-145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07

      摘要 (350) HTML (0) PDF 1.57 M (10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通过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技术比较远视性弱视与同龄正常儿童脉络膜结构的差异。

      方法:选取2021-01/12就诊于我院的远视性弱视儿童35例50眼纳入弱视组,选取同期就诊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儿童30例51眼纳入对照组,均进行EDI-OCT检查,测量脉络膜厚度(CT),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后获取总脉络膜面积(TCA)、血管腔面积(LA)、基质面积(SA)、脉络膜血管指数(CVI)。

      结果:弱视组各区域TCA(下方除外)、SA(外环下方除外)、LA与CT(下方、颞侧除外)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除外环颞侧外,两组各区域CVI无明显差异(P>0.05); 除鼻侧外,不同远视程度弱视儿童CT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远视性弱视存在脉络膜结构异常,随着远视度数增加,TCA、LA、SA有增大趋势,脉络膜结构改变与远视性弱视有关。

    • >文献综述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眼部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2, 22(9):1458-146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08

      摘要 (710) HTML (0) PDF 543.79 K (1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为一类主要由药物过敏引起的皮肤和黏膜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对于SJS存活者,眼部损害被认为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大量研究对其遗传易感性及免疫机制进行了探讨,已发现多个易感基因参与其发生发展,但鉴于较高的种族及药物特异性,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SJS的眼部病变早期易被忽视,患者往往出现严重视力下降后才考虑眼科治疗,尤其在我国,一定数量的患者在就诊时眼表已遭到严重破坏,而现有治疗方法对此类患者的视力恢复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病因及治疗对SJS眼部病变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患者眼部病变的警惕性,并为疾病的诊疗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眼表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2, 22(9):1464-146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09

      摘要 (381) HTML (0) PDF 485.38 K (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在夜间睡眠过程中上呼吸道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部分或完全阻塞的一组疾病,其可以影响机体血流动力学、内分泌和自主神经调节,进而导致机体氧饱和度降低、慢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OSAHS除了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外,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其亦与眼表疾病具有一定关联,如眼睑松弛综合征、干眼、圆锥角膜等,但尚缺少完善的系统性分析。本文拟对OSAHS与相关眼表疾病的关系,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进展等进行综述,以期在临床诊疗中减少OSAHS患者眼科并发症,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的诊断进展

      2022, 22(9):1468-147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10

      摘要 (472) HTML (0) PDF 514.15 K (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VRL)是罕见的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对其早期、正确地诊断仍面临很大的挑战。病理细胞学诊断是VRL诊断的金标准,但其诊断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免疫学及分子学检测等。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更加高效的细胞学检查及辅助诊断技术不断被探索。细胞因子及眼内淋巴瘤诊断的白介素评分(ISOLD)、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基因突变及二代测序检测技术有良好的诊断效能而逐渐成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及研究热点。

    • 玻璃体切割手术致眼静脉空气栓塞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022, 22(9):1473-147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11

      摘要 (440) HTML (0) PDF 465.03 K (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眼静脉空气栓塞(OVAE)是玻璃体切割手术中一种罕见的致命并发症。因手术部位靠近心脏且位于心脏上方,OVAE可能是所有手术中引起静脉空气栓塞(VAE)最严重的。随着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发展,免缝合状态的灌注套管可出现向外滑动,使得灌注气体进入脉络膜上腔,导致涡静脉撕裂。玻璃体腔气体灌注时,外伤及脉络膜黑色素瘤手术导致的脉络膜血管伤口暴露于气体中,这使得加压气体可能通过撕裂的涡静脉或异常的脉络膜静脉开口进入循环系统导致OVAE。目前OVAE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在不断完善,但多数玻璃体视网膜外科医生和麻醉医师仍不了解该医源性并发症。提高对OVAE的认识将有助于早期发现该并发症,进而做出及时处理,同时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通过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可不断优化OVAE防治原则。充分认识OVAE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关注 OVAE继发性病变的特征以及重视多学科间的合作有助于OVAE应急处理和预防措施的建立和完善。

    •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最佳治疗—延长方案(2022中国台湾)共识》解读

      2022, 22(9):1478-148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12

      摘要 (690) HTML (0) PDF 793.27 K (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中国台湾眼底病专家组在2022年发布了《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最佳治疗—延长方案共识》,为了帮助我国眼科医生更好地参考和使用该共识,以下进行解释说明,主要内容如下: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RMD)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治疗-延长(T&E)方案应以维持长期视力和减少注射次数为目标,可采用连续3mo每月注射1次的启动治疗,病情稳定者逐步(每次2或4wk)延长治疗间隔,最长至16wk,以最长间隔连续注射2或3次后病情仍稳定者可暂停治疗,之后每3~4wk复查1次; 疾病活动则逐步缩短治疗间隔,稳定后可再次延长。对于存在明显负性愈后因素的患者,可采取相对保守的疗法。治疗期间需关注结膜下出血、黄斑纤维化、黄斑萎缩等并发症。未来需探索不同亚型及基线病情nARMD患者的最佳注射方案,以实现最佳个性化治疗。

    • Müller胶质细胞在视网膜神经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2, 22(9):1485-148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13

      摘要 (418) HTML (0) PDF 465.14 K (3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Müller胶质细胞(Müller glial cells,MGCs)是视网膜中的主要神经胶质细胞,呈放射状横跨整个视网膜。MGCs与视网膜神经元紧密接触,相互作用,参与维持视网膜内稳态。在视网膜神经损伤后,MGCs启动多种调控途径应答视网膜内环境改变和损伤,产生视网膜神经保护作用,如:调节神经递质释放,释放神经保护因子及抗氧化因子,重编程进行内源性修复。但在视网膜持续损伤状态下,MGCs增生也能加重神经元功能障碍和丢失。因此,正确认识MGCs对病理刺激的反应及其产生的保护和损害作用,对于研究视网膜神经损伤性疾病的机制及指导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MGCs在视网膜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展开综述,旨在为视网膜神经保护提供新的策略。

    • 眼科疾病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2022, 22(9):1490-149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14

      摘要 (539) HTML (0) PDF 549.00 K (1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对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的新兴学科,是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和统计学的综合交叉学科。在眼科生物基因研究中,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和视网膜因富含大量的生物信息,是理想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对象。基因组学检测技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对眼科肿瘤及遗传疾病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筛查。蛋白质组学有助于分析眼科疾病状态下眼内液体或细胞中基因表达高低所引起的蛋白表达谱及功能改变,从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本文主要综述生物信息学在眼科疾病的应用,并初步展望其对相关疾病治疗的影响、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隐匿性近视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2, 22(9):1496-149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15

      摘要 (417) HTML (0) PDF 446.38 K (1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隐匿性近视是指在儿童正常年龄段视力范围之内,眼轴长度超出相应年龄段正常范围,角膜曲率低于正常值范围,二者缺一不可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近视。由于隐匿性近视儿童的视力在正常范围内,近视筛查中极易被忽视,在未及时进行近视防控的情况下,隐匿性近视极易发展成显性近视,不仅视觉发育受到严重影响,视功能也将产生不可逆的改变。研究发现,隐匿性近视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视网膜、脉络膜等不同于普通近视,可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辅助诊断,观察其发展进程。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关于隐匿性近视儿童眼轴长度、角膜曲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等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多巴胺能与胆碱能通路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2, 22(9):1500-150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16

      摘要 (577) HTML (0) PDF 449.41 K (1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近视已成为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巴胺和乙酰胆碱作为视网膜上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与其对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在实验性近视的形成和抑制中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信号通路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也备受关注。大多数研究支持多巴胺及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实验性近视的发展; 药理学实验进一步揭示,两条信号通路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可能存在共同的作用位点。本文就近年来多巴胺能通路和胆碱能通路及其二者的联系在近视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探索近视的发病机制以及近视防治提供参考。

    • >Meta分析
    • 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Meta分析

      2022, 22(9):1504-151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17

      摘要 (354) HTML (0) PDF 5.13 M (9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手术(FLACS)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CUCS)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从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1-11发表的关于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手术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语言限定为中文或英文。对纳入文献采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和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 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统计处理。

      结果:共纳入13篇RCT研究,其中纳入FLACS组1 446眼,CUCS组1 472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FLACS组术中累积耗散能量(CDE)明显低于CUCS组\〖WMD=-3.84,95%CI(-6.30,-1.38),P=0.002\〗; FLACS组术中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明显低于CUCS组\〖WMD=-3.03,95%CI(-4.00,-2.05),P<0.001\〗; 术后1、3mo FLACS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均明显多于CUCS 组\〖WMD=121.76,95%CI(79.31,164.20),P<0.001; WMD=76.04,95%CI(19.25,132.82),P=0.009\〗; 术后1wk CUCS组中央角膜厚度(CCT)明显大于FLACS组\〖WMD=-9.89,95%CI(-18.60,-1.18),P=0.026\〗; 术后FLACS组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CUCS组\〖RR=0.46,95%CI(0.32,0.66),P<0.001\〗; 而两组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和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无差异。

      结论: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手术相对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以明显降低超声乳化能量并减少超声能量作用时间,术后早期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明显减少,减少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

    • OCTA评价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循环特征的Meta分析

      2022, 22(9):1511-151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18

      摘要 (310) HTML (0) PDF 8.10 M (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测量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患者黄斑区的血流密度(VD)及浅层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进行系统评价,探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的微循环特征。

      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全面检索发表于2011-01-01/2021-01-05之间关于OCTA分析NDR患者黄斑区不同区域血流密度的研究。比较NDR组与正常对照组(同期年龄、性别与NDR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群)在浅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spafVD)、浅层中心凹周围血流密度(spefVD)、深层旁中心凹血流密度(dpafVD)、深层中心凹周围血流密度(dpefVD)、浅层FAZ面积、最佳矫正视力(BCVA)。

      结果:研究纳入文献13篇,共1 227眼(正常对照组558眼,NDR组669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DR组spafVD(MD=-1.90,95%CI:-2.43~-1.37,P<0.00001)、spefVD(MD=-1.29,95%CI:-2.14~-0.44,P=0.003)、dpafVD(MD=-2.18,95%CI:-2.69~-1.67,P<0.00001)、dpefVD(MD=-2.37,95%CI:-3.27~-1.46,P<0.00001)显著降低,其中dpefVD降低更明显; 浅层FAZ面积(MD=0.04,95%CI:0.03~0.06,P<0.00001)增大; 两组BCVA比较无差异(MD=0.00,95%CI:-0.01~0.02,P=0.44)。

      结论:黄斑区深层中心凹周围区毛细血管损伤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循环障碍的最早期表现,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随访的关键指标。

    • >临床研究
    •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关键基因

      2022, 22(9):1517-152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19

      摘要 (438) HTML (0) PDF 3.31 M (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挖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关键基因,为研究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提供生物信息学支持。

      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大鼠GSE43671芯片数据集,使用R语言WGCNA包对基因进行分析并筛选出与临床表型相关度高的模块基因,使用ClusterProfiler包对特异性模块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KEGG),用Cytoscape软件筛选模块内关键基因并构建关键基因-miRNA互作网络。

      结果:采用WGCNA方法从GSE43671数据集中识别出22个模块,其中蓝色模块相关性系数最高。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模块内基因主要表现在上皮管形态发生等生物过程上,受体复合体等细胞成分上,眼晶状体结构组成等分子功能上。KEGG结果显示,模块内基因主要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互作信号通路、人乳头瘤病毒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有关。通过PPI网络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得到的排名前10的关键基因为Psmb9、Psma7、Map3k14、Psme1、Nfkb1、Rela、Psma5、Relb、Psmb4、Nfkb2; 预测得到6个miRNA为miR-383-5p、miR-9a-5p、miR-155-5p、miR-223-3p、miR-495、miR-325-3p。

      结论:使用WGCNA方法筛选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相关通路、关键基因和微小RNA,为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但该结论尚待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加以验证。

    • 虹膜拉钩联合张力环缝合在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中的应用

      2022, 22(9):1523-152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20

      摘要 (441) HTML (0) PDF 1.75 M (9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虹膜拉钩联合张力环缝合在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将2017-10/2020-05长春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急性青光眼患者18眼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在虹膜拉钩辅助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中用虹膜拉钩固定囊袋,植入囊袋张力环(CTR)并固定于脱位侧巩膜。将2015-10/2017-10行白内障囊内摘除联合IOL悬吊术11眼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囊袋和IOL位置,记录并发症。

      结果:术后至少随访12(12~40)mo,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眼压均恢复正常,与术前相比有差异(t=9.994、8.790,均P<0.001)。术后12mo观察组及对照组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Z=-3.900,P<0.001; Z=-3.002,P=0.003)。观察组18眼IOL位置均居中,无IOL夹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1眼IOL位置8眼居中,3眼轻度偏位,2眼出现黄斑囊样水肿。

      结论:虹膜拉钩联合囊袋张力环缝合植入可作为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施行原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IOL植入术的有效辅助手段,有效控制眼压,并能维持术后囊袋长期稳定性。

    • 不同程度屈光参差的单眼近视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近视进展对比

      2022, 22(9):1528-153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21

      摘要 (498) HTML (0) PDF 661.16 K (10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程度屈光参差单眼近视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1a的双眼近视进展情况。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06/2019-06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并验配角膜塑形镜的8~12岁的单眼近视屈光参差患者60例,双眼等效球镜(SE)差值≥2.5D为高度屈光参差组30例,1.0D≤双眼SE差值<2.5D为低度屈光参差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戴镜6mo,1a的双眼眼轴长度(AL)和非戴镜眼SE变化情况。

      结果:随访6mo,1a时,高度屈光参差组戴镜眼眼轴增长均少于低度屈光参差组(P<0.001),非戴镜眼眼轴增长量和SE增长均大于低度屈光参差组(均P<0.001),且高度屈光参差组双眼眼轴差缩短幅度均大于低度屈光参差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戴镜前屈光参差度和双眼眼轴差缩短量具有相关性(F=0.293、0.458,均P<0.001)。

      结论:单眼近视屈光参差儿童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后,高度屈光参差者较低度屈光参差者戴镜眼眼轴增长更慢,而非戴镜眼眼轴和等效球镜度进展更快。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缩小屈光参差,且戴镜前屈光参差程度越大,双眼轴差缩小越多。

    •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脉络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

      2022, 22(9):1533-153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22

      摘要 (493) HTML (0) PDF 487.72 K (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前后脉络膜厚度(CT)及眼轴长度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0-06/2021-09期间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验配OK镜并夜戴6mo以上,且能够按时随访的71例近视青少年患者数据,其中双眼戴镜的非屈光参差近视青少年患者31例为A组(右眼为A1组,左眼为A2组),双眼戴镜的屈光参差近视青少年患者18例为B组(高度数眼为B1组,低度数眼为B2组),单眼戴镜的屈光参差近视青少年患者22例为C组(高度数眼为C1组,低度数眼C2组)。测量戴镜前及戴镜后6mo的眼轴长度及黄斑中心凹下(SF)以及距中心凹0.5、1.0、1.5mm 处上方(S0.5、S1.0、S1.5)、下方(I0.5、I1.0、I1.5)、颞侧(T0.5、T1.0、T1.5)、鼻侧(N0.5、N1.0、N1.5)13个位点的CT值。

      结果:戴镜6mo后,A1组患者各位点CT均较戴镜前增厚(均P<0.05); A2组患者各位点CT均较戴镜前增厚,除SF、S1.5、T0.5、T1.5位点CT较戴镜前比较无差异,其余各位点戴镜前后均有差异(均P<0.05)。B1组患者戴镜后T1.0、N1.5、S1.5位点CT均较戴镜前增厚(均P<0.05); B2组患者戴镜前后各位点CT均无差异(均P>0.05),其中SF、S0.5、S1.0、S1.5、I0.5、I1.0、I1.5、N0.5、N1.0、N1.5位点CT较戴镜前变薄,但无统计学意义。C1组患者各位点CT戴镜前后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 C2组患者除S1.5、T1.5位点CT较戴镜前比较无差异,其余各位点CT均较戴镜前显著增厚(均P<0.05)。B2组和C2组患者戴镜后6mo眼轴较戴镜前增长0.12±0.14、0.20±0.17mm(均P <0.001)。B组和C组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0.54±0.27、0.88±0.39mm下降到戴镜6mo后0.47±0.20、0.62±0.39mm(均P <0.05), A1组和A2组双眼眼轴差值戴镜前后无差异(P >0.05)。

      结论: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长期配戴OK镜后高度数眼CT增厚,低度数眼CT无增厚,甚至出现变薄,同时配戴OK镜可延缓眼轴增长,减小屈光参差双眼间眼轴差值,对控制屈光参差的发展具有良好效果。

    • 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手术前后裸眼远视力及眼调节功能的变化

      2022, 22(9):1539-154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23

      摘要 (309) HTML (0) PDF 448.19 K (9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手术前后裸眼远视力(UCDVA)及眼调节功能的变化。

      方法:选择2017-12/2019-12在我中心行PRK手术病例120例240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等效球镜(SE)分为低中度近视组(SE≤-6.00D)70例及高度近视组(-6.00D结果:低中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PRK术后1wk,1、3mo的UCDVA较术前明显提高(均P<0.01)。术后3mo低中度近视组UCDVA的提高幅度优于高度近视组(P<0.05)。单眼的AMP,两组患者术后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术后1wk,1mo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1),到术后3mo均达到并优于术前水平(均P<0.01),低中度近视组较高度近视组提高的幅度大、提升的速度快。低中度近视组患者术后1wk PRA较术前下降(P<0.01),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3mo优于术前(P<0.05); 高度近视组术后1wk,1mo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均P>0.05),至术后3mo也优于术前水平(P<0.01)。低中度近视组术前术后NRA变化均无差异,高度近视组与术前相比术后1wk NRA有短暂的增加(P<0.01),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3mo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两组患者术后1wk单眼AF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术后1mo恢复并优于术前,术后3mo提升的更加明显(均P<0.01); 低中度近视组较高度近视组提升的幅度更大。

      结论:PRK对于-9.00D以下的近视的矫正效果好,低中度近视较高度近视组术后UCDVA矫正更佳。术后短期内眼调节功能会出现异常,低中度近视组各调节参数恢复和改善的时间较高度近视组快,但在术后3mo时均可恢复或优于术前水平。

    • >康弘医药研究
    •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2022, 22(9):1543-154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24

      摘要 (397) HTML (0) PDF 426.05 K (9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影响。

      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9-01/2021-06在本院治疗的102例102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51眼。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采用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

      结果:治疗3mo后,观察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

      结论: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可有效改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提高患者视力,且并发症与单纯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相比并未增加,安全有效。

    • >临床报告
    • 近视儿童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研究

      2022, 22(9):1546-154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25

      摘要 (436) HTML (0) PDF 952.21 K (1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测量轻中度近视儿童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角膜高阶像差(HOAs)的相关性。

      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2021-04/07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视光中心就诊的儿童近视患者255例的病例资料,均取右眼进行分析。应用Corvis ST测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 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并计算角膜总高阶像差(RMSh)、三阶像差(RMS3)、四阶像差(RMS4)。

      结果:RMS3与第2次压平时间(A2T)呈正相关关系(r=0.175,P=0.009),与眼轴长度(AL)呈负相关关系(r=-0.155,P=0.014); RMS4与最大压陷时反向曲率半径(HCR)呈负相关关系(r=-0.165,P=0.009); RMSh与HCR、AL呈负相关关系(r=-0.152,P=0.037; r=-0.175,P=0.005)。

      结论:近视儿童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角膜高阶像差间存在相关性,硬度较高、抗变形能力较强的角膜,RMS3、RMS4、RMSh较小。

    • 下方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失控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2, 22(9):1550-155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26

      摘要 (302) HTML (0) PDF 839.70 K (8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下方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失控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61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失控行下方小梁切除术患者的资料,统计术前、术后眼压、视力和降眼压药物的数量,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手术成功率。

      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76(平均30.15±14.10)mo。61眼术前眼压35.98±10.01mmHg,术后1wk,1、3、6mo,1a及末次随诊眼压分别为9.62±4.90、13.15±4.51、16.05±7.37、16.48±6.81、16.68±6.42、16.77±7.56mmHg,与术前眼压相比,均有差异(P<0.001)。术后6mo,1、2a的完全成功率分别是62%、49%、36%,部分成功率分别是93%、85%、81%,34眼(56%)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术前采用降眼压滴眼液3.33±0.77种,术后3mo降至1.41±1.44种(t=9.86,P<0.001)。术后未出现滤过泡感染、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下方小梁切除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但对于青光眼滤过术后眼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仍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穿刺切口青光眼手术(SIGS)治疗成人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2022, 22(9):1554-155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27

      摘要 (373) HTML (0) PDF 1.75 M (1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穿刺切口青光眼手术(SIGS)治疗成人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06/2020-11在我院实施SIGS治疗的青光眼患者55例70眼的临床资料,随访至术后6mo,观察眼压、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纳入患者中30眼行单纯SIGS,40眼行SIGS联合白内障手术,其中33眼(47%)手术完全成功,28眼(40%)手术部分成功,9眼(13%)手术失败。术前用药情况下平均眼压31.82±13.16mmHg,术后1wk,1、3、6mo平均眼压(14.97±5.25、17.94±5.24、18.43±4.74、17.37±3.36mmH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6mo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0(0,1)\〗种较术前\〖3(2,3)\〗明显减少(P<0.001)。术后6mo,纳入患者滤过泡形态Ⅰ型(功能性滤过泡)30眼(43%),Ⅱ型(功能性滤过泡)31眼(44%),Ⅲ型(扁平滤过泡)7眼(10%),Ⅳ型(包裹性囊状泡)2眼(3%)。随访期间,2眼前房积血,4眼前房炎症反应,3眼低眼压、浅前房、滤过过甚,1眼恶性青光眼,1眼眼内炎,1眼脉络膜脱离,1眼睫状体脱离,9眼滤过泡瘢痕化。

      结论:SIG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部分继发性青光眼降眼压效果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

    • HLA-B27阳性与阴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炎症因子表达研究

      2022, 22(9):1559-156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28

      摘要 (412) HTML (0) PDF 899.02 K (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及阴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其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1/2022-04我院初诊为葡萄膜炎的患者76例,采集静脉血分离有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LA-B27,分成HLA-B27阳性组(≥90%)35例和HLA-B27阴性组(≤5%)41例。提取全血RNA,用RT-qPCR方法检测并比较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增强因子-3(ILF3)mRNA表达。

      结果:两组患者IL-1β、IL-10、PAR2、TNF-α mRNA表达均无差异(均P>0.05)。HLA-B27阳性组患者IL-6 mRNA较HLA-B27阴性组升高,ILF3 mRNA较HLA-B27阴性组降低(均P<0.05)。

      结论:HLA-B27阳性相关的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炎性指标IL-6表达显著升高,ILF3较HLA-B27阴性组表达下降,可作为其辅助诊疗指标。

    • 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2022, 22(9):1564-156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29

      摘要 (599) HTML (0) PDF 1.92 M (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病例研究,对慢性CSC患者24例32眼行577nm SML治疗。治疗后共计随访6mo,每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于治疗后1、3、6mo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结果:基线期,32眼的BCVA为0.46±0.34,中心视网膜厚度(CRT)为259.15±57.54μm。SML治疗后1mo,21眼(66%)已无视网膜下液,11眼(34%)的视网膜下液仍存在,BCVA为0.43±0.27,CRT为232.13±42.58μm,CRT较基线期显著降低(P<0.05)。SML治疗后3mo,5眼(16%)仍有视网膜下液,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荧光素渗漏; 患眼BCVA为0.39±0.26,CRT为231.26±49.25μm,CRT较基线期仍显著降低(P<0.05)。对FFA显示RPE仍有荧光素渗漏的5眼再次行SML。治疗后6mo,仅见3眼(9%)的视网膜下液仍存在; 患眼BCVA为0.19±0.47,CRT为217.25±35.54μm,BCVA及CRT均较基线期有显著改善(P<0.05)。

      结论:SML对于慢性CSC的治疗有效且安全,有望成为慢性CSC的治疗选择。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变化间的相关性

      2022, 22(9):1569-157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30

      摘要 (360) HTML (0) PDF 419.06 K (8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与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SNP)变化间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纳入我院2018-01/2021-05收治2型糖尿病(T2DM)患者132例132眼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其中T2DM患者中包括非DR(NDR)患者52例52眼,非增生性DR(NPDR)患者40例40眼及增生性DR(PDR)患者40例40眼,分析一般资料和角膜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DR临床分期与神经纤维长度间相关性。

      结果:四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均无差异(P>0.05); PDR组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NPDR组、NDR组(P<0.05); NPDR组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NDR组(P<0.05);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 PDR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低于NPDR组、NDR组(均P<0.05); NPDR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低于NDR组(P<0.05);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神经纤维长度值均显著大于NDR组、NPDR组及PDR组(P<0.05); PDR组神经纤维长度值显著小于NPDR组(P<0.05); 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R分期与神经纤维长度间呈负相关(rs=-0.347,P<0.001)。

      结论:DR病情严重程度与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变化间具有相关性,PDR患者神经纤维长度较NPDR显著缩短; PDR和NPDR均存在神经结构缺失,T2DM眼底病变治疗时注意对眼表病变情况评估及处理。

    • 旁中心凹渗出性血管异常复合体11例及其多模影像特征

      2022, 22(9):1573-157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31

      摘要 (334) HTML (0) PDF 3.94 M (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旁中心凹渗出性血管异常复合体(PEVAC)的多模式影像特征。

      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02/2022-02于我院经多模式影像检查确诊的PEVAC患者11例11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

      结果:眼底检查显示11眼中,6眼为单侧、孤立病灶且直径≥150μm,5眼为多个病灶(2~4个)且病灶直径<150μm; 7眼伴视网膜水肿和/或硬性渗出。所有病灶FFA检查均显示为中心凹旁独立的类圆形高荧光病灶,晚期荧光增强无渗漏,伴水肿时晚期可见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漏。OCTA检查示浅层及深层毛细血管层可见中心凹旁小团状高反射呈动脉瘤样扩张,病灶周围毛细血管稀疏,对应B扫描断层图(B-scan)可见病灶内部血流信号丰富。4眼伴黄斑水肿者行玻璃体腔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注射治疗,随访病灶无明显变化。

      结论: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PEVA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EVAC对抗VEGF治疗应答不佳。

    • 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

      2022, 22(9):1578-158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32

      摘要 (365) HTML (0) PDF 1.22 M (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06/2021-06我院收治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97例175眼,依据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47例82眼接受眼轮匝肌切除术进行治疗,联合组50例93眼接受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围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症状与体征评分、手术前后睑裂宽度、睫毛朝向、泪阜显露率、并发症、患者满意度。

      结果:术后3mo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 vs 80%,P=0.004); 联合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联合组术后流泪、异物感、畏光以及刺激感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 联合组患者手术后睑裂宽度、睫毛朝向、泪阜显露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 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 vs 18%,P=0.032); 联合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倒睫矫正、瘢痕外观、双眼对称以及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

      结论:应用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满足患者美容要求。

    • 婴幼儿中重度视力障碍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2022, 22(9):1583-158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33

      摘要 (306) HTML (0) PDF 939.24 K (8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0~2岁中重度视力障碍婴幼儿的病因分类以及临床特点,初步制定一套适宜基层保健机构开展的婴幼儿视力障碍筛查和管理流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20-12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眼保健专家门诊收治的0~2岁中重度视力障碍婴幼儿245例的资料并建立完整的视觉发育档案,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视力、眼位及眼球运动、眼前节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1%阿托品眼用凝胶睫状肌麻痹下屈光检查,必要时接受眼底照相、眼部A/B超、视觉电生理等眼部特殊检查。

      结果:本研究纳入245例患儿,平均就诊年龄为1.82±0.79岁。屈光不正128例(52.2%),其中高度屈光不正100例(40.8%); 眼病79例(32.2%),以先天性白内障(33例)最多见; 大脑性视力障碍(CVI)38例(15.5%)。

      结论:应根据婴幼儿视力障碍的病因和临床特点进行分类管理,早期发现婴幼儿视力障碍并联合多学科诊治。包括制定可治疗性眼病的筛查方案、必要的屈光矫正和训练患儿使用残余视功能。

    • 西安市同区域不同学段学生近视率差异及原因分析

      2022, 22(9):1587-159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34

      摘要 (431) HTML (0) PDF 717.87 K (1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对西安市同一行政区域不同学段学生进行视力筛查,了解该区域不同学段学生近视率的差异,并进行原因分析。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小学21所、初中和普通高中各3所及职业高中1所共28所学校13 707人进行裸眼远视力和电脑屈光检测。

      结果:西安市同区域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高中近视检出率分别为32.27%、72.07%、81.22%、65.12%; 总近视率为47.81%; 各年级女生近视率均高于男生; 小学和初中近视率随年级升高而升高; 随着学段的升高,高度近视占比由小学的2.40%升高至高中的16.51%。

      结论:西安市同区域不同学段学生近视率具有差异性,随着学段的上升,近视率呈一定升高趋势; 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 与2018年全国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对比,2021年西安市同区域小学阶段近视率下降显著,初中及高中阶段近视率虽没有上升,但降幅不明显。

    • 青海省西宁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调查

      2022, 22(9):1592-159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35

      摘要 (305) HTML (0) PDF 413.61 K (8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对西宁市的4家幼儿园共1 084名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及其屈光状态进行调查,以发现超出正常范围的视力异常及屈光异常。

      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于2019-10在西宁市城东、城西、城南和城北分别抽取4家幼儿园总计1 084名3~6岁学龄前儿童,检查其裸眼远视力,并使用屈光筛查仪检查屈光状态。

      结果:西宁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2.21%,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异常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χ2lineartrend=94.40,P<0.05),且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χ2=293.55,P<0.05)。屈光异常占检查总人数的6.09%,随着年龄增长,复性远视散光比例降低(χ2lineartrend=1.79,P>0.05)。

      结论:西宁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 屈光状态以散光为主,其中混合散光和单纯近视散光比例最高,其次为单纯远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 随着年龄增长,复性远视散光屈光度逐渐降低,符合儿童眼屈光发育的规律。

    •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与TICL植入术矫正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疗效

      2022, 22(9):1595-159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36

      摘要 (527) HTML (0) PDF 420.18 K (10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ICL)植入术矫正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06/2021-06在河源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中心就诊的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患者60例115眼,按手术方式分组,接受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患者32例62眼纳入A组; 接受TICL植入术的患者28例53眼纳入B组。记录术前、术后3mo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球镜度、残余散光度,评估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利用Alpins矢量分析方法评估散光的矫正效果。

      结果:术后3mo,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数(1.163±0.167 vs 1.136±0.194)和有效性指数(1.145±0.159 vs 1.123±0.196)均无差异(P>0.05),但散光矢量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成功指数\〖0.125(0.091,0.200)vs 0.200(0.167,0.250)\〗、矫正指数\〖1.000(0.902,1.066)vs 0.834(0.783,0.869)\〗、变平指数\〖1.000(0.922,1.079)vs 0.835(0.795,0.870)\〗均有差异(P<0.01)。

      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与TICL植入术均能安全、有效地矫正近视散光,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手术矫正散光的效果优于TICL植入术。

    • 中文版间歇性外斜视生活质量量表对间歇性外斜视生活质量的评估

      2022, 22(9):1598-160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2.9.37

      摘要 (502) HTML (0) PDF 460.90 K (9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使用中文版间歇性外斜视生活质量量表(CIXTQ)评估间歇性外斜视(IXT)对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搜集2020-06/2021-06于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住院的IXT患者及同等数量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的CIXTQ得分资料。即儿童量表(CIXTQ,用于儿童评估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分,家长代理量表(pp-CIXTQ,用于家长评估儿童的生活质量)得分和家长量表(p-CIXTQ,用于家长评估自身的生活质量)得分。分析:(1)IXT儿童与正常儿童CIXTQ,pp-CIXTQ及p-CIXTQ得分的差异;(2)IXT儿童CIXTQ与pp-CIXTQ评分之间的关系;(3)IXT患儿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156例IXT儿童和156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IXT组儿童的CIXTQ得分低于对照组(t=-12.915,P<0.001)。IXT组CIXTQ与pp-CIXTQ得分比较无差异(t=-0.718,P=0.473)。单条目分析发现,IXT组儿童更关注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和自己的视力,而父母则更关心孩子是否需要手术,斜视是否会对孩子眼睛造成永久性损害以及斜视是否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

      结论:CIXTQ能较好地区分IXT儿童与正常儿童的生活质量,能准确预测IXT对患儿的影响,有助于制定个性化临床治疗方案。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