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23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Articles in English
    • 学龄期儿童不同类型屈光参差眼球生物学参数的研究

      2023, 23(4):531-53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01

      摘要 (2405) HTML (0) PDF 432.53 K (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学龄期儿童,不同类型屈光参差,双眼间视力及生物学参数的差异及其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轻中度屈光参差的学龄期儿童(6-12岁)128例。根据屈光参差的类型分为5组。所有患儿均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眼部A超、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以下数据: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BCVA)、前房深度(ACD)、晶体厚度(LT)、玻璃体腔深度(VC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半径(CR)、轴率比(AL/CR)。统计学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Spearman秩和检验。

      结果:远视性屈光参差双眼间视力差异最大(0.14±0.20),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间眼球生物学参数AL和VCD差异最大(0.56±0.41,0.56±0.39 mm)。双眼间屈光参差和BCVA、VCD、AL、AL/CR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266、0.379、0.350、0.263与LT、CR无显著相关(r=-0.019,-0.069,P>0.05)。然而在每个类型的组别中,屈光参差与双眼间的眼球生物学参数并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学龄期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在四种屈光参差类型中双眼视力差异最大。单纯远视或近视型屈光参差两眼间生物学参数的差异主要是由于VCD和AL的不对称,而散光型屈光参差双眼间的眼球生物学参数无显著差异。

    • >实验论著
    • 姜黄素抑制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

      2023, 23(4):537-54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02

      摘要 (4521) HTML (0) PDF 4.50 M (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机制。

      方法:激光光凝诱导BN大鼠36只建立CNV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正常组BN大鼠正常饲养,不做干预; 实验组BN大鼠行532nm倍频激光光凝后,根据不同分组分别干预14d: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14d; 雷珠单抗组:光凝后第2d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10mg/mL,0.2mL/支)1次5μL。姜黄素组:低\〖100mg/(kg·d)\〗、中\〖200mg/(kg·d)\〗、高\〖400mg/(kg·d)\〗剂量的姜黄素混悬液分别灌胃14d。光凝14d后进行眼底照相、FFA与ICGA检查。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组CNV中央厚度。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组CNV眼组织中AKT/p-AKT/ 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T-qPCR法检测CNV眼组织中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NV眼组织中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CNV生成率分别为78.18%、73.21%、77.19%、75.86%、74.55%,均大于70%; 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82.12±6.59、119.22±8.03、166.45±8.33、164.34±5.69、149.22±6.45; 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较雷珠单抗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BN大鼠视网膜组织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光凝后14d,雷珠单抗组CNV中央厚度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 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著增加(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BN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中AKT、p-AKT、HIF-1α、VEGF因子表达呈阴性,未见棕黄色反应物。光凝后14d,模型组AKT、p-AKT、HIF-1α、VEGF因子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 雷珠单抗组低于模型组(P<0.05); 姜黄素高剂量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著增加(P<0.05)。mRNA结果显示:光凝后14d,模型组AKT、HIF-1α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 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 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光凝后14d,AKT蛋白各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 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HIF-1α和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著增加(P<0.05)。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400mg/(kg·d)的姜黄素具有抑制BN大鼠实验性CNV的作用。姜黄素抑制BN大鼠实验性CNV的机制可能与降低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活性密切相关。

    • 蓝光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2023, 23(4):546-55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03

      摘要 (1239) HTML (0) PDF 1.39 M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蓝光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及可能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接受405nm蓝光50mW/cm2辐照度照射不同时间,分为对照组、16.3J/cm2组、32.6J/cm2组和65.2J/cm2组; 将65.2J/cm2组定为高能量蓝光照射组,进一步分为对照组、高能量蓝光照射组和高能量蓝光照射+铁死亡抑制剂组,CCK-8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二价铁离子浓度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GPX4和xCT蛋白相对表达量。

      结果:蓝光照射导致ARPE-19细胞活力下降呈剂量依赖性,高能量蓝光照射导致细胞内GSH含量下降,二价铁离子浓度和MDA含量上升(均P<0.05); 加入铁死亡抑制剂可部分恢复蓝光照射组细胞活力和GSH含量,减少MDA含量,降低二价铁离子浓度(均P<0.05); 蓝光照射组GPX4和xCT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加入铁死亡抑制剂后蛋白表达量不同程度恢复(P<0.05)。

      结论:蓝光照射可能通过影响xCT和GPX4相关抗氧化途径诱导RPE细胞铁死亡发生。

    • >实验研究
    • 紫外线照射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2023, 23(4):551-55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04

      摘要 (257) HTML (0) PDF 2.88 M (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索氧化损伤状态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的蛋白表达变化,以期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蛋白靶点。

      方法:将SRA01/04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即细胞通过紫外线(UVB)照射以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照射时长为10min; 对照组即细胞未经任何处理。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这两组细胞进行蛋白组测序,以差异倍数>1.2且p<0.05的标准筛选差异表达蛋白(DEPs),并通过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分别对上调和下调显著性前50的DEP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Pathway commons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

      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552个DEPs。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中上调的DEPs有176个,包括HMGB1、USP1等,下调的DEPs有376个,包括POLR2A、POLR2B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上调和下调显著性前50的DEPs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PPI网络提示氧化损伤修复(ODR)相关蛋白在UVB诱导的氧化损伤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结论:UVB照射SRA01/04细胞可致多种蛋白,尤其是ODR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索ARC发病机制以及研究与治疗靶点相关的蛋白质或通路提供了细胞层面的参考。

    • >临床论著
    • P2Y2受体激动剂局部滴眼治疗糖尿病相关干眼的临床分析

      2023, 23(4):557-56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05

      摘要 (589) HTML (0) PDF 1.58 M (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P2Y2受体激动剂地夸磷索钠(DQS)滴眼液治疗糖尿病相关干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2-01/03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相关干眼患者80例16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80眼,使用3% DQS滴眼液治疗)和对照组(40例8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后1wk,1、3mo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非接触式泪河高度(NITMH)、首次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f)、平均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睑板腺缺失评分、脂质层厚度分级、眼红分析(包括结膜等级、睫状等级)等检查,采用眼表染色评分(OSS)法进行角结膜染色评分,并分别在基线、治疗后3mo行结膜印迹细胞学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SDI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结膜等级和睫状等级评分均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1、3mo,研究组O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NITMH、NIBUTf、NIBUTav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mo,研究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较基线增多、角膜树突状细胞较基线减少(均P<0.05),对照组较基线无明显变化(均P>0.05)。

      结论:3% DQS滴眼液治疗糖尿病相关干眼效果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

    • 配戴基弧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临床效果

      2023, 23(4):563-56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06

      摘要 (3399) HTML (0) PDF 427.76 K (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配戴基弧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01/2021-07于我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8~13岁近视患者94例94眼(单眼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者,选取该眼作为观察眼,双眼均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患者则以右眼作为观察眼),根据患者所配戴的角膜塑形镜基弧区的设计不同分为观察组:配戴基弧非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患者46例; 对照组:配戴基弧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患者48例。根据两组患者戴镜前等效球镜(SE)不同进一步分为低度近视组(-3.00D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戴镜1mo后观察组裸眼视力(LogMAR)-0.12±0.08与对照组(-0.17±0.07)比较无差异(P>0.05); 两组患者戴镜后6mo,1a眼轴增长平均值均无差异(均P>0.05)。低度近视组中,观察组戴镜1a眼轴增长值为0.19±0.17mm,明显低于对照组(0.31±0.18mm)(P<0.05); 中度近视组中,观察组戴镜1a眼轴增长值为0.22±0.18mm,与对照组(0.19±0.12mm)比较无差异(P>0.05)。戴镜后6mo,1a观察组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眼轴增长值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低度近视与中度近视组戴镜后6mo(0.15±0.13 vs 0.05±0.12mm)、1a(0.31±0.18 vs 0.19±0.12mm)眼轴增长值均有差异(均P<0.05)。

      结论:配戴基弧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可以有效提高裸眼视力,延缓眼轴增长。对于低度近视患者,基弧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优于基弧球面设计。

    • SMILE与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的短期视觉质量观察

      2023, 23(4):567-57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07

      摘要 (3158) HTML (0) PDF 954.24 K (7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术后短期视觉质量表现。

      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1-04/2022-02在潍坊眼科医院行SMILE和EVO-ICL植入术的中度近视患者51例51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30例30眼)和EVO-ICL组(21例21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3mo观察两组患者视力\〖裸眼远视力(UDVA)、矫正远视力(CDVA)\〗、屈光度\〖等效球镜度(SE)\〗及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填写视觉质量(QoV)调查问卷。

      结果:术后3mo,SMILE组和EVO-ICL组安全性指数(术后CDVA/术前CDVA)分别为1.20(1.00,1.20)和1.20(1.00,1.38),有效性指数(术后UDVA/术前CDVA)分别为1.00(1.00,1.20)和1.00(1.00,1.20); SE在±0.50D以内的比例分别为87%和100%。SMILE组术后客观散射指数(OSI)值增加,术后1wk, 1mo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对比度视力(VA)100%、VA20%及术后各时间点斯特列尔比(SR)、VA9%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 EVO-ICL组术后各时间点OSI、MTF cutoff、SR、VA与术前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SMILE和EVO-ICL植入术后最常见的视觉症状分别为视觉朦胧和光晕。

      结论:SMILE和EVO-ICL植入术矫正中度近视术后短期均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两种手术术后均有视觉症状的发生,但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且EVO-ICL植入术后具有更好的客观视觉质量表现。

    • >文献综述
    • 干眼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3, 23(4):573-57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08

      摘要 (483) HTML (0) PDF 526.74 K (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干眼是以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多因素眼表疾病。近年来,干眼的发病率逐年增多,有关干眼的诊断与治疗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但由于传统检查方法存在相应的弊端而新型检查方法尚缺乏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目前干眼的诊疗仍缺乏一套统一的“金标准”。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干眼的不同检查方法的文献进行了广泛搜索,包括有前景的检查工具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存在的争议,从而通过泪液量、泪膜的性质、眼睑及睑板腺和眼表上皮细胞损害程度的检查等方面做一综述,为干眼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角膜塑形镜离焦技术在近视防控中的研究进展

      2023, 23(4):578-58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09

      摘要 (3524) HTML (0) PDF 611.86 K (1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近视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眼部健康,引起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因此,近视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近年来,角膜塑形镜逐渐在近视防控领域体现出其优越性。目前,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原理主要以视网膜远视性光学离焦学说为主,促使近视患者的远视性离焦向近视性离焦漂移从而延缓眼轴增长。其控制近视发展的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离焦总量、瞳孔直径、光学区设计及镜片偏心等。角膜塑形镜的广泛使用将有效降低青少年儿童的近视发病率,本文就角膜塑形镜利用离焦技术控制近视发展的原理、离焦量和离焦环位置与近视防控效果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阐明角膜塑形镜离焦技术在近视防控中的研究进展。

    • 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的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2023, 23(4):582-58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10

      摘要 (4367) HTML (0) PDF 480.82 K (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先天性白内障是造成儿童出现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尽管手术和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先天性白内障儿童术后仍然存在与生活质量低下相关的诸多问题,如能力较差,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等,对其成长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结合现有文献,对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供参考。

    • 中药单体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的研究进展

      2023, 23(4):587-59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11

      摘要 (1164) HTML (0) PDF 508.32 K (7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视网膜的单纯微血管疾病,目前主流疗法仍然只关注其晚期血管病变并发症和单一分子靶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然而现在研究正转向一个更全面的观点,即DR是神经血管单元(NVU)损伤引起的一类神经血管性疾病。在DR早期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DRN)占主导地位,可能先于微血管异常发生,且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可进一步导致微血管损伤和血-视网膜屏障(BRB)破坏。因此在早期DR中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来预防或逆转DRN是有意义的,然而目前尚没有针对DRN的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中药对视网膜保护作用已成为热点,且主要研究集中在中药单体。本文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单体在DRN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DR的早期治疗与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 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对全身VEGF浓度的影响

      2023, 23(4):592-59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12

      摘要 (361) HTML (0) PDF 472.28 K (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脉络膜视网膜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视力的严重问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异常表达导致眼底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新生血管的形成。玻璃体抗VEGF药物注射可快速抑制眼内VEGF水平,有效控制疾病发展,目前抗VEGF治疗已成为眼科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然而,研究表明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进入循环系统后降低血浆VEGF浓度,药物无意义的脱靶效应可能导致全身不良反应。对于高龄患者、患有严重合并症患者、哺乳期妇女、早产儿等特殊人群,应关注多次注射后的全身VEGF抑制。本文通过探讨抗VEGF治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全身不良反应、对侧眼效应、对母乳和早产儿的影响,对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的全身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抗VEGF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 OCTA检测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及血流变化的研究进展

      2023, 23(4):597-60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13

      摘要 (5792) HTML (0) PDF 510.56 K (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6.00D以上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由于高度近视常常伴随多种眼底病理性改变,因此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作为一种新兴的眼科辅助检查手段,可以高效、无创地得到视网膜、脉络膜的微血管分层图像,并对血流信号进行量化分析。自OCTA问世以来,运用OCTA观察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OCTA检测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及血流变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揭示高度近视与视网膜脉络膜厚度、血流密度以及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等参数的相关性,为科研人员深入探索高度近视发生机制,延缓高度近视发生发展提供思路。

    • 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新药——Teprotumumab-trbw

      2023, 23(4):602-60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14

      摘要 (644) HTML (0) PDF 492.98 K (6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Teprotumumab-trbw是一种作用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于2020年被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然国内对其了解较少。通过综述其分子结构、药代动力学、治疗机制、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希望能为临床使用提供指导。Teprotumumab-trbw可通过阻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串扰信号,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而减少透明质酸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并能促进眶后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凋亡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关基因表达而明显改善突眼、复视等临床症状。Teprotumumab-trbw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肌肉痉挛、高血糖、听力损伤等。Teprotumumab-trbw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显著且耐久,二次治疗的患者也能从中受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希望。

    • 视功能指数量表研究及应用进展

      2023, 23(4):607-61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15

      摘要 (383) HTML (0) PDF 487.12 K (10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白内障手术从防盲手术时代进入屈光手术时代,视觉相关生存质量已成为评价白内障手术预后的重要指标。视力等指标难以对患者视觉相关生存质量进行全面刻画,基于主观体验的视功能评价因此受到临床及科研重视。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是第一份应用于白内障领域视功能评估量表,被国际上广泛应用。本文回顾了VF-14研发历史,考量其临床适用性,从白内障、屈光性白内障及眼科常见病三类人群入手,对VF-14在视功能评价、手术方案疗效评价及术后随访等方面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为VF-14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核磁共振技术在高度近视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2023, 23(4):612-61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16

      摘要 (3997) HTML (0) PDF 456.18 K (5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近视是一种可改变视觉皮层活动,并影响相应神经功能的危害性眼科疾病。目前我国的近视率呈空前上升之势,尤其是高度近视(HM),遂实现近视的有效防控及治疗极为重要。然而近视的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难以从根源上实现该病的防控防治。近年来,不断有研究从遗传、环境、神经递质等角度出发探讨近视的相关致病因素,但鲜有研究从大脑结构及神经活动的角度探讨近视的神经影像机制。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脑影像逐步出现在近视的相关机制研究中,本文主要对近视的相关脑影像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展近视的临床防控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Meta分析
    • 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MGD相关性干眼疗效的Meta分析

      2023, 23(4):616-62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17

      摘要 (392) HTML (0) PDF 3.32 M (6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MGX)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性干眼(DED)的有效性。

      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linicalTrials、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2017-01/2022-09试验组采用IPL联合MGX,对照组单纯运用MGX治疗MGD相关性干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s)。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4软件对临床疗效、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河高度(TMH)以及睑板腺分泌物性质评分(MGYSS)6个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5篇RCTs,MGD相关性干眼患者1 34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MGD相关性干眼可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OR=4.95, 95%CI:2.76~8.90, Z=5.35, P<0.00001)、BUT(SMD=1.26, 95%CI:0.84~1.69, Z=5.78, P<0.00001)、TMH(SMD=0.37, 95%CI:0.15~0.59, Z=3.33, P=0.0009),降低OSDI评分(SMD=-0.86, 95%CI:-1.44~-0.27, Z=2.85, P=0.004)以及MGYSS(SMD=-2.43, 95%CI:-4.31~-0.54, Z=2.52, P=0.01)。但在C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9, 95%CI:-0.46~0.07, Z=1.43, P=0.15)。

      结论:IPL联合MGX治疗MGD相关性干眼与单纯运用MGX治疗相比,能提高总体有效率,更好地改善MGD相关性干眼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有效性的Meta分析

      2023, 23(4):624-62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18

      摘要 (299) HTML (0) PDF 3.97 M (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及视网膜光凝术(PRP)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Clinicalkey、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22-07-20试验组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对照组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PRP治疗NVG的临床研究,同时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提取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成功率进行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临床研究,NVG患者864例864眼。Meta分析结果提示,试验组患者术后1wk,1、3mo时眼压较对照组下降更低(术后1wk:MD=-4.00,95%CI:-4.62~-3.38,P<0.05; 术后1mo:MD=-4.11,95%CI:-4.66~-3.56,P<0.05; 术后3mo:MD=-4.58,95%CI:-5.61~-3.55,P<0.05); 试验组患者术后1mo时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MD=0.17,95%CI:0.11~0.23,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wk时无差异(MD=0.08,95%CI:-0.13~0.29,P=0.47); 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更少(OR=0.30,95%CI:0.18~0.52,P<0.05),手术成功率更高(OR=5.15,95%CI:2.78~9.53,P<0.05)。

      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可降低眼压、改善视力,手术成功率优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PRP。

    • >临床研究
    • 双眼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房水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2023, 23(4):630-63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19

      摘要 (4441) HTML (0) PDF 625.50 K (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双眼先后行小梁切除术前房水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术后滤过泡和眼压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21-09/12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并行小梁切除术的双眼CPACG患者15例30眼,双眼手术间隔7d,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双眼术前房水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并于术后1mo评估眼压及滤过泡形态。

      结果:纳入患者第一眼术前房水中MCP-1、IL-17、TGF-β和IFN-γ的含量分别为330.4±46.2、357.3±46.9、2347.5±363.8、527.7±101.6pg/mL,第二眼术前房水中MCP-1、IL-17、TGF-β和IFN-γ的含量分别为298.2±40.7、309.1±53.5、1938.3±426.0、628.2±104.9pg/mL,双眼术前房水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有差异(P≤0.05)。纳入患者双眼术前房水中IL-17、TGF-β表达水平与术后1mo眼压、滤过泡高度均具有相关性(P<0.05)。

      结论:CPACG患者第一眼术后第二眼房水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可能发生一定变化,其中双眼术前房水中IL-17、TGF-β的表达水平与术后眼压和滤过泡高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与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临床特征的比较

      2023, 23(4):634-63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20

      摘要 (255) HTML (0) PDF 1.32 M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和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CFPM)的临床特征异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3/2021-12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PHPV(PHPV组)和CFPM患儿(CFPM组)的眼部生物测量参数、临床表现、病变的形态学特点。

      结果:纳入PHPV患儿56例61眼,CFPM患儿24例25眼; PHPV和CFPM的发病年龄相似、无性别差异,均以单眼患病为主,其占比分别为91%和96%。PHPV合并白内障患眼可有多种并发症和眼发育异常,CFPM主要为不同程度的瞳孔区堵塞及形态异常。PHPV组和CFPM组单眼患病患儿患眼前房深度(ACD)均小于对侧眼,手术年龄≤24月龄患儿患眼眼轴长度(AL)均小于对侧眼(P<0.05); PHPV组单眼患病患儿患眼角膜直径(CD)小于对侧眼、眼压高于对侧眼(均P<0.05); CFPM组单眼患病患儿患眼与对侧眼CD、IO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PHPV组患儿患眼ACD小于CFPM组患眼(P<0.05)。术中发现PHPV纤维血管膜组织位于晶状体后、玻璃体腔内,而CFPM纤维血管膜位于虹膜与晶状体前囊膜之间,很少累及晶状体。

      结论:PHPV和CFPM有非常相似的临床特点,提示PHPV和CFPM可能是永存胚胎血管(PFV)的不同表现形式,但PHPV病变范围更广、病情更复杂。

    • 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023, 23(4):640-64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21

      摘要 (12015) HTML (0) PDF 435.98 K (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究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10/2021-10本院收治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63例64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34例35眼,接受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和B组(29例29眼,接受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患者的裂孔闭合率、视网膜脱离复位率; 术前,术后1wk,1、3、6mo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 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6mo内,A组的裂孔闭合率明显高于B组(P<0.05); 两组患者的视网膜脱离复位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BC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 术前,术后1wk,1、3、6mo时,两组患者的BCV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一定并发症,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BCVA,提高裂孔闭合率,且不会影响患者眼压,安全有效。

    •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泪腺参数眼眶磁共振成像的临床研究

      2023, 23(4):644-64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22

      摘要 (240) HTML (0) PDF 784.73 K (5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应用眼眶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泪腺参数及其与临床检查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TAO患者38例76眼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与年龄段匹配的自愿参与接受检查的体检人群中的26例52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改良疾病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将其分为活动期TAO组、非活动期TAO组。采集MRI图像后在T1WI测量眼球突出度,在T2WI横断位与冠状位测量泪腺最大横截面时的最大横径、纵径与面积,并记录泪腺最大T2值与平均T2值。

      结果:活动期TAO组和非活动期TAO组年龄、性别、眼球突出度均无差异(P>0.05)。冠状面及横断面下的泪腺面积,活动期TAO组较非活动期TAO组、正常对照组升高,非活动期TAO较对照组升高(均P<0.01)。冠状面及横断面下的泪腺纵径,活动期TAO组较非活动期TAO组、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活动期TAO组与非活动期TAO组冠状面与横断面下的泪腺横径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活动期TAO组最大T2值较非活动期TAO、正常对照组升高,非活动期TAO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活动期TAO平均T2值较非活动期TAO、正常对照组升高(均P<0.05)。CAS与冠状面泪腺面积、横断面泪腺面积、最大T2值均呈正相关(均P<0.01)。

      结论:TAO患者泪腺出现显著增大,以活动期TAO尤甚。冠状面泪腺面积、横断面泪腺面积与最大T2值可能成为评估TAO活动性的影像学指标。

    • T-PRK与SMILE矫正低度近视的视觉质量观察

      2023, 23(4):648-65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23

      摘要 (2995) HTML (0) PDF 1.63 M (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低度近视的角膜像差变化及视觉质量特点。

      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04/2022-04于潍坊眼科医院行T-PRK手术32例32眼及SMILE手术45例45眼的低度近视患者,比较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SE)、角膜高阶像差(HOAs)及客观视觉质量。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mo,T-PRK组与SMILE组的安全指数分别为1.13±0.16和1.16±0.17(P=0.48),有效指数分别为1.10±0.20和1.15±0.18(P=0.27)。T-PRK组和SMILE组UCVA(LogMAR)≤0的占比分别为94%和98%。两组残余SE在±0.50D内的占比分别为88%和87%。两组患者HOAs和球差均显著升高(P≤0.01),且两组间增加量无差异(P=0.31、0.89)。两组患者水平彗差、水平三叶草、垂直三叶草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SMILE组垂直彗差显著升高(P<0.001),而T-PRK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且SMILE组的增加量明显大于T-PRK组(P<0.001)。两组间OSI、MTFcut off、SR、VA100%、VA20%、VA9%比较均未见差异(P>0.05)。

      结论:T-PRK与SMILE矫正低度近视均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视觉质量,SMILE手术与T-PRK手术相比诱导更多的垂直彗差。

    • 角膜塑形镜矫治患者停戴时长对屈光状态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2023, 23(4):655-65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24

      摘要 (327) HTML (0) PDF 446.95 K (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治患者停戴时长对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07/2020-07于本院配戴角膜塑形镜且近期拟停戴的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球镜度数分为轻度组、重度组。于停戴时及停戴后1、2、3mo测定屈光状态、角膜形态、角膜内皮细胞、视觉质量等。

      结果:停戴时两组角膜平K值、陡K值及平均K值低于戴镜前,停戴2mo恢复至戴镜前水平(P>0.05)。戴镜前与停戴后1、2、3mo比较两组角膜散光度数、表面规则指数、表面非对称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戴镜前相比,停戴后1、2、3mo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变化(P>0.05),两组停戴时六边形细胞比例低于戴镜前,停戴1mo恢复至戴镜前(P>0.05)。

      结论:角膜塑形镜停戴3mo角膜形态及角膜内皮细胞可恢复至戴镜前水平。

    • 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比较

      2023, 23(4):660-66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25

      摘要 (3049) HTML (0) PDF 478.72 K (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效果,为青少年近视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06/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6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在验光后给予常规框架眼镜治疗,观察组53例则给予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裸眼视力(LogMAR)、验光指标(等效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眼生物学参数(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

      结果:治疗1a后观察组裸眼视力(LogMAR)优于对照组(0.51±0.12 vs 0.73±0.15),等效球镜度数(-0.23±0.05 vs -5.32±1.35D)及柱镜度数均小于对照组(-1.53±0.22 vs -1.97±0.35DC)(P<0.001)。治疗1a后两组眼轴长度较治疗前增长且治疗后对照组眼轴更长(25.53±0.84 vs 25.95±0.83mm); 治疗后观察组晶状体厚度较治疗前增加(3.39±0.19 vs 3.31±0.15mm)(P<0.05)。治疗1a后观察组调节幅度(14.29±1.37 vs 12.90±1.07D)、调节灵敏度(11.05±2.09 vs 7.59±1.82cpm)、总角膜上皮点染率(15.1% vs 1.9%)均较对照组更高,调节滞后量较对照组更低(0.55±0.11 vs 0.97±0.30D)(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3197.23±249.66 vs 3207.41±258.14cells/mm2)、角膜内皮细胞面积(309.27±28.04 vs 312.62±24.95mm2)、并发症发生率(5.7% vs 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可改善青少年近视患者裸眼视力,降低等效球镜度数及柱镜度数,并可改善调节相关参数且对角膜功能无明显影响。

    • >康弘医药研究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比较

      2023, 23(4):665-66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26

      摘要 (7769) HTML (0) PDF 417.67 K (7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连续4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1于我院确诊为wARMD并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的患者108例108眼的临床资料,依据注射药物不同分为康柏西普组(54例54眼)与阿柏西普组(54例54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4次。随访12mo,观察注药前后BCVA、CMT及注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结果:注药后1、2、5、8mo两组患者BCVA和CMT均无组间差异(P>0.05),但均较注药前显著改善(P<0.05)。至随访结束,康柏西普组早期发生结膜出血2眼,阿柏西普组则出现眼压增高和结膜出血各1眼,两组患者均未见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眼内炎及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等与注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且两组间复发率比较无差异(7% vs 6%,P=1.000)。

      结论:连续4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wARMD,疗效均势。

    • >临床报告
    • 抗VEGF联合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2023, 23(4):668-67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27

      摘要 (4351) HTML (0) PDF 759.00 K (5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联合抗VEGF注射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方法:选取2020-09/2021-09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NVG患者30例30眼,入院后所有患者术眼均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术后再从中随机选取15例行UCP治疗(UCP组),另15例行小梁切除术(小梁组)。术后随访时长为10mo,每次随访时,比较两组患者术眼眼压下降程度,评估术眼疼痛程度的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UCP组和小梁组眼压及患眼疼痛程度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UCP组并发症相较小梁组少。

      结论:UCP联合抗VEGF注射能够有效地控制NVG患者眼压及疼痛程度,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1年内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2023, 23(4):672-67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28

      摘要 (5268) HTML (0) PDF 500.88 K (4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1a内视盘周围脉络膜厚度(pCT)的变化规律。

      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10/2019-09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APACG患者31例(发作眼组31眼,对侧临床前期眼组31眼),正常对照组30例30眼,三组均在APACG发作期,术后1wk,1、3、6mo,1a测量pCT。

      结果:发作眼组pCT在术后1wk时比发作期增厚,之后1a内持续变薄(P<0.05)。发作眼组pCT较其余两组:在发作期,术后1wk时增厚,1a时变薄(P<0.05)。发作眼组发作期平均pCT与高眼压持续时间正相关,与前房深度负相关(P<0.05)。

      结论:首次发作的APACG患者,pCT在发作期和术后1wk弥漫增厚,1mo恢复正常,1a时变薄。发作期平均pCT与高眼压持续时间正相关,脉络膜厚度在APACG的发作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年检障碍因素分析

      2023, 23(4):677-68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29

      摘要 (7719) HTML (0) PDF 475.77 K (6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使用糖尿病年检依从性调查(CADEES)问卷中文版,对沈阳地区糖尿病患者眼年检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11/2022-10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首诊患者,使用CADEES中文版问卷调查患者的既往糖尿病眼年检情况,将过去1a未进行过眼底检查定义为眼年检情况不佳。通过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方程分析确定与眼年检情况不佳相关的因素。

      结果:共收集468例患者,男192例,女276例,平均年龄67.42±10.66岁。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330例; DR患者138例,其中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TDR)患者88例,未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VTDR)患者50例。34.2%(160例)的患者眼年检情况不佳。多因素逻辑回归方程分析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等其他影响因素下,农村患者(OR=1.704,95% CI:1.019~2.850,P=0.042)、VTDR(OR=1.948,95% CI:1.145~3.313,P=0.014)、CADEES问卷的条目7(在过去的4wk,我感到忧郁、消沉或沮丧)(OR=0.624,95% CI:0.401~0.971,P=0.037)和条目42(相应眼科机构每次会及时提醒我该进行眼睛检查)(OR=0.618,95% CI:0.387~0.989,P=0.045)是眼年检参与不佳的危险因素。

      结论:在沈阳地区可能约有1/3的DM患者没有遵循DR眼年检指南。医疗服务机构应该加强DR健康教育,可通过必要的提醒来提高眼年检参与度。

    • 0.05%环孢素滴眼液(Ⅱ)对中重度干眼患者角膜神经的影响

      2023, 23(4):682-68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30

      摘要 (340) HTML (0) PDF 4.53 M (7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中重度干眼患者使用0.05%环孢素(CsA)滴眼液(Ⅱ)治疗前后角膜上皮下神经(SBN)数量及形态的改变,探讨国产CsA对干眼的治疗效果和对SBN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12/2022-01来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中重度干眼患者20例20眼,接受国产CsA治疗,完成3mo随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mo进行临床评估。观察临床症状、体征、SBN形态数量的变化。

      结果:治疗3mo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TBUT、SchirmerⅠ、CFS均得到显著改善。共聚焦显微镜数据分析显示,治疗3mo后,SBN密度由13.49±5.43mm/mm2增加至14.93±5.34mm/mm2(P<0.001),神经弯曲度评分由2.86±0.92分减少至2.31±0.75分(P<0.001),串珠结构数量由1.45±0.67个/100微米减至1.07±0.45个/100微米(P<0.001),树突细胞(DC)数量由5.83±3.28个/帧减少至3.67±2.24个/帧(P<0.001)。DC数量与分支神经数量、神经弯曲度评分、神经串珠结构数量呈正相关(rs=0.27,P=0.045; rs=0.407,P<0.01; rs=0.486,P<0.01)。

      结论:神经损伤与干眼引起的角膜炎症相关,而0.05% CsA滴眼液(Ⅱ)能有效抑制炎症,改善SBN形态和数量; 通过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SBN可以作为干眼治疗疗效评估的有效方法。

    • 眼睑黄色瘤与高胆固醇血症中遗传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023, 23(4):689-69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31

      摘要 (486) HTML (0) PDF 447.10 K (5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眼睑黄色瘤(XP)与高胆固醇血症中遗传因素的相关性,为揭示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9-11/2021-01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XP患者29例,抽取外周静脉血,通过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同时分析患者的血脂情况。

      结果:纳入的XP患者中有21例检出基因突变,其中13例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例为正常胆固醇患者,发生突变的基因包括STAP1APOBLDLRAP1LDLRPCSK9APOE,基因突变类型包括3-UTR变异、框内缺失、错义变异、5-UTR变异、同义突变、内含子突变、可变剪接体变异、非编码转录外显子突变和非编码转录突变。

      结论: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因素与XP疾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 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699例的临床组织病理学构成分析

      2023, 23(4):694-69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32

      摘要 (232) HTML (0) PDF 1.88 M (6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组织病理学构成情况。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0-01/2020-12天津市眼科医院眼眶病眼整形科收治的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699例707眼的临床组织病理学资料,参考美国癌症联合会第8版眼肿瘤分期标准和WHO2018版眼部肿瘤分类标准,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三类。将全部患者按照年龄划分为0~17、18~39、40~59和60岁及以上共4组。对各组组织病理学诊断构成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纳入699例患者707眼中男311例316眼,女388例391眼。就诊年龄为1~84(平均39.9±2.2)岁。右侧眼眶307例,左侧眼眶384例,双侧8例。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598例604眼(85.6%),交界性肿瘤7例7眼(1.0%),恶性肿瘤94例96眼(13.4%)。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中,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110例,15.7%),皮样囊肿(96例,13.7%),多形性腺瘤(54例,7.7%),炎性假瘤(38例,5.4%),神经鞘瘤(29例,4.1%); 交界性及恶性肿瘤中,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非霍奇金淋巴瘤(42例,41.6%),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2例,11.9%),腺样囊性癌(11例,10.9%),转移癌(9例,8.9%),横纹肌肉瘤(8例,7.9%)。在常见的眼眶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中,海绵状血管瘤和多形性腺瘤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在常见的眼眶交界性和恶性肿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叶性软骨肉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0~17岁患者中最常见的良、恶性肿瘤分别是皮样囊肿和横纹肌肉瘤,18~39岁中最常见的良、恶性肿瘤分别为皮样囊肿和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0~59岁中最常见的良、恶性肿瘤分别为海绵状血管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60岁以上最常见的良、恶性肿瘤分别为海绵状血管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结论:眼眶肿瘤及瘤样病变中多数为良性。其中良性肿物以海绵状血管瘤和皮样囊肿多见。恶性肿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

    • 1990年和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发病和疾病负担研究

      2023, 23(4):700-70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33

      摘要 (267) HTML (0) PDF 410.88 K (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发病和疾病负担情况。

      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中国总人群、不同年龄组间1990年和2019年我国眼内异物发病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情况。

      结果: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发病例数为1 125.35万,发病率为79.12/10 000,2019年眼内异物发病数和发病率比1990年降低了12.87%和27.49%。 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DALY为18.12万人年,2019年眼内异物DALY比1990年增加了6.14%。2019年发病例数、发病率和DALY最高的年龄组均为20~54岁年龄组,分别为801.26万、103.97/10 000和10.25万人年。1990~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发病率呈降低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1.2%(95%CI: -1.8~-0.7,P<0.05),DALY率也呈降低趋势,AAPC=-0.6%(95%CI: -2.1~0,P<0.05)。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眼内异物发病率和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 2019年,中国眼内异物发病率和DALY率明显高于全球及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

      结论:中国眼内异物发病率和DALY率虽然近年来呈降低趋势,但中国人口基数大,在全球范围内眼内异物负担占比仍然较大,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轻眼内异物的疾病负担。

    • 新型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在不同程度近视眼中的特性分析

      2023, 23(4):704-70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3.4.34

      摘要 (3032) HTML (0) PDF 928.63 K (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近视眼的新型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特性,并分析新型参数角膜材料硬度指数(SSI)的相关性。

      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10/11就诊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同程度近视成人患者366例718眼,年龄18~50岁,等效球镜度(SE)-0.50~-16.75D。采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AL),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测量新型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及中央角膜厚度(CCT)和眼压(IOP)。按照SE将受检者分为低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进行分析。

      结果:各组间最薄点角膜厚度与水平方向厚度变化率比值(ARTh)、SSI均有差异(P<0.001),其余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均无差异(P>0.05)。SSI与年龄(r=0.102,P=0.006)、SE(r=0.361,P<0.001)、IOP(r=0.175,P<0.001)、CCT(r=0.098,P=0.009)、SPA1(r=0.182,P<0.001)呈正相关,与AL(r=-0.331,P<0.001)、IR(r=-0.545,P<0.001)呈负相关,与其他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

      结论: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高及眼轴的增长,SSI值变小,角膜硬度降低,SSI可能是未来近视研究有用的角膜生物力学指标。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