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
2025, 25(2):171-17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01
摘要:
非特异性眼眶炎症(NSOI)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眼眶炎症性改变,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眼部疼痛、眼球突出、眶周充血、水肿、复视和视觉障碍等。NSOI是一种排他性诊断,没有具体的诊断标准或治疗指南,需要排除所有特异性炎性反应病因(包括感染性、血管性、肿瘤性、肉芽肿性及IgG4相关性眼病等)及其他症状类似的系统性疾病后方可确诊,也可通过眼眶活检标本中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等病理改变确诊,因此被认为是眼眶活检中最常见的诊断。NSOI不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使其诊断和治疗均面临巨大挑战。本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国际智能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持制订,对NSOI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做了详细的介绍,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其诊断效能,更快、更好地为患者制定诊疗计划。
2025, 25(2):179-19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02
摘要:
目的:探究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OCTA)参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中的价值,并为糖尿病肾病(DN)患者提供更灵敏的OCTA筛查参数,以便在疾病早期诊断DR的并发。
方法:纳入2022/2023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眼科的患者200例,其中包括95例首次诊断为DR的患者和105例未诊断为DR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OCTA检查,收集人口统计数据和肾功能参数。经质量检查后,测量患者3 mm×3 mm和6 mm×6 mm窗口的中央凹无血管区面积、血管密度(VD)和灌注密度(PD)指标情况。
结果:利用随机森林和多因素回归方法建立一个基于12个变量(年龄、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素、糖尿病持续时间、HUA、DN、CMT)的DR诊断模型。添加特定的OCTA参数(6 mm×6 mm窗口中的外层血管密度,AUC=0.837 vs 0.819,P=0.03)增强了现有DR诊断模型的有效性。在对DN患者的研究中,6 mm×6 mm窗口中的参数(内层血管密度; 外层血管密度; 全血管密度; 外层灌注密度; 全灌注密度)提高了DR的诊断效果。
结论:6 mm×6 mm窗口中外层血管密度参数的加入可以提高传统DR诊断模型的效果。同时,与3 mm×3 mm窗口相比,聚焦于6 mm×6 mm窗口中的微血管参数对诊断DN患者并发DR更有意义。
2025, 25(2):191-19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03
摘要:
目的:基于Nrf2/HO-1/GPX4途径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铁死亡的干预机制。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筛选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随后进行分组(NC组、HG组、Fer-1组、TRG组),收集样本进行相关指标测定。按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铁离子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评价各组细胞中GSH、MDA和铁离子变化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ROS变化水平; 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4(ACSL4)的表达情况。
结果:40 μg/mL葫芦巴碱的预处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高糖造成的细胞活性的降低。HG组ROS、MDA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 与HG组相比,TRG组ROS、MDA的水平显著下降,各组GSH变化情况与ROS、MDA相反,Fer-1组和TRG组中ACSL4蛋白和铁离子水平表达降低,Fer-1组和TRG组中Nrf2、HO-1、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
结论:葫芦巴碱保护ARPE-19细胞免于高糖损伤是通过靶向抑制Nrf2/HO-1/GPX4信号通路抗铁死亡实现的。
2025, 25(2):198-20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04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HSF)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分别使用IGF-1和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培养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药物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采用细胞划痕法观察细胞迁移活性。为明确IGF-1对HSF细胞的影响以及PI3K/AKT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含药物)、IGF-1(80 μg/L)组、IGF-1+LY294002(80 μg/L+5 mmol/L)组、LY294002(5 mmol/L)组,培养24 h;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2、MMP-2、HIF-1α、PI3K、AKT的蛋白表达水平;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TGF-β2、MMP-2、HIF-1α的荧光表达。
结果:CCK-8结果显示不同浓度IGF-1培养的细胞活力以80 μg/L IGF-1组最高(均P<0.05),且在不同培养时间下,以24 h时80 μg/L IGF-1组细胞活力最高,因此确定后续实验中IGF-1的浓度为80 μg/L,作用时间为24 h。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的细胞活力从6 h起逐渐降低(均P<0.05),根据IC50值确定后续实验中LY294002浓度为5 mmol/L,作用时间为24 h。细胞划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80 μg/L IGF-1组细胞迁移率均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2.5、5 mmol/L LY294002组细胞迁移率均降低(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GF-1组细胞TGF-β2、MMP-2、HIF-1α、PI3K、AKT的蛋白表达量均升高,LY294002组的蛋白表达量均下降(均P<0.05); 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的TGF-β2、MMP-2、HIF-1α、PI3K、AKT蛋白表达量表达均下降(均P<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GF-1组细胞TGF-β2、MMP-2、HIF-1α的荧光表达均升高,LY294002组的荧光表达均下降(均P<0.05); 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的TGF-β2、MMP-2、HIF-1α荧光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
结论:IGF-1促进了人HSF细胞增殖与迁移; IGF-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人HSF细胞中TGF-β2、MMP-2、HIF-1α的表达,参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2025, 25(2):206-21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05
摘要:
目的:评估帕金森病(PD)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角膜神经特征。
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72例PD患者和50名健康人(对照组)。根据Hoehn-Yahr(H-Y)量表测量疾病严重程度,并分为轻度PD组和中度PD组。使用OSDI问卷调查受试者的干眼症状,SchirmerⅠ试验测试泪液分泌量,眼表染色评分评估眼表损伤情况,并使用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眼表综合分析仪对所有参与者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使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和自动化分析软件ACCMetrics分析角膜神经参数,及其与PD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PD患者OSDI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F=70.290,P<0.01),且泪膜稳定性显著降低,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均P<0.01)。PD患者评估泪液分泌的指标如SchirmerⅠ试验、泪河高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均P<0.01),而脂质分泌对应的指标如泪膜脂质层厚度、睑板腺缺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角膜神经分析提示,PD患者的角膜神经纤维密度、角膜神经分支密度、角膜神经纤维长度和角膜神经总分支密度与对照相相比均显著降低(均P<0.01),眨眼频率显著延长(F=62.353,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变化与病程、H-Y评分显著相关。
结论:PD患者在患病早期即出现明显的干眼表现,包括泪膜稳定性的降低及角膜神经纤维密度的减少,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性干眼需早期诊断并积极诊治。
2025, 25(2):213-21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06
摘要:
目的:观察缩小角膜塑形镜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后角膜高阶像差与相对屈光力值的改变。
方法:选取8-12岁适合且愿意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6.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和5.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研究两组患者戴镜后1 d,1 wk,1、3 mo的角膜高阶像差、相对屈光力值与治疗区直径大小,对角膜高阶像差增加量与相对屈光力值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不同直径的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与彗差增量会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均P<0.001),两组间的总高阶像差与彗差变化值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5 mm范围的球差增量存在显著差异,增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差异(F时间=40.179,P时间<0.001; F分组=11.948,P分组=0.001; F交互=3.262,P交互=0.03)。4 mm范围的两组球差增量存在显著差异(F时间=34.462,P时间<0.001; F分组=13.094,P分组<0.001; F交互=1.372,P交互=0.25)。相对屈光力会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F时间=40.030,P时间<0.001),两组间的相对屈光力值无差异(F分组=0.048,P分组=0.83; F交互=1.208,P交互=0.31)。治疗区直径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两组间的治疗区直径大小有差异(F时间=11.212,P时间<0.001; F分组=74.073,P分组<0.001; F交互=0.312,P交互=0.82)。4、5、6 mm范围内的总高阶像差增量、球差增量、彗差增量与相对屈光力值均呈正相关(均P<0.001)。戴镜3、6、12 mo后,两组眼轴比较有差异(F时间=185.398,P时间<0.001; F分组=5.618,P分组=0.02; F交互=2.315,P交互=0.11)。
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增加高阶像差,角膜塑形镜的后表面光学区直径缩小,治疗区直径变小,4、5 mm范围内角膜球差增大。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角膜相对屈光力正相关。配戴后表面光学区直径更小的角膜塑形镜,眼轴增长更缓慢,近视控制效果更好。
2025, 25(2):220-22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07
摘要:
Müller细胞(MCs)是人类视网膜中最常见的神经胶质细胞。其为神经元提供稳态、代谢和功能支持。在调节细胞外空间体积、离子和水稳态以及维持血-视网膜屏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们释放胶质递质和其他神经活性分子,并通过神经递质再循环影响突触活动。所有这些功能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神经元的活动。Müller细胞支持光感受器和神经元的存活,负责视网膜的结构稳定,并且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调节剂。其在几乎所有致病刺激下都会被激活。反应性Müller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病理状态下Müller细胞的过度激活会退出神经元保护并导致神经元变性。因此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RVO-ME)发病过程中,Müller细胞可能起到“双刃剑”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 Müller细胞对病理刺激的反应及其对视网膜及黄斑产生的保护和损害作用,对于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指导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 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中的作用展开综述,旨在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2025, 25(2):225-22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08
摘要: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是一种重要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近年来在眼科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原因在于,SIRT1在眼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与干眼、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诸多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进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深入探索,我们发现SIRT1作为一种关键的调控蛋白,能够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程序、调节氧化应激反应、介导炎症反应以及维护线粒体功能正常等多种机制,对眼科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发现揭示了SIRT1在眼科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文章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SIRT1在眼科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期望通过深入剖析SIRT1的作用机制,为眼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 25(2):230-23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09
摘要: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高发的致盲性疾病,当前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该疾病的发生和进展通常受到真菌毒力及宿主免疫反应的显著影响。在疾病进程中,先天性免疫反应首先被激活,其中中性粒细胞在抗真菌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虽然中性粒细胞在清除病原体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但是其过度或异常激活可能引发组织损伤,从而加重病情。因此,探究中性粒细胞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机制,对于优化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文章旨在综述中性粒细胞的主要杀菌机制,包括吞噬作用、脱颗粒、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形成,并探讨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效应及潜在机制。对于真菌性角膜炎机制探究,有利于施行的精准干预并增强其治疗效果。
2025, 25(2):235-24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10
摘要:
外泌体在各类体液中普遍存在,且含量丰富种类多样。因其特殊的结构、功能参与了细胞间通讯、物质运输、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泌体中有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标志物,也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的突破口,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基于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外泌体的诊断和治疗机制,总结外泌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和治疗研究中的进展,实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2025, 25(2):242-24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11
摘要: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的黄斑疾病,主要特点为后极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从而导致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色等。该病具有一定自限性,亦可反复发作。目前发病机制仍不确切,治疗存在争议,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动力疗法(PDT)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等,但对于反复发作的CSC治疗仍较棘手。文章旨在综述目前关于CSC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5, 25(2):246-25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12
摘要:
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区视网膜疾病。发病初期症状常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随着疾病的发展,严重者可导致视物变形、明显视力下降。IERM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者发现玻璃体后脱离(PVD)、异常PVD、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以及Müller细胞的胶质-间质转化(GMT)在IERM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IERM 病理学研究中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Müller细胞、透明细胞、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细胞是组成IERM的主要细胞,并且IERM的细胞外基质则是以细胞外胶原纤维为主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结合近几年针对IERM形成的病因、细胞、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方面的部分研究进展,对IERM形成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其预防及治疗方面提供方向。
2025, 25(2):251-25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13
摘要:
糖尿病黄斑缺血(DMI)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疾病进展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涉及血管结构改变、血液动力学异常等多个方面。传统的检查方法往往难以精准捕捉DMI的细微变化。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的出现,为DMI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OCTA技术不仅具有无创、安全、成像迅速的优点,而且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视网膜血管图像,为DMI的定性和定量描述提供可能。OCTA技术能够直观地展示血管的形态和结构变化,还能够揭示DMI患者视网膜浅层和深层毛细血管丛的病变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DMI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糖尿病性眼病所致的视力下降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文章综述OCTA在黄斑缺血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更深入了解DMI。
2025, 25(2):255-25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14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使用日益增加,人们对各种视频显示终端的依赖日趋增强。眼表是视觉系统抵抗外部环境损伤的第一道屏障,长时间暴露于视频显示终端会引起畏光、异物感、眼干和眼疲劳等干眼症状,其中视频显示终端所发出的可见光中又以波长在400-500 nm的蓝光能量最高,可能是导致干眼的罪魁祸首。尤其近年所爆发的新冠疫情,让各式各样的线上活动呈爆发式增长,人们使用视频显示终端的频率和时间明显增加。这也促进了全球对视频显示终端发射的蓝光所致干眼的研究。文章就近年来长时间使用视频显示终端引起干眼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并从发病情况、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2025, 25(2):259-26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15
摘要:
近年来随着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诊断设备层出不穷,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国内外关于MGD临床和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 MGD的认识进入新的阶段。MGD相关性干眼被认为是脂质异常型干眼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慢性、多因素导致的病理过程。文章对MGD相关性干眼的发病机制、影像学图像分析以及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MGD相关性干眼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2025, 25(2):264-269.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16
摘要:
糖尿病(DM)是一种以持续性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眼表菌群(OSM)是定植于眼表的微生物群落,以细菌为主,对于维持眼部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眼表菌群的组成发生变化,这与干眼、角膜神经病变和感染性眼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我们对糖尿病与眼表菌群相互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研究表明,眼表菌群失调在糖尿病相关眼表疾病的发生与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糖尿病患者眼表菌群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以期为糖尿病相关眼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参考。
2025, 25(2):270-273.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17
摘要:
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人群基数逐年庞大,并逐渐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视人群眼轴变长,可继发一系列结构和功能变化,提高相关眼病的发生概率,甚至致盲。近视一旦出现,就不能逆转,只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进一步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减少出现眼部并发症的概率。目前,离焦理论是近视防控的一大热点,文章通过系统性回顾相关文献,阐述了离焦相关原理,总结了多区正向离焦镜片(DIMS)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DIMS相较于当前已有的近视防控手段的优点与不足,探讨了以DIMS为代表的离焦镜片的应用前景及方向,以期为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
2025, 25(2):274-28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18
摘要:
目的:分析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合并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转归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06/2024-01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CV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129例129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早期(24 mo内)视力转归分为提高组71眼、非提高组58眼。另选不同期30例30眼PCV合并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术作为外部验证数据,评价预测模型对内部、外部人群术后视力转归的预测价值。
结果:非提高组年龄≥60岁、糖尿病、术中椭圆体带(EZ)连续性异常、出血累及黄斑中心凹、术后视网膜瘢痕形成占比高于提高组,是术后视力转归的影响因素(均P<0.05); 预测模型预测内部、外部人群术后视力转归的AUC分别为0.824(95%CI:0.750-0.898)、0.809(95%CI:0.723-0.865)。
结论:年龄≥60岁、糖尿病、术中EZ连续性异常、出血累及黄斑中心凹、术后视网膜瘢痕形成是PCV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转归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对术后视力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5, 25(2):281-28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19
摘要: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者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9-01/2023-10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观察术后1、3、6 mo时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OCT、OCTA指标变化特征,包括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CBFA)、血流密度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DEZA),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与CBFA、DEZA、血流密度的相关性。
结果:术后1、3、6 mo时患者BCVA分别为1.75±0.79、1.49±0.53、1.08±0.44,各时间点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术后1、3、6 mo,患者CBFA分别为1.67±0.24、1.82±0.13、1.94±0.15 mm2,DEZA分别为813.27±453.16、590.89±421.38、427.58±385.34 μm,血流密度分别为24.36±7.81、27.74±8.12、31.54±8.59,各项指标各时间点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 mo,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DEZA、血流密度与BCVA无相关性(均P>0.05),CBFA与BCVA(LogMAR)呈负相关(P<0.05); 术后3、6 mo时,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CBFA、血流密度与BCVA(LogMAR)呈负相关,DEZA与BCVA(LogMAR)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3、6 mo,CBFA、血流密度及DEZA均为BCVA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高度近视MHRD患者术后视功能逐渐提升,且与术后CBFA、DEZA、血流密度密切相关,建议术后定期监测OCT、OCTA指标变化。
2025, 25(2):286-291.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20
摘要:
目的:探索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全眼散光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01/10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的42例42眼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通过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测量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最大深度,术中测量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长度、角膜缘宽度、计算侵入角膜的面积,并收集术前及术后1 wk,1 mo眼前节三维成像角膜散光值、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SV)、垂直不对称指数(I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全眼散光数据。将术后1 mo全眼散光≤0.50 D和>0.50 D患者分别纳入A、B两组,对比两组术前的数据差异,分析两组术前指标与术后1 mo全眼散光的相关性,利用决策树算法分析术后1 mo全眼散光的影响因素。
结果:A组患者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最大深度小于B组\〖80.00(40.00,180.00)μm vs 175.00(123.00,190.00)μm,P=0.002\〗; 术前BCVA(LogMAR)、全眼散光、角膜散光、ISV、IVA及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最大深度与术后1 mo全眼散光呈正比(rs=0.317,P=0.041; rs=0.545,P<0.001; rs=0.448,P=0.003; rs=0.389,P=0.011; rs=0.382,P=0.013; rs=0.391,P=0.010); 决策树算法筛选出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最大深度及术前全眼散光两因素,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最大深度>95 μm者较侵入角膜的最大深度≤95 μm者术后1 mo全眼散光>0.50 D的风险大,其中合并术前全眼散光>2.63 D者,术后残留全眼散光>0.50 D的概率为88.9%,预测模型AUC为0.804。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全眼散光主要受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最大深度及术前全眼散光影响,当患者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最大深度>95 μm,且术前全眼散光>2.63 D时,应建议其尽快接受手术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临床收益。
2025, 25(2):292-29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21
摘要:
目的:比较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近视伴散光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12/2022-12我院治疗的近视伴散光患者100例200眼。根据治疗方案分为SMILE组50例100眼,FS-LASIK组50例100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和散光值、角膜形态参数、主观视觉质量评分、眼表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
结果:两组间患者术前,术后1 d,1、6 mo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值、角膜非球面Q值、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角膜厚度、角膜曲率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术后1、6 mo SMILE组主观视觉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优于FS-LASIK组(均P<0.05)。SMILE组术后6 mo并发症发生率低于FS-LASIK组(P=0.005)。
结论:SMILE与FS-LASIK治疗近视伴散光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SMILE能减轻对眼表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 25(2):297-30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22
摘要:
目的:调查重庆市武隆区青少年儿童近视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武隆区抽取中小学生2 504人,进行近视筛查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武隆区青少年儿童实际受检学生2 431人,筛查出近视1 217人,近视患病率50.06%,其中近视知晓率64.59%,戴镜率51.85%。近视患病率随年龄及年级的增长而上升(P<0.05),男生近视患病率(46.97%)低于女生(53.18%),乡镇近视患病率(47.06%)低于城区(52.11%)(均P<0.05)。回归分析显示,户外活动是近视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女性、父母近视、用眼距离近、睡眠时间短、饮食喜好(甜食)则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武隆区青少年儿童近视患病率较高,近视知晓率和戴镜率偏低,该地区近视发生与户外活动时间、性别、父母近视、用眼距离、睡眠时间、饮食喜好有关。
2025, 25(2):301-305.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23
摘要:
目的:分析大学生手机成瘾与高度近视的关联。
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22-12对陕西省某高校全体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手机成瘾、高度近视和生活方式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手机成瘾与高度近视的关联。
结果:纳入19 952名大学生,大学生高度近视患病率为7.31%,手机成瘾率为25.68%,手机成瘾评分为37.59±13.38分。手机成瘾大学生高度近视的发生率高于非手机成瘾大学生(P<0.001)。调整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后显示,手机成瘾大学生发生高度近视的风险是非手机成瘾大学生的1.274倍(95%CI:1.131-1.434)。手机成瘾总评分、戒断症状评分、凸显行为评分、社交抚慰评分和心境改变评分每增加1分,大学生高度近视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0.9%(95%CI:1.005-1.013)、2.0%(95%CI:1.010-1.030)、2.6%(95%CI:1.010-1.043)、4.8%(95%CI:1.030-1.066)和3.3%(95%CI:1.014-1.052)。
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与高度近视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尽早干预手机使用可降低大学生高度近视的发生风险。
2025, 25(2):306-310.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24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RP)患者眼底血流相关参数与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06/2023-06在我院收治的50例50眼(左22眼,右28眼)HRP患者为试验组,并同期纳入50名50眼(左22眼,右28眼)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并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眼底血流相关参数与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眼底血流相关参数与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及两者联合诊断HRP的AUC值分别为0.853、0.844、0.93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周长、非圆度指数呈负相关,与黄斑区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均P<0.05);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FAZ面积和黄斑区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均P<0.05); 颈内动脉阻力指数与FAZ面积呈正相关(P<0.05)。
结论:眼底血流相关参数与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诊断HRP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25, 25(2):311-314.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25
摘要: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对角膜散光度及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1/2023-01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10例110眼,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77例77眼,复发性翼状胬肉33例33眼。所有患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检测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及泪膜破裂时间,统计术后复发情况并分析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110眼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8眼,复发率为7.3%。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比较无差异(2.02±0.32 vs 2.00±0.32 D,P>0.05),泪膜破裂时间比较有差异(9.55±1.24 vs 13.46±2.56 s,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作环境、糖尿病、胬肉性质、术后泪膜破裂时间、手术方式为影响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因素(均P<0.05)。
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年龄、工作环境、糖尿病、胬肉性质、术后泪膜破裂时间、手术方式均为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2025, 25(2):315-318.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26
摘要:
目的:比较球面与环曲面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中低度近视伴散光(-1.00--1.50 DC)的控制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6/2022-01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并验配角膜塑形镜中低度青少年近视伴散光(-1.00--1.50 DC)患者119例119眼的临床资料,根据配戴的角膜塑形镜类型分为球面组65例65眼和环曲面组54例54眼。记录患者戴镜前后裸眼视力(UCVA)、眼轴及角膜散光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戴镜1、2 a后球面组和环曲面组各组UCVA均较戴镜前有改善(均P<0.01),角膜散光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均P>0.05),眼轴均较戴镜前增长(P<0.01)。戴镜前后球面组与环曲面组UCVA、角膜散光比较无差异(F组间=0.829,P组间=0.364; F组间=0.997,P组间=0.320)。球面组与环曲面组眼轴增长量比较,戴镜1 a后(0.18±0.11 mm vs 0.17±0.14 mm)、戴镜2 a后(0.17±0.10 mm vs 0.16±0.10 mm)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
结论:中低度近视伴散光(-1.00--1.50 DC)的青少年配戴球面和环曲面角膜塑形镜均可改善UCVA,降低角膜散光,延缓眼轴增长,球面与环曲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对近视的控制效果无显著差异。
2025, 25(2):319-322.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27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视线跟踪技术的全自动反馈视野计在大学生的初步应用并验证其测试效能。
方法:利用眼动仪与家用计算机、显示器搭建完成新型全自动反馈视野计平台后,基于注视和跳动两种特征眼动,通过分析参与者是否感知到刺激视标,视线扫描路径及向刺激视标注视点,从而判断参与者该部分视野是否存在异常。
结果:共采集63名119眼有效眼动数据,所有参与者完成测试平均时间为82.46±14.68 s,右眼平均测试时间为88.21±15.30 s,左眼平均测试时间为76.42±11.29 s,左、右眼测试时长有差异(P<0.05)。
结论:基于视线跟踪技术的全自动反馈视野计能够实现人机自动交互,使视野检查过程简单易行,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参与者体验。
张梅洛,田春雨,杨青华,贾烈曦,张鸿瑫,李满梅,杜争情,曾卓,王雪,张葳
2025, 25(2):323-327.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2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屈光状态下SMILE手术前后患者的调节灵敏度情况及变化规律。
方法: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随机选取2023-06/12就诊于我院行SMILE手术且建立视功能档案的患者59例118眼,其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18-35(平均25.19±5.65)岁。按照术前等效球镜(SE)分为两组:中低度近视组(SE≥-6.00 DS)40例80眼,高度近视组(SE<-6.00 DS)19例38眼。比较术前,术后1 wk,1 mo单眼(右眼、左眼)和双眼调节灵敏度,分析两组患者SMILE手术前后的调节灵敏度变化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中低度近视组33例66眼完成术后1 mo随访,失访率为17.5%(7/40); 高度近视组15例30眼完成术后1 mo随访,失访率为21.1%(4/19)。两组患者SMILE术后裸眼视力和等效球镜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所有患者右眼调节灵敏度术后1 mo较术前和术后1 wk均提高(P=0.002、0.006)。左眼调节灵敏度术后1 mo较术后1 wk显著提高(P=0.005)。双眼调节灵敏度术后1 mo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7)。中低度近视组患者术后 1 mo右眼调节灵敏度较术前和术后1 wk比较均有差异(P=0.011、0.004),左眼术后 1 mo较术后1 wk显著提高(P=0.001),双眼术后 1 mo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1)。高度近视组患者手术前后右眼、左眼和双眼调节灵敏度均无差异(均P>0.017)。
结论:SMILE术后单眼调节灵敏度出现一过性下降后在术后1 mo提升至超过术前,双眼调节灵敏度在术后逐渐提高。SMILE手术对中低度近视的单眼和双眼调节灵敏度均产生积极影响,对高度近视的调节灵敏度无明显影响。加强SMILE术前和术后单眼及双眼的调节灵敏度检测具有临床意义。
2025, 25(2):328-336.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25.2.29
摘要:
目的:筛选分析中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措施提供思路。
方法:于2023-09以学校为单位,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青岛市城区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及1所职高中小学生1 759人,开展近视筛查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筛查和判定依据主要按照《标准对数视力表》(GB/T11533-2011)、《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进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LASSO联合XGBoost对近视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开发,以交互式Nomogram实现可视化。采用R统计软件版本4.3.3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青岛市城区中小学生生筛查性近视率为70.61%(1 242人)。筛选的最佳预测变量分别为年级、性别、父母是否近视、每天室内静坐时间、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超过一尺、每天的睡眠时间、看电视/玩电视游戏时眼睛距离电视显示屏的距离超过3 m、课间活动场所、补习班共多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多长时间休息一次眼睛、每天用电脑的时间、平均每天放学后做作业时间等12项影响因素。预测模型训练集、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70(95%CI:0.751-0.789)、0.732(95%CI:0.714-0.750)。
结论:开发和验证了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筛选近视影响因素的中小学生近视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并实现了可视化。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