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眼科杂志》2023年第3期编辑精选
  • 分享:
  • 0

《国际眼科杂志》2023年第3期编辑精选

 

专家述评

神经血管单元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惠延年

 

推荐理由:神经血管单元(NVU)的概念在2001年的一次卒中会议上形成。这一概念强调脑与其血管的密切关系,即脑细胞与脑血管之间在发育、结构和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视网膜是脑神经组织的延申,2007年一些研究者将NVU概念引入视网膜。视网膜的NVU包括了神经元、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等。研究发现,NVU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起关键作用,而现行有限的治疗集中在晚期并发症糖尿病黄斑水肿及增生性DR,对视网膜NVU的深入研究将为早期或全程DR提供有效疗法。

PDF全文

 

 

英文论著

Vascularization of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nbercept in the treatment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Zheng Fu, Wei-Wei Xiong, Xue Yin, Zhi-Bin Hong, Xiu-Ting Li, Xi-Xiang Wei, Wei-Fang Fang, Ya-Juan Chen, Jing-Wei Lin, Yan-Hui Zhu, Yi-Hua Zhu, Hui Yang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retinal vascularization caused by the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nbercept in the treatment of a series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cases in Type I (threshold and pre-threshold period) and aggressive ROP (A-ROP).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ata of 34 ROP cases (67 eyes) treated by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nbercept (IVC) in the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of the Xiamen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March 2020.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the lesion zone of 19 cases (37 eyes) was Zone I. In 10 cases (20 eyes), the lesion was in Zone II, and in 5 cases (10 eyes), the lesion was in the posterior Zone II.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isease control in ROP children treated with once IVC was 73.1% (49/67), and the vascularization of Zone II was completed. The patients showed variable changes in the vascularization in Zone III. For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one treatment and were not reactivated, the average rate of Type I vascularization of ROP was 9.11±2.49wk, and the A-ROP was 13.40±4.04wk. The rate of A-ROP vascularization in Zone II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compared to Type I.IVC effectively completes vascularization in Zone II.

 

对照译文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血管化过程

傅征,熊薇薇,尹雪,洪志斌,李秀婷,魏熙翔,方伟芳,陈亚娟,林经纬,朱彦晖,朱益华,杨晖

 

该文旨在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IVC)在治疗I型(阈值和阈值前病变)和急进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ROP)的一系列病例中的视网膜血管化过程。该研究回顾性研究2017-07/2020-03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IVC治疗的ROP患者3467眼。研究结果表明,1937眼的病变区域为I区;1020眼的病变位于II区;510眼的病变位于II区后部。IVC治疗一次的ROP患儿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73.1%49/67),且II区血管化均完成。患者在III区的血管化完成率出现差异。在接受过IVC治疗一次且未再复发的患者中,IROP血管化时间平均为9.11±2.49wkA-ROP13.40±4.04wkA-ROP的血管化完成时间明显比IROP的时间长,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IVC治疗后的病变为II区的患儿均具有较高的血管化完成率。

PDF全文

 

临床论著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后屈光状态研究

杨 斐,李明武

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内科研基金中青年启动项目(No.YN2021QN04

 

推荐理由: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固定术因其角膜内皮损伤小及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其中一种为IOL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另一种为近年来逐渐流行的IOL巩膜层间固定术。巩膜层间固定术避免了前者术后远期的缝线切割效应,减少了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且伴随着器械的优化各种改良术式层出不穷,然而关于该术式的术后屈光状态及IOL稳定性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通过对行该术式患者的术后屈光状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后房型IOL巩膜层间固定术安全有效,术后存在远视漂移;增加植入IOL屈光度,术前预留轻度近视可预防术后远视化,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PDF全文

 

文献综述

基因治疗在眼底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和展望

张朝阳,张敬香,张敬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2171062

 

推荐理由:眼底血管性疾病,如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全球范围内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病因。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提高,这两种眼底疾病的患病率也将持续攀升。当前对眼底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以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为主,但存在频繁注射、费用高昂、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探寻更加持久且有效的治疗策略。基因治疗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s)中的成功应用为眼底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多项临床试验的开展,眼底血管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有望实现临床转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最佳治疗靶点选择、给药途径和潜在的安全性等。文章阐述基因补充和基因编辑技术介导的anti-VEGF治疗在nAMDDR中的应用和展望,以便为基因治疗提供更加关键的治疗靶点。

PDF全文

 

文献综述

飞蚊症的YAG激光治疗

林铁柱,惠延年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计划(No.2020-MS-360);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RC210267

 

推荐理由:飞蚊症是玻璃体混浊物引起的内视现象。随着全球近视发病率的升高和老龄化的加剧,玻璃体飞蚊症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却又较少受到关注。对于飞蚊症的治疗和管理,除了传统的观察,较为积极的方法包括YAG激光消融术和玻璃体切割术,其中YAG激光消融术具有低治疗成本、快捷方便、创伤小的优点。文章结合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介绍了飞蚊症的病因和分类,重点介绍YAG激光消融治疗的临床适应证、操作要点和安全性,以期为飞蚊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PDF全文

 

临床研究

不同年龄近视儿童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的有效性观察

胡 兰,林 静,李 杰,吉成玉,徐 玲

 

推荐理由:近视是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既往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近视现况非常严峻,呈现着高发性、低龄化的趋势。角膜塑形镜、离焦镜片是我国目前控制近视的主要光学矫正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的近视控制效果都理想。多项研究证明阿托品在控制近视方面有显著效果,可作为近视防控的又一辅助手段。文章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屈光度、眼轴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试图寻找0.01%阿托品滴眼液的最佳使用年龄,进一步明确用药的安全性。研究发现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使用有助于控制儿童近视的进展,尽管药物会引起瞳孔轻度散大,调节幅度降低,但近视儿童耐受性良好。6~8岁低龄儿童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的效果并不显著,针对这种患者,可考虑提升阿托品使用浓度。

PDF全文

 

更多优秀全文免费阅读请点击这里

 

发布日期:2023-03-03浏览次数: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出版单位:《国际眼科》杂志社(IJO Press)

社长/总编:胡秀文

主编:惠延年 Peter Wiedemann

编辑部主任:彭娟

刊期:月刊

语种:中英文混合

按检索
检索词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文章排行